他们人格的攻击。
“晚死几天?”
古奇柯夫的话,只令克伦斯基等人的眼前闪过一道神采,晚死几天,所有的罪名都可以推给其它人,而且这场“退位”也是合法的,到那时,死去的不过只是一个没有登基的沙皇罢了,他很有可能是死于那些**党,甚至也有可能是失望的保皇派手中,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可如何才能晚死几天呢?
“我们不可能让大公殿下复活,但至少……”
舒利金倒是先说了出来。
“至少能让外界晚知道几天吧!”
“嗯,有这种可能,凶手不是已经被尤里杀死了吗?即便是主谋,现在恐怕也没有得到消息,如果我们一面封锁消息,一面向告知民众,米哈伊尔大公拒绝了皇位,俄罗斯将成立新的临时政府,至少,不会有谁会怀疑我们!”
尽管,这个房间内的每一个人都极为清白,但是作为一名政治家,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对于外界而言,米哈伊尔的死,就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释清楚的个人污点,而这个污点,极有可能毁性他们的一切,这不是他们所能接受的。
也正是现在,他们正在千方百计的想要去避免的事情。
“可是……”
话到唇边的时候,古奇柯夫的刻意压低了声音。
“尤里,也许还有其它人,他们都知道这些事情,如果泄漏出去的话,即便是所有的一切都绝非外界所谣传的那样,我想我们都需要承担外界的指责。”
这个指责是极为明显的,只需要有人稍加鼓动,他们所有人的声誉都将毁于一旦,个人的声誉,俄罗斯的未来,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一瞬间,压到了他们的身上,他们清楚的知道,一但这一切发生的话,那么改变的不仅仅只是他们个人的命运,而是整个俄罗斯的命运。
此时,天色早已黑透,事实上,“沙皇米哈伊尔二世”直到下午六点方才签署了退位文件,而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可是众人依然没有做出选择。现在,面临两难的决择,不仅以克伦斯基为首的大部分要求米哈伊尔退位的代表们心下暗自后悔起来,就是立宪民主党人米留柯夫和古奇柯夫两人同样后悔最初的决定。
到底什么样的决定的才是正确的呢?
众人看着那份退位文件,现在,这份退位文件清楚的向他们表露一个事实,统治俄罗斯长达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和存在了371年的沙皇制度宣告终结了,俄罗斯帝国就这样从世界上消失了,而此时,距离亚历山大一世身骑白马进入巴黎城,时间只过去了一百年。
“就在几天前,住在隔壁的什塔克伯格将军,被冲进来的暴民打死了!”
就在这时,克伦斯基道出了一件事,一件在现在的彼得格勒极为普遍的事情,很多将军、贵族被抢劫的暴民打死在家中,他们这些并不算是“**的反动者”之所以会被打死,原因非常简单,只是因为他们曾试图用手中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家人,仅此而已。
而这似乎是一个提醒,毕竟,现在米哈伊尔大公,并不是呆在自己的家中,他一直都是呆在普佳京娜公爵夫人这栋位于百万富翁大街的私邸,在这里避难,而百万富翁大街经常性的遭到暴民的冲击,毕竟住在这里的要么是贵族,要么是富翁,他们一直都是暴民的目标,而那些暴民又有几个人,能识出米哈伊尔大公的呢?
也许,米哈伊尔大公,当他在普佳京娜公爵夫人的家中避难时,这里遭到暴民的冲击,在暴民抢劫的过程中,一些暴民看到普佳京娜公爵夫人,那位彼得格勒有名的美女,试图采用一些暴力手段,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贵族,米哈伊尔大公,断然采用了他认为合适的举动,再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着克伦斯基的话声落下,所有人的脑海中都开始按照他的那个提示,上演着一幕“合适”的剧本,这件事完全可以推给那些暴民,或许,这是最后的办法了。
“现在,我们投票决定吧!”
在没有任何头绪的讨论之后,最终,罗将柯还是决定采用一种民主的方式,对俄罗斯的未来做出决定,或许,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几分钟后,投票结束了,正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决定“隐瞒消息”的一方占据了多数,而在投票结束之后,克伦斯基看着众人说道。
“先生们,现在,只剩下了一个问题,”
看着众人,他缓缓吐出三个字来。
“知情者!”
知情者,有几个知情者呢?除去普佳京娜公爵夫人之外,也就是几名仆人了,在**爆发之后,这座私邸内的大多数仆人都离开了,他们去参加了暴民的狂欢,还有谁呢?
尤里!
那位一直拿着武器守卫在米哈伊尔大公身边的侍从,他是知情者,如果这个故事,可以获得他的佐证的话,那么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了,但是,他有可能会为这个“故事”佐证吗?
不!
作为大公的亲随,他一定会保卫大公,他会比大公更早一步去见上帝,这才是合情合理的故事,包括这私邸中的其它人。
“好了,先生们,让我们把这一切都结束了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电子书)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52章 现在,我们需要等待
欢迎大家来到…《 》…:。
………………………。。
“1473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公主索菲娅?帕列奥罗格,26年后,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国徽正式用于俄罗斯国玺,俄罗斯作为“第三罗马”的自我定位由此奠基,从那一天起,“西方”与“东方”就成为了俄罗斯国家战略中的两个矛盾的灵魂,并直接影响着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在西欧人眼里,俄罗斯是从蒙古人手下挣脱出来东方未开化之地,是异种异教的边缘国家,在传统俄国人眼中,这个国家却是欧洲文明真正的传承者,理应与欧洲同命运、共生死。
自彼得大帝以来,如何使俄罗斯这艘巨大的航船驶入欧洲列强的航道,就成为罗曼诺夫王朝孜孜以求的目标,1814年,亚历山大一世统治下的俄罗斯一度接近了这一目标,但幻象随即被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所打破,亚历山二世被迫开启新的改革进程,使俄国与欧洲在更深的层面上建立联系。
1861年,亚历山二世下令解放农奴之后,俄罗斯开始蹒跚地走向资本主义,工业资产阶级缓慢但不可逆转的发展起来,农民也离开乡下的土地,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在领域前承浪漫主义的普希金、莱蒙托夫,后现实风格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形成举世瞩目的“黄金时代”,到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俄国已经形成了顿巴斯、克里沃罗格、巴库等重要的工业中心,产生了150多个垄断组织。俄罗斯资产阶级在法国金融资本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他们要求更大的国内市场、政府对外扩张方面的支持和进入贵族议政厅的权力。“欧洲派”知识分子以自命的清高鄙薄着这些暴发户,但也虔诚的承认——这些人提出的要求有助于建成一个更好的社会。
“我们这一代人和未来的俄国人将懂得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
然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这些景象。在双方鹰的西方脑袋的右边,属于沙皇、东政教和1。3亿俄国农民的那个东方脑袋茕茕孑立于欧化的潮流之外,1892年颁布的《俄罗斯帝国根本法》第一条规定“全俄皇帝是一位拥有无限权力的**君主,上帝赋予他致高无上的权力:人们基于良知和和敬畏必须服从他。”
“第三罗马”的君主以这样的宣言对近代国家制度关上了门,面对汹涌的革命浪潮和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沙皇也会做出些让步,但一俟风平浪表,便又故态复萌。与其说这是欺骗,倒不如说是困惑——从亚历山大三世到尼古拉二世,罗曼诺夫王朝的君主们并未找到将古老而脆弱的沙皇制与现代国家接轨的“节点”,他们身不由已的变成“影帝”一类的人物。时而扮作仁兹宽厚的民之父母,时而自称锐意进取的改革后盾,指望能安安稳稳地蒙混过关。
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他们蒙混过关的机会,1905年。俄国步十年前清帝国的后尖,被隔海相望的一个蕞尔小国击倒,紧随其后的的便是罗曼诺夫王朝建政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暴力革命。“大资产和小资产者被侮辱的民族自尊心,军队的激昂的自豪感。为数十万年青生命丧失在毫无意义的军事冒险中所产生的悲痛,对战争必然引起的财政破产和长期经济危机。对可怕的革命的恐惧……使得人人都起来反对**制度。”
从1905年1月到10月,俄国发生了2700多次起义。工厂罢工、铁路停运,乡间无数地主的庄园被焚毁,芬兰、波兰、高加索发生了民族起义,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城市则第一次出现了苏维埃,人们指责的对象从沙皇周围**的官僚直接指向尼古拉二世和沙皇制度本身。
1905年的战败是一个转折点,从那一刻起,双头鹰的两个脑袋出现了奇怪的扭曲,当皇帝和斯托雷平又一次披上了“革新”的斗蓬,开始进行一场摧毁传统公社、实行土地私有化并加剧贫富分化的“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人民终于忆起了1860年代一度被忽视的民粹主义者播下的种子,那些鼓吹“俄罗斯应当走东方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政治托钵僧们曾经宣称,“土地人民道德”,这组俄国式的三位一体的组合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所在,这些宗教领袖式的人物宣布自己将引领俄罗斯人民出埃及、过红海,在跨过被变革之火焚烧殆尽的独裁、剥削、不平等的废墟之后,尘世的天国终在俄罗斯建立。
民粹派在精神上的继承者——立宪民主党中的自由派,到鼓吹农民革命的社会革命党,直至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更是争先恐后的扮演革命的先知,玩弄制造新“神”——人民的危险游戏。就连尼古拉二世,这个怯懦卑庸的“小爸爸”,在1914年也宣称他将为“俄罗斯的土地”而战!
“卢那察尔斯基、巴扎洛夫、高尔基之流的聪明人知道,个把词干不了坏事,所以打算借上帝这个词大书特,但是在这场游戏中毫无经经可言的人民却可能相信真的有上帝或真的没有没上帝,到那时,个把词就干了坏事”,当战争以暴力强行中止了帝国的一切勉强维持的日常秩序时,俄罗斯开始朝着一场不可抑制的、“无神无人”的雪崩式革命狂奔而去。到那时正如历史上曾无数次发生过的那样,流淌的将不是墨水,而是血河!”
《帝国的末日》亚?索尔仁尼琴
“革命的胜利来的是如此的突然。”
远在哈尔滨的行营会议室内,一场正在举行的情报联席会议上。来自帝国情报局、帝国调查局、参谋总部情报局以及外交部情报局的情报官们,直接向在黑龙江视察的陛下作着汇报,而担任直接汇报的,自然是作为情报龙头的帝国情报局的官员负责。
作为帝国情报局的副局长。魏子含自然当仁不让的担负起了这个责任。
“当旧秩序土崩瓦解之时,人的意识相对历史变化的那种滞后性便暴露出来了:共和制度已经成为事实,十月党人和立宪民主党人却还在小心翼翼的讨论着摄政问题,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对整个斗争的结局感到迷惑不解。”
看着若有所思的陛下,魏子含用极为玩味的口吻说道。
“在整个彼得格勒、甚至整个俄罗斯,他们都在问着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掌握了政权吗?是把它交给谁托管?还是自己动手干呢?”
对于这一点,陈默然倒是并不陌生,二月革命的成功。无论是从现在来看,还是从历史上来看,都太具偶然性,太不可思议了。甚至完全不是一场“革命”。就像后世人们总结的那样,这场“革命”与其说是人们在推动革命,倒不如说是他们为革命本身的激情所驱使,身不由已的出没于风波之中。
这种革命状态,与另一个时空中的中国。嗯,1911年的中国是何其的相似,不过,相同的至多只是“革命状态”罢了。至于其它,完全不同。毕竟俄罗斯在几年的混乱、内战之后打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胜利者,胜利者用刺刀和强权取代了一切。而在中国,革命的妥协,南北的心不甘的妥协,所换来的却是多年的战争,持续十余年的混乱,最终拖垮了那个国家,历史……总是如此的让人玩味。
“……在塔夫利达宫顶层的圆形办公室,罗将柯和他的同僚们惊讶的看着大街小巷上点起了篝火,衣着破烂的人们载歌载舞,背景是被捣毁的双头鹰标和遭到洗劫的商店。来自不同部队的士兵裹着肮脏的军服躺在路边,一边恶贯满盈的刑事犯也随同政治犯逃出监狱,开始兴风作浪,一些人垂着脑袋被端着步枪的士兵和工人押着走过大街,他们之中包括前内政大臣亚历山大?普罗托**夫,宫廷事务大臣尼古拉?斯托雷平,日俄战争时的陆军大臣、前土耳其斯坦军事总督库罗帕特金上将,以及东正教圣主教公会的总务长,总之,都是曾经的掌权者,以及一大批过去的警察和密探。大人物们随后多数幸免于被处决,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个个诚惶诚恐的,未经许可甚至不敢停下脚步,更多不知名的军警宪特则就此在世界上消失了,他们的命运无人知晓,也没有人去关心。”
在提及这些军警宪特的命运时,这些来自多个部门的情报官员们不禁在心中为他们的同行感到一丝悲哀,同样,他们的遭遇,又像是警告一般,提醒着他们,如果他们不能果断的平息发生在国内的任何“革命气息”那么,被吞噬的将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个帝国,同样还有他们自身,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与帝国紧密捆绑在一起的。
“不仅如此,汹涌的浪潮同样涌进了还在战争状态的军队之中,3月14日,彼得格勒苏维埃执委会在孟什维克代表苏汉诺夫的主持下,通过了著名的“苏维埃一号法令”,这道路命令要求俄军各部队,陆军自连级单位起来,包括辎重库、炮兵连、骑兵连以及驻地机关,海军则以舰艇为单位,立即从基层人员中选举代表,组成士兵委员会,负责本单位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