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炮火1906-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速度太过惊人,显而易见,这是有预谋的,甚至,背后似乎有更深的阴谋。

尤其是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这可是日本的南部门户,地位非常重要。

在后世,惨烈无比塞班岛战役中,日军伤亡4。1万余人,被俘近2000人;美军伤亡1。6万余人,就为了争夺这么一个小小的岛屿。

如今塞班岛落到了文莱共和国的手中,日本却无话可说,文莱是英国的自治领。

只不过,不仅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这样的自治领,就连英国也有所不满,文莱共和国的动作也太快了些,而且,胃口也太大。

一口气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打到德属巴布亚、俾斯麦群岛,甚至是西萨摩亚,这速度也太令人瞠目结舌。

文莱共和国只不过是个弱国而已,却有这么大的胃口,在之前的穷兵黩武就能看的出来,小小的文莱共和国去年的财政收入不过才两百多万英镑而已,光是花费在军费上,就接近百万英镑。

目前文莱共和国海军拥有两艘一万五千吨级重巡洋舰,其中一艘是去年底江南造船厂交付的,三联装9门203毫米主炮,重油锅炉,全是中国造舰的最新技术。

文莱共和国还有两艘轻巡洋舰,六艘驱逐舰,全部都是从中国订造。

本来英国是任意文莱共和国国民就读英国的海军学校的,可是随着文莱共和国越来越亲华倾向,以及文莱共和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华人,使得英国开始限制文莱共和国。

要不是这些限制,只怕文莱共和国还打算向中国订造战列舰。

文莱共和国目前人口436万,接近300万的华人,其中文化较高的人口比例并不高,而军队之中就占了较大的份额,加上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石油与森林资源、各种矿场的出口为主,同时发展培植与中国配套的工业机构,说它是穷兵黩武也不为过。

日本目前正在集中精力解决青岛德军,却忽然间给文莱共和国来了这么一下,使得刚刚出发的想要攻取德国在太平洋殖民地的舰队无功而返,彻底恼羞成怒。

目前日军正在不断的调兵遣将,向胶州湾集中兵力,而与此同时,相关的针对北马里亚纳群岛的计划也在制定。

塞班岛这样的重地绝对不能轻易错失,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掌握在日本手中的机遇,眼下落在了文莱共和国手中,即便是英国的自治领,这也不被允许。

日本虽然有些顾虑,是否要攻取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与马里亚纳群岛以及马绍尔群岛全部,但是塞班岛这样的生命重地是绝对不能错过。

9月14日,日军以登岸追捕德军残余势力的名义,想要强行登陆塞班岛,结果给赶了下来。

一不做二不休的日本再次组织了大股兵力,想要强行攻占塞班岛。

根据测算,塞班岛上的文莱军队两个多营,近千人的兵力,在没有构建大量工事的情况下,攻取塞班岛简直易如反掌。

在海军的护卫下,日军出动了一个旅团以及两个来自台湾的守备大队,将近一万八千余人的兵力。

第十四旅团旅团长麻汤吉夫踌躇满志,的确,如此庞大的兵力,要是还攻不下塞班岛这个弹丸之地,那就有些说不过去。

塞班岛是马里亚纳群岛的第二大岛,长约21公里,宽4公里至8公里不等,面积约184平方公里,地势中央高四周低,岛上多山峰、丘陵、沟壑、岩洞,制高点是岛中央海拔450米的塔波乔峰,岛西海岸有一条覆盖整个海滩的珊瑚礁,加拉潘角将其一分为二,北面形成天然良港——塔那潘港,该港也是塞班岛最为富庶的地区,南面为平坦的马基奇思海滩,是理想的登陆滩头。

文莱共和国军队一千人的兵力,要扼守全岛,显然有些吃力,无法将整个岛经营成一个强大的防御阵线。

在绝对的人数优势面前,麻汤吉夫似乎已经看到了旗帜在塔波乔峰飘扬,大日本帝国军队占领岛上每一个角落就在眼前。

解不惑是这次塞班岛防御战指挥官,他操一口半生不熟的国语,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没两年,他就凭借能力出任了文莱第三近卫团的团长,要知道,文莱总共就三个近卫团,这次往塞班岛派了一个,往德属巴布亚与俾斯麦派了一个,剩下的一个驻防斯里巴加湾。

这次他们人数虽然少,但是却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针对塞班岛地形的防御,早在半年前就开始了。

当初解不惑还以为金翰圣那个狂徒是要攻击德军,谁知道居然出现了眼下的一幕。

这简直就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难道金翰圣有未卜先知之能?

从婆罗洲到西萨摩亚,文莱共和国控制了延绵数千里的海上补给线,以及一个个的海上战略要地。

针对日本,中国从北从西钳制,而加上现在的日本南部群岛,日本就像个即将被剥光衣服的日本少女一般,毫无遮掩。

塞班岛将是文莱共和国将来重点建设的军事基地,这个基地也将是作为窥探日本的前进基地,只要牢牢的扎根于此,才能够长期的监视日本,牵制日本的海上力量。

是的,要想钳制日本的庞大舰队,在将来的中日战争中,塞班岛无比重要。

这一系列岛屿的存在,将会成为一个个的海上航母,使得日本海军始终不敢集中力量针对中国,而是要在这个薄弱的侧翼防御。

麻汤吉夫急不可耐的发布了进攻的命令,在他看来,攻克塞班岛就跟战术演练一样的简单。

只是,他忽视了日军重武器的不足,更没有后世铺天盖地的先进飞机,想要攻克塞班岛这个满是山峰、丘陵、沟壑、岩洞的天然防御战场,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果然,刚交战没多久,日军就惊恐的发现,他们这是在送死。

文莱共和国军队虽然人数少,但是重武器并不少,加上迫击炮、掷弹筒等无比适合这种地形的武器,日军在刚开始就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日军的海军舰艇一直在最近的地方予以火力支持,不过。这并不能阻止日军被文莱军的火力给赶下了海。

麻汤吉夫简直要气疯了,大意之下,居然给文莱军打到连登陆都没有成功。

他甚至没有下令在岸边囤积登陆物资,而是以为直接能够冲上整个登陆场,并且以登陆场为起点,一鼓作气的攻上预定的战场。

海军舰艇的火力开始密集起来,但是,文莱军显然改变了战术,利用沟壑与岩洞为遮掩,频频的利用迫击炮零散的轰击日军登陆场,增加杀伤。

日军借此机会,开始紧急囤积登陆物资,并且开始逐步的经营登陆场。

从早上到中午的时候,日军终于在登陆场上稳定了下来。

登陆场之前是一片长达三公里的丘陵,日军先头登陆部队已经达到了六千余人,迫不及待的开始前进。

解不惑为了诱敌深入,同时保持最低伤亡,一直在不断的利用天然的有利地形给予日军有生力量的杀伤,而不是在意阵地的丢失。

丘陵之后还有高地,高地之后还有山峰,而遍布这些地形之中的,到处都是沟壑与岩洞,如此复杂的防御地形,足够让日军的伤亡飞速上升。

一直打到傍晚,日军才由于损失过大,暂时停止了进攻,选择了修整,而这个时候,日军的所有兵力都已经登陆,并且将大口径火炮也运送上了岸,这其中包括了36门75毫米野炮以及12门105毫米榴弹炮,在他们看来,这些火炮是足够了。

日本显然没有犯再次轻敌的错误,而是选择了慎重对待,但是,他们面对的,却并不是一支鱼腩部队。

入夜之后,日军还刚刚进入梦乡,文莱军却发动了夜袭,这倒是让日军始料未及。仓促之下,日本胡乱的抵抗,一支给打到了登陆场,要不是人数绝对占优,否则的话还真要给文莱军赶下海。

经过一夜的激战,或者说猎杀,日军损失惨重,基本丢失了前期所取得的战果。

文莱军这些年可一支没闲着,充斥着在南美进行特种作战的精英们,更是在镇压土著之中,得到了宝贵的锻炼。

虽然文莱军攻占塞班岛才不过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是水泥钢筋等防御工事必备材料是当天就送上了岸,紧接着便是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工事。在抗登陆地域上构筑在反斜面的炮兵阵地、永备火力点、坚固支撑点和伪装的堑壕等防御工事多起到了大作用,正是凭借着这些工事,采取歼敌于水际滩头的作战方针,使日军在登陆前的最初几天中,蒙受了巨大的伤亡。

好不容易在9月17日,日军彻底的完成了登陆,已经巩固了登陆果实,他们的日子才稍微好一些。

不过,他们也付出了三千余人的损失,他们中许多都是倒霉鬼,成群结队的往枪口炮口上去撞。

与此同时,日军在胶州湾的军事行动也迅速的开始起来,9月18日,日军一部又在崂山仰口湾登陆,击退德军警戒部队后侵抵李村,与南下日军会合,而同时英军2000人亦在仰口登陆,加入进攻青岛的行列。

在外部的压力之下,日军加强了与英国的合作,开始向青岛外围发动进攻,攻击德军在孤山、楼山、罗圈涧、浮山等德军外围阵地,随后向德军堡垒线发起全面攻击。

日本陆军火炮猛轰德军各炮台,日海军亦从海上轰击各海防炮台。德军不甘示弱,各炮台一齐开炮,炮火十分激烈。双方飞机亦加入战斗,除侦察和轰炸对方炮兵阵地外,并进行了空中格斗。由于德军防守严密,加上连日大雨,日军攻击未能奏效,战斗呈胶着状态。

不过,日军并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战事,将会极为的惨烈。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线僵局

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线僵局

后世的二战中,美国正是因为在岛屿上与日本逐步的拼消耗失去了耐心,不想再用巨大的伤亡来换取这些星罗棋布的岛屿,才导致了原子弹在日本的爆炸。

想必日本此刻也是同样的心情,太痛苦了,这简直就是太痛苦了。

塞班岛这么一个小小的岛屿,居然连续几天的攻击都没有办法拿下来,这简直就是耻辱。

实际上,这种大规模的登陆战役,是需要详尽的策划与指定计划的,可是日军如此仓促,不能不说,还是犯了轻敌的致命错误。

文莱军居然利用飞艇在各个岛屿之间补给,也算是一个奇观,但不得不说,无比奏效。

虽然海风很大,洋面上也经常有风暴,但是对于这种短期内的作战来说,还是相当有用。

正当塞班岛激战正酣的时候,进攻青岛的日本军队却遇到了**烦,他们的进攻毫无进展,连续多日的进攻,换来的却是数千具尸体。

“谁说日军要付出四五万人才能拿下青岛?照我看,没有十万人的牺牲,日军别想拿下青岛。”

的确,在李安生看来,有了四万多中国军队的加入,青岛还守不住的话,那还真是战略决策失误。

德军之前在青岛征召了三万多人的中国民兵,作为辅助,实际上这些中国人并不直接参战,后世历史也的确如此,也就是说,德军虽然号称有四万多人,但实际却只有一万余人。

李安生让有过要塞防御经验的东北军两个师一个教导队的移花接木,取代了那些中国民兵的位置。

这让德国青岛总督瓦尔德克欣喜若狂,中国军队的出手,意味着青岛的固若金汤。

果然,第一个月的战事,日本军队没有任何的进展,日本舰队发射了总计上万发的炮弹,却毫无用处。

中国军队到来之后,帮助德国进一步的修建炮台、堡垒与工事,修建各种防御设施,又能防御好,又能杀敌的要塞上的要塞。

事实上,青岛这个小小的战场并不引人瞩目,世界的目光依然聚集在欧洲,聚集在了那么一群人身上。

马恩河战役之后,战斗又持续了十天但收效甚微。随后,在一连串的血战中,双方轮番试图迂回对方的翼侧,史称“奔向大海”。

阿尔贝国王率领他的野战军于10月6日撤离被围困的安特卫普,9日该城陷落。法尔肯海恩使用他的高唱战歌向死亡前进的年轻志愿兵,试图在低洼的佛兰德平原第一次伊普雷战役中,突破联军防御薄弱的战线。在一个月(10月12日11月11日)的血战中,从防线中部调到翼侧的英国部队、比利时部队,加上法国后备部队,借助洪水泛滥——比军利用涨潮,打开闸门,让海水泛滥成灾,勉强顶住了德军突击,并且发动了一场徒劳的反攻。

泥泞、鲜血与恐怖相结合的伊普雷战役,是1914年西线的最后一场大战役。由于几个月激烈而连续的战斗喘不过气来的、疲惫不堪的交战双方,都在挖掘堑壕,设置带刺铁丝网,构筑固定阵地;在随后3年中,双方阵地的进退都不超过10英里。机关枪占据着统治地位。

1914年以德国人在西线控制法国最富庶的地区而告终。率先投入战争的各国军队的骨干都消耗殆尽。法国的伤亡人数远远超过50万人。英国远征军的正规部队士兵,俗称“汤米?阿特金斯”,实际上已在伊普雷和那以前进行的战役中打光了。比利时人丧失了大部国土,和大约百分之四十的野战军。但是德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它输掉了这场战争。

就其范围、屠戮、交战者之尽心竭力和军情之变化万千而言,东线远远超过所有类似的人间悲剧的规模和紧张程度……残酷而凄惨的战争;凛冽冬战;惨淡而荒凉的大地;身负重荷,时而向前、时而向后的长途行军;套着缰绳而死的战马;在自己流出的鲜血中冻僵的伤者;不计其数的、暴尸千里的死者;又被赶进肉磨子的生者……。在这里,整个中欧把自己撕成碎块,在痛苦中奄奄一息,待到重新站起来,已是面目全非。

只有这位温斯顿?丘吉尔的如椽大笔,才能如此真切地描绘整个大战中东线展示出的广袤无垠的空间,深重的苦难和万般恐怖。正如G?L?麦克恩蒂所指出的,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西线是军队太大而战场太小;东线是战场太大而军队太小。

1914年最后几个月,正当西线马恩河的棋盘上决定着各国命运的时候,在这里,在东线的森林湖泊和河流中,在进行着另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俄国遵守它的参谋部战前对盟国所作的承诺,同时为了满足8月间法国提出的紧急要求,在它自己的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