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我在郑州等你,你的手下愿意来投我,可以一起带来。”

“防御使不怕某一去不回吗?”

“牛不喝水强按头,身在曹营心在汉,又有何用。”

回到郑州,侯大勇找来梁守恒,详细询问私盐之事。

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面临财政危机,遂实施“榷盐法”,官府垄断食盐价格,在实行食盐专卖制的广大区域内,盐利均应通过盐政组织收归中央,盐利收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支柱。

在榷盐法下,盐商分为有盐籍的盐商与私盐贩。有盐籍的盐商投籍官府,贩销官盐,享有特权,缴盐利、免差役。私贩则受到严禁,但因利润高,许多私盐贩子组织了自己的武装,冒着杀头的危险贩盐,唐未王仙芝、黄巢就是私盐贩子的头领。

收服吴二郎后,侯大勇决定让吴二郎充分发挥私盐贩子的优势,帮助侯大勇打开南北商路。

发现刘三密室后,侯大勇就令富巩把刘三的生意渠道理了出来。刘三和刘存孝多年经营,从北地贩马、毛皮、药材等物,到南方贩茶、贩丝等,已建有成形的通商路线。刘三死后,侯大勇脱不开身,而富巩又要经营沧州诸事,没有合适的人选把这些生意做下去。侯大勇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人选,把商路打通。

孟殊在黑雕军中担任军需官,初到军中,孟殊书生气十足,经过半年时间,孟殊居然把复杂的军需事务干得井井有条。侯大勇定下了经商策略后,便有心让孟殊接手经营刘三的生意,不过考虑到孟殊年轻,江湖经验不足,所以有些犹豫。收服吴二郎后,侯大勇决定让孟殊立刻接手刘三的生意,让吴二郎作为孟殊副手。

孟殊听到侯大勇安排,非常吃惊,但立刻道:“防御使于我有大恩,孟殊愿赴汤蹈火,只是我从未经商,不知能否做好。”

当时社会重农抑商,商人虽富,地位不高,形象不好。侯大勇知孟殊作为读书人,不愿经商,只是作为报恩才答应,便道:“我给你保留军需官职务,你的黑雕军军官身份不变。另外,为你配了一名副手,叫吴二郎,此人曾是私盐贩子,武艺高强,熟知南北各地情况,有他一起,一路安全应无问题。我这里有一份南北大商户的名单和地址,你可与他们联系,也可自己开辟新的商路。你当过军需官,有一定经验,可以做好此事。”

“吴二郎刚刚收服,桀骜不训,对他,要大胆用,又要有所提防,商队人数宜在四十人左右,你可在黑雕军和富巩处随意选人。”

两天后,吴二郎果然来到郑州,还带着六位手下。侯大勇安排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以为侯大勇是让他到郑州军,谁知是让他从事老本行。吴二郎笑道:“我还以为要到军中,和官军打了二十多年,突然成了官军,还真没有转过弯子来。”

侯大勇道:“跟着我干事,不会吃亏的,你帮助孟殊把南北商路理顺,则是大功一件,孟殊是黑雕军军需官,你作为他的副手,也算黑雕军的人,给你录入军籍,如何?”

吴二郎道:“我向来不服人,对防御使却是五体投地,我提着头,大江南北闯荡了二十多年,现在做正行,更是没有问题。”

侯大勇让两人见面,和两人商议南行诸事,定下了南行总体安排,包括路线、带多少人、准备什么货等具体内容。

经过三十多天的准备,孟殊、吴二郎两人带着三十八人,架着二十六辆马车,装载着缯纩、瓷器、北方皮货等物品,准备从郑州出发,先到许州,然后沿颖水南下,过颖州、寿州和滁州,然后进入唐境,最终目标是杭州。

整个商队总共有四十人,孟殊从黑雕军选了十五人,其中五人是狮营军士,另外十八人是富巩的手下。吴二郎和他带来的六个手下,全部参加商队。

按吴二郎建议,商队四十人坐骑全为河套马,拉车之马也尽用好马。河套马在郑州每匹二十贯,到了南方可达到一百贯。这些马到了南方后,一转手,将获利不菲。回来之时,商队货物可在杭州租用货船,从杭州出海,自海路到达青州。吴二郎的方案得到了侯大勇同意,侯大勇还告拆二人,青州有侯大勇的农庄、店铺,正好可作为货物的中转地。

孟殊对吴二郎始终心存戒心,他知道这些私盐贩子都是心狠手辣之徒,吴二郎又是刚刚归顺防御使,野性未训,谁知路上会发生什么事。

吴二郎见孟殊不过二十出头,虽说是军官,但说话、办事都文皱皱的,明显是读书人投军。商队带了许多贵重物品,一路上要经过无数风险之地,不知此人如何应对。

两人打着肚皮官司,过了许州、颖州,一路平安无事。

孟殊到黑雕军已有大半年,虽说是军需官,但黑雕军军纪甚严,黑雕军全体人员,不论什么身份,天天都要操练。孟殊刚刚参加训练时,被累得死去活来,特别是十里武装越野,更是让孟殊尝够了苦头,不过,孟殊人年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二个月后,已能跟上黑雕军的节奏,半年后,体格逐渐强壮,手臂上、胸部、腹部和大腿上,鼓出了肌肉。经历了高平大战后,有了战火锤炼,孟殊彻底脱胎换骨,由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商队每到野外露营,孟殊总按照行军驻扎的要求,侦察地形,安排岗哨。吴二郎见孟殊指挥有方,其手下训练有素,渐渐收起轻慢之心,但二人实在是没有共同语言,一路上除了商议公事外,没有多的话说。

商队走近寿州之时,要过一座不大不小的山。两名狮营军士探路后,并无异常,孟殊令商队继续前行。走了约一柱香的时间,眼看要翻过此山,一支响箭从山上射下,一百多名山贼呼喊着从山上冲下来,挡住了去路,商队身后,也涌出四五十人,把商队前后堵住。

山贼里冲出一骑,道:“我们要钱不要命,把货留下,人可以走。”

孟殊命全体拿出弓箭,准备战斗。吴二郎靠近孟殊,道:“这伙山贼的头领某认识,留点钱给他们,买一条道,否则不易脱身。”

吴二郎骑着马,来到山贼队伍前,道:“刘疤脸,可认得吴二郎。你不在随州,到这里做甚?”

那山贼闻言一楞,随即认出了吴二郎,道:“吴二郎,你还没有被杀啊,你的命可够长。随州官军追得紧,弟兄们昨天才到这里。你怎么做起这个营生来了?”

吴二郎道:“我的脑袋还想多长两年,现在做正行生意了,按规距,留五百贯作弟兄们的酒钱,如何?”

“我们兄弟一场,本不要你的钱,但是,今天是两个寨子的弟兄,看商队架势是个肥羊,再多给一点,某好有个交待。”

“好,多加一千贯,如何?”

“爽快,下回我请你到杭州去喝花酒。”

商队翻过山,走上平路,见没有了危险,孟殊绷紧的心松了下来,来到吴二郎马旁,道:“多亏吴二郎,否则,只怕不易过此山。”吴二郎道:“刘疤脸和某一起贩过盐,最讲义气,行走江湖,三分本事,七分人缘,否则处处难行。”

天黑以后,孟殊选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安营扎寨,安排了两个明哨,两个暗哨。连续赶路后,商队众人非常疲惫,吃饱喝足后,呼噜声很快此起彼落。正在大家进入梦乡之时,哨兵发出了报警声。商队众人都很警觉,听到报警声,全部跳起,拿起武器。按照布置,来到各自位置。

这次来袭之敌并不多,只有五十多人,正是白天断商队后路的一伙人。白天拦路的山贼确实是两伙人,一伙是刘疤脸的人,是前面阻挡的一百多人,另一伙则是断后路的五十多人,刘疤脸收到一千五百贯,分了五百贯给另一伙山贼,那一伙山贼人少,不敢和刘疤脸争夺。他们瞧见商队甚肥,不甘心只得五百贯,暗暗尾随,不想刚刚逼近商队营地时,就被商队发现。商队四十人,全部都有弓箭,以逸待劳,依着货物,向外发箭。山贼数量并不多,本想偷袭,不想对方防守甚严,被射伤了十几人,头目见占不到便宜,很快带着人撤走。

经此一战,孟殊、吴二郎两人互相看对方顺眼多了,过了滁州,两人已有说有笑。

商队从郑州出发后,侯大勇便开始筹备建“嵩山学院”。嵩山学院以黄埔军校为蓝本,目的是培养军事人才,同时设立研究院,招纳人员研究新技术,并将之实用化。

建学院第一个问题是选址,侯大勇最看好的是开元寺那片地,但想到占了开元寺,影响太大,把这一想法放弃了。左挑又选,最后在南城选中一块地,此地最为难得的是有一块约四亩地大小的水池,只是要拆除三间民房。

征地拆迁向来是个老大难问题,在现代社会,侯大勇经常见到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侯大勇令梁守恒去做工作,梁守恒听了半天,没有听明白,“防御使,不需那么费劲,让他们搬走就是了。”

侯大勇道:“不用补偿吗?”

“好歹给几个钱就行了,什么时候让他们搬,我让差人给他们说。”

侯大勇道:“这种事还是要有个章程,拆了别人的房子,要按市价进行赔偿,还提前通知他们,让其有个准备时间,具体事情你去处理,总之,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与民争利。”

处理完嵩山书院选地等问题,侯大勇回了家,见到春兰秋菊,只觉气氛有点不对,两女表情都怪怪的。趁秋菊出去之时,春兰悄悄对侯大勇说:“秋菊有了。”

第十二章 招贤纳士

“秋菊有了。”普普通通的四个字,却如炸雷一样,把侯大勇震呆了。

在现代社会里,侯大勇在三十岁时有了一个女儿。侯大勇平日里总是匆匆忙忙,没有时间管家里的事,但是对于女儿,却从不马虎,每天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女儿玩耍。记得在女儿出生头几天,住在妇幼保健院的家庭病房。妻子是剖腹产,躺着不能动,白天由岳母来照顾母女俩,晚上则由侯大勇守着。妻子、女儿各睡一张床,侯大勇搬张小椅子坐在中间,当时是冬天,侯大勇担心被子把女儿小脸盖住,又要为妻子导尿,整整五天晚上没有合眼。

女儿身体健康,性格活泼,侯大勇最喜欢看胖乎乎的女儿,小屁股一扭一扭地走路。侯大勇去参加军事演习之时,女儿才满二岁,最是天真可爱的时候。每每想到女儿幼稚的一举一动,侯大勇心就一阵抽缩。

现在突然听到秋菊怀孕的消息,百般滋味,在侯大勇胸中翻腾。一会是女儿的面容闪现,一会想到秋菊,另外还有些时空错乱之感,秋菊怀的小孩子,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从出生年月来说,完全可称得上自己的老祖宗。

秋菊走了进来,侯大勇只是看着她,没有说话,眼角还微微有些湿润,侯大勇转过头去,假装看其他地方,其实是怕眼泪流出。

侯大勇拉住秋菊的手,把秋菊的手握住,道:“什么时候有的,怎么现在才给某说。”

秋菊道:“开始我也不知道,只是发困,想吐,吃不下东西,这个月那个没来,才断定有了。”

侯大勇道:“往后,你不要干重活了,特别是不要搬重物,要懂得爱惜自己。我叫两个使女来照顾你,平时可让春兰陪着走一走,适当增强运动。看你反应比较大,这三个月你可能吃不了东西,不要怕,三个月过后,人就舒服了。早上要有牛奶、鸡蛋,每天蔬菜要足够,想吃什么,就叫人去买。”

侯大勇努力回想妻子怀孕的情景,现代社会条件好得多,每个月要到医院定时检查,还按医生要求补充了叶酸。侯大勇恨不得把自已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秋菊,唏里哗啦说了一大堆,也不管秋菊能不能接受。

秋菊虽没有完全听懂侯大勇所说,但见侯大勇关心自己,心中甚为高兴。秋菊刚刚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不知侯大勇是什么态度,总是忐忑不安,现在终于放下心来。

平静下来后,侯大勇叫春兰到书房去磨墨。

春兰道:“磨墨做什么,现在要写字吗?”

侯大勇道:“我准备写个怀孕注意事项,你和秋菊都要把这些注意事项记熟。”

妻子怀孕之时,侯大勇认真看了许多有关怀孕的书,伴随着妻子怀孕生产,侯大勇也成为半个专家。侯大勇想把记住的知识要点全部写下来,这些知识虽然简单,但都是一千多年来的知识结晶,应对秋菊怀孕有指导意义。

春兰虽不相信侯大勇能写什么注意事项,见侯大勇一本正经,不似开玩笑,就到书房磨好墨,把纸准备好。

侯大勇坐在书桌旁边,回想妻子怀孕时的情景,想到什么就写下来,陆续写了八条:一是恶心、呕吐、疲倦嗜睡,对策是多睡;二是尿频,对策是临睡前1…2小时内不要喝水,可以减少起夜次数,但不要憋尿;三是常有饥饿感,对策是少吃多餐;四是不要大补,特别不要乱吃补药;五是多吃红苋菜、菠菜、生菜、芦笋、豆类、动物肝及苹果、柑桔等;六是走路小心,出行、上下楼、进出澡房时一定要当心,避免摔倒,洗澡水不要太烫;七是不能乱吃药;八是保持情绪稳定。

侯大勇写完后,道:“只想得走这么多,等想好了再写。”春兰把侯大勇所写拿给秋菊,秋菊初是感到好笑,一个大男人写什么怀孕注意事项,这些大男人懂什么,当看到八条内容时,笑容在脸上凝固了,看了一遍又一遍。春兰问道:“阿郎写的什么。”秋菊一条条讲给春兰听,讲完后,两人半响没有说话。

侯大勇写的这八条,无意中传了出去,几年后,竟成了大周朝女性怀孕必读的八条,后被收入著名医书,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被称为“侯氏八条”,这是侯大勇万万没有想到的。

秋菊有身孕之后,侯大勇更觉肩上担子更重。“胜者为王败者寇。各种利益集团斗争十分激烈,手段极其残酷,郭威、柴荣的儿子在后汉时期,全被杀掉,害得郭威没有了直系后代,所以养子柴荣才得以继位,赵匡胤若得王位,到时结果如何,还未可知。”侯大勇每次想到这些问题,都要冒出冷汗,在去嵩山书院途中,侯大勇暗暗发誓:“一定不能让悲剧在我身上发生,要尽全力保护好家人,让他们快乐健康地生活。”

嵩山书院基础工程迅速动工。由于是官府征房,三间民房很快被拆除。本来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