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政自然舍不得蒙氏一族,但这是法律,怎能不遵守呢?更何况,也气愤蒙嘉引狼入室。正在不知如何处置时,李斯挺身而出。
李斯来到蒙府,要见蒙嘉。李斯身为廷尉,却以私人的身份来到蒙府,蒙武知道,李斯一定是来就蒙氏一族的,连忙请入。
蒙嘉虽然没有被打入大牢,但是这半个多月以来自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已经面容憔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威风。李斯请其他人离开,让他和蒙嘉单独谈谈。
李斯说:“蒙氏一族历经三代,深得秦王信赖,正是蒸蒸日上之时,将军犯下如此大错,必会株连九族。蒙氏一族就此毁于今日!”
蒙嘉后悔的鼻涕眼泪一起流,请李斯指点。
李斯摇头道:“蒙骜将军在世时,时常夸赞蒙恬蒙毅两兄弟,常说光大蒙氏门楣,全赖二君!将军之错已是死罪,却还要株连蒙氏一族,尤其是蒙恬蒙毅两兄弟,岂不会让蒙老将军在天之灵也不得安息?!”
蒙嘉想起父亲,泪流满面:“请廷尉大人名示!只要能够保住蒙氏一族,保住蒙恬蒙毅两兄弟,蒙嘉死不足惜!”
“好!如今,只有将军一死,才可保蒙氏九族!”
蒙嘉抬起头:“真的?”
李斯坚定的点点头。
蒙嘉仰天长啸,向李斯深深一揖,回身进了自己的房间。
李斯来到院里。蒙武等人连忙迎了上来:“廷尉……”
李斯虚弱的挥挥手,没有言语,踉踉跄跄走出将军府。
蒙嘉死,赢政的气也消了,接着这个缘由,饶过了蒙氏一族。蒙氏一族受李斯之恩得以保全,视李斯为大恩人。
这件事情一过,赢政马上派蒙武带领蒙恬蒙毅等人,率军三十万,进兵燕国,攻城掠池,势如破竹,一举攻下燕国国都。
燕国诸大臣向燕王进谏,秦国之恨只在太子丹,只有交出太子丹,以消蒙武之恨,才有机会活命。燕王无奈,杀了太子丹,将太子丹的人头献给蒙武。蒙武请示赢政,赢政说:“夺他国都,杀他太子,谅无大碍,先饶他们的狗命!”
蒙武领命回秦,和蒙恬兵分两路,蒙恬攻楚,蒙武伐魏。
魏朝国小民弱,再加上蒙武大军气势如虹,没等到过年,就吞并了魏国,班师回朝。
楚国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战国时代,楚国本来是最强盛的,后来秦国和赵国后来者居上,才取代了楚国霸主的地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吞并楚国,绝非易事。
再加上楚国主将项燕,着实也是一代名将。偷偷说一句,这项燕各位虽然不一定听说,他的孙子可是大大的有名,就是楚霸王项羽。
蒙恬小将虽然勇猛善战,对付老项燕却连连败退,赢政只好派王翦为主将,蒙武为副将,率六十万大军接援蒙恬。
赢政把秦国六十万大军的主力都交给了王翦,十分的不放心,便人护送自己十六岁的女儿华阳公主迎王翦于途,诏遇处成婚。什么意思,就是你快马加鞭赶到王翦大军的前面去,从哪儿遇见王翦,就从哪儿和他完婚。
要说,王翦已经是一个垂垂老翁,娶了秦王如花似玉的宝贝女儿该知足了,却在与华阳公主完婚之后,一再的跟赢政要良田美宅,甚至已经和项燕对上阵了,还不忘派使者回咸阳,跟赢政一遍一遍的要:良田再多些,美宅再多些,多些土地更好。赢政却也一一满足。
蒙武终于忍不下去了。你们老王家也是秦国数一数二的显赫门第,你还如此厚颜无耻,贪得无厌,就跟八辈子没见过钱似的,至于吗?于是正色劝谏道:“您要的太多了太多了。”
王翦微微一笑:“我不授人以柄,如何让秦王安心?”
蒙武一下子明白了。
赢政倾全国之兵交与王翦,不放心,半路上还把自己的十六岁女儿派过来嫁给他这个老头子。现在,王翦故意表现出自己只是爱钱,把柄交到赢政的手里,才能让赢政安心。
蒙武叹服不已。
话说王翦与项燕两军相对,都是倾国而出,谁都会以为免不了一场恶战。谁知道,王翦却只是大兵压境,然后舒舒服服的休息整顿,好像是来楚国度假的。
楚军个个摩拳擦掌,誓死保家卫国。六国已去一大半,秦国六十万大兵又堵在自己的家门口,如枕危卵,一刻也不能放松。谁知道大力士碰到了软棉花,任你如何咒骂挑衅,qǐsǔü王翦大军依然悠闲的度假,不理他们那一套。
赢政得报,心里着急,要派人去催。李斯说道:“且慢。王翦此番伐楚,以臣之见,其必然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作战方略,那就是消耗战,以综合国力决一胜负。此策虽见效缓慢,却堪称万无一失。”
赢政说道:“六十万大军每日花费万金,这么耗下去,咱们也耗不起啊。”
李斯笑道:“听闻楚军此次倾全国青壮之力抗秦,眼下秋收在即,楚国见王翦一直按兵不动,必引师而还,割稻积粮。此时王将军逐而击之,必事半功倍。”
赢政击掌大笑,点头称妙。
果然,到了稻穗飘香的季节,楚军等了又等,骂了又骂,秦军仍然不战,田里的庄稼要是再不收就要烂在地里了,若再打仗,军粮就没了。楚军只好撤兵。
楚军担心家里的收成,早就归心似箭。秦军却早就给憋坏了,如下山猛虎,以一敌百,不仅楚军大败,死伤大半,就连名将项燕也死于乱军之中。
楚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抗秦,终于在赢政二十四年,楚王被俘,楚国陷落。
第二年,秦军兴致突起,把奄奄一息的燕国也给灭了。
到赢政二十五年,六国之中就只剩齐国一枝独秀了。
赢政一直不动齐国,是因为齐国是李斯离间之计的典范之国,上至王族宰相,下至使者宾客,无一不被秦国的金钱攻势打败,成了秦国的说客。齐王建本来就是个没有主见的人,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也乐得清闲,专心事秦,不备攻战。
但是,小羊作了恶狼的朋友是没有好下场的,早晚恶狼吃光了羊群会来吃你这最后一只。秦国虽然是虎狼之国,却也知道披上羊皮再和小羊商量:秦王政愿意封赏齐王建五百里之地,以免却战争之灾,涂炭生灵。齐王建经不起大家的鼓动,开门纳秦。齐国就此灭亡。
秦王没有失信于人,封赏了齐王建五百里土地,可是这五百里土地却是在太行山间的共城,四围皆是松柏树木,荒无人烟。不数日,齐王建被饿死
就这样,不管秦国的铁蹄下沾染了多少血腥,天下统一,赢政终于成了万王之王。
此时的李斯,虽然帮助赢政赢得了天下,却也从三十一岁的大好青年,变成了五十六岁的老翁。还在李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还可以继续参加革命。
终结篇 李斯之死
小时候听故事,结局大都是“从此,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按理说,李斯的故事讲到这儿,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如果秦国和其他帝国一样,延续数代甚至十数代,李斯励精图治,帮助秦王嬴政治理国家,然后把接力棒传到秦二世手上,李斯安养天年,后代是吃老本的富二代富三代,或者站在李斯的肩膀上有所成就,也的确没什么好说的了。
可是历史不是童话,而是血腥的杀戮。
****
赢政和李斯君臣同心,建设秦王朝。
首先,赢政自称始皇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新鲜出炉。
随后,李斯提议废诸侯,设郡县。这可是个得罪人的主意。
天下统一,多少皇子功臣都想分一杯羹,得到一片土地,自立为王。而李斯做为赢政的左膀右臂,必然好处多多。李斯此举,不仅损人,而且不利己。
只有一个人得利。
那就是秦始皇嬴政。
诸侯分封,这又走上了周天子的老路,诸侯争相扩充势力,自立为王,然后各王相争,皇帝却被架空。周天子不就是这样死掉的吗?杀掉周天子的,正是他们大秦国。
郡县制却不同。国家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不管你有多大的官职,只要皇帝不爽,立刻可以换掉!
李斯提出这样的建议,正展示了他作为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宽阔胸襟和高瞻远瞩。
而有些人却一直误会李斯,因为李斯的“仓鼠论”就把李斯当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说他终其一生都只是在想做一只最大的仓鼠,这是对李斯的最大的误解。
有人问我,李斯是个非常现实的人,本书开篇却说他娶了个穷苦人的女儿做老婆,这不是太假了吗?游侠告诉各位,李斯去兰陵求学的时候,已经娶妻生子,那时候的李斯自己只是一个上蔡小吏,他能娶什么样的人做老婆?当上长史以后,他把家人悄无声息的从上蔡接到咸阳,表明了李斯既没有刘邦的绝情,也没有项羽的虚荣!李斯不是靠吃软饭走到今天的,他靠的是自己的天分和胸襟!
以嬴政的聪明睿智,终其一生,对李斯信任有加,也正说明他认可了李斯先公后私的政治忠诚。
于是,秦王朝一边放手实行君主集权的郡县制,一边实施其他的统一政策。
首先,统一度量衡,帝国上下采用统一的计量标准。
其次,统一货币。
其三,统一车辆轨距,即车同轨。有人说,这有什么用啊?通过这样的统一,修路的时候有了一个规范,就可以计算需要多宽的路了。
其四,统一文字。中国能够长久统一,而不是分裂为一个个独立的小国,秦之统一文字,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看看欧洲就知道,如果任由各国的文字自行演化下去,今日之中国,又将是怎样的一幅面貌。
接下来,就是修路了。
要想富,先修路,看来我们的老祖宗也明白这些。修路不仅关系到民生,对于战乱时代的秦国来说尤其重要。这样可以把所有的军队聚集在咸阳,地方上只留少量的维持治安的兵卒即可。哪里有叛乱,军队可以朝发夕至,再不用四处集合兵力,耽误宝贵的时间。
当然,修路的同时还要修障。万里长城就是那时候建的。
说到这儿,我必须要多说几句。很多人都听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以为秦始皇嬴政多么惨无人道,随便拉人去修长城。事实不是这样的。赢政征夫修长城,征的都是罪人、亡人、商人和赘婿。罪人中还包括大量的做错事的官吏。后代的老夫子或者良臣劝谏自己的皇帝时,张嘴就说人家秦始皇怎样怎样才亡了国,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当朝皇帝做的蠢事强加到了赢政的身上,因为他们不敢明说啊,只能说,秦始皇这么办过,忘了国,您可别这样。
赢政其实是一个相当勤勉爱民的皇帝,李斯也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好官。就是后来赢政老了,非要当什么神仙,长生不老,才开始做些错事。
赢政要长生不老,就有自称太上老君坐下儒家弟子的江湖术士前来骗吃骗喝,连吃再带走了之后,还说秦始皇是因为杀气太重才得不到太上老君的仙丹的。赢政何曾吃过这个亏,江湖术士已经远渡重洋去了一个偏僻小地建设日本国,赢政也抓不到他了,只有一气之下彻查江湖术士,焚书坑儒。
把它称之为焚书坑儒,其实并不准确。东方朔和汉武帝谈及此事时,也只说秦始皇是“坑术士”,只是越传越乱,变成了坑儒。秦始皇儿子们的太傅都是儒家的博士,要是秦始皇决意坑儒,又怎么会留着他们?
之后,秦王朝又开始修建阿房宫。
不要以为这是为了赢政一人享受,修建阿房宫的目的是要建一个大咸阳。就是阿房宫修好之后,要让全咸阳的百姓都搬到里面来住,这其实是一项利民工程。赢政虽然花的是全国的银子,但目的也是为了咸阳百姓。而且,到赢政命丧沙丘的时候,有很多老百姓已经搬进了阿房宫的一期工程。
总之,赢政和李斯这一对最佳搭档开始建设他们的帝国。赢政对李斯的信任也越来越甚,终于在李斯六十四岁这年,将他扶上了丞相的宝座。
李斯曾经说过,出仕不为丞相,此生虚度。现在,六十四岁的李斯终于登上了他的政治之巅。
李斯的家庭,也和蒙氏家族(蒙恬)和王氏家族(王翦)一样,成了秦王朝最显赫的家族。李斯之子娶的都是公主,李斯之女嫁的都是皇子,赢政和李斯就这样结结实实的捆在了一起。
秦始皇赢政晚年甚爱出游,半百之年的他终于经不住旅途劳顿,在沙丘病入膏肓,药石无效。
此时赢政的身边,只有李斯,贴身太监赵高和一些平时侍奉赢政的宦官。
赢政发下诏书,由长子扶苏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让秦王朝千秋万代。
应该说,赢政虽然身体不行了,头脑还是很清楚的。自己统一六国之后,专心建设国家,又对外扩张疆土,没少花钱。秦王朝虽然表面上风风光光,实际上已经没有余粮了。
长子扶苏和赢政的政见相反,他一直认为,让老百姓感觉不到存在的政府才是好政府,秦王朝应该修养生息,老百姓好好的发展一下农业和基础建设。
如果按照赢政的想法,让扶苏来做秦二世,秦王朝也许还真的能多活几代。
可是赢政身边的一个人改变了历史,那就是赵高。
当赢政撒手闭眼而去以后,赵高告诉宦官们,不准啼哭,皇帝驾崩于外,一定要封锁消息,以免有乱。
然后,赵高把李斯拉到了没人的地方。
李斯双眼红肿,还忍不住轻轻啜泣。
三十多年了,赢政就是他的天。
他从来都是想赢政之所想,急赢政之所急,陪伴赢政,从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走到五十岁的老者。
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赢政,也没有人比赢政更熟悉李斯。
两个人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有时候甚至像是父子。
赢政驾崩了,他的天也塌了。
按理说,赵高也是一样的。他陪伴赢政的时间,甚至比李斯更长。
但是赵高看着垂泪的老人李斯,却满是不耐烦。
“丞相,您不要再哭了。您给出个主意啊,现在应该怎么办?”
李斯心不在焉:“还能怎么办?发诏书于扶苏公子,请公子速回秦国主持大局。”
扶苏因为这些年来与赢政的政见不合,早被派去和蒙恬一道守卫边疆。
赵高摇头说道:“丞相聪明一世,现在竟然糊涂了吗?”
李斯诧异道:“此话从何说起?”
赵高附在李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