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清-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帮天杀的反贼,孤即将登基,本想大赦天下,可他们居然还敢反叛,真当孤好惹的么!”

金正男眼皮轻轻一番,狠厉道:“君上登基在即,理应一扫妖氛,重整朝纲,有些人,确实不需要留了。”

朴正恩也是上前一拜,扬声道:“末将愿为陛下开路,肃清一切心怀异心的奸佞!”

李澄感觉自己胸膛有一股火焰在燃烧着,这才是当君王的感觉,这才是君王一怒伏尸百万的豪情,他本想着大喝一声,就命金正男和朴正恩便宜行事,可是说到嘴边却变成了,

“孤还是先和大元帅商议一下吧。”

金正男和朴正恩很晦涩的对视了一眼,现在,他们对这个君上是不抱一点幻想了,这样的君上,日后就算成长起来,也根本和龙辰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为了自家势力传承大计,还是一条道跟着龙辰走吧。

……

从李澄那里出来,已经熬了一夜的金正男和朴正恩顾不得休息,即刻来到龙辰面前,向龙辰禀报李澄的请求,是的,请求。即使李澄即将是朝鲜的君上,但面对龙辰,他永远低了好几个层次。

“这件事,你们看着办,只要你们可以保证这个朝鲜不至于完全失控起来,本帅就不会干涉。”

这是在暗示自己两人可以借着这次机会排除异己了,也算是龙辰收买人心的手段。要想抑制朝鲜的王权,就必须扶植出几个权倾朝野的权臣出来,到时候这些权臣定然会与王权产生天然的冲突,李澄日后若想反复,就必须解决这几个权臣,而这几个权臣为了对抗王权就必须紧紧依附于龙辰这个外来力量。利用这种方法,龙辰虽然不直接干预,却依旧能很大程度上掌控朝鲜的政局。

趁着天色尚未放白,金正男起草了一份名单,里面包罗了朝鲜朝廷上三成的大臣,朴正恩接了名单,二话不说,直接带着麾下兵马抄家捉拿。

今日朝鲜王京的早晨,是喧闹的,他们终于迎来了新王登基的清洗浪潮。

今日朝鲜新王的登基,是冷清的,因为有三四成的官员被缉拿,又有一部分官员不敢来参加,所以真的参加李澄的登基大殿的居然只有不到一半朝臣。

李澄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他对此也不在意,此时的他身穿蟒袍,头戴王冠,一步一步在大臣们的注视下走上了王位。

大明崇祯元年,清天聪二年,朝鲜国君李倧下罪己诏,宣布逊位。同日,王子李澄在未经金国授权,未得大明同意的情况下宣布登基,史称“顺宗”!

与此同时,另一件大事也发生了,这件事的影响和震动甚至不亚于朝鲜新王的登基!

袁督师于崇祯二年(1629)五月二十五日自北汛口开洋出海,经大王山风中岛松木岛小黑山大黑山猪岛蛇岛虾蟆岛,二十八日泊双岛。

二十九日,督师登岛岭,谒龙王庙,身边只有副将冉义。当晚,毛文龙至。

六月初四,督师颁东江三千五百七十五员名赏,军官每员自三两至五两,士兵每名一钱。并将饷银十万两发于东江。袁崇焕传徐旗鼓王副将谢叁将商谈。随后要命令毛文龙,今后旅顺以东公文用毛文龙印,以西用袁崇焕印。又命令制定东江营制,同时命令准备收复镇江旅顺,毛文龙均不同意。

六月初五,袁崇焕传东江各兵登岸,较射给赏。

毛帅问“袁崇焕何日行?”

袁崇焕云:“宁远重地,来日行。今邀贵镇岛山盘桓,观兵角射。”又说:“来日不能踵拜,国家海外重寄,合受余一拜。”

交拜毕,登岛山。谢叁将暗传合营兵,四面密布,将文龙于随行官百余员,绕围内,兵丁截营外。袁崇焕询问毛文龙随行各官姓名,俱曰姓毛。

毛文龙曰:“俱是敞户小孙。”

袁崇焕曰:“岂有俱姓毛之理?似尔等如此好汉,人人可用。我宁前官兵,俸粮多于尔等,倘然不能深(饱)暖。尔等海外劳苦,每月领米一斛,且家人分食此米,言之可为痛心。尔等亦受我一拜,为国家出力,此后不愁无饷。”各官垂泣叩首。

随后对文龙说:“余节制四镇,严海禁者,恐天津莱登,受心腹之患。今设东江饷部,钱粮由宁远运来,亦无不便。昨与贵镇相商,必欲取道登莱,又议移镇,定营制,分旅顺东西节制,并设道厅,稽兵马钱粮,俱不见允。岂国家费许多钱粮,终置无用?余披沥肝胆,讲至三日。望尔回头是岸,谁知尔狠子野心,欺诳到底,目中无我犹可,圣夫子英武天纵,国法岂能相容?”

说完,向西请命,缚毛文龙,去冠裳。毛文龙尚倔强,不肯就擒。袁崇焕又说:

“尔疑我为书生,不知我乃朝廷一员大将。〃

随即颁布毛文龙十二条罪名;并对东江各官说:

“毛文龙如此罪恶,尔等以为应杀不应杀?若我屈杀文龙,尔等就来杀我”。

来官俱相对失色,叩首哀告。

毛文龙语塞,叩首乞生。袁崇焕说:“尔不知国法久了,若不杀尔。东江一块土,以非皇上有也。”

请尚方剑,合水营都司赵不歧,何麟图监斩,令旗牌官张国柄执尚方剑斩毛文龙首级于帐前。又令将毛文龙首级,备好棺木安葬。围外兵丁汹汹,见袁崇焕兵严整,不敢犯。

崇焕又谕东江各官云:“今日斩文龙一人,以安海外兵民,乃杀人安人,尔等照旧供职,复原姓,为国报効,罪不及尔。”

后分东江兵二万八千为四协;用文龙子承祚管一协,用旗鼓徐敷奏管一协。其余二协,东江各官举游击刘兴祚,副将陈继胜二员分管。

将带来饷银十万,分给各岛官民;令冯旗鼓,往旅顺宣抚。又令将毛文龙将剑,东江事权,让陈继盛代管。谕毕;离岛登舟;发牌晓谕,安抚各岛军民。檄承祚偿所欠各商银两;差官查岛中寃狱,并抢来各商船只。俱即发商人洪秀等。

六月初六,备祭礼,到文龙棺前拜祭。云“昨日斩尔,乃朝廷大·法,今日祭尔,乃我辈私情”。

遂下泪,各将官俱下泪戚叹。

六月初九,往旅顺,官军迎,宣谶毕,扬帆以归!

第二十二章  大风起(下)

舟上,袁崇焕对着身旁的冉义叹道:“吾所做足否?”

冉义无言,向着袁崇焕一拜,这一拜,他是代表龙辰。

“本帅就是让他知道,为了整个大明,为了这个汉家江山,本帅什么骂名都敢去背,都敢去扛!就看他龙辰有没有这个魄力去做了,希望,他不要让本帅失望……”

……

辽东只要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陈继胜已经投奔了龙辰,现在为龙辰手中一大将,然陈继胜亦是在兵部造册的东江镇将领,袁崇焕将东江镇交与陈继胜是名正言顺。当然,是名正言顺的将东江镇送给了龙辰。

这个礼,不可谓不大,这份信任,不可谓不重。据传,当龙辰接到这个消息时,曾经在城楼上静坐一夜,无人可知这如今权倾朝鲜的大元帅究竟在思虑什么。

数日之后,在朝鲜水师的护送下,李聚亲领两千兵马陪同陈继胜接手皮岛事宜,斩不听号令者上百,震慑军心!自此,东江镇防区基本也落入了护龙军手中。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在袁崇焕斩毛文龙后的一个月,八旗铁骑与蒙古骑兵合流,组成十万满蒙联军,在一代天枭皇太极的率领下,破关而入!

大军先是绕道以避开忠于明朝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的防区。十月二十七日突破大安口,至十一月初连陷遵化、三屯营,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彦国自尽。

京师震动而戒严,同时崇祯诏令各路兵马勤王关,各省官员招募丁勇赶赴京师。

蓟辽督师袁崇焕对后金此举,已有所料。为此,袁崇焕曾正式向崇祯皇帝上疏,说:“若顺天等处,则听督抚为政,臣不敢越俎而议者也。”

意思说得很清楚,蓟门比较薄弱,应当设重兵把守。不仅如此,袁崇焕又上了一道奏疏,说:“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因为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打不破,就会以蒙古为向导,突破长城,来威胁北京。

九月己丑,袁崇焕以清兵欲西,先请驻宁远增戍关门,至是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虗警耳。遣其众归,师果不出。”

崇焕随奏:“臣守宁远,寇被臣创,决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单弱,宜於彼处设一团练总兵』。遂以王威为请。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即予,留难移时。”

盖崇焕自任复辽,殚精拮据;甫及期年,锦宁一带,壁垒改观。正拟器械马匹,稍有头绪,决计渡河,惟虑蓟门单弱,请宿重兵。已特疏言之,再疏催之。

但是,袁崇焕的两次上疏,都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足够重视,派出的援军也被遣回。不幸的后果被袁崇焕言中了。

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二十六日,八旗军东、西两路,分别进攻长城关隘龙井关、大安口等。时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于三十日,兵临遵化城下。遵化在京师东北方向,距离京师三百里。

十一月初一日,京师戒严。

(在这里小龙想废话几句,这次满蒙大军入关,兵锋达到了京城,直接促发了袁崇焕的悲剧下场。见过很多自以为是,自认为懂历史的人在这里评判袁崇焕在这次防御中的不作为,居然让皇太极这么轻松地打进去了。

首先,小龙想说一点,袁崇焕的官衔是“辽东巡抚,蓟辽督师”,似乎蓟门也应该在袁崇焕的直辖之下,皇太极从这里突破也应该是袁崇焕的失职。但上述袁崇焕的奏折里已经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袁崇焕根本就没有对蓟门重镇的指挥权。联系实际想想,估计也就是官帽子给得大了,给了好看了,但实权并未全都给下去。和当今共和国内很多部门类似,挂着这个大牌子只是做做样子,根本就管不了下面的事儿。

崇祯已经将辽东全权交给了袁崇焕,又岂会再将蓟门这一重镇也交托给他?这点帝王心术崇祯还是有的,也就是说,袁崇焕是名义上蓟门的掌控者,但根本就管不了蓟门,那么蓟门被皇太极当作突破口,该不该算袁崇焕失职?大家心知肚明。

第二点,小龙曾看过一本书,名字记不得了,是老蒋和他的一批将军们败退台湾后编写的,里面涉及了很多古代战事,其中就有这一次。书中对皇太极的进军路线表现出了高度赞叹,被那帮真的上过战场的老将们当作神来之笔。虽然国民党被我党打败了,但我们无法否认,国民党将领们的军事素养还是很高的,而且人家也是真的打过仗,比我们这种只会看看历史书意淫下的小白们高出了无数个层次。

网上有些人,就看了一点文字记述,就开始大放厥词,指点江山,列出一系列袁崇焕的失职之处,反而对皇太极的表现只字不提,小龙只能说“呵呵”)

……

牛二负责对女真一方的侦查,自然知晓了女真大军的动向,随即点了十几路信使将最新情报送到护龙军元帅府。

护龙军元帅府在朝鲜王京,但牛二的信使还没到王京,护龙军大元帅龙辰就已经现身于义州。

这是一种姿态,这是一种态度,说明龙辰在得知女真鞑子动向之后就快速做出了决定。

护龙军不会在这次女真鞑子伐明中作壁上观,也不会趁机发展自己的力量,护龙军要战斗,他们的元帅要带着他们亲身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去。即使面对着强大的女真铁骑和一直令人恐怖的蒙古骑兵,他们亦是一往直前。

与此同时,袁鹏麾下的驻义州大军开始开拔,在与龙辰从王京带回来的直属军会合后直接压向了朝鲜边境,五千精锐已经准备就绪。

方仲和金正男一起调动整个朝鲜的力量,供给着这支五千人马的消耗。这是龙辰力排众议的决定,大家都觉得既然去大明勤王,不说犒赏了,总归大明朝廷会给自己供给粮草吧,但龙辰非要自己预备好粮草消耗,自家也只得硬着头皮应了下去,这个朝鲜才刚刚恢复的一点元气几乎被这么一下都给折腾掉了。

……

此刻的京城远看依然那么大气磅礴,流露出泰然稳壮,一队队流民远眺那雄浑的京城,心里头似乎又出现了点儿热乎气儿。当异族入侵,家破人亡时,这些百姓心中最后的希望就是京城,自己皇帝呆的地方。他们幻想着,能够在京城脚下喝点热粥,再也不用怕鞑子打来。流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整个京城外表的模样,即使大明末世,这个京城仍然给与他的子民心里最后的依靠。

城内,一队队兵马紧急调派着,弄得城内鸡飞狗跳,一片紧张惶恐的氛围。城内的百姓的情绪不禁被这些举动给感染,心里也开始变得惴惴不安。有些老人不禁叹息道:“自打万历爷太平到现在,安生了这么多年现在,鞑子又打来了。”

军情如火,满洲兵已经快要兵临京师,此刻的京城原本腐朽钝化了的行政体系立刻被人为地转动起来。

万岁爷下旨,京城三大营、御林军、五城兵马使司的兵马,九门提督的巡捕营全都开始备战,准备拱卫京师,击杀奴寇。

接到这道旨意,京城内的勋贵们不禁苦笑起来,万岁爷到现在居然还指望着京兵呢!

话说在太祖成祖年间,京兵确实是全国做强的一支兵马。明成祖更是提点京兵,三扫漠北,所到之处,望风披靡。接着明朝大定,京兵出师的机会也不多了,但是武勇仍存,只要明朝皇帝一道旨意,京兵就可以迅速整装待发,向任何敢于威胁明帝国存在的势力举起屠刀。

那时候京兵虽然不复当年精悍,却精华扔在,稍加打磨下就是一支强军。可惜啊,明英宗朱祁镇和太监王振两人在土木堡将五十万大明精锐全部败光了,这里面大部分就是京兵,而且都是当时京兵内的精锐,就这么败得干干净净。之后新组建起来的京兵都只剩下了花架子,白白吮吸着帝国的血液,却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各大勋贵豪门居然在朝廷给京兵的粮饷抚恤上大下其手,克扣得厉害,导致京兵粮饷不足,装备陈旧,很多原本在册的士卒都转身去给豪门当家丁去了,或者干脆脱下军服,去干点码头营生。没法子,纯粹指望着军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