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形同于“兵谏”!一种整个辽东军上下对皇帝的“兵谏”。他们用自己的毅然离开,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态度,表达自己对朝廷对自己态度的不满,对皇帝将自家督师下狱的不满。
这种“兵谏”没有挥戈面朝宫阙的忤逆声势,却有着一股子坚决与果断。毕竟满蒙联军还在境内没走,皇太极才刚出京畿呢,随时可以回来。这时候走,摆明是将大明京师与皇帝弃之不管了。
可他们万万没有意识到,自家辽东军这次负气而走,究竟会给督师的处境带来多大的危险,这些丘八们上阵杀敌确实是好手,但论到政治这方面,就有点不够看了。
“当今之计,就是先将蒙古鞑子和女真鞑子赶出去,正好携此功绩让朝廷放人。”
吴襄冷哼一声,“那万一朝廷不放督师呢?”
龙辰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字字铿锵道:“那就给那个不懂事的皇帝来个兵谏!诸位,莫非你们胯下战马和手中兵刃都是假的?”
在场辽东诸将纷纷倒吸一口气,心里都在嘀咕:这姓龙的是不是在朝鲜无法无天惯了,要不然怎么到了大明境地还是这般桀骜,兵谏啊,那等于是逼迫君上。
祖大寿目光中有神采闪烁,随后坐回了椅子上,他在沉思,或者说他在权衡。
龙辰很理解祖大寿眼下的心态,甚至说龙辰也很理解祖大寿这个人,这个男人,即使在历史上祖大寿投降了满清,但后世除了那些个读个半吊子历史就喜欢瞎嚷嚷的小白,真正懂历史的人都不会喜欢拿祖大寿说事。因为,这个男人,做的够了。他尽到了自己的本份,即使他最后投降了满清,但依旧无法抹杀他的功绩!
虽然最后的变节让祖大寿成为了历史上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但在龙辰心中他比那个殉国的史可法更应值得肯定,毕竟史可法除了最后殉国表明气节,其实真的对阻挡满清步伐毫无建树,甚至由于他的瞎指挥方便了满清夺取江南。而祖大寿,做的实在是够多的了。
先不提他为国戍边,阻挡女真铁骑十余年,就光历史上大凌河一役中:明大凌河城内粮绝薪尽,军士饥甚,杀其修城夫役及商贾平民为食,析骸而炊,又执军士之羸弱者杀而食之。
在这种情况下,祖大寿向皇太极投降,并向皇太极建言:自己妻子儿女均在锦州城里,趁锦州不知自己已经投降,愿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夺取锦州城。
皇太极同意放祖大寿去锦州城,但没想到祖大寿一回锦州城就组织防御,抗击清军。皇太极两次御驾亲征,攻打锦州、宁远城都未能攻克。辽东巡抚邱禾嘉探听到祖大寿降清的情报报告给朝廷,崇祯皇帝不但没有降罪,反而提升祖大寿为左都督。这反倒让祖大寿寝食难安:皇帝多疑,刚愎自用,怎么会轻易放过自己?毕竟袁崇焕可是祖大寿亲眼看着被崇祯下狱的。
故而崇祯皇帝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祖大寿均借故推辞,始终坚守在锦州城里,再加上祖大寿掌握着辽东军大部,崇祯也是投鼠忌器,一直没动祖大寿。
崇祯十四年,皇太极再次将锦州团团包围,而且围困了整整一年,祖大寿粮绝援尽,城中杀人相食的惨状再度重演,祖大寿终于降清。
祖大寿降清时,清朝统治者还没能完全击败明朝军队。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清政权恩威并施,许以降将高官厚禄、宅邸田地。清定鼎北京后,赐宅祖大寿于大桥胡同,胡同遂更名为祖家街。顺治十三年,祖大寿死于祖家街的府宅,他在北京生活了十二年。他死后,宅邸改建成祖家祠堂。
龙辰记得在后世,宁远中心的鼓楼上还有袁督师和祖将军的塑像。督师慷慨陈词,将军低头沉思。其实祖大寿的一生很像李陵!最终背旧主投降,却终生不为新主效力!
PS:今天下午考六级,上传完章节去给收音机买电池去,大一考完四六级,以后就轻松多了。
第四十三章 崇祯二年的崇祯(上)
龙辰接着扬声道:“朝廷为何动督师?还不是因为怕督师拥兵自重,还不是怕辽镇尾大不掉?等督师倒下了,辽镇没了领头羊,那朝廷接下来就要拿你们开刀了。要知道老朱家可是向来有杀功臣的传统,呵呵。”
道理,大家都看得明白,能当上将领的人岂会是傻瓜?督师下狱,甭管朝廷安了多少罪名,最关键的一条无非就是帝王猜忌,再说,老朱家确实对待功臣不怎么地道。上有明太祖屠戮功臣,中有于谦含冤受死,下有一心为国的督师被下狱。辽东诸将也是寒了心了,好男儿当不负国,可这国家却负了自己,那该怎么办?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祖大寿,他现在是辽东军的暂时领导者,只要他点头,大家都不会含糊,即刻提点麾下兵马杀回京师,赶跑鞑子,再向那姓龙的说的那样给那个不懂事儿的年轻皇帝来个兵谏,一定要把督师救出来不可!
祖大寿心中有了决断,再看了眼龙辰,现在,他有点明白当初督师为何会这么看重这个年轻人了,好个沙发果断的性子,居然将自己也比了下去。
一把抓起茶杯,向地上摔去,祖大寿昂然吼道:“诸君,随我一同杀退鞑子,迎回督师。佛挡杀佛,辽东军上下一心,某要看看谁敢阻挡!”
辽东诸将也一同摔碎自己身边的茶杯,以此铭誓。
恰在此时,兵部的传令再次来到,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传信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名兵部侍郎,其地位在文官中也算不低了,但居然做起了信使,足以可见朝廷对这支辽东军的重视程度,以及京师的危险局面,而且他手上更是带着督师的亲笔信。
信中的内容很简单,袁崇焕规劝祖大寿带着辽东军回来保卫京师。
见身陷囹圄的督师还这般一心为国,祖大寿怆然而泣,辽东诸将皆是跪而听命,辽东军即刻回师京师。
只是,这次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支辽东军因为龙辰而被注入了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厉,若崇祯再像历史上那般给袁崇焕来个凌迟处死,天知道这些辽东军汉会做出什么事儿出来。
与此同时,护龙军和辽东军分开行军,辽东军火速赶往京师。两支人马互不相属,故而干脆分开,再加上龙辰也不愿意自己的护龙军受到制约,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次率军而来,定要咬下八旗军一大块肉!
……
关于袁崇焕被抓后,祖大寿的带兵出走,是袁崇焕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汉奸卖国关键的一环。
批驳袁崇焕的人无不抓住这一点,痛斥袁之人马,是袁军还是明军?是忠于袁还是忠于明?更曰:京城处于极度危急之中,皇帝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京师的百姓在满清军队的铁蹄下哀号。他们却走了,他们就是这样给袁崇焕洗涮清白的?
接着,让我们再看一下这个细节:在后金大兵压城之时,在袁崇焕在城外奋力杀退后金精兵之时,朱由检将袁崇焕进宫,在宫中令锦衣卫将其逮捕下狱,并放出话,说袁崇焕通敌谋反被捕,余者不问。
祖大寿目睹了袁崇焕被抓的过程,似乎朱由检太过自信自己的王霸之气,或者是觉得若是再抓了祖大寿那辽东军就没人指挥了,总之崇祯很臭屁的当着祖大寿的面命人扒了袁崇焕的衣服,然后打入诏狱,却没动祖大寿。可能那时的崇祯还觉得祖大寿已经被自己吓住了,不敢有二心。
谁知祖大寿先是不露声色,等到出了京城,过了几天即刻带兵回锦州,路上碰到辽东军的主力,听说抓了袁督师,也都愤而返。
此时,北京城四周勤王军也不在少数,可是,全都不敢进,基本是战斗力不足五的渣渣,又没有总指挥,满桂一个人又挑不起大梁,反而被后金大破数阵,损伤数万。朱由检大惊,细节这时出来了,他派人到监狱,让袁崇焕写信,召回祖大寿。
首先,说明一点,袁崇焕写这一封信,崇祯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小龙断定,这封信还是崇祯要袁崇焕写的。不然身在锦衣卫诏狱内的袁崇焕怎么可能拿到笔墨纸砚写信,又怎么可能让这封信传递出去,而且是经由兵部传讯通道给祖大寿传讯?
要知道一些重犯写个信都要被层层检查,确定没有隐患后才可发出,更别提身在锦衣卫诏狱中的袁崇焕了,那封信,定然是出自袁崇焕之手,而且定然是经过崇祯亲自审阅的,不然若督师在心里隐晦要求祖大寿来个“兵谏”什么的,那崇祯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甚至在这里小龙可以很邪恶地想象下,为了让袁崇焕写这封信,崇祯是否动了点手腕?比如,用刑,比如用袁崇焕性命做胁迫。崇祯,可不是纯洁的小龙,他首先是个政治家。但是,小龙还是坚持认为在崇祯派人通传袁崇焕后,袁崇焕心甘情愿地给祖大寿写信,劝他们回来保卫京师。这是小龙的坚持,也是小龙的看法,我们的目光不能总那么势力,小龙还是希望在那个时代有真正的英雄,有真正的为这个民族愿意牺牲一切的英烈!
这个细节我看了很久,也想了很久,因为面临危险,就屈膝求一个通敌卖国的疑犯,这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应该做的事吗?这是一个有骨气的君主应该为的事吗?
十五年后,李自成率军打入北京,朱由检煤山自缢。“君王死社稷”,朱由检的担当,确实令小龙佩服。比之满清时期那些个皇帝在洋人打来时逃来逃去,朱由检无疑是值得称赞的。
但小龙觉得读历史时,我们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举个例子,就是你读了一个人的记载,那件事是他自五岁时偷拿了邻居的黄瓜,然后这个人很可能就被我们这些读历史的人给定性了。他是一个贪小便宜的小偷啊,这种人难成大器。可是这个人却在长大后参加军队,为民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历史人物也是人,他是会成长的,会变化的。我们历史读者,却往往只能记得某个历史人物的某个生命片段,然后就先入为主的将这个片段中该人物的性格强行贯穿他的整个生命过程。
再拿韩信举例,如果韩信日后没有追随刘邦开创一片基业,那么他当初承受的胯下之辱也不会那么令人津津乐道。我们读史书时看胯下之辱这个故事时,脑子里已经自己给自己定性了,要知道韩信日后可是功成名就的,那他承受胯下之辱也是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啊。可是,有可能韩信当时是真的怕了,他真的没办法,只能钻胯下了。这事儿,谁知道呢,但是我们这些读史的后人就是习惯性这么人为了。就像如今“病态”的语文阅读理解题,请写出这段文字中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有可能一篇很正常的游记,仅因为作者之后当上了将军去抗击外敌,我们后人就认为其内思想感情是:对家国的喜爱,决心保卫国家,抗击鞑虏的不变信念。其实,那作者很可能当时只是玩了玩,纯粹的赏景罢了。
就比如朱由检,当他在煤山自缢时,他确实很有骨气,很有担当,他不逃,他要死社稷。可是十五年前呢?难道说十五年前的朱由检和十五年后的朱由检一样吗?十五年啊,足够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了,经过十五年皇位历练,朱由检才学会做一名敢担当的帝王吧。
因此,小龙认为,在崇祯二年,朱由检抓袁崇焕时,他这个皇帝骨子里还是自私没担当,且相当懦弱怕死的。
那时朱由检的为人,此时昭然若揭,在他貌似勤政为民的背后,其实不过是个贪生怕死之辈。既许袁崇焕五年平辽东之军令状,而不过一年半,因为后金绕路突袭,就分寸大失,临阵抓捕大将,信义何在?原本已经很脆弱的君臣关系,就在他这一道手令间,变成君臣交相贼的恶果。
或曰:若袁崇焕通敌是真,那可关系到国之存亡,如何能不当机立断,抓捕归案。这里,或曰的人想的很周到,却如何解释,
第一,让一个通敌卖国的人写信召回惊怒而走的袁之军队?
第二,若袁崇焕通敌卖国是真,有凭有据,那就应该立刻罗列罪状,斩首示众,再传首各营,以震军心,并威慑后金军马;如何却在大敌当前之时,把通敌重犯,关在牢中数月,不明不白,如此作为,该如何安定军心,而等到后金人马退走了,才大张旗鼓的押赴刑场,凌迟处死?若你的理由真的堂堂正正,你直接抓人痛痛快快地杀了不就了解了么。朱由检为什么不敢杀?而是关了袁崇焕半年多?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满蒙联军还没撤回去,在前线,辽东军还在和八旗军浴血·拼杀着。朱由检不敢在这时候杀袁崇焕。
他怕!是的,他很怕!
他很怕自己杀了袁崇焕之后辽东军再次撂挑子,他怕八旗军再次打过来。
然后,等到战事结束,八旗军回去了,崇祯就大张旗鼓地将袁崇焕凌迟处死。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朱由检,这样的大明,还有救么?
第四十四章 崇祯二年的崇祯(下)
第三,其实还有这一点,当时,袁军昼夜兼程,赶到北京城下,由检不让他们进城就算了,袁军得不到任何暂时休憩之地,却以五六千人马,和后金万余精锐血战一场,而且,袁崇焕亲自批挂上阵,当时箭如雨下,他两肋虽有重甲不透,仍被射得如刺猬,这是一个通敌卖国的将领能干得出来的吗?
这里就又扯到了袁之人马,到底是忠袁对还是忠明对,这个政治帽子很大,若不说忠明对,则立刻有话说了,皇帝的话都不听了,还不是通敌叛国?
但不要忘了,孟子曰:纣不过一民贼独·夫。王又怎么样,君无缘无故要臣死,臣还真不得不死?这种鬼话,只有“假爱国”者才说的出。
边军最苦,这是公认的。所以,常有兵变,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谈忠君爱国?大明虽然以全国之力供养边军,但经过那种腐败体系雁过拔毛下来,能到账的有多少?就比如如今共和国这种情况,上面下来的款子,到地方后能有几成?这你可能就要说了,其他明军还几年没饷银呢。是的,边军在粮饷方面确实比大明其他军队好一些。但你不要忘了,大明其他部队基本就是天天晒晒太阳聊天打屁,若是有战事,也是打打农民军而已,打不过还可以逃。
可是边军呢?他们要面对的极为强悍的蒙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