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吃饱了撑的!”何贵一边抽着何家那头曾经“抢”过他那半袋糙糠的小驴拉磨,一边思索着该怎么样才能改变自己所处的这种十分不利于发展的环境。
“要是当初没说过什么‘只要一口吃的’这句蠢话,也不至于连个念想都望不到啊!”何贵暗暗盘算着,何家给长工的工钱是按年份结算的,而给短工的可以按天算,也可以按月算。而且,何家老太爷和何守财何守富兄弟俩虽然很会过日子,却并不是小气的人,给的工钱并不算低。按现在的物价来算,如果自己当初要是要了工钱的话,再干俩月,不仅能挣足到县城的路费,恐怕就是到同州府住上几天都够了。以自己的“本事”,只要能暂时找上一份儿工作,还怕不能渐渐混出人样来?可谁叫自己当时着急上火,口一溜就不要钱了呢?哪怕只要一半工钱也好啊!
何贵很是有些自怨自艾。他也知道,当初要不是自己说什么只要一口饭吃,何守财恐怕也不会雇自己,要真是那样的话,自己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那个冬天呢。可是,就算明知道这样,他还是后悔!后悔自己当初没要工钱!
“咋办呢?”
何贵很少动脑子,所以,一动起来的时候,难免就有些头疼!
“唉呀,东家,您这几位孙儿可真是聪明啊,这才几年啊,已经能做开讲了!(”开讲“:指八股文中的第三段,为初学写八股文的人所为)您看看,做得多好!不是本人自夸,这就是拿到县学里去,也是一等的人才啊!”
何贵一时之间还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不是没有办法,实在是他拉不下这个脸来!虽然他一向自诩脸皮厚,可那是指别人对他怎么样的时候他可以面不改色,让他去对别人说些反悔的话,他还真没有怎么开过这口。再者,他没有向何家要工钱,何家或许也是觉得过意不去,在其他方面也稍稍做了些补偿,至少吃的住的,比起其他几位长工来说都要好一些。比如他单独住一间房,偶尔还能有面吃,这早就让其他几位长工瞧的眼红了,只是他不要工钱,所以其他人才无话可说罢了。
可是,现在何贵却有些生气了。
何家不是那种土豪劣绅,何家身为邑庄的大户,何老太爷也算得上是一位颇为慈祥的长者,对邑庄的百姓也常有照顾。可这个姓王的教书秀才实在是太过份了。
他教着何进吉那帮小子念书念了好几年,现在才能做开讲,就敢说是一等的人才?不会教书也就罢了,反正这冤大头不是他,顶多是让他没有机会去争取着何进吉他们赶考的跟班,然后离开这个小小的邑庄,从此走上“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罢了。可是,难得有机会跟何老太爷一起聊聊天儿,正想旁敲侧击一下能不能要点儿工钱或者说是“借”点儿钱的当儿,这个不知趣儿的王先生居然就这么拿着几张破纸就冲进了堂屋,然后一个劲儿的自吹自擂,好像他是孔老二转世,多会教学生一样,你说气人不气人。
尤其可恨的是那种自得的语气,真怀疑他会不会因为风大而闪了舌头!
“呵呵,全靠王先生了。我这几个孙子不争气,全靠王先生您教诲啊!”
何老太爷,本名何魁,这是何贵进到何家之后不久就知道了,现年才六十岁出头。因为是庄户出身,经常要做些农活,身体也颇为硬朗。只是,年纪大就不一定阅历高。比如现在,何贵看着何老太爷对这个王先生的态度,就有些太过恭敬。
第五章 十两银子啊
“东家您客气了,这是应当的。王某既然应了你们何家的馆,就理应竭尽全力,战战兢兢才对。现在诸位小公子能有如此成绩,王某也是颇为欣慰。总算是不负我的一片苦心啊”
堂屋最里面正中间有一个八仙桌,桌子两旁是两张椅子。何老太爷就坐在其中的主位上,那王先生过来之后也不客气,也不待人家招呼,就自顾自地就坐在了另一张椅子上,一边说,一边捋着那没有几根儿的胡子,陶然自得的样子。
“呵呵,是是是,多亏了先生!”何老太爷也不在意王先生的这副作派,事实上,在他们看来,王先生是读书人,还中过秀才,就算不是文曲星也差不了多远了,有这种气派反倒是应该的。谁叫这年头种地的见到读书人就很自觉地矮一等呢?尤其是这还是陕西,读书人相比起江南来少了不止三四筹,所以这地位自然就更加高一些了。
“何贵啊,你到老大那里去支五两不不不,十两银子,给王先生当谢仪!”
何贵正在那里看着王先生的作风感到不忿呢,没想到何老太爷居然又来了这么一句。
“啥,十两?”你老人家可别是嘴快突漏喽!那可是十两!
“废话,当然是十两,你愣着干啥?还不快去?”何老太爷一瞪眼。
“您您确定?”
十两银子啊!不是十个大钱!你这老头,有这么败家的吗?还不如给老子呢!何贵只感到一股悲愤之气直冲脑门儿。
“你小子怎么磨磨唧唧的,找抽是不?”没想到在何家居然还有人敢怀疑自己的话,而且还是在王先生这当事人面前,何老太爷顿觉大失面子,脸色猛得一沉。
“行行行,我去拿,我去拿”
十两银子啊!何贵险些想骂一骂这败家老头!平时没见你发善心给老子送点儿工钱,咋给这王先生的这么大方呢?十两银子,足够何家大院的人过上小半年了。这老家伙还真他妈舍得!不就是个开讲么?有啥了不起的?何贵也不是傻子,虽说对八股文不熟悉,可来何家这么长时间,还对何进吉那帮小子读书颇为关注了一段儿,自然晓得八股文是哪八段儿了!开讲开讲,才开头没多会儿嘛!这也就是说,何进吉这帮小子才刚刚开始学做八股文,就这也值十两银子?这至少也是五六千块人民币呀!这么给钱,至少也得是个百万富翁才行啊!你何家够格吗?败家,真是败家!
何贵虽然不忿,可是,现在那败家老头是主,他何贵是“仆”,吃人家的嘴短,还是顺着来吧!
到何守财那里要了十两银子,转过来交给了何老太爷,何老太爷又十分豪气地把这十两碎银呈到了王先生的手里,一时间,东家与西席两人的脸上都是乐开了花儿。
“唉呀,东家您太客气了。这这这这如何使得?教诲学生本就是王某之责,如今虽有了些成绩,却是份内之事,又哪能受此额外之禄?”
这话很谦虚,也很得体,只是,刚才你咋不这么客气呢?而且,这话还是把钱收到自个儿的包里之后才说出来的!
“啥叫厚脸皮?人家这才是入了境界啊!”
看了看刚刚沾过银子的右手,何贵很有些可惜!那可是碎银子,自个儿咋就那么诚实,不知道留下一块儿呢?唉,可怜啊!人,不能太诚实!也不能心太软呀!
“二爷,咱们这是去哪儿呀?”
何老太爷“败家”的那次事情很快就过去了,并没有引起什么涟漪,只是何守富又因为这件事在何贵面前唠叨了两句。大叹他老子这钱花得不值。尤其是对那十两的谢仪,最是让他觉得可惜。这一点,引起了何贵的共鸣,两人的话题竟也因此多了起来,交情竟是大涨。而这一次出门到县城,他就想也不想的指名叫何贵跟着。
何贵对此自是一阵暗喜!在这邑庄呆了也有两个月了,啥乡村风景的早就看腻了,如今总算能到城市里面去瞧一瞧了。虽说这县城的风光实在是不咋的,可至少人也多了点儿呀!
“城南有家戏园子,咱们去听听秦腔!嘿,我可是有大半年没听戏了!”
何守富也很高兴。他这一次到县城来是卖粮的。本来,秋收完之后,留够口粮和来年的种子,他们家就已经把该卖的余粮卖了。可前些日子何守财听说粮价涨了,而家里留的粮食也不少,应该还能现卖一部分,所以就建议何老太爷再出售一些,好多套点儿银子回来,这事儿在何老太爷点头之后,被付诸实施。
“二爷,难得来回县城,咱们是不是该干点儿别的?”
何贵才没兴趣去听什么秦腔!他又不是什么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对戏剧,不管是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还是什么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之类的,都不感兴趣,中国那么多种戏曲,他也就是山东快书还能稍微听得入耳!可也仅仅是入耳而已,至现在为止也只是听过那么一句“闲言碎语不要讲,谈一谈好汉武二郎”再往下面就不知道了。至于秦腔,报歉,还是听一次听说咧!
“干点儿别的?干啥?你不想听戏?”
何守富对何贵的话感到难以理解。这可是听戏!这年头,听戏那可是老百姓顶级的享受!别说那些平常的老百姓一年恐怕也听不到一场戏,就是他这样的常往县城跑的,一年也难得多听那么一两场!机会难得呀!要不是何贵跟他还算谈得来,他才不会这么大方的带着这小子一起去呢!听戏不要钱啊?可这小子倒好,不仅不为自个儿的好心感激涕零,居然还说要去干点儿别的?
“我说何贵,你没什么头疼脑热的吧?”何守富很有些担心地问道。
“我哪有什么头疼脑热的?我的二爷唉,难得来县城一回,您难道就要浪费这么一个机会?”
“啥机会?”
“哎哟,二爷,您刚才在粮店的时候难道就没听见?面粉的价钱涨了呀!”何贵说道。
“那又咋啦?咱们麦子的价钱不也涨了吗?”何守富还不是理解。
“算了算了,二爷,您要想去听戏我也不拦着您,我还得再逛会儿”对牛弹琴是一件很累人的活动,而何贵认为自己还算明智,所以压根儿并不想做这种事。
“你要去逛?你真不听戏啊?”何守富的眼本来就不小,现在就更大了,还真有人不愿意听戏,却想去逛街的?
“不听不听,您先去吧”
何桂转过身自顾走了,只是朝背后挥了挥手,示意何守富自个儿一边儿玩儿去!
“见鬼了!”
不可理解,真的不可理解!何守富歪着头,正儿八经的不明所以。
第六章 初步算计
何贵并不担心何守富。虽说刚卖完粮食,这家伙手里正捏着货款,但是,朝邑县的治安还算不错,倒也没什么匪徒之类。要不然,何老太爷也不敢只让他和何守富两个人来卖粮!事实上也是如此,又不是乱世,哪有那么多的盗匪强盗?还正好就被他们给碰到了?而且,除了身上的三四两碎银之外,何守富已经把银子全都换成了银票,藏的好好的,连何贵都不知道放哪里了。一点儿都不露白。
所以,跟何守富暂时拜拜之后,何贵一边逛街,一边就开始了自个儿来到这里之后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盘算!不过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县城逛了一圈后,他已经有了不少的事实依据,掌握了不少的资料!
他是从何家的家业开始的。
首先,何家是地主,但地主并不一定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家有良田千顷”,事实上,何家不仅没有千顷良田,甚至连十顷都没有。他们家里也就一百四十来亩地,也就是说,何家所拥有的田地还不到两顷。
初来的时候,何贵也曾经对何家的“小家小业”在暗地里鄙视过!认为其不能被称为地主,顶多也就是一富农,因为何家太丢地主阶级的人了。想想以前听说的那些地主,哪个不是千亩以上的家业?这还只是最少的呢!
不过,呆了一段时间之后,何贵才知道何家这一百多亩地挣来的有多不容易!何家是从何守财、何守富他们曾祖父那一辈起才开始发的家。但那时候,何家也不过才是拥有两亩好地和一亩薄田罢了。顶多也就是一中农!四代人,从开始的好运气,再加上百多年的努力辛劳,省吃俭用,才积下了这么一百来亩!可以说,何家是典型的靠自家人的努力,而且是完全正当的手段才渐渐的有了今天的家业。而在整个陕西,何家虽说不能跟那些顶级的大地主比,但也算得上是他们这一阶级里的中游了。
那一百多亩究竟有多大呢?这还真让何贵费了不少功夫才弄清楚!一开始,他不知道一亩地有多大。当年老师只教过他一平方米有多大,似乎不曾教过和亩之间的换算。他曾经还对人戏称:看来中国的教育竟还是有些脱贫的潜意识的,吾辈“不知一亩有多大”的人,长大后果然不用种地了!只是这教育未免有些小贵,而且现在还有越来越贵之趋势,君不见学费儿使劲地往上窜乎?只是,这教育出来的效果却是越脱越贫,据说好多人毕业了混不着饭吃,这还不如种地呢,至少种地能保证口粮大大的有,我满屋都是粮,我爱吃几碗饭,就吃几碗饭,我吃一碗倒一碗,再给老鼠吃几碗,谁也管不着!
当然,这只是发牢骚,而且,还是以前的牢骚!实际上,何贵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不在想这些没用的东西了,在社会上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他更加注重实际,毕竟,光说是没有用的,想要有成果,就得动手!
就像这一次,虽说不知道一亩到底有多大,可他还会比较。在经过“仔细”验证,并且用自己来时租的那套十来个平方的小屋做了多番对比之后,他终于大致确定了何家的土地面积!——八万平米左右!但后来他又发现,自个儿的计算是毫无意义的。又不是建房子,用什么平方米呀?现在又不是没有现成的计算单位。
于是,他很快纠正了自己的计算方向!何家有一百四十多亩田地,每亩的小麦产量大概是八十斤左右。也就是说,何家如果把自家的土地上全都种上小麦,一年大概能收个一万来斤,折合也就五吨左右。小麦丰收以后,地里还可以再种上其他的诸如红薯、玉米之类,这块收得多,几万斤是少不了的。
这么多粮食,乍一听还不少。可是,仔细的一算,也就没有多少了。
何家虽然是大户,但毕竟也还是庄稼人!所以,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两样,一,卖粮所得!一百多亩大田当然不可能全部都种上小麦,但绝大部分都是种的这个!也就是说,何贵所算的小麦产量是差不多的,事实上,他也听何守富说过,何家今年的小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