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女书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女书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云林看看端卿,又看看若茗,犹豫道:“林公子自然是做得了这个主的,只是……只是画匠的微末技艺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没有师父教导,只怕辱没了林家的身份。”

若茗见他如此谦逊,越发觉得是可以长期共事,正色道:“梁先生尽管放心,我们家从来不以师门武断画师的能力。梁先生的画摆在这里,技艺之高超有目共睹,我相信别人决不会说三道四,请先生不要顾虑。至于酬劳,林家一向宽厚待人,必当令先生满意。”

梁云林摆手道:“画匠并不是计较酬劳的事。林家书坊的绣像手艺在坊间是出了名的,我一向十分仰慕,如果有幸为林家效力,自然求之不得。只是画匠出身低微,不能像方才那位白衣公子一般自信,公子容我回去想想。”

若茗虽然年轻,却因自幼涉足林家生意,耳濡目染,对人的心思揣摩极透。虽只与梁云林一面之缘,早看出他是个谦虚谨慎的志诚君子,他说不敢自信,自然是心里话,就他与吴大用的冲突来看,也确实为人低调、处处谦让。她想了想,觉得当下最好是让他鼓足信心,于是道:

“我曾听家父说起过画圣王冕的故事。他从前不过是个牧童,只因兴致所至,自己琢磨钻研,终于成为一代明师。由此可知书画一途,师承固然重要,终究只是外因,能到什么境界到底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家父一再说我家招人只看能力,不问出身,正是希望撇开这些虚名,发现能人。梁先生大可抛开顾虑,先到我家看看再说,如果梁先生觉得林家书坊不太合式,到时再辞也不迟。”

梁云林沉吟许久,神色十分矛盾,时而像鼓足勇气,时而又像是底气不足,周围人见半天没动静只是三个人站着说话,都觉得没趣,陆续散了。

端卿看若茗一脸期盼之色,不忍心她失望,于是也帮着劝说:“梁先生,林家书坊的名号您肯定也听过,林叔父为人豪爽,待人宽厚,梁先生去了便知,实在是极好的所在。”

梁云林瞧瞧他,又瞧瞧若茗,最后才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低声道:“好,我今天跟家里商量商量,明天给你回话。”

若茗大喜,忙问:“您能找到林家书坊吗?”

梁云林点点头:“画匠头一回来时就曾在书坊外看过,只是没敢进去。”

若茗微微一笑,心说这人还真是老实,若换一个跳脱的,恐怕当时就进门毛遂自荐去了。

当下付了五两银子的画钱,又嘱咐了几句早点决定之类的话,梁云林这才收摊告辞,挑着画架慢慢朝城门方向走去。此时斜阳半倚在柳枝下,若茗映着阳光看不清他的背影,只觉眼前一片橙红光晕,心中倒升起没来由的惆怅。

~~~~~~~~~~~~~~~~~~~~~~~~~~~~~~~~~~~~~~~~

明天就要pk了,好忐忑,唉,1月新书n多,pk的n多,成名书pk的也n多……老天保佑吧,别让我血肉横飞,尸骨无存,阿弥陀佛!!~~~~~~~~~~~~~~~~~~~~~~~~~~~~~~~~~~~~

明天就要 

五 书坊Ⅰ

当晚林云浦听若茗回禀了与冯梦龙接洽的情况,知道此事十拿九稳,于是命若茗早日安排冯梦龙到书坊查看。若茗答应着,又将梁云林的事情大致说了一下,林云浦本来将信将疑,等看见那副牡丹,顿时笑起来:“看来果真是个有本事的,茗儿,你做的很好!”

“只是不知道他回家商量的怎么样了。”

林云浦对于林家书坊的招牌向来十分自信,笑说:“必然没问题,以林家的工钱和在坊间的名声,他若想干这行,必然就是林家!”

“其实他所顾虑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如今的几个绣像师傅都是李先生的亲支近派,我也有些担心他来了之后受排挤……”

“哎,李良柯再大本事,不也得受我的辖制吗?况且他身为长辈,应当不至于如此气量狭窄。你要是不放心就时常盯着点。”

诸事商量已毕,若茗正要退下,林云浦忽然又叫住她,笑眯眯地问:“今天端卿一直陪着你?”

“对。”

“你觉得他跟从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若茗想了想道:“没有呀,好像是高了点,不过我这一年也长高了,倒没觉察出来。”

“别的呢?对你是不是还跟从前一样?”

若茗听这话说的蹊跷,疑惑起来:“一样吧,爹爹,你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随便问问。”林云浦赶紧打住,心说这个傻丫头,十六岁了还不开窍,早晚把你嫁出去你才知道什么叫君子好逑。想了想又说:“方卿呢?他怎么没送你?”

若茗捂着嘴咯咯笑起来:“还说呢,方卿哥哥跟小时候一样逃学,不肯做功课,本来是要送我回来的,结果端卿哥哥提醒他说功课还没做,愁眉苦脸就回去了!”

林云浦也笑,边笑边想:看来还是端卿更好,方卿这孩子总是一副毛头小伙样,屈了若茗。等哪天合适就跟叶水心谈谈吧。只是忆茗那里……算了,让杏娘操心去吧,女孩儿的事,正好当娘的管。

一夜无话。

翌日若茗早早起来,带着豆丁到书坊,走时谆谆交代绣元留心前头消息,如果有人找就带去书坊——她有些担心粱云林直接到林宅找她。

书坊诸事井然有序。两个誊样师傅用颜体字抄好要刻的书,交由雕版部二十几个刻工分工刻版。林家因为一直做畅销的通俗读本,经常需要翻刻,所以比较多用雕版印刷,只要刻好了母版,不管翻刻多少本,涂上墨一刷就行,十分省事。

若茗挨个看了一回,刻工正在做一本民间验方合集,誊好的纸样用浆糊在纹理密实的枣木板上一贴,搓掉多余部分,然后一点点将文字间的空白凿掉即可。虽然是个慢活,好在林家聘的都是熟练工,一个时辰便能可好一块板。

活字部工人少的多。林家烧制泥活字的技术是专门向沈括后人①请教过的,烧出的泥活字个个结实光滑,印出的书墨色光亮均匀,在昆山一带颇为知名。不过因为活字版用完就打乱了重排,所以一向只用来印刷一些不大会翻版的书籍。比如眼下正在排印的这科乡试拔尖的八股文章。这类书一般只印一版,差不多卖完时下一科乡试的新文章也出来了,这些书从此束之高阁,眼巴巴瞅着新人的新文章笑对春风。

绣像②部的大师傅李良柯正晒着太阳抽水烟,看见若茗进来,赶忙站起身来笑道:“二小姐今儿来看看?”

“李师父坐下谈。”若茗示意他坐下,自己也款款坐定,道,“这部书什么时候能出来?”

“快了,快了,再有两天功夫版子都能雕好。”李良柯说着拿起一张草稿纸双手捧着给若茗看,“这是第十回的绣像,小姐看看合不合适。”

这次配的是一本世情小说《梦狐记》,说的是一个商人郊游时射伤一只白狐,那狐化成美女到他家搅得鸡犬不宁的故事。以若茗的经验,人们买这类消遣小说多半是图故事热闹,配上图一来更有看头;二来售价也提升不少,因此林家小说一向要配绣像。

林家出的每本书若茗都要通读一遍,因此对内容十分熟悉。看见这纸上一个商人打扮的男子,身边是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两个女子,想必一个是狐一个是商人妻,因道:“我记得书上写着商人妻是一个多病女人,白狐是一个妖娆女子,这图上两个却都不像。”

李良柯呆了一呆,慌忙拿起旁边手抄的书稿悉悉梭梭翻起来,不多时便道:“哎呀,是我疏忽,居然没留神,我马上改。幸好还未刻。”

若茗点头道:“下次可留心细看看故事内容。刻好的板子里可有涉及这两个女子的么?”

“没有,没有。”李良柯极口否认,“全书总共配了六幅绣像,前几回是房舍、郊游情形,这两个女子今天刚画出草稿。”

“这就好,李师父,这里就交给你盯着。”若茗抬眼看看周围或在画或在刻的画匠,个个都是李良柯的徒弟,一时间粱云林踌躇的面容浮上心头,不知道他来了会不会被排挤?

她想了多时,觉得先给李良柯提个醒比较好,于是道:“李师父,家里最近活多,你也非常辛苦,我想再找几个人来帮忙。”

李良柯又是一愣,迟疑着问:“从罗家馆里出来的?”

“不是,现在还没定下来,到时再详谈吧。李师父,我知道这里的师傅都是你用惯的,外头再来一个可能一时不大适应,如果人来了,还指望你帮着带出来,早些熟练才好,拜托了。”

“好,好,没问题。”李良柯点头不止。

从绣像部出来,还没到着色部,豆丁便苦着脸喊:“小姐呀,累死了,早说让你带绣元出来嘛,这里又无聊气味又难闻,待了一上午了,歇歇吧。”

若茗哭笑不得,这世道,丫头比小姐还图舒服,有意冷落她,脚下不停也不回头,冷冷道:“你嫌不好受就回去换绣元过来。”

豆丁撅着嘴,闷闷不乐回答:“算了,还是我跟着你吧,只要小姐记得丫头可怜,多赏些零花钱就好了。”

若茗霍然止步,恨道:“死丫头,小姐我上个月的月钱都叫你拿去买零嘴儿了,还惦记着,没门儿!”

豆丁叹口气:“真抠,不就是二两银子嘛,哪天我请你吃鸡头糕好了。”

若茗无可奈何,只得狠狠瞪她一眼,心说,连李良柯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都听我的管教,为何偏偏吓不住这个丫头片子呢?

注:①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后,由沈括率先采用并不断改进,沈家活字印刷技术名闻天下。

②明清的通俗小说常附有书中人物的图像,以增读者兴味,因用线条钩描,绘制精细,故称“绣像”。

~~~~~~~~~~~~~~~~~~~~~~~~~~~~~~~~~~~~~~~~~~~~~~~~~~~~~~~~~

更新,更新是王道,哈哈,想着更新和pk的事,一夜没睡好,早晨7点多就醒了,起来一看,pk0票!还好收藏涨了,还好现在pk榜都是0票,心理平衡了点,又屁颠屁颠抢来更新。哦也,头疼欲裂,昨天看夜场电影看到太晚了,下午补觉去……话说谁知道留在首页的pk作品是啥个缘故呢?为嘛俺不能上首页?哼!

再次打滚求票,推荐票pk票都要的说,嘿嘿,贪心吧~~ 

书坊Ⅱ

套色部一向只有林家人才能踏足。万历年间众多坊刻商人竞争激烈,谁家若掌握了一两手独门绝活,印出的书比别家的好看、耐翻,便能在市场上称霸。林家生意兴隆,一半在于林云浦选书的眼光独到,另一半就在这小小的着色部。

到门口时若茗令豆丁在外候着,自己推门进去。里面比起雕版部安静许多,十来个工匠有的在调色,有的拿着精致的刻刀比着绣像部画好的图样雕刻细小的饾饤①套色版,有的用凸版模具将已经印好的纸张挤出凸起,再分别刷上颜色。

若茗进来后,两个指挥的师傅冲她点头致意后,紧赶着又回去照顾场子,若茗四下看了多时,见几个做饾饤模板的师傅甚是吃力的样子,便问道:“可有什么难处么?”

一个师傅擦把汗道:“这图样精细线条太多,一来不好刻,而来即使刻好将来涂上颜色套印时也容易花脸。跟绣像部说了几次了,还是这个毛病。”

若茗拿起一副拼好的版子,上面是鱼篮观音像。鱼篮和鲤鱼做一块版,鱼蓝花纹是黄色,鲤鱼是金红,观音身子一块版,白衣黑线条,观音的璎珞又是一块版,印好了身子后将璎珞版刷上色套在上面就行,脖子和头部又是一块版。如今这几块精细的版子拼在一起,刚好是一整幅图,要印刷时刷上不同颜色分别套印即可。

若茗细看了一会儿,果然如师傅所说,观音的璎珞和鱼篮花纹十分繁琐,雕刻极难,况且线条很细,套上颜色后容易晕染,相近的颜色也容易混在一起,于是点头道:“好,我去跟李先生说说。”

正要走时,却忽然撇见负责指挥的张易面有难色,冲另一个指挥师傅刘铭摇了摇头,若茗心下奇怪,回头问道:“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张易赶紧说。

刘铭却顿了顿,似乎是下定了决心,猛然开口道:“二小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若茗道:“但说无妨。”却又看见张易在衣襟底下使劲向刘铭摆手,忍不住问:“张师傅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

张易尴尬道:“没,没什么。”

刘铭叹气:“老张,再不说今后的活可真没法子再干了。二小姐是明白人,平常行事也公道,咱就说了吧。”

张易只是摇头,刘铭走到跟前压低嗓子道:“二小姐,敢问一句,李良柯是不是家里用了快三十年的老人?”

若茗见他问得奇怪,一时不知他的意图,点头道:“是。”

“我知道东家对他十分倚重,我们才来不到四五年,有些话说出来也不知道东家信与不信。”

若茗越发觉得奇怪,绣像部与着色部业务上各不相干,一般都是林云浦或者若茗选定了要用套色印刷的图幅后由绣像部做草稿,交与着色部做成凸版或者饾饤版,两者并没有直接来往,刘铭这话说得蹊跷,难道他与李良柯有什么龃龉不成?

她不想过于严肃弄的气氛紧张,于是笑了笑,道:“刘师傅有话尽管说,林家的规矩你也知道,只问对错,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

张易抢在前头道:“没什么,刘师傅随口说说。”

刘铭叹气:“老张,说了吧,不然今后怎么干?出了岔子得给东家添多少麻烦!”

又凑近一些,小声道:“五六天前李良柯找到我俩,说是我们刻版都得倚仗他们绣像部,要我向东家提议把套色部并到绣像部,我当然不同意,凭什么!我们这技术活可不是他们画几幅图就能做的来的!大不了不要他们画图,我们自己学着画好了!他听我这么说,冷笑几声就走,这以后送来的图样全都是这样,又细又繁根本没法刻,我找过他,他一味只是推脱,言下之意还是要我提合并的事,不然就不改。二小姐,你看这叫怎么说?都是为东家做事,他凭什么这么欺负人?”

若茗越听越惊,当初着手书坊的事,就觉得绣像部上下抱团,隐约担心将来自成帮派不好辖制,没想到这么快已经露出痕迹了!

只是,刘铭毕竟是一面之词,究竟该不该信?

她略略一想,觉得应该先稳住套色部的人心,于是道:“我都记下了,这样,这图样我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