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抗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之抗日-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一只鸡,向着山上跑掉了,是一只芦花鸡,跑得可快了,我带您去,说不定马上就可以找得到呢!”

“天啊!那时我家专门生蛋的芦花鸡,小伙子,快!你快带我去。”

镜头三:

几个战士正在给一户贫农修补破损的房子,一个战士踩着简易的竹梯越级而上,越到顶上晃悠得越厉害,一个小孩子在下面幸灾乐祸的喊道:“砰!摔死了!摔死了!”还没喊两句,就被身边的大人提起来丢到一边去了,然后不好意思地对战士们说道:“这小子不懂事。”

爬上竹梯的战士心惊胆颤的向下面喊道:“你们几个扶稳一点,”

下面的一个战士不耐烦地地说道:“你罗嗦什么?不行你就下来,让我来糊墙。”

另一个战士一脸坏笑着说道:“你小子,把鸡鸡夹紧了,别摔下来摔坏了。”一边的战士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上面的战士恼羞的看了看下面,不再作声,小心的将背在肩膀上面的篮子扶正,然后将篮子里面的黄泥巴糊到墙上的窟窿里面。就快要完成糊墙的时候,一阵风刮过来,上面的战士一个哆嗦,“啊!啊!”的尖叫之后,狠狠地摔倒在地上。

下午,开总结大会了,刘云看了看“战果”,干部战士们灰头土脸、一付疲劳的样子,虽然好事情作了不少,但是越帮越忙的事情也有那么几件。

战士们集合完毕后,整齐的坐在地上,刘云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同志们今天辛苦了,特别是毛四一这个连队吃苦耐劳,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鼓掌。”说完刘云带头鼓掌,战士们也跟着鼓掌,毛四一受宠若惊的站起来向四周连连打拱手,表示愧不敢当。

接着刘云声调一沉,说道:“但是,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的好事情难,你们自己去看看今天村民的损失,有的人家水桶被挑坏了,有的人家鸡被吓跑了,更有甚者,给人家修墙,墙没有修好,人却摔伤了。”底下的战士们开始捂着嘴巴偷偷地笑起来。

会议还没有结束,刘云发现一些老百姓站在外面,渐渐得越来越多,不久,就有黑压压的一片了,刘云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大概快上百个人了,来这么多人来干什么?我记得没有谁敢违反军规呀!就算有人违反军规也不可能来这么多人“讨说法吧?”

一个老大爷颠着身体走过来了,刘云急忙跑过去扶着他,亲切地问道:“老大爷,您要干什么?有什么事情吗?”

老大爷呵呵笑着说道:“长官的队伍真乃仁义之师,乡亲们是来表示谢意的。”

李信走过来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老大爷接着说道:“长官的队伍虽然好,但是却有两个天大的破绽。”

“哦!”刘云皱起了眉头,问道:“什么破绽?”

“破绽有二,一为军规太过于严厉,二为不去与鬼子作战,无心进取。”

李信的土匪脾气上来了,他最听不得谁说游击队的坏话,严厉的问道:“此话怎讲?”

刘云怕李信将老人家吓倒,急忙说道:“这位副营长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老人家毋怪!”然后将李信推到一边去。

老人家倒是没有被李信吓着,呵呵一笑,说道:“听人说今天帮乡亲们做事的几个战士犯了错误,长官不知如何处置他们?”

“我还没有处置他们,哦!你放心好了,对他们的处置是批评教育,人民军队没有体罚。”

“原来是这样!那老朽就放心了。那么不知长官何日出征?”

“这个呀!呵呵呵!不好意思,这是军事机密,无可奉告。”刘云打了一个马虎眼,根据王打铁在县城里面的眼线,鬼子的运输队马上要过境了,兵力不详,具体过境的日子就在这几天,为了这一条情报,游击队花费了五十块大洋。南方战事吃紧,嘿!小鬼子!老子就让你更加吃紧,这两天要更加刻苦的训练,特别是白刃战能力。

“长官你看,这是村民们的一点心意。”老人说完慢慢的弯下腰,拿起身边的一个竹篮子,里面全部是鸡蛋,刘云看见后,急忙推辞,这如何使得?王运山挤了过来,笑着说道:“刘营长您可不要推迟,这可不是送给你吃的,是送给战士们补身体的。”说完,几个村民赶过来一群肥鸡肥鸭,这更加离谱了,刘云坚持不要这些慰劳品。

老人看见刘云坚持不受,叹了一口气说道:“老朽活了大半辈子了,黄土都埋到脖子的人了,今生今世居然还可以看见像刘营长这样的好官,像游击队这样的好队伍。”从老人记事的时候起,就时常经历“匪过如梳、兵过如洗”的惨状,对于游击队倒是真的真心拥护。

刘云也是感叹万分,真是好人民,你给他们一点,他们就回报你几十点。难怪抗日战争必须依靠人民。几经讨价还价后,刘云决定高价买进村民们的慰劳品,战士们也兴高采烈的,晚上可以打牙祭了,只有一个人非常的不高兴,李信现在恨死了王运山。

又是一个大晴天,这几天游击队里面陆续接受了不少新入伍的战士,大概扩充了一百多个人,既有王家村的,也有其他村子例如下满村、彭村、大河村里面的一些青壮年过来当兵,甚至还有一些被日本人打散的零星土匪也过来吃“公家粮”,最得意的是马常青,游击队“出境”抄了几户汉奸的家,缴获了足足八匹可以作战的骏马,现在他的骑兵队已经有一个班的实力。游击队的名声越来越响。刘云也在考虑和李特派员建立联系的事宜了。

可是,日本人的目光终于也注意到了这支尚在襁褓中的游击队。游击队没有等到先对日本人的补给队下手,反倒是日本人先对游击队下手了。

战士们排成整齐的队列走在山路上,不时地有战士向后面望过去,村子里面已经没有人了,从小鬼子出动的那一刻,游击队就知道了消息,村民们拖儿带女的北转移到了山上,战士们走在最后,当刘云宣布转移的时候,无论是战士还是干部,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一种莫名的郁闷,还没有打仗就溜走,对不住人呀!

更加让刘云郁闷的是村民的态度,他们感觉再一次被人抛弃了,而这一次还顺便带走了他们的丈夫或者儿子,记得在路上的时候,刘云和几个干部不断的劝说村民们不要紧张,要紧紧地跟着村干部,等鬼子们的“扫荡”过去了,部队就会接他们下山。可是即使是这样,村民们的士气依然低落,刘云分明还记得他有人低声的用“孬种”来形容游击队。

路口的分叉处,老百姓在王村长的带领下躲入山里,村长手下的寥寥可数的几个民兵维持着次序。游击队在这里和村民们暂时“分道扬镳”。

老百姓的心情可以理解,干部和战士们的心态必须纠正过来,这仗还没有打呢!怎么就好像已经被打败了一样?刘云想到这里,喊道:“停止前进,集中开会。”

战士们两百多人挤满了小山谷,除了马常青带着骑兵队在外围警戒以外,游击队的人马全部都集中在这里了,刘云左右扫视了一番,干部战士们也无言的看着刘云。

“同志们是不是很想不开?为什么这个仗还没有打就要撤退是不是觉得窝囊?”刘云说完后,下面的干部战士们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很好!你们能够感觉到窝囊,这很好,那么我再问你们,小日本用绝对优势的兵力和你打仗,你怎么办?哦!我知道了,是不是和他拼命?拼死一个算一个?拼死两个赚一个?

哼!真是小家子气!然后就是日本人屠杀村民,是不是这样?游击队和日本人拼完了以后日本人就开始屠杀村民,王打铁你说说是不是这样?你开始是怎么发牢骚的?不敢说了?你们想过没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个道理?”

第三十六章 初战

李信对刘云问道:“那么你该说怎么办?难道就让小鬼子这么横下去吗?”他的这个问题也代表了其他战士心中的疑问,这只能怪刘云的教育水平太好了,平时的教育就是怎么打鬼子,等到鬼子真正来了,却又躲到一边去,让人难受呀!

“同志们,我们的大转移并不是为了躲避日本人消极抗战,相反,是为了更好的打击日本鬼子,现在日本人的兵力倾巢出动,这就好比他将拳头打了出去,他的胸口就露出来了,我们就是要闪过去在他的胸口上面狠狠地开一个口子,知道了吗?我的李副营长?”

“那么什么时候又仗打?”一个排长问道。

“一切听指挥,不该多问的不准问。”刘云结束了话题,“现在要加快赶路,否则被日本人咬到屁股了,大家就都别想安稳的转移了。”

鬼子的大部队向着根据地开过来,小林敬一的中队已经补充完毕,为了报仇雪恨,小林主动请缨,和小林有同样心思的还有刘黑七,这些天脑袋上落下了病根子,每逢下雨阴天的就会出现头痛发烧头晕的现象,这都是刘云的那一记冷枪所赐,如此深仇大恨岂能不报?

因为南方战事吃紧,日军和国军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昨天佐佐木的联队又抽调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南下支援,一个大队足足有一千多人,佐佐木的实力去掉了三分之一,而本土新的帝国战士又还没有补充过来。蓟县的日本侵略军闹起了兵荒。

鬼子原定的抽调一千多人的“扫荡”计划不得不进行修改,但是开往根据地的鬼子和伪军加起来依然足足有五百多人,一个中队的鬼子,一个中队的伪军。即使是少了一半的兵力,小林也并不在意,装备精良的“大日本皇军”在阵地战中是无敌的!

马常青稍微抬了抬头,露出了眼睛,远处大队的鬼子队伍开过来了,重重的皮靴将地面的尘土踏得满天飞。马常青稍微估计了当面之敌,大概有两百多人吧!全部是鬼子。侦查完毕后,迅速的跑到一棵大树下牵出一匹战马,绝尘而去。

得到马常青的汇报后,刘云将一块石头摆在地上,说道:“这是鬼子的步兵中队,伪军中队和他相间只有一里路的样子,如果一路受到袭击,另外一路肯定会马上过来支援。”

李信说道:“那么怎么打呢?你自己说先打弱敌,可是现在却无法下嘴,怎么办?”

刘云笑了一笑,心里早就想到了一个主意,可是不能就这么说出来,诸葛亮是当不得的,那样会让干部们深深地依赖自己,万一以后自己出了一个什么状况,那还不一团糟?

看着刘云高深莫测的笑着,马常青急了,急吼吼地说道:“大哥!你倒是说呀!”

刘云瞪了马常青一眼,没有搭理他,对身边的战士说道:“叫排以上的干部都过来集合。”

不久,各个排长、连级干部都过来了,刘云将眼前的战况向大家做了简单的说明,然后让大家独立思考这个仗该怎么打!

时间过去了一大截,看着这些干部一幅榆木脑袋不开窍的样子,刘云只翻白眼,李信在一边不满的骂道:“看来白养你们这些人了,大白米饭都是从屁眼里面灌进去的。”

刘云无可奈何的看了李信一眼,这个老小子又在耍山大王的威风了。

赵延一拍脑袋,大叫一声:“有办法了。”众人急忙问什么办法。

赵延说道:“我们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路上不停的骚扰他们。这样我们既没有和他们死拚硬打,又可以消灭他们不少人,营长,你说这个办法可以吗?”

李云笑了起来,这个家伙的确是一个人才,这分明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麻雀战”嘛!积小胜为大胜的一种不败战术。刘云走上去表扬着说道:“这是一个好办法,赵指导员表现得不错(赵延已经提升为代理指导员了)。”有了成绩就要表扬,这样那些干部战士们就会做得更好。刘云又接着问道:“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吗?”

众人哪里还肯想什么好办法!纷纷请战。看着热情满满的干部,刘云心里颇感安慰,如果然他们消极避战,自怕自己就要哭了。可是当刘云抬头看到还在使用义和团式兵器的战士们的时候,一腔热血立刻冷了下来。抗战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冷静。

刘云一屁股坐在地上,对干部们招呼道:“都坐下,听我来说一个故事。”等到众人不解的一一坐下以后,刘云开始讲故事了,“古时候,后金和明朝打仗的时候,明朝的兵力占据了绝对优势,就象咱们现在这个样子,敌众我寡,当时明朝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后金的首领就说,不管你来了多少路,我只去一路,结果后金就集中了优势兵力将明朝的几路军队一一歼灭,从这以后,明朝就没有实力和后金打yezhan了。”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能不能说得再详细一点?”“这样可以吗?”几个干部问道。

刘云摆了摆手,制止了干部们的继续提问,在地上用树枝画了老大的两条长线,说道:“你们看,这是小鬼子和伪军开过来的行军线路,鬼子和伪军已经分开了。”

赵延首先跳起来反对,说道:“即使是他们分开了,我们也没有能力和他们打阵地战。”

刘云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是这样,可是你想过没有?机会是人创造的,你就不能想方法将他们分得更散一些吗?真正高明的指挥官不断善于指挥自己的部队,还善于‘指挥’敌人的部队。”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赵延一眼。

马常青在一边插嘴说道:“指挥敌人的部队?大哥!你没有生病吧!敌人越来越近,还是不要再扯淡了,要走要打你一句话,别磨磨蹭蹭的急死人了。”

刘云对马常青训斥着说道:“你这是匹夫之勇,如果不改改,以后会吃大亏的。”

赵延自言自语地念道:“分开?怎么分开?应该是引开他们?对!就是引开他们。”抬头自信的对刘云说道:“我知道了营长,我们可以用虚兵引开他们,然后抓住他们的一路聚歼。”

“答对了!”刘云兴奋的一拍赵延的肩膀,说道:“大家都过来,我们具体商量一下怎么来分散敌人的兵力。”

。。。。。。

“大家分头行动,谁违反军规完不成任务,我就撤了谁!” 大战当头,不得不严厉一点。刘云说完后,手一挥,各部开拔,刚刚还人满为患的小山谷很快看不到一个人影。

鬼子的中队正在行军,一个汉奸翻译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