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只得将寄柔的手袖子上挪开,劝解她道:“柔姐你细想想,嬷嬷这把年纪,若不是还有刺绣这门手艺,早该被送去庄子上等死了。就要忙才好呢,等他们都用不着我了,我就帮不上柔姐你啦!”
寄柔一颗心,好像浸在黄连水里似的,苦到极致。她将脑袋搁在杜氏的颈窝里,幽幽地说道:“嬷嬷,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也活不下去了。”
“那不能够!”杜氏笑的一双昏花老眼淹没在皱纹里,“我还等着抱柔姐生的小少爷,小小姐哪!我昨儿个去秀姑娘那,看见她的盖头了,鸳鸯戏水的,红灿灿的,把人的脸都映红了,不知道多好看。柔姐,秀姑娘今年十八,你还有两年,也就到她的年纪了……”
对嫁人这件事,寄柔并不大热衷,只是为着杜氏的拳拳之心,从不当面扫她的兴,因此闻言只是用帕子将脸一遮,脚上跺了两跺,将头上的珠簪晃得滴溜溜打转,“我可不想嫁!”
等把杜氏哄走了,寄柔满脸的羞涩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从箱笼里取出一件缃色织锦缎银鼠披风,捂着手,从院子里出去,见杜氏佝偻的身子沿着那一条青石甬道,一个拐弯,便消失在了山石后头。她的身形,好似一日快过一日得蜷缩起来……寄柔心里想着,郁郁地往一块干净的石头上一坐,看见眼前一池的莲叶都枯的枯,凋的凋,只剩下光秃秃的茎还在湖面上支棱着,根根林立,说不尽的意态萧索。到傍晚时,满池水汽却弥漫了上来,将四周围的假山梅树都淹没了,唯独留下森森的郁气,寒津津的往身上扑来。
隐隐约约的,隔着水雾,不知道从哪个方向飘来一阵牙板的声音,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又有琵琶淙淙,古筝铮铮。一只笛子也加了进来,却是清远悠扬,如锋刃破开玉帛般撕裂了重重的雾气,直冲耳际。那道笛声越来越高,提得人的心也被吊得老高,终于攀一个顶峰,及至刺耳,韵声戛然而止,有个宛转女声,伴着红牙板,唱起了一曲【金缕】。
也不知听了多久,终于四围都寂静了,那管绵绵的女嗓也收了声。寄柔忽然打个寒噤,立起身将肩膀一抱,才觉得肩头也冻得麻木了,才刚折身回去,却听一阵不轻不重的脚步声径直进了院子,循声望去,见一个人,头发束了一个紫貂冠在顶心,全身被一袭肃鸟霜裘罩了个严实,却脸也不曾往这边转一下,便一径往房里去了。
看那人的背影,分明是个男人。寄柔措手不及地站着,又想天黑雾大,兴许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也说不定,于是往前走了几步,到了台阶下,越发听得真切的,确是有个年轻男人的声音,接连叫了几声“来人”。看他那举止,似乎对这里也并不陌生,那便是府里的人了。寄柔略微放心,又不方便跟进去,只能半个身子站在廊柱后,眼睛好奇地往屋子里瞧着。
不到半刻,脚步声又出来了。那人倒着退了几步,走到帘子外头来,往头顶的匾额上瞧一瞧,又往四周围一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便提高了声音道:“来人!来人!打热水来!”说着把裘衣的系带一解,往地上一掼,挽起了袖子,双手叉腰,只等人来。
寄柔见再不出声,怕场面要难看,正要从廊柱后走出来,却见望儿从二楼上跑下来,一边跑,嘴里叫着“三爷”,又说:“三爷走迷了道了?怎么跑到柔姑娘这里来了?”
那个“三爷”慢慢把手从腰上落下来,奇道:“柔姑娘是谁?这里几时多了个柔姑娘?”
“柔姑娘就是我们大夫人的嫡亲外甥女呀!一进府里就住这了!”望儿急得话都说不清楚了,又往楼上叫道:“芳甸姐姐,快下来看呀!三爷又被外头的爷们给灌醉了,在这里发疯呢!”
三爷被她这骤然拔高的一声惊到了,往后退了一步,又想起自己的裘衣来,忙捡起来,嘴里嘀咕着“蠢丫头”。又见芳甸那一道浅红袄子的人影自二楼栏杆上往下一探头,他因认得芳甸是罗夫人房里的丫头,又方才进了厅所见和之前有所不同,便知道望儿的话确实无误了,忙将裘衣往身上一披,就要反身离开。
这一转身,寄柔终于将他看了个全貌,却当场险些笑出来。原来这人脸上被油彩描得红红白白,两道长眉入鬓,两只眼尾斜飞,从眼角到鬓边,嫣红如桃花般的色泽勾勒出一张千娇百媚的脸来,回眸间,含喜带嗔,风流婉转,本来的面目,却全然看不出来了。
寄柔用帕子掩着嘴,勉强忍住,没有出声。那三爷却仿佛背后有眼睛似的,才走出几步,蓦地站住一回头,正好将廊柱背后走出来的寄柔看个正着。他那双被油彩细细描绘的凤眼倏地鼓起来了,也不知该说什么,只用手指遥遥将望儿一指,咬牙切齿似的。然后将风帽从头上一裹,咳了一声。
寄柔咬着唇,敛衣施礼,叫声“三哥哥”,就低着头进屋了。
正撞上芳甸从楼上下来,追到院子门口看了一阵,又垂头丧气地回来,说道:“三爷走的真快,一错眼就不见人了。”
“芳甸姐姐,三爷的脸被谁画成那样了啊?好像要登台唱戏似的。”望儿问道。
“还能有谁不就是隔壁那些人!”芳甸没好气地说,然后往围墙那里看一看,恍然大悟:“兴许三爷以前都是从那墙头翻过来,在这院子里盥洗换衣裳的。他这一阵身上不好,也没出门,因此不知道咱们姑娘搬进来了。”
“那可坏了!”望儿叫道,“三爷那个样子,万一被别人看到了,岂不是又要挨二老爷的打了?”
这一下,说中了芳甸的心思。她气恼地将望儿搡了一把,骂道:“你是聋子?三爷叫人打水,叫了十几声,偏你听不见。”
“该干嘛干嘛去吧,今天这事都别跟别人提起。”望儿和芳甸说话的空挡,寄柔已经到外头围墙底下转了一圈。一句话把芳甸喝止住,她走回了屋子,顺口叫道:“望儿进来。”
望儿跟了进来,老实巴交的脸上带点怯生生的神气,说道:“姑娘?”
寄柔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宝蓝平金绣兰草的荷包,说道:“这是我刚才在墙角捡的,兴许是三爷不慎掉落的,你拿去还给三爷。记得亲手给三爷,要是他不在,就随便扔在哪都行,只别带回来,也别让你芳甸姐姐看见。”
望儿答应一声,接过荷包,转身就跑了。不到一炷香功夫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说道:“姑娘,我刚才在湖边碰见三爷用湖水洗脸,就把东西给三爷啦!”
“好,”寄柔漫不经心地答应了一声,把棋盘掣出来,又看了望儿一眼,和颜悦色道:“瞧你跑的,都出汗了,快去擦一擦。”
望儿脸上带着两团红晕,也不知是跑得太急,还是替寄柔跑腿得了夸赞,傻傻地笑着,见她和气,又跃跃欲试地往前走了一步,好奇地看着黑白两色的棋子。
“还有事吗?”寄柔看了她一眼。
“没事,”望儿摇头,脚下却不动,过了一阵,又道:“姑娘,刚才在外头,三爷问起你了。”
“是吗?都问了什么?”
“问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什么时候进府的……”
寄柔手里捻着棋子,停了一会,抬眼看望儿,“那你怎么回答的?”
望儿为难地望着脚尖,半晌,才丧气地说道:“我实话实说,就说‘全都不知道’!气的三爷骂了我好一通!”
“你回答得很好,”寄柔忍着笑说道,“下次他再瞎打听,你就这么告诉他。”
第8章 珠帘几重(三)
冬至节日,城里家家户户开始糟腌猪蹄尾,鹅脆掌,做羊肉包,扁食,馄饨,取阳生之义。到了冬至节正日,徐府上下几百人,均换上了新衣,备办饮食,往家庙去祭祀先祖。寄柔因是亲戚,不必跟着去家庙,而念秀则是因嫁期临近,平日里只待在闺房,绝少出门。因此两人便凑在了一起,做了一时的针线,又将还未完成的九九消寒图取了出来,一个画梅枝,一个题诗,才刚完成,寄柔将图展开来,细细将墨吹干,却见念秀的丫头晴岚从外头走进来,笑着说道:“两位姑娘快停下手,去外头看热闹去!”
“府里统共没几个人,有什么热闹可看呀?”念秀笑问。
“怎么没人老爷夫人们都已经从家庙回来了。阖府上下多少口人,都挤在外头院子里看三爷扮绵羊太子呢!”
念秀惊奇地对着寄柔笑道:“你们家三爷,怎么总有这些个稀奇古怪的名堂?年纪也不小了,总跟个小孩儿似的。”
她这句“你们家三爷”,让寄柔不自主地将眉头一皱,又立即舒展开来。她将消寒图交给望儿叫她挂起来,一边回头对念秀说道:“你这话可把我问住了。我进府不到一个月,日日耳朵里都是听着人说,说三爷如何如何淘气,只是一直还未曾亲眼目睹。难道今儿终于能见着‘庐山真面目’了?”本是撇清的一句话,没来由地忽而记起了先头撞见他那张五颜六色的脸,寄柔便忍不住,微微一笑。
念秀没有留意到寄柔脸上异样的神色,却是将笔一放,神往地往院子里看了一眼。在旁服侍的丫头们早急不可耐了,只是不见主子发话,都不敢动。芳甸便上来将寄柔从案前拉起来,笑着说道:“姑娘,咱们也去看吧?老见人墙上贴的绵羊引子的画儿,还从来没见过真人扮的呢!今儿过节,好不容易府里热闹一回,不去可惜啊。”
寄柔被她一怂恿,平生几分兴致。和念秀一对视,见她眼里也有些蠢蠢欲动,便说道:“去拿两件斗篷,我和秀姐姐都去。”念秀推辞几句,见芳甸手脚利落地将斗篷都送到了面前,又被寄柔将手一拉,便半推半就地跟着她走了。
两人兴兴头头地到了上房,一跨过门槛,见廊下黑压压挤着几十名丫头婆子,个个伸长了脖子,垫着脚,往院子中心看去,又交头接耳,笑声不断。
寄柔和念秀分开人群,手拉着手往前一站,正见徐三爷徐承钰穿着一件大红织金麒麟通袖袍,玄色绉纱貂皮出锋罩甲,头上戴着狐帽,肩上扛着一枝含苞未放的老梅枝子,枝子上又挂着不知从哪个屋里拎来的鸟笼,笼子里的八哥也急得跳来跳去,将翅膀扇得扑棱直响,细羽横飞。承钰也不管它,只抓住了两只犄角,驱使着身下的山羊满院子乱转。那山羊极不合作,走一步,停两步,倒把承钰的小厮吓得脸儿发白,母鸡护雏似的,将两只胳膊张得开开的,在他身侧一步不离地护卫着。
承钰又嫌那山羊走得慢,从怀里掏出一串精致的小荷包来,笑道:“荷包里全装的银菓子,谁把山羊引过去,荷包就赏谁啦!”
众人一见有银子拿,谁不卖力逗引山羊有嘬嘴咂舌学羊叫的,有不知从哪个墙角媷一把干草的,也有从灶上拿一包糕饼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搅和得那只山羊晕头转向,不知何往。
承钰越发来了劲,用梅枝做鞭子,在山羊屁股上随手一抽,那山羊受了惊,“咩”一声冲进了人群里,将众丫头们冲得前扑后倒,站立不住。罗、傅两位夫人早搀着徐母赶了出来,徐母一边叫着“别摔着”,一边命人上去将羊按住,扶承钰下来。徐母又气又笑地骂道:“你是瞧着今儿宫里宴饮,你爹不在,就想要翻了天了扮谁不行,非得扮它满家里梅树、八哥和丫头们通通遭了秧!”
“老太太你没看出来呀?”忆容插嘴笑道,“三哥哥扮的不是绵羊太子,是晋武帝。这满院子的丫头们都是后宫佳丽,全巴巴地等着接驾呢!”说着她翘起兰花指,拈着一方帕子,将众人指了一圈,不意在人堆里看见寄柔和念秀两张脸,便把手帕捂在嘴边,噗嗤笑了一声。
“胡言乱语!”徐母板着脸斥责了一句,因为也瞧见了寄柔和念秀,寄柔倒是神情自若,念秀那一张脸,却是红到了耳根,脑袋也快垂到了胸前,徐母便嗔怪地拧了一把忆容的嘴,对寄柔二人招手道:“柔儿和秀儿,你们都站过来,别让那个冒失鬼冲撞到了。”
寄柔和念秀两个便走了过来,那承钰刚才一通忙乱,热的身上冒汗,才把狐帽摘下来扔进小厮怀里,听见徐母叫人,他一双弯弯笑眼便也看了过来,瞧见寄柔,登时笑容一滞,不自在地把脸扭了回去。正要对徐母说话,那原本被小厮牵着的山羊,不知怎么的自己挣脱了,直直地朝承钰奔了上来,头一低,就在他后腰上一顶。
承钰被顶得一个趔趄,眼看要往寄柔身上撞去,寄柔倒机灵,立即往旁边一躲,承钰便倒在地上摔了个马趴,脸恰好冲着寄柔那胭脂红的绫裙。
这一下,把众人都笑的捧腹。徐母一边叫人把承钰拉起来,一边笑骂道:“该,可见是这羊也恨你了!”
承钰脸一红,拍了拍身上的尘灰,手按到腰间,便停住了。他将腰里的一个织金锦荷包解下来,朝着寄柔一抛,粲然笑道:“你把羊引来了,这是赏你的!”
“呸!谁看得上你那三两五两的?”徐母啐他一口,笑道:“这是你伯母娘家来的妹妹,还不来见礼?”
承钰便收起笑容,对着寄柔深深一揖,叫道:“妹妹有礼。”
寄柔也回了一礼,手里捏着那只荷包,却退也不是,留也不是。因想起忆容的“晋武帝”一说,脸上笑容便淡了下去,一转身,将荷包放在罗夫人手上,说道:“姨母替我收着。”然后便站在罗夫人身后不言语了。
眼见的天色晚了,因徐敬、徐敞和大公子承萱滞留宫中,令人传了口信说要晚归,众人便不再等他们,众星捧月地将徐母迎到正房厅上一扇彩漆凤鹿木雕座屏前落座,由罗、傅两位夫人领着媳妇、子女们上来磕了头,献了履,徐母乐得开怀,连声说道:“好!好!”又叫人上来,将座屏挪走,就地开了家宴。
徐母说道:“也没有外人,索性不用屏风,不拘男女老少,都一起坐了,自在说话——都看着你三爷,不许他沾酒。”
承钰笑着应了,一边挨着忆容,一边挨着承辉,在徐母左下手坐了,右下手依次坐的念秀、寄柔、何氏与秦氏了。两位夫人领着丫头,捧了唾壶、茶盅等物在徐母两侧服侍。
用饭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