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得了这些消息就够用了,不过林一又想到:“那打水方便吗?”
“方便,都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打水的井哪里会弄得不方便啊,井边有一个专门负责打水的小厮,书生要用水,一般只要吩咐一声就可以了。”
林一放心了。然后就开始琢磨着让林大牛带什么吃的进考场呢,在林一看来。这吃的最好还是热的比较好,这个林一首先想到的就是前世的方便面。可惜林一不知道方便面怎么做。不过没有方便面,挂面也可以啊,还有米,见过现代包装的洗好的米直接出售的林一觉得自己可以学着这些东西来。
毕竟是同村的人,又是住在同一个院子,没有单弄林大牛一个人食物的道理,因此林一就要做得多一些了。
距离会试还剩下五天的时间,这个时间正好够林一做好准备工作的了。
林一先弄的是挂面,林一先把面团和好。然后再加上内力使劲的揉搓,最后直到面团让林一已经弄得很有弹性了,林一才停手。
然后林一分出一个小面团出来,拿着擀面杖把小面团擀成了一个长方形,然后林一以宽做长,把面切得特别的细,再然后把切好的面丝撒上面粉后拿到太阳底下曝晒,就这些面丝费了林一一整个下午才都给弄好了,也亏得林一是一个练武的身体。要不这要是一个普通人可受不了。
两三天的功夫,这些面丝就已经干硬的不行了,林一把这些面丝拿出一点来,剩下的分成了四份装在了四个林一自己做的纸袋子里。
接下来林一把要用的米淘洗干净了。然后直接就拿到太阳底下把水分晒干了,也是同样分成了四份装袋。
还有菜,受现代的各种脱水蔬菜的启发。林一把菜切成了丁,当然比现代的那些大一些。然后把这个也晒成了菜干。
还有肉,林一做了点烟熏肉。分成了四份。等到了要考试那天,林一还炸了些鸡块,七月十五号已经是秋天了,天气早就冷下来了,正好林一炸的鸡块不会坏,到时进了考场林大牛几人不管是直接吃,还是跟着面丝放进锅里煮一下都是很好的。再买了几个带盖子的葫芦,把盐,还有林一自己用熬的鸡汤做的鸡精,也不能算是鸡精,只是把鸡给炖汤,一直炖到里面的水干了,然后林一把里面的东西研磨成粉,这样稍微能代替一下现代的海鲜,能提提味儿。
受葫芦的影响,林一终于想起自己最后忘记了一样东西:油!本来林一还愁油要用什么装呢,这会儿有了,直接买四个小葫芦,把里面清洗干净就往里面倒油——爆好的葱花油。
还有林一还去定了四个小铁炉,就跟现代的那种酒精锅似的,只不过下面人家的是炭盆,让往里面放碳燃烧的。然后小铁炉上面是一个小锅,就是林一让人专门做的跟这个小铁炉配套的,林一想着到时碗和筷子放进里面正好。
然后林一还管唐绍仪要了上好的碳,传闻中的银丝碳!
为了怕林大牛几人不会做饭,林一还稍稍训练了四个大男生一番,直到看他们能熟练操作了作罢。
充实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就在林一忙碌的给林大牛准备东西的时候,会试到了。
林大牛几人每人背着一个竹筐,方方正正的竹筐在一堆拿包裹的书生中,尤其醒目!不用说这也是林一的“创作”之一了,这个竹筐是林一为了能让林大牛几人把所有的东西放进去准备的,林一特意从菜市场打听的编筐的好手,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他,让人家给编的。
此刻背着竹筐的四人尴尬了一下,幸好很快就进了考场,林大牛几人才没有那么尴尬,其实从良心上说,这个竹筐还真是挺好用的,至少背着都很轻松,哪像其他的人看着大包小包的啊!
进了考场,林大牛就和林双梁、崔小子、林双桥几人分开了,四人不在同一个考场,林大牛是在甲场二十八号房间,林大牛眼尖,一进甲场就看见了自己的房间标号,走了过去,林大牛把东西放下,打量了一下房间的摆设布置,跟林一说的差不多,林大牛心里有了底。
然后林大牛把竹箱的东西一一取出来放好,耳边似乎回响着林一谆谆叮嘱的话语:“哥哥,你们到时把这锅放在竹箱里,放在床底下就好了,至于这些鸡肉,熏肉呢你们取出来,还有这些盐和鸡精取出来放在饭桌的桌肚里,绍仪说饭桌下有个桌肚是专门放吃食的。这些米啊还有面丝,如果你们觉得太多了,就放在竹箱里吧,要是可以放在桌肚里也一起放得了,还有这个杯子啊,它有个盖子,如果哥哥你们想要喝水,喝完了记得盖上啊,省得万一不小心碰倒了,那试卷就完了。这些蔬菜啊,煮面丝的时候放点,其他的你们自己看着加,对了,碳要放好了呀!”林大牛依着林一的说法把东西摆好。
这时考场的人已经都进得差不多了,林大牛端正的坐在了考窗前(请大家自觉想象电视剧里古代考场的那个考生做试卷时的那个窗户兼底下的桌子)。
很快,考场传来了咚咚的敲铃铛的声音,接着每个考场开始发放考卷,林大牛拿到了试卷,一点都不慌张。
林大牛先把试卷统共浏览了一遍,在一边的草稿纸上写写算算,想着要怎么样安排这三天,每道题所占的时间多少,最后要留出多少的时间有多少。
发放下来的考卷共有六道大题。
第一大题是考考生的记忆力,专门考句子的出处,来历,解释,总共有三十道小题;第二大题是主要考考生的理解能力,总共也是有三十道小题,每道小题题中都是把一个场景描绘出来,然后让考生自己写自己的认为哪篇文章适合这个场景,或者就是写的这个场景,要默写主要的那一段;第三大题是考考生的应变能力的,总共有十道题,里面假设如果出现了某种情况,你会怎么办?或者让你拟一段公文出来,有些类似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目;第四大题只有一道,让写关于自己寒窗苦读十年学到了什么,最后第五大题也是一道,让自己拟定一个题目作一篇关于社会的见解之类的文章;第六大题主要考考生的文学功底了,让作一手关于梅竹三友的诗。
林大牛大致浏览过后,规划好了时间。林大牛先把容易的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先放一边,反而稍微构思了一下第四大题,第五大题和第六大题,再开始做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
这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写完都已经未时了,此时林大牛感觉腹中饥渴难耐,抽出床底下的竹筐把里面的锅和碗筷都拿出来,先把小铁炉放在饭桌上放好,林大牛往里面塞了三块银丝碳,这是林一试验出来的,三块碳做饭正好。
然后林大牛匆匆的拿着锅去井边提水,那里果然有一个像林一说的专门打水的小厮,林大牛打好了水,回到自己的房间,用打火石把银丝碳点着了架上锅,开始煮面,往里面放葱花油,待水开了,往里面放面丝,放盐,放鸡肉块,还有菜干,然后就盖上了盖子,等过了一会儿,林大牛掀开锅盖,拿筷子搅一搅,感觉熟了,熄火,往里面放点鸡精,好了!
林大牛往碗里盛了一大碗就开吃了。林大牛没注意到的是因为林大牛煮面,葱花油的香味还有肉的香味传得老远,尤其是林大牛对面的考生,更是凄惨,那简直就是鲜明的对比啊,一边是干巴巴的干粮就着凉水,一边是热腾腾的面条。
正文 第九十七章 山水云间
林大牛吃着热腾腾的面时,对面的考生正在啃着一块干粮,本来肚子饿了吃得还挺香,结果林大牛这面的香味一传出去,对面的考生顿时有些索然无味了起来,最后只能就着林大牛的香味劲儿干巴巴的咽下了手里的干粮。
不光是这个考生,这个考场的其他考生也都闻到了香味了,只不过林大牛对面的这个考生看得见吃不见更是嘴馋了,大家都心痒难耐啊,好香啊,好想吃啊。自此,每次林大牛做饭的时候,也是其他的考生痛苦的时候了,即使这些考生中有不乏家庭条件好的,都希望花钱买上一顿热腾腾的吃食,尤其现在是已经是秋天了,天气比较冷的,再热的食物即使是夏天也都该凉了,这食物凉,天又冷,几个考生冻得直哆嗦。
而最让人可恨的嫉妒的却是这家伙一日三餐的花样还都不一样,可以煮粥就着腌的小菜儿吃,中午有时是面条,还有那配菜有熏肉,有炸好的鸡肉,林大牛对面的考生发誓绝对的自己有见过这厮竟然把那炸的鸡肉当零食吃,呜呜,这也太折磨人了。-_-|||
这天,恰好一个主考官来巡视了,一进院子就闻见了一股饭香,这个主考官姓严,名谨之,顺着香味来到了林大牛的房间前,就看见里面正煮着面食呢,严谨之先是诧异了一下,随即就笑了,心里暗想:这个考生有趣,果真是有趣!
严谨之站在了林大牛房间的前面,不说林大牛本身练武警觉性高。就是个普通人,严谨之往那里一站这视线可不就被挡住了。林大牛抬起头看了一眼,原来是主考官来巡视考场啊。林大牛站起身,恭敬的道:“先生好!”
严谨之摸着自己白花花的胡子,微笑道:“嗯!你在做饭呢?”
“是的,先生!先生要不要尝尝?”林大牛出于礼貌性的问了一句,想也知道这严谨之是不可能吃的,因为这毕竟是考场。
果然严谨之摇摇头:“不用了。你继续做吧,不用管我!”严谨之越看林大牛越满意,因为林大牛看见自己这个主考官,竟然没想巴结。进退有度,行事得体,看得出不是池中之物。
严谨之看了一会儿就走了,虽然对林大牛拿出来的各种东西感觉奇奇怪怪的,挺感兴趣,心里暗道:也不知是哪个妙人想到这些招儿,第一次发现这考试还能这么美!嘿!
林大牛不以为意很快做好了面,端起碗盛了些就开吃,也没把今天的事儿放在心上。
三天很快就考完了。考场的考生们各个面有菜色的走了出来,在这其中令人醒目的就是四个考生林大牛、崔小子、林双梁和林双桥一脸神清气爽的走了出来,只是面色上带了点疲倦,四人的背上还是都背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竹筐。这会儿四人可没有嫌弃背着竹筐丢人了,在这三天里,经过了四人跟其他不同的考生的鲜明对比。四人心里均暗自庆幸:幸好妹妹(林一妹子)想得周到,准备充分。要不自己也要像其他人一样了。
林大牛几人走了出来,就看见外围一个小家伙和一个老人家。小家伙拼命的挥手生怕林大牛看不到他们,还一边挥手一边喊:“哥哥,哥哥,这边这边!”终于看林大牛看过来了,林大正才老实了下来。
林大正边上的老人家却是老车夫,原本林一是想来接的,可是想到林大牛几人在考场里肯定是吃不好睡不好的,哪里能比得上在家里啊,遂又贪心的想要把饭做好了,等林大牛几人回来就可以吃了,正两难之际,老车夫主动把接人的活儿给揽了过来,于是就这么带着林大正来了。
林大牛、崔小子、林双桥、林双梁走过去,林大牛问道:“弟弟,老丈你们怎么来了?你姐姐呢?”
林大正口齿伶俐的接口道:“哥哥,姐姐在家给你们做好吃的呢,本来姐姐也要来的,可是姐姐又想要让哥哥们一回家就有饭吃,所以张爷爷就陪我来了。是吧,张爷爷?”张爷爷就是老车夫。
老车夫慈祥的摸摸林大正的脑袋:“是,大正说得对极了。”
一行六人回家了,刚到家,林一刚刚好把所有的菜都端上桌,就差碗筷没有摆上了,看见林大牛几人回来,林一笑得灿烂如花的道:“哥哥,你们回来啦!快去把包袱放好,我把碗筷摆上,咱们就能吃饭了。”
林大牛、崔小子、林双桥和林双梁几人分别向林一打了一下招呼,就顾不上寒暄了,直接把竹筐放进屋子里,就去饭厅吃饭了。
几天的考试,林一也不知道大家胃口如何,像在现代有的胃口好的考完了吃的更多,有的却是一点都没有胃口,所以这会儿,林一既有做了不少肉食,又炒了几个较为清淡的菜。
果然林一的做法是正确的,林大牛和崔小子属于心大的人,考完就考完了,一连三天的折磨任是谁也受不了的,所以这会儿可着劲儿的大吃大喝,肉类吃了不少,林双梁和林双桥两个人的筷子就基本上只夹清淡的菜,就是米饭也就吃了半碗,反倒是粥喝了两碗。
考完了会试,接下来如果中榜的话就要参加殿试,会试是七月十五,出成绩就是七月三十,殿试是八月初一,殿试是只有一道题目,一般都是皇上当场出题,当场阅卷,当场宣布结果,所以林大牛四人商量了一下,打算趁着出成绩前的这段时间好好的逛逛京城,就是结交几个同龄人的书生也未尝不可啊。
如果林大牛几人不在家的话,林一也就没有必要在家了啊,再说了林一来到京城除了几个有名的地方,其他的也没怎么去过呢,所以林一盘算着,到时说不得要跟林大牛几人分开走了。
尤其京城这么一个繁华的地方,林一想着这里的种子种类会不会毕竟全一些,想着给自家再添几个新品种也不错啊。
所以第二天,林大牛、林大正、崔小子、林双梁和林双桥五人同行了,至于为什么林大正没有跟林一走,只因林大牛想着之前是没有空,这会儿自己有空了,说不得也要带林大正去见识见识其他人,林大牛觉得林大正早点接触这些东西也不错,而且自己来到京城也没有照顾过弟弟,林大牛有些惭愧,总是让妹妹为自己操持一切。
别说,林大牛几人随意找了个人打听了一下,哪里是书生集中营,额,错了,是书生比较多的地方,这路人甲心肠还挺好的,打量了一下林大牛几人的穿着道:“几位也是赶考的书生吧?这书生多是住客栈一类的地方,如果是家里比较贫穷的就是都是住在了一些偏僻的小胡同里,那里租的都是比较便宜的,又是合租的。就是不知道你们找的那个朋友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
林大牛笑着道:“我们的朋友,是个没钱的,不知那小胡同要怎么走?”林大牛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照林大牛看来,书生住在客栈是最好问的,那些家里比较有困难的住的那些小胡同,此刻要是不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