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适当关注关注,还有长跑。因为秦亭知道自己没有什么运动细胞,和宋杨一起学武的话有点困难,但适当的运动既可以增强体魄,又可以放松性情。因此秦亭觉着,虽然现在身高已经足够了,但继续初中的作法可不错。只是把场地从自家后山的小树林换成学校正规的运动场。而且高中有了晚自习,跑步的时间也就换成了早上,正好可以和宋杨一起出门。
还没等秦亭拿出完整的改变计划,她的沉默生活就被打破了。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班里的小透明居然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年级第三。这个结果让一些追求成绩,注重排名的同学纷纷向秦亭靠拢,询问她的学习方法,借用她的笔记什么的。下课放学打饭也有人约她一起了,秦亭周围变得闹哄哄起来。但这种热闹却和秦亭想要的相去甚远。但无可奈何的,她在班级的形象从“小透明”变成了“书呆子”。除了宋杨,社团活跃分子离她越来越远了。可她又不能直接去学散打,那不是旱鸭子下河,找虐嘛!正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又一个炸弹轰懵了高一二班诸人,也解救了秦亭的生活。
“华夏杯”全国书画大赛的结果出来了,秦亭的作品“百鸟朝凤”获得了青少组一等奖!
消息早两天秦亭就知道了,是徐老爷子亲再来省城告诉她的。徐老爷子有点意外,虽然以他的眼光,看丫头这幅作品参加青少组的比赛拿个名次肯定没问题,但没想到是一等奖,全省也就她一个。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个这个奖,想找个老师继续教就简单多了。徐老爷子这次来当然不只是为了告诉她这件事,而是想着赶趟儿带她去见见自己的一个旧识,姓戴,现在在省城某美院当教授。刚巧美院离女子公学也不远,公交七八站路的样子,以后周六周日来学画也方便。戴老师是一个略有些谢顶的白胡子老头,为人很和善,只要不涉及专业问题,他一直是笑眯眯的。看起来脾气比徐老爷子好很多,但私下了徐老爷子说他就是个笑面虎,惹毛了比谁都凶。秦亭听过也就笑笑,想着自己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吧!尊师重道她还是知道的。可没想到后来她还真体验到了一次白胡子老头发火的样子。此时暂且不表。
因为是旧识推荐,学生水平也不错,秦亭拜师很顺利。戴老师因为在学校原本就要带学生,见秦亭功底扎实,就让她以后和自己带的学生一起上课好了。于是,秦亭以后空闲时间就来美院进行专业学习。原准备托宋杨那边的关系和校方打个招呼,戴老师却直道不用,这点子小事他打了电话就行了。女子公学校长以前和他是同事,后来经任命去了女校主持校务。
秦亭这时还不知道这事儿交给戴老师的结果是举校皆知,到早知道会发展成这样,她一定要拦着老师的那通电话。戴老师打电话给女子公学校长说,我收了个学生,是你们学校的,刚拿了“华夏杯”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以后每周六周日要过来学画,让给开个长期有效的出门证明。这下可好,先是校长室炸了锅,然后在向上面一打听确实如此,赶紧拿红纸在布告栏上贴出了喜报,全校都炸锅了。
虽然女校有才艺的人不少,但大多是自娱自乐,能上个台表演个节目就算不错了,谁想到新入学的有个能在全国型比赛中拿大奖的人,这不是正好给学校做宣传嘛!这次女校首次参加全国高考成绩不俗,再加上这个艺术类的一等奖,完全就是宣传南方女子公学学业特长两手抓,双手都硬的好题材。虽然秦亭是入学前参加的比赛,实质上这个奖和女校没什么关系,但她现在人是南方女子公学的学生,这就没错。争光长脸的事情,学校当然要大说特说。
于是,在学校众人议论纷纷的围观下,秦亭从“书呆子”又转型成了“阳春白雪”。而且还是有特权的“阳春白雪”,不用假条,每周末可自由出入校门。开玩笑,国画什么的他们只是在电视上看看好吧!人家“阳春白雪”是要去美院深造去的,难怪和我们这些瞎得瑟的“下里巴人”混不到一起去。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拈酸吃醋的在一旁说风凉话的。但秦亭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这时候她能找到个丰富生活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好。
第二十四章 事闲人不闲
上帝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桎梏着的人们啊!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而自己原先是多么的渺小。因为生活有了新的元素,秦亭的活力重新复苏起来。试探着把触角伸向一个以前的她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从平面到立体,从理论到应用,虽然她能够接触的还只是一些基础性科目,但偶尔还是会从一同上课的师兄师姐那里对美院的一些专业进行初步认知。服装设计,动画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看着那些师兄师姐的设计图稿,她隐隐还是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产生思考。
因为秦亭每周六周日有了出入校门的自由,宋杨作为吃货代表,完全无视秦亭那副竹竿身材,(宋杨在一旁画着圈圈,小声默念,那是欺骗眼球的,秦亭身上全是贴骨膘呀,贴骨膘……),直接把她当扁担使,紧紧抓住这个带外食的好机会。于是每次去美院,去的时候是轻装简行,回来的时候就成了惨不忍睹。当然,不是每次都这么夸张,但“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倒是常见的事儿。毕竟校园的食物味道一般,种类不多,关键是一层不变。这让喜好美食的人如何受得了!这不,秦亭每次回校的时候必会绕路去扫货了。这一幸亏她之前在学校总是淡淡的,否则现在上杆子托她买东西的肯定不止宋杨一个人,天知道就宋杨那个干吃不胖的大胃王,每次要的东西就够她转的。当然那些东西中有多少是受别人所托就不知道了。
背上背着个大画夹,左手提着给某人打包好的开封菜,右手拎着刚买到的宋杨同学说的那家最最好吃的卤鸭脖和不加豆沙的绿豆糕,秦亭觉得自己这样子实在有些不伦不类。因为她现在在一流动摊贩那儿挑水果。
这里是回校的必经之路。由于南方女子公学建校时间不长,只有一条公交线路可以到学校门口。就是8路,其他的都只能到学校附近,回校需要步行。虽然8路车可以从美院直达女子公学。但因为要给宋杨带东西,有时候秦亭自己也会去买一些生活日用品,每次下了课,秦亭就把该买的东西买好,然后找沿途站点继续搭乘8路车。这里就是其中一个站点,而且是老城区,刚好在多条公交线路交汇处。
原本手上东西太多,她也是想赶紧搭车回校的。但看到路边这小摊上个顶个儿漂亮规整的红苹果,黄灿灿无黑点的香蕉……秦亭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停一下。总不能光给别人带东西,自己啥也没有吧。其实关键是,学校由于是封闭式管理,就那么几家商店,可供学生选择的物资商品就非常有限了。固定的客户群,稀缺的资源,几乎可以无视的竞争,直接结果就是高出校外一大截的价格。而有些东西又讲究个保质保鲜,这时间一长,学校里的水果店就出了促销新招。苹果不是论斤卖,只能一提一提的买,每一提里面自然是良莠不齐的,选哪一提是你的自由;而香蕉也是成挂的卖,一挂里面总会有几根还没熟,或者熟过头的,但是老板就是不让分割,你也没办法。大不了,你就别吃了。反正你不吃,吃的人有的是。这对于每天固定只吃一个水果的秦亭同学来说很无奈,事实上,她喜欢吃的水果就只有草莓一样,当由于草莓季节性强,她也知道平时人体需要持续补充维生素,所以秦亭本着为身体好的目标坚持每日一水果。反正各个种类轮换着来,总还是能接受的。但是就她这个速度在学校买水果是会出问题的。一提苹果有二十多个,她就是每天不变的吃,也得吃上快一个月,而且本就不是喜欢吃的东西,还要连吃上一个月,那不是受罪吗!更不用说那一挂香蕉,生的还好,多放几天,就是吃了也只是会导致便秘而已,那些熟过了,甚至开始腐烂的,就只能填入垃圾箱了。天知道秦亭每个月才500块的生活费,学校的水果本就比外面的贵。
这个年月,城管的威力还没有显现出来,远远没有后世“给我一千城管,我能踏平XX”的威风。虽然是在省城,但只要不是繁华的商业街,流动摊贩还是比较常见的。那种不添加豆沙的低糖绿豆糕就是在附近旧院子里面一个家庭手工作坊买的。位置嘛,虽然离城市主干道不远,但因为近几年新城区开发,这地方有了点闹中取静的意思。不过毕竟靠近一个生活区,再走过去一点儿就是一个公交站牌,这里的人流量还是可以的。至少这个水果摊子边上三三两两的总有人来光顾。自己挑,挑完拿给小贩称重量,付钱。
这个苹果挺香的,不错,可以来几个,秦亭闻了闻气味,便是很满意。对于挑水果,以前网上有各种秘籍手法之类的,但是秦亭只认一条,就是靠鼻子闻,看有没有水果的果香。后来市场上很多大棚水果,大棚蔬菜,除了长得是那个样子,吃起来一点子水果的香甜都没了,不管是气味还是味道,一点都不剩。秦亭还在挑着水果,一旁已经有客人称好准备付钱了。
“三块二加六块五,一共是九块七。”小贩麻利的算好帐,转头帮秦亭称水果去了。挣钱不积极,脑子有问题啊!
买水果的是一个老太太,大约六十岁上下的样子,头发花白,穿着简单朴素却也干净齐整。她从口袋里摸出一张钞票,递给那小贩,“喏,十块。”
“……”小贩望着递过来的钞票,有些发愣。
不是吧,收个钱还这么慢。秦亭见还没人理他,抬头望向那边。一看,那哪是十块啊,分明是五十好吧。看来是老太太眼神不好,看错了。
小贩愣了一下,立刻就反应过来。正想着掏出三个硬币,准备浑水摸鱼。不料一个声音打破了他的好事。
秦亭出声提醒:“老奶奶,那是五十块,不是十块。”看来,这个小贩的心肠并没有和他排在地上的那些水果一样美丽。
见有人发现,又是在人来人往的街口,周边的人似乎也围了上来,小贩只有恨恨地瞪了秦亭一眼,心不甘情不愿地收回三个一角钱的硬币。
“看来人老了,眼睛是越来越不好使了啊!小姑娘,今天多亏了你。”老太太笑眯眯的向秦亭道谢,接过应找她的钱走了。
秦亭也付了钱,提着袋子准备去搭公交。
不想,没走几步,老太太手上塑料袋破了,苹果滚落下来。也许是因为散落不多,也许是因为人心淡漠。旁边竟没有一个人来帮忙。大家只是绕开或者抬腿跨过去。看着她一个人艰难的弯腰拾苹果,秦亭叹了口气,上前帮忙。因为前世老爹因为久坐,五十几岁的时候腰椎出现毛病,弯腰很困难。秦亭每次看到老爹逞强艰难弯腰的时候,总是心酸不已。现在这种情况,她实在看不过眼。
收拾好苹果,老太太非要秦亭跟她回家坐坐,说她家就在这个小区,几步路就到。但时间已经不早了,秦亭看看天色,快吃晚饭了吧!还是赶紧回学校的好。于是连忙推辞。可老太太不依,拉着秦亭的手就要往小区里走。正在拉扯间,一个黑影挡在前面。
“姥姥,你干嘛呢?出来这么长时间”挡在前面的是个高个子的短发女生,上身穿着一件紧身黑色背心,手臂肌肉线条明显。秦亭现在有一米六八。在女生中虽是个头高的了。可这个人比她还要高出半个头。而且骨骼大,又壮实,看起来比单薄的秦亭可有存在感多了。
第二十五章 阮美人来了
一番解释之后,总算闹清楚了状况。那个猛女是老婆婆的外孙女,两人相依为命,住在这个小区里,猛女平时念书是住校的,因为家里有老人,每周弄请假条的时候倒也理由充分,这回周末回来,老婆婆自然想给外孙女好好补补,本来菜已经买好了,临进门又想着家里水果快没了,就让外孙女在家歇着,自己出来买点。结果就遇到这事儿了。
当然这些和秦亭关系不大,天色渐晚,既然老婆婆有亲人来接,她自然可以放心离去,宿舍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宋杨呢!夺命连环call刚才已经来了第三回了,她都怀疑自己配这个手机不是为了和家里联络感情,而是为了让宋杨遥控吃食。不过,刚才放下电话,那人不冷不热的声音还真是让人膈应,什么叫“她可是金疙瘩,请的人多着呢,哪能上我们家去”,阴阳怪气的。不过,秦亭倒也认出这个猛女来。虽然在学校里和别人接触不多,但那校园“四人帮”她也是知道的,毕竟太明显了,也算是校园一景吧。有人把那四人帮称作女版F4,都是比她们高一届的学生。不是因为长得漂亮,而是因为武力太强,在这一片都是没人敢惹的。听说那四人刚进学校就把附近一群混混灭了,还纠结了一群制服人员(传说是武警)来镇场子。除冬季外总穿黑背心就是她们的老大龚玮,那可是标志性的特征。宋杨特崇拜她们,在寝室八卦的时候都激动不已,恨不能拜入门下当小弟。不过,对于这种灰色人群秦亭一直是敬而远之的,她又没有那个武力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推开宿舍门,秦亭放下手中的东西,累死了,虽然东西不重,但长时间这么提着,手都勒出红痕了。咦?宋杨居然没第一时间冲过来分赃?难道她出去了?秦亭疑惑的朝里看去,诶?阮美人怎么在这里?
原来在新的一届政府上台后,阮如眉的父亲升官了,调到了省城,自然就把女儿转学到南方女子公学,全封闭的还省事儿!新官升任可忙着呢!班主任对于这种新转来的关系户自然是照顾有加的,刚好宋杨她们隔壁宿舍还有张空铺,就安排阮如眉住进去了。又听说她和秦亭、宋杨两人以前是一个学校,还是一个班的,马上就给带到她们宿舍,让她们好好聊聊,帮助新同学尽早融入集体不是!
而宋杨对阮美人的印象已经从最开始的美色迷人转变成为敬而远之,所以班主任走了以后,剩下的两个人就有点尴尬了。宋杨正在苦思冥想寻个理由把人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