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静候锦年(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静候锦年(全本)-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真是没营养的对话啊。

这次全市大联考,咱们学校又红火了一把,五十个保送名额,咱们占了二十八个,要知道全市得多少学校啊,咱就牛哄哄地占了一半以上的名额,真是……自豪啊。

学校替上榜的二十八个人拍了照片,按照名次排下来,而唯一特别的一个人就是我,因为我的照片挂在沈子嘉边上,然后就有了金童玉女之称。老爸老妈为此又请了沈子嘉还有方劲来自己家吃饭,说是感谢他们一直来带着我上下学还有复习功课,看得出来,爸妈很开心,我想这样子就够了。

方劲死活要我们去布告栏瞻仰他的俊脸,看着布告栏最上面一行我的照片贴在沈子嘉边上,心底忽然的就觉得有些莫名的幸福,即便那幸福感维持地不长,贴出来没有三天,不知道是谁撕了大红纸,正好缺了我一角。

新一周的晨会上,校长慷慨激昂,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反正沈子嘉跟方劲应该也是从小一帆风顺的,这点荣耀对他们来说,习以为常了。我每天跟着沈子嘉与方劲上下学,过着晃悠悠的小日子,直到某一天,市一中的校长来我们学校。

其实毕业班的课程还没有上完,但是市一中崇尚的是精英教育,既然早就确定保送了,市一中不希望这部分学生为之松懈下来,既然如此,校长决定提前录取这部分学生到市一中,专门组成了一个实验班进行教学。

其实这样子挺好的,起码赢在起跑线上,但是沈子嘉与方劲有点不大乐意,我跪在凳子上,一手撑着下巴,“你们担心什么?就一个路口而已,我可以自己回家的。”

果然啊,小爹爹们还是担心我这枚小正太的上下学啊。

尽管沈子嘉与方劲自己不大乐意,但最后还是去了市一中,好在市一中离大院不算太远,学校也提供了宿舍,但是两人都选择走读,家里给买了辆自行车,骑车用掉的时间跟平时走路的时间差不多,而悲剧的我就开始了起早贪黑的小学时代,两爹爹每天开始用自行车带我上下学了。

妈妈说,“三个小家伙的关系真好。”

沈奶奶说,“子嘉啊,你跟方劲路上要小心,对了,方劲不能带年年,子嘉,你骑车的时候可要稳点。”

……

我告诉林潇潇,沈子嘉跟方劲是我哥哥,对我很好的哥哥,等生活里不能随意出现那个青葱般的身影时,我开始怀念靠得最近的那些日子。

某日,我问沈子嘉,跳级难不难。沈子嘉摸了摸我的头,“对年年来说肯定不难,但是我希望年年一步步走,踏踏实实的。”

踏踏实实地活在当下,不错过任何一份风景,我想这是沈子嘉想要告诉我的,明明我不想要浪费时间的,但是沈子嘉这样一说,回去想了一晚上之后竟然就决定了,咱不跳级,咱要享受生活。

类似“私定终生”

“年年,今天期末考试要加油哦。”沈子嘉牵着我的手,明明两个人都穿了棉衣棉袄,一样滚圆滚圆的,但为什么某人看起来就是比自己好看呢?

妈妈说这里比搬家前的城市要冷上太多,所以怕我挨不住冷给我准备了大堆的冬衣,这会儿我正艰难地走着,围巾帽子手套全副武装。

我跺了跺脚,点了点头,“好。”

“中午考好了我接你上我家吃饭。”

老妈今天值班,老爸根本不指望,去沈家蹭饭也好,于是继续点头,“好。”

“我让奶奶做你最喜欢吃的糖醋排骨还有鲜肉蒸蛋。”

恩,沈奶奶炸的糖醋排骨好吃啊,配上一盅暖呼呼香嫩鲜滑的蒸蛋,经典啊,于是我连着点了两下头,“好。”

“年年,加油,来市一中吧。”

“好。”嗯,啥?

考完之后背着书包往外走,就看到沈子嘉站在楼梯口等我,才想要小跑过去但想起最后那一句来市一中,我脸就忍不住一热,为啥我有种山盟海誓的错觉呢?

我谈过恋爱,尽管失败告终,但我看过古今中外言情无数,我容易想歪,我觉得这话怎么就有点私定终身的感觉呢?

等我终于走到沈子嘉面前的时候,沈子嘉也没多问什么,隔着两双棉线手套,拉过我的手,“走啦,奶奶知道你中午要来吃饭,烧了不少好吃的呢,方劲早就坐好就等你了。”

冬日的暖阳一寸寸消融在外的寒气,我抬头看着沈子嘉,这少年已经开始鲸吞蚕食某些东西,而我,正在负隅顽抗中。

沈子嘉他们的成绩早就出来了,沈子嘉还是第一,方劲倒是落到了第十,不过他也不在乎,方劲说等我领成绩单那天让我跟沈子嘉送他去车站,因为他要去南方爸爸妈妈那里过春节,当然临走前怎么也放心不下我这个妹妹的成绩。

对于年级第一,我很淡定,唯一心底有点小疙瘩就是无数个并列第一,毕竟期末考试的卷子是教育局统考的,相比较平时的卷子来说偏简单一些,于是双百分不说整个年级,就是一个班都可能有好多个,所以我跟陈昊颐不可避免地成了并列第一。

这对我来说,有一种近乎病态的坚持,我只想要与他划清界限,甚至连别人将我们一处提起都觉得不可容忍,而我不想再一次在他面前处于下风,所以我能做的,只是将人远远甩到后头。

陈昊颐,我永远不要与你同步而行,并肩而立。

火车站建在城东稍稍偏离市中心的地方,方劲就随身带了个一套换洗的衣服,用方劲的话来说就是到南方之后让爸妈给添一套新的。火车还要半个多小时才开,因为是用军人票,所以有特殊通道等检票,外头的大厅里挤满了回家的人。

进通道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熟人,我同桌林潇潇,我才知道林潇潇不是本城人。

林潇潇安静地站在她爸爸身边,与大厅喧闹杂乱的气氛不同,而林潇潇父亲正提着几大袋东西,想了想林潇潇平日里也算个不错的孩子,我还是过去打个招呼好了。

结果却多少有点尴尬。沈子嘉护着我从里面走开的时候,忽然想起,这个年纪的孩子其实就有很强的自尊心了,林潇潇或许并不想别人知道她借读生的身份吧。

放寒假,过年喽

方劲去了南方,沈子嘉带着我差不多将整个大院都混熟了,自然也认识了大院里除我之外的第二个女孩子。

大院可是实打实的军区大院,住的都是军人家属,方劲跟沈子嘉就不用说了,就说是陈昊颐好了,爷爷那一辈也是有名有姓的军官一级,也就是咱刚搬来小半年的景家例外。当初爸爸被组织上调职到了这里,可市政府安排的家属区住房紧张,没有空房了,而且也考虑到了我的教育问题,就给安排到了军区大院的这户人家来了。

不过说句心里话,撇开这里也住着陈昊颐叫我觉得不满之外,能认识沈子嘉跟方劲还是很不错的一件事。

跟着沈子嘉将大院里的人混得差不多之后,我认识了梁霄,大院里原本唯一的女孩子,大我一岁,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其实梁霄的名字我听过好几回了,不过方劲说这女孩子不好惹,打起架来给男孩子还狠,加上我为了少遇见陈昊颐,回了大院我不是呆在自己家里就是去沈子嘉跟方劲哪里,也少了机会。

梁霄生得漂亮,但属于黑美人型,用梁霄妈妈的话来说,“我家梁霄从小皮猴子一样,闷声不吭,但男孩子会的她一样都没差,打小就喜欢在太阳低头闹腾,这会儿白不回来了。”但是梁霄自己无所谓,梁霄的五官可以说是极为精致的,那双眼尤其漂亮,黑珍珠一般,梁霄话不多,但行事很是干练,是那种可以叫人信服的人。

一来二往,我俩作为大院里的两朵红花自然是看对眼了,丢下沈子嘉,我跟梁霄腻歪上了,妈妈也喜欢梁霄,经常让我叫梁霄来家里玩。

大年三十晚上要放爆竹,那时候还没有发布禁燃烟花炮竹,我掐着冰凉的耳垂躲在沈子嘉身后,炮声响起的时候,我觉得有一种东西在心底真正的重生。

我告诉自己,过年了,景年,你十一岁了。

年初一要拜年,嘿,出乎意料啊,老爸领着我就大院里转了一圈,然后我的私房钱就暴涨,看着一床的红袋子,我忍不住咧嘴,正好被来我家拜年的沈子嘉看见。极不好意思地扯过被子盖住红包,我端了妈妈给我准备好的果盒请沈子嘉吃。

没一会儿梁霄也来了,跟大人们打过招呼,沈子嘉带着我们出去压马路,年初一的街上很热闹,妈妈叮嘱中午之前要回家吃饭,应过之后,我揣了一个红包跟上。

炮仗声中一岁除,我真觉得这样子的春节才有过节的气氛,我一捆烟花,沈子嘉帮忙拿着,我跟梁霄解释,晚上出去河堤上放烟花。沈子嘉笑着看着我们,没说什么。

中午在我们家吃的。因为沈子嘉爸妈部队里临时有演习,要等年初五才能回来,沈爷爷也留在部队,要等年后才能空一点,所以爸妈请了沈奶奶来自己家,算是替新家热热人气了。

梁霄妈妈因为弹钢琴,所以一双手保护得极好,不怎么会下厨,所以自打认识了我之后,梁霄经常来我们家蹭饭吃,实在是家里养得不好啊。

他们大人坐了在一起,我们三个孩子自然是坐在一处,提啊提的又提到了我们,梁霄妈妈夸我跟沈子嘉,其实梁霄成绩也不差,语文96,数学98,英语94,其实我知道小学时成绩好也不一定代表什么,梁霄聪明,不怕。

大人们唠嗑,沈子嘉帮我盛了碗热鸡汤端着,我端着碗乖乖地抿着,沈子嘉真的很细心,说起来他还是我侄子呢,但是现在,我渐渐发现自己已经很习惯他的体贴与照顾,哎,小爹爹啊。

生病

吃完饭转战客厅,大人们坐着看着前一天的晚会重播,我领着沈子嘉还有梁霄到了楼上自己的房间里玩。

大院的人家基本都是军队走,可能老家都不在这里,但是大院人家的关系都很好,平时工作上之类的都有联系,所以大伙儿决定下午来个大聚餐。

好歹也过了一个学期了,对陈昊颐我是真能做到熟若无睹了,基本大院里的人家都聚到一起我也不多计较,反正我边上一直有沈子嘉跟梁霄。

聚餐定在户外,大院里有一处小公园,大伙儿就带着吃的都聚到哪里,我原本想着怎么也弄点烧烤啊,但是想想弄那些吃的也麻烦,干脆就不建议了,陈昊颐跟他爸妈倒是过来过,没一会儿就走开了,沈奶奶特别喜欢女孩子,我跟梁霄陪了好一会儿。

原本也没啥事的,可怪就怪我这小身板啊,就这么在外头小半天,我就华丽丽受凉,发烧加感冒,咳得喉咙都哑掉了,当天晚上就起了热,爸妈急得连忙送了医院,天亮的时候才降下来,裹得动都动不了了。

老妈是医生,照顾人绝对有一手,我自己睡得迷迷糊糊,倒是让爸妈急得不行,到了下午我睡清醒了,人就开始咳嗽流鼻涕,整个人瞎折腾,我恨不得拿边上的止咳糖浆当水喝了还是没用。

真是病来如山倒啊,梁霄来看我,妈妈让梁霄离我远点,怕传染,结果梁霄等妈妈一走去就扑我床上,我闹不过。沈子嘉来的时候带了沈奶奶煮了给我吃的冰糖炖梨,止咳的,吃完就觉得舒服多了。

妈妈见法子简单,而且我吃了也有效,立马让爸爸去买梨跟冰糖回来。

说起来冬天得一次感冒也没什么,可问题就出在我这看似健康的小身板居然熬不过这感冒,反反复复地发着低烧,妈妈说是因为水土不服,加上受凉所以反应就有点大了,好好在家养着就没事了。

沈子嘉有一天来的时候居然还带了他爸妈,我纠结啊,抓整齐了头发,即便在家也裹得圆滚滚地下楼。沙发上坐着一对中年夫妇,比照片上看起来得要更加好看,沈爸爸一看就是军人那种,很像沈爷爷,沈妈妈却是很比较柔和的一个人,沈爸爸是野战部队的,而沈妈妈却是野战医院的,说起来也算妈妈同行,这一下就无比有话题啊。

喊过沈叔叔沈阿姨之后,沈妈妈招呼我坐边上,“回来就听妈还有子嘉提了好多次年年,我就想着怎么年年不到咱们家来,结果一问才知道年年生病了,怎么样,现在好点没?”

沈子嘉坐在一边笑盈盈地看着,我总觉得有种被人盯上且已经被算计的感觉呢?

沈叔是个严肃的人,不过对沈阿姨却很好,我好几次从沈子嘉眼底看出他对自己父亲的崇拜之情,想想也是,小时候父亲便是一座山,对谁都是一样的。

送走沈家人之后妈妈把我赶回到床上去,想了想我还是乖乖地躺着好了。

因为这一场病,我几乎年后就是躺在床上过的,爸妈好吃好喝地端我床头伺候着,梁霄跟沈子嘉也会过来陪我,沈子嘉隔几天就换几本书来给我看,小日子倒也过得舒服,期间陈阿姨也来看过我,好在陈昊颐没来,我不管啥原因,没来最好。

方劲从南方回来的时候丢了大包吃的到我床上,然后啧啧两声,“小年年,你这是小猪养膘啊?白嫩嫩的。”

平静的小日子

方劲从南方回来倒是带了不少东西,因为方叔方阿姨也担心,打了电话让这边的战友过来车站直接接到送回家,这一回家就拎着吃的四处派,去了沈家之后才知道我病了,立马就拎了吃的给我送过来。

本来我还挺感动的,还知道惦记着我们,可这话一说出口咋就这么难听呢?长膘??猪才长膘呢!

等我身体好得差不多之后,叫我崩溃的新学期开始了。

鉴于我这次小感冒就病了这么久,沈子嘉跟方劲商量过后决定不骑自行车,每天带着我跑步绕到市一中,然后他们再送我去学校,然后他们再回学校,强身健体。

道路真是有够曲折的,但是没有人对比表示异议,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放学,他们绕过来就成。

记得第一次到市一中的时候,方劲骄傲地跟只孔雀一样,“小年年,你加油啊,哥哥我在市一中闯出了天下等你来啊。”

这话怎么听怎么觉得痞,漠视。沈子嘉倒是一直握着我的手,“年年,再多两年就能来这里读书了呢。”

我瞄了一眼沈子嘉,两年之后你们都初三了,顶多就是一年……

小学生的生活,没什么波澜起伏。这个时候的人都很纯真,顶多来一句“XX,我去告老师!”“XX,我再也不跟你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