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如竹的内心。然而,既然司马氏当权,负有盛名有总是和司马氏不对付的嵇康,怎么可能不被对付?
嵇康入狱。
当那一身清雅的君子被困于方寸之地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不自觉地揪了起来。在舒缓的节奏之下原本忘记的那一口棺木,再度出现在了人们心上,压得沉甸甸的,几乎无法呼吸。
画面里,无数人奔走相告,打算将嵇康营救出来。他们很多人或许未曾和嵇康相见过一面,然而,那一个风雅的君子,谁人能不敬不爱,不想办法让他脱离囹圄,让他回归山林之间,悠然地过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到底能有多强呢?曾有人不大相信个人魅力能达到多大的高度,直到一部电影引发大规模的静坐示威。而此时此刻,嵇康凭借着他在士林中的盛名,竟引得无数人将和他一起坐牢当成是荣耀,竞相跑进了监狱。
司马昭大怒,然而,在同时他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嵇康。真的杀了他?嵇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太高了,高到一群人不愿做官而愿意为嵇康忍受监牢之苦。假如他对嵇康动手的话,岂不是说他的声名也会因此受到损害?
然而钟会说了两句话:“嵇康,卧龙也,不可起用。天下之人,唯有他才是您的阻碍,不如除之,天下风气当为之一清。”
在这句话出口的时候,司马昭的脸上是沉思的表情,而电影院中响起了低低的咒骂声。那是对钟会的不齿。不过就是一件小事而已,这个人竟然怀恨在心这么久,现在还提出这样恶毒的建议!
他们在提心吊胆,为了嵇康的命运提心吊胆,即使内心隐隐想起那白色的招魂幡,悲凉的《梁父吟》,还有那口棺木,但所有人还是想要逃避,逃避那个嵇康必将消逝的事实。有时候,普通人是很好懂的,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人无比宽容,打从内心希望这个人好。就像他们希望李白永远幸福,而为了这个目的可以静坐示威一样。就是明知道结局,他们依旧不愿意承认。
于是当司马昭点头的时候,整个放映厅在那一刻静得像是要窒息——成秋屏刻意将这一幕做了消音处理。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仿佛是喉头哽住了什么一样,所有人都抓紧了座位旁的扶手,不敢相信一切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这怎么可以呢?嵇康,嵇康明明就没有介入朝堂的斗争了,就让他在山林之间锻铁读书,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有人因为他的才华而不忿,甚至做出要除去他的决定?
他们看见穿着一样衣服的太学生们为了嵇康而快步走在路上。在墙瓦之间,所有人都行色匆匆。
密集的脚步声,却不显得错乱,但是这样的步伐对于文士们来说,已经是足够失仪的举动了。观众们看着这些人穿行在街道上。有面色茫然的百姓和他们擦肩而过,有文人雅士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一幕成秋屏拍摄了好几次,反复挑刺之后才得到了最好的效果。看着这些人逐渐汇集起来,观众们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难道、难道这些人是要去给嵇康求情吗?如果是这么多人一起求情的话,说不定司马昭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他们满怀期待。
可是,求情的最后结果却是……嵇康东市受刑。
所有人已经失去了反应的力量。他们的心情已经彻底被*纵了。先是一开始被平和的气氛打动,体会到那隐居的心境,然后是为嵇康入狱而紧张,因其他人敬佩嵇康竟陪他坐牢而欣慰,缘钟会的一句撺掇而愤怒,由太学生们的求情而希望,因最后的希望落空而痛苦。
这一刻,他们将自己的心情牵系到了嵇康身上,他的命运就是他们心中的情绪指引。
太学生们无力,只能在东市送嵇康最后一程。
这一刻,和缓的节奏早已变化成了激烈的旋律。嵇康端坐在刑场上,还带着自己的琴。君子六艺,琴为心声。
那个君子在刑场上环视四周,每一双眼睛投射出的视线都落在他的身上,是希冀,是无奈,是痛苦,这群人迫切地希望他能够活下来,因为他们敬重他。他知道太学生们去为自己求情了,在司马氏权势滔天的时候,这一群儒生满怀期望地去为自己求情,只为自己能够教授他们一支琴曲。真是为了曲曲一支琴曲吗?
他什么都明白的。只是可惜了。
即使是此刻,他也没有展现出半点悲痛的情绪。那平和的表情,或许会让希望借杀死他来堵住天下人的口,让文人们失去自己的气节的人失望吧。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能怎么办呢?和他相处几十年的人都说从未见过他喜愠之色,多年养气的功夫,到底是有的。他是文人,是雅士。纵使远离朝堂,纵使放浪形骸,本质不改。面临死亡又能如何呢?生死之事,他早已看淡。
他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他将琴放好。
他将手指压在了琴弦上。
那琴一声低吟,依旧是绝妙的音色,是那被人称赞为余音可绕梁三日的天籁。然而这一声,却分明让所有人都觉得心头一沉。这是《广陵散》第二次在电影中响起,比起第一次而言,这一次演奏,大约也是嵇康生命中最后一次演奏了。
琴是君子之器,琴音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琴声就是心声。
而那纷杂的感情,未曾在嵇康的脸上和举动透露出来的情感,就在此刻,从这一曲《广陵散》中透露。
他幼有才名,年少得志,却偏偏生在这混乱的时代。中原十室九空,疫病与死亡充斥了生命。
他曾见过太多人死去,身边的亲人,曾经的友人,或者不相干者。听惯了的是丧歌,见惯了的是招魂幡。
他未尝没有雄心壮志,然而死亡的阴影随时都笼罩在头顶,他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于是隐居山林。
他心中太清醒,所以无法忍受窃据主位的司马氏,以至于有所龃龉。
他以才傲世,于是招致妒忌,如钟会之流,不就是因为一次不快而推了他一把吗?
他也有挚友,竹林七贤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他终是有遗憾。未曾报国,未曾与妻子白头,未曾见孩儿长立,未曾报这一群为自己奔走的人。
然而,然而……
他弹着《广陵散》,《广陵散》歌颂着聂政为家国大义舍生刺韩王的壮举。想那白虹贯日,该是如何的情景?他终究是没有聂政的勇武,只能以此曲发泄自己心中的忧愤。
一曲,终。
他人生的尽头就要到来了。有人在刑场旁嚎啕大哭,丝毫不顾本该被刻入骨子里的风度。然而此刻没有人会理会礼数,他们看着嵇康,仿佛在等待什么,在期望什么。
再度环视全场一周,嵇康缓缓开口,朗声说:“袁孝尼曾经希望学习这首曲子,可惜我那时不愿教他。”
他似乎露出了一个细小的笑容,嘴角轻轻上钩,却分明不是喜悦,“而今……而今……《广陵散》……自此之后,绝矣!‘
话尽,却见嵇康将琴猛地抬起又摔下,那被无数人渴盼的一代名琴就这样被摔毁。
哭嚎声陡然变大,屏幕陡然一黑,没人看见嵇康真正的死亡,故事就在此刻戛然而止,然而那悲凉哀婉的《梁父吟》再度响起。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广陵散》自此绝矣。
嵇康自此绝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92章 嵇琴绝响,嵇与琴同
收费章节(12点)
第92章 嵇琴绝响,嵇与琴同
身为一个父亲,李先生自认还算负责的。所以他在晚上尽可能地推掉了自己原本的安排,就为了在暗中护住自家儿子,一方面给他一点锻炼,一方面也避免李乔伊真的出了什么问题。比起一群想要进入首映式现场的人来说,李先生非常幸运,在他将自己想进入首映式的理由说出之后,原本还死活不愿意把自己的票高价让出的人,最后居然把票送给了他。所以此时此刻,李先生才能坐在电影院稍微靠后一点的地方,看着前面椅子上露出的自家儿子的后脑勺,一边分神去瞥瞥屏幕上的故事。
他是看过成秋屏的第一步电影《鬼影幢幢》的,后来因为李乔伊喜欢,他还和妻子一起陪着儿子去看过几场电影。成秋屏这个比自家儿子只大四岁的小女孩的本事,他是明白的。即使是一个总结起来平淡无奇的故事,她同样能够拍得让人痴迷。
所以,原本大半的情绪还集中在儿子身上,但是那不时往银屏上瞥一眼的目光却上他断断续续接受了信息的传输,慢慢的,他的眼神就粘在了画面上,被这剧情给彻底吸引了。
这部《广陵散》和他所习惯的成秋屏的一贯风格,有些不同。在成秋屏的前几部电影中,往往都是直接进入主题,然后如海浪一般的剧情一波又一波地涌来,让观众彻底被剧情带着走,所有的想法都被*纵。不过这一次,最开始先是隔主题老远的一段对话,然后又是嵇康的儿子嵇绍的故事,虽然时间不长,但信息很多,一时间有些让人迷惑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了。紧接着,一反她最常用的跌宕起伏的手法,整部电影的四分之三都显得节奏和缓。
当然,不是说节奏和缓就不好看了。或许有年轻人会毛毛躁躁觉得不痛快,但对于李先生这样的成熟的人来说,越是这样和缓的节奏,他越是能体会到那些细密的情感变化。
在《李白传》中,李先生第一次见到了成秋屏强大的设定能力,她竟然就靠着虚构,将那样如牡丹一般灿烂恢宏的唐朝通过一点一滴的细节展现在了他们的面前。李先生并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不过到底也算是知识分子,在看过旁人写的关于《李白传》的影评之后,他也曾经试图推敲作为《李白传》背景的唐朝,一笔带过的金吾卫,轻描淡写的后宫制度,还有在描述李白漂泊那些年中的战乱——人物纷杂,势力犬牙差互,然而却分明找不到任何破绽,分明在成秋屏心里,唐朝就是一个真正存在过的时代。从科教文化到衣着服饰,从政治军事到人物传奇,所有的事情似乎都被成秋屏记录在了她心里。这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因为任何一个几近于现实的世界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设定,而且这么完备的话,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到的吧?难道成秋屏真的是一个什么都懂得的全才吗?
李先生真不知道。但是他在观看这部《广陵散》的时候,再度有了当初推敲唐朝时的感觉。
很多信息,依旧只是在电影中一掠而过。
这是个被称为魏晋的时期。魏指的是魏国,是嵇康这个人生存的前期存在的国家。而后期,因为朝中大臣司马氏篡位成功,魏国变成了晋国。而嵇康的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名声太大了,身份和曹氏太亲近,又作为士林表率,被谋朝篡位的司马氏忌讳。所有的逻辑全部都这么顺畅,简直不像是一个小女孩能够构思出来的。或者他早就应该明白,谁要是把成秋屏真的当成和她同龄的其他小女生,那才是真的蠢。
假如不是他亲眼看见的话,李先生是不会相信有人真的能够将这样一个矛盾的时代通过电影展现在旁人面前的。
电影开头的那招魂幡和丧歌,几乎成了整部电影的主旋律。即使根本就没有刻意地告诉人们死亡的到来,在《广陵散》中,那些不知何时就出现在剧情的某个角落的招魂幡和香烛却在暗示着死亡。这是一个死亡的阴云笼罩的时代,然而越是如此,人们越是淡看死生,他们将丧歌作为流行,穿着宽袍广袖妹妹飘然若仙,人们的心是超脱的,却又是困苦的。那超脱的心来源于环境,他们不得不选择超脱。而困顿的心情则来自于现实。总是一个人能够暂时脱离尘世,让自己的心如天君一般平静,但最终,他们还是会落入凡尘。
当这个世界构筑起来之后,所有的观众才突然明白了嵇康。
他同样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所以他内心追求着超脱。远离朝堂的困顿,远离那些会让他痛苦的事实,远离政治的肮脏黑暗,远离所有会让他无措的人。他渴望在竹林间悠然的生活,没有任何人来打搅,锻铁诵书,弹琴赋诗。这就是他最渴求的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就是仙。然而,嵇康终究是无法脱离现实的,他挚爱的妻子是曹氏族人,于是他卷入了朝堂的斗争中去。如果是在任何一个和平的时期,这或许会好很多,但偏偏此时却是一次改朝换代。这样剧烈的政治波动,是不允许很多事情发生的。于是,纵然谁都明白嵇康内心的渴求,但谁都不能放过嵇康。饱负盛名,又是这么个不尴不尬的位置,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
看似平缓的剧情,真正看进去了的人就立刻会发现在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嵇康的挣扎,隐忍的痛苦,在他那波澜不惊的表情之下,是那么分明。或者说,整个竹林七贤的群体,都是这样的?一群人隐居起来,恣意妄为,任性随意,但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不能言说的东西,每个人都隐藏着最深刻的心绪。
他只觉得,在真正读懂了这些看似冗长无味的剧情之后,心里就好像放了一块铁,冰冷而沉重。
这一部电影,讲的东西,不是一个人的传奇一个人的传记,它娓娓道来,说的东西只是生命中的无奈和无助。
没有经历过一些事的人,或许是无法真正明白这些的。他们会因为嵇康的风姿而动容,会因为美妙的诗词而触动,但是隐藏在这些表面上的电影语言之下,成秋屏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他们明白了吗?
和缓的部分过去,最终是三千太学生为嵇康求情这一段情节。
低沉着脸色的太学生们匆匆地行走着,尽力保持着风度却无法掩饰他们的焦急。纷乱的脚步声就像是踏在了人们心上,搅得人心里也不得安宁。李先生默默握紧了扶手。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落入了这部电影的节奏中,完全无法抽身了。
即使内心很明白嵇康最终的结局,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要祈盼有一点希望。总希望嵇康能有一个好结局。
然后是骤然响起的丧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