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们听见了自己的呼吸声,很急促,就像是他们一同参加了刚才那一场战役,和军队一起在战场上搏杀,并且赢得了大胜。即使是在这之前参加了内部看片会,已经经受过这样一次冲击的演员们,再度看见这理所当然不如母带画质的画面的时候,也禁不住再度陷入了这样浩大的威势中!
然而没有时间让他们平复,画面再度亮起来了。
是个美丽的女子,正倚在窗边,郁郁地望着窗外。
半晌,她终于开口,缓缓吟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是很美的一幕,佳人吟诗。如果不是因为在之前还是那样激烈的战场拼杀的话,那么或许所有人都会被这一幕感染,带入一个寂寞的世界中。只是正因为那之前的豪壮,此时的婉约却如隔靴搔痒,竟触动不了人的心。直到吟完一首诗,在墙外陡然出现一声和此时的气氛格格不入的狂喜的叫喊:
“易安先生!岳家军大捷!金军大败啦!”
先一刻,还在忧思中的李清照突地站起,脸上的愁绪被惊喜驱散,不顾礼仪就向院子外跑去,一边还提高了腔调问着:“你说什么?岳家军大捷?是岳飞岳鹏举那个岳家军吗!?”
画面一转,却是岳飞的面孔,此时的他显得平和安详,竟然一身书卷气,半点不像是一军主将。而他此时也只是着一身青衫,提笔在那纸上缓缓写着什么,等到最后一笔写下之后,搁笔,转头,笑道:“夫人,来看看为夫这阙词。”
穿着温婉的女子走过去,将岳飞写下的词细细一品,却露出一个笑容来,“夫君本是将军,词句自然豪迈壮阔,倒是和李易安不相上下了。”
“诶,易安先生可是女子,此话不妥、不妥!”岳飞摆手。
“夫君岂不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句?易安先生虽为女子,胸怀豪气不输男儿呢。”女子柔柔地说着,“我大宋有如夫君一般的武将护卫安宁,又有如易安先生一般的风雅之士在,可知盛世不远。”
被拍了一马屁,岳飞也颇有些得意,却不愿自夸,只顾左右言他:“我与易安先生神交已久,却不得结识。今次便将这阙词送予先生处请先生品评一二吧。”
“光是易安先生?”女子嗔怪地看着他,“贡先生呢?”这说的却是岳飞好友贡祖文,此人在岳飞被害之后貌似收留了他的儿子。
“我自不会忘记几位好友!”岳飞笑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23章 大丈夫自有担当
)
第123章 大丈夫自有担当
历史上的李清照和岳飞的确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是至于这两个人是否有所交集,那就是成秋屏不大清楚的事情了。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即使她想要考据也找不到历史顾问,很多方面也就只能想当然尔地编造一二以配合剧情发展了。不过到底史有记载说岳飞岳鹏举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且往来皆高士,编造说他和李清照有所交游,应当也不算太过离谱?
啧,不管如何,想到自己这么胡编乱造的时候,成秋屏就特别怨念为何自己没有开一个名叫过目不忘的金手指。
可惜她开的最大的金手指就是穿越本身,剩下的就只有最开始得到一个机会这件事了。至于其他,成秋屏一直认为那些成功也好,都是建立在她的能力之上的,如果她没有极强的能力的话,一切都不过是虚妄。
镜头流转,那秀美的女子拿着一纸信笺,缓缓地念出那阙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一个文士打扮的人负手而立,方才读完这阙词,他心情犹自激荡不已,出口就是他之前反复吟诵之后的句子:“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身着文官官服的官员骑在马上,双眼迷蒙,不知是想起数十年前的过往或者是怀念当初年少,轻声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白首老儒站在桌后,对着其下方才总角的学生们语重心长地念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青年文士在酒楼中狂歌痛饮,他双目泛红,眼中含泪,似乎是醉了,又似乎仅仅是以醉了来掩饰他心中激荡的感情,一坛酒就这样见底,他却猛地摔碎了那酒坛,踉踉跄跄走了两步,断断续续从口中吟诵:“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然后向后两步倒在椅子上,不省人事。
女子拿着岳飞刚才写下的词,轻声念着那豪迈的话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兵戈交击的战场,将士们奋力搏杀,就在此时,却如此整齐划一地吼出一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镜头最后停留在岳飞那张脸上,他眉宇之间满是坚毅的神色,眼睛里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他傲然一笑,朗声说:“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霎时,电影院中寂静无声,甚至于连呼吸声都被所有人吞入腹中,为这豪情所慑,为这众生百态所动。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有人已是痴了,将短短的句子在口中嚼了又嚼,恨不得能够进入电影中去,和岳飞这样的当时之豪杰一同上战场,纵使是马革裹尸,却不悔如斯!
怎能就这样老死在家乡呢?怎能就这样甘于安逸的生活呢?若此生能在疆场上浴一身敌人的血,又把一腔热血洒在这沙场中,以生命成全了一世的浪漫,那该是多好!?
即使是最为温柔的少女,最为畏缩的懦夫,在此时此刻,在这一阕词之下,躯体之中也生出了万丈豪情,就像有远古的巨兽在心中咆哮,无法压抑!
《满江红》中最多的就是战场戏,而战场戏很难如文戏一样用温柔的方式去触动人心,所以从一开始成秋屏就选择使用标准的商业片做法,用大投资和大场面来吸引观众们的注意。
事实上,除了《鬼影幢幢》其实比较靠近商业片,成秋屏的另外几部电影多多少少都显得文艺呢。大约她本质上还是有一些文艺女青年的细胞?
银屏上不是战场是朝堂。
“官家!”武将半跪在堂上,不由满怀恳切情绪地叫着。镜头一扫,看得见他距离御座有着遥远的距离,即使以他立下的功劳,若是在汉唐应该是封侯了。然而这是宋,能以武官之身入宰执者有几人?这一朝的武将终究是被压制轻视的。
朝堂上无数双眼睛看着岳飞,有嘲弄,有不解,有若有若无的同情,有毫不在意的深邃。
大宋和金国将要和议了,在相国秦桧的极力主张之下。
在宋金之间的战争不断的失败的阴影之下。
“金国狼子野心,侵略我土;所过之处废瓦焦土,寸草不生。靖康之难方过不久,怎可与虎谋皮!不能议和啊,官家!”岳飞激动地说着,将自己的想法没有番号保留地说出,他希望自己能够让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想法。但凡边将,谁不明白议和的不可行?就是当初苏洵的《六国论》也写的清清楚楚——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如此借古讽今,不就正说的是大宋那岁币岁贡吗?而如今,北宋已因此而亡,为何当今要继续重复过去的错误,为何谁都明白的道理,却不愿意更改?
“提出此议之人,必是狼子野心,意图苦我大宋之民以膏腴金国,官家,此事不得不防!此和不可议!”
他的声音回荡在空洞的殿堂。除去他的声音之外,这朝堂之上竟然没有第二个人说话。环视四周,那些官员们都如木偶一般静止不动,如果不是那轻眨的眼睛,甚至无人会以为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人。这是一种异样的沉默和冷静,简直要冷到人心坎中。或许岳飞这样如火一般的人,不该在这如冰的朝堂上燃烧,因为他融化不了冰,自己却会熄灭!
会熄灭……吗?
镜头细细扫过朝堂上站着的人。那衣袖掩盖之下,有人握紧了拳,眼中流露不忍;在眉眼的阴影间,有人垂下眼帘,掩饰心中的愤慨;在人群的后方,有人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在坚硬的冰面之下,是洋流,是漩涡,是看不见的流动。
只有在朝堂前方,身为相国的秦桧面色一点一点沉了下来。他曾被金国所捕获又归来,因此得了个苏武第二的名声,也是如此,他才能在短短时间里不断升官,到如今已经被君王所倚重。而和金国议和的事,他怎会让其他人来反驳他的意见?
他已经忌恨上了岳飞。
“退朝。”给这平和却又激烈的一幕画上句号的,是自御座之上传出的声音。没有给出任何意见,也没有理会岳飞的话语的皇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在如此一幕之下,只让人觉得波谲云诡。然而不出声的朝臣们心中清楚,岳飞如今的战功太惊人了,比起其他几位著名的将领来说,他并非是依靠守势打退敌军,而是主动出击。既然是如此,就免不了皇帝对其猜忌,有这样的领兵能力,是否会在某一天谋朝篡位呢?
因为赵匡胤以武将之身夺位,所以有宋一朝,武将的身份就是一种原罪。
朝臣们四散了,岳飞半跪在原地,怔愣。他不明白自己捧出一颗心之后为何会得到这样一个不冷不热的结果,他不明白奸臣为何当道,心里有太多的情绪,却无法抒发,这到底是为何?他又能做些什么?
这殿堂上,只有他一个还半跪在那里,人们从他身旁走过,有人向他身上投射目光,但终究是没有停留。
直到有一人在经过的时候轻声说了一句话:
“岳将军,回去吧。”
他缓缓站起身。在所有人都离去的时刻,他注视这空洞的殿堂,御座是金制的,看起来分外冰冷。而在御座之下,秦桧站在阴影中,当他看过去的时候,露出了一个冷笑。
岳飞猛地转身离开,他不屑与这种人为伍!
电影院中发出了叹息。他们已经逐渐明白了一切的背景,两国为敌,岳飞是将领,力主抗敌,而朝堂之上的官员却偏偏要议和,将岳飞的苦心置之不理。而那秦桧分明就是奸臣。观众们喜欢岳飞,喜欢那个在战场上豪迈无双,在战场下文采风流的岳飞。当他遇到挫折和迷茫的时候有,他们感同身受,同样觉得难过,为他感到不值。
他们看着这位将军巡边,操练军队,即使是在议和之后,他依旧不愿有分毫放松。有人说宋金乃是兄弟之国,岳飞此举是大逆不道,他即使知道这样对他的前途没有好处,却依旧我行我素。有的时候,一个人的选择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的。他的母亲曾经在他肩头刻下那四个字,他一生也不会忘记……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啊……
他记得针扎在皮肤上的痛苦,也记得母亲对他的教导;他记得小镇中平静的生活,也记得战乱中流民的痛苦无助;他想要大宋强盛繁荣,而这一切,必须要有军队的守护才可以!
他是这个国家的守护者,是这个民族的护航者,他承担着远比旁人巨大的责任,他不会忘记背上的誓言,他必会——精忠报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24章 过河!过河!过河!!
)
第124章 过河!过河!过河!!
这是一段令人心里难受的情节。宋金和议达成之后,皇帝封赏百官,然而面对厚赐,岳飞反复推拒,他依旧坚持宋金和议是错误的这一看法,也因此而不愿被封赏。若因此有尺寸功,非吾之功。若因此有尺寸过,国家之祸。
其实朝堂上有多少人不是很清楚这些事的呢?只是总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逃避事实,沉浸在安宁的环境中。也怨不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而宋金和议之后,越明年,金国撕毁协议,悍然入侵。而相信了一张纸的力量的宋国没有防备,一时之间军队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大宋讲究养士,所以朝堂上原本主张议和的各位不过是脸面上过不去一点,即使是罢官也能荣退,说不准还能重起,落得一身富贵。可是那些为此而丧生的平民,被摧毁的城池,献出鲜血的将士,他们的付出又要在什么地方找回?
金阙之中的君王下令,要韩世忠,张俊,岳飞等人出军迎击。
所有人都在叹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那位君王在政治上的手段其实很惊人,轻轻巧巧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然而在涉及国家大事的事情上,却分毫不肯将自己的信任交付给岳飞这样的忠臣,他兀自玩着手腕,自得于属下的臣民的敬服,选择性地忘却国家遭受的一切,或许在他心中,反正总会有无数个岳飞这样的人物出现的,即使他打压了岳飞,也多的是人可以为他服务,也多的是选择。
这大约是绝大多数君王的通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为了避免走狗的最后反扑,他们已经无师自通地开始在狡兔未死的时候下手了,想着反正有别的恶犬能用,最终却是失了狡兔,饿死了猎人。
旁观者总为走狗不值。
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人总难以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忠诚。当代的人不会认可所谓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们总是爱憎分明的,有恩则报,有仇当还。假使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遭遇这样的对待,如果不是对方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话,当下就绝对不会忍受了。
但岳飞并不是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如果是少年的他,或许也会像人们那样思考。但是此时此刻的他,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字,他效忠着大宋,效忠着朝廷,效忠着皇帝。所以他只是接受了派遣,在就能过撕毁了合约之后走上战场。
这将是他的生命中最具传奇性和悲壮性的一场战争。对战金兀术。
战争场面,再度展开。
低沉的号角声,再度响起。
没有任何铺垫,就听得岳飞的声音吼出一句:“光复中原!”紧接着,从正侧面拍摄的镜头中,如潮水一般的两支军队在屏幕正中央相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