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墟 作者:拉风的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夏墟 作者:拉风的树-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不用。没事了。”还处于两眼昏黑的古风淳连忙阻止罗四海。就在他感觉到那撕心裂肺的痛楚袭向他的时候,他似乎还看到了一些景象。

具体来说,他是看到了叶涯。叶涯正在静静地悬浮在在一片黑暗当中,不知道是死是活。古风淳分不清楚这到底是幻像还是什么,但是他绝对不会在当下离开罗四海。

罗四海已经病入膏肓,谁也不知道死神在什么时候带走他的灵魂,所以古风淳更清楚,一定要在现在就要弄清楚罗四海所说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若是错过了今天,他跟罗四海是否还有下一次的会面机会,他们都无法确定。

罗四海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古风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抹掉了嘴角的鲜血,苦笑着解释道:“刚才我碰到这圆环的时候,好像有一根尖刺刺中了我的心脏,痛得厉害,一不小心把舌头咬破了,没什么大事。”

罗四海心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圆环我把玩多次了,却没有过你说的这番感觉,应该与这圆环无关吧。”

古风淳“嗯”了一声,心里却暗暗想道:“无关才怪呢,定是这个圆环有鬼。”自己的身体刚刚被w局的谢神医折腾完,想弄出点问题都不大容易,哪会无缘无故就痛,还痛得内出血了。古风淳眼神颇为惧惮地看着那圆环,发现圆环的外缘似乎泛着一丝红润的光泽,这却是刚才没有发现的。他犹豫了一下,又把手伸向圆环。如果那剧痛的感觉再次出现的话,那就可以证明他心里的猜测了。

那种痛感可非同一般,古风淳心里做足了准备,他屏住呼吸,手慢慢地接近圆环,然后,轻轻地在圆环表面一触碰,又迅速地把手缩回。这回,并无异样。他心里松了一口气,一下子就把圆环拿在手上,仔细地观察起来。

罗四海重重地咳了一下,伸手碰了碰鼻孔附近的氧气管,说道:“风淳啊,你可觉得这个金属环有何特别?”

古风淳摇了摇头说道:“很特别,看不出它的生产年代,质量非银非铁,应该是一种比较难见的稀有金属,说不定是钯或者铱打造的。”古风淳心里却非常诧异,让他看不出时代的东西实在太少了。而这一件物品绝非近现代的物品,时代的久远程度已经超过了古风淳所能把握的时间范围内了。古风淳却不能告诉罗四海自己身上有着惊人的异能,可以洞悉一些古物的年代。

97 家谱(1)

97 家谱(1)

罗四海摇了摇头,呼吸有点急促,说道:“你再看看盒子里面的那块蜀锦。”

古风淳依言,异常小心地拿起盒子里面的那一小块锦帛,他担心一不小心,这块蜀锦就碎成了灰烬。在考古发掘中,很多的织工精美的锦帛都是在接触空气后瞬间化为乌有的例子比比皆是,古风淳不得不小心对待这些丝织品。这一小块蜀锦约莫就一个成人的巴掌大小,上面的图案早已暗淡,而那些暗淡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幅简单的地图。古风淳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块蜀锦的历史恐怕不下两千年了。”

罗四海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很久之前我就化验过了,是两千三百年前,巴蜀一带最好的纺织品。而我发现这块蜀锦的时候,它正包着这一个圆环和那一块双夔龙玉璧。〃

古风淳一呆,两眼直直地看着罗四海。古风淳一直以为,罗四海顶多是关于这些秘密的知情者,但却料想不到罗四海竟然是个参与者。

罗四海见古风淳神情怪异,说道:“事情还得从头说起。这件事牵涉的人与物都很多很杂,要说起来涉及的人和事就太多了,如果不是因为你猜出了我给出的谜题,我想我会把这个秘密带入棺材里,对谁也不会说。”

古风淳点了点头,不想说话打断罗四海的的思绪。他本来就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关于这类讯息,他当然是想知道越多越详细越好。

罗四海把右手支了起来,托住了下巴,声调渐渐低了下去,慢慢地述说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那已经是很多年前是事了。罗四海没有忘记,那是1956年的秋天。

罗四海的一个叔叔千里迢迢地从北京赶回了家乡罗家湾,探望了阔别数十年之久的故乡。这在当地造成了一场不小的轰动。因为,罗四海的叔叔威名早已四扬,是共和国的一名杰出的将领,一个军衔非常高的将军。

虽说是叔叔,但是已经是个十六岁的少年的罗四海却还是头一遭见面。早在几十年前,这位堂叔就投身于革命,别说是罗四海,就算是罗四海他爹罗文峰,也已经有三十年没多年有见到他的亲弟弟了。罗文峰早些年有听闻,说他弟弟在哪路军里当了大官,还打了好几场大战,战功甚是显赫。罗文峰听了这些传闻,也不置可否。在那兵荒马“乱”的时代,当了军官并不一定就算什么好事。

罗家在当地是一个望族,也是一个很早从外地迁来的。关于罗家的先辈,在当地倒是有不少传说,据说第一个迁到这里的罗家先人,是个高官,告老还乡后,便举家迁徙到了这个当时还与世隔绝的山区里,而另外一个版本是,罗家的先祖是个王爷的管家,后来王爷想谋逆,兵败后罗家的先人携带了大量金银珠宝逃窜到这个穷乡僻壤当中来,渐渐繁衍成了一个罗家湾了。这都是很古旧的时候的事情了,也没人知道发生在哪个年代。就算是罗家的人想知道自己家族的来历,也无从考起,因为族谱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弄丢了。隔了好几代人之后,先人的事迹早难觅痕迹。

罗四海还记得的是是自己祖上哪一代人开始,就有了收集金石古玩的嗜好。罗家湾虽然是个偏僻的地方,可是罗家的先祖搜集古玩的本事却是不小。据父亲回忆说,家境殷厚的时候,老宅子那厚厚的石板堆砌起来的石屋里,整整五大间房子里都放满了各类藏品。名家字画,金石瓷器。莫不是千金难求的珍品。罗四海也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从小便对古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小小年纪便是大当铺里的掌柜也没他那份眼力。可是后来兵荒马“乱”之间,罗家的藏品就渐渐流失。罗四海的祖父用那些稀世珍宝变卖换取油粮来维持族人的生活。俗话说得好,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兵荒马“乱”之际,古董卖得比石头还贱,罗四海的祖父也是因为看到祖上攒蓄多年的稀世珍品在自己手中几乎散尽,而盛年郁郁而终了。就在祖父逝世那一年,年轻胆大的叔叔离开了家乡,投身了革命。这一离开,就是三十多年。

少时离家老大归,乡音无改鬓“毛”衰。这种感慨罗将军自然有的。风尘仆仆,三十多年之后,两兄弟见面抱头大哭,场面甚是感人。而罗将军此番归来,却不是像古时王侯将相,为了衣锦还乡显摆而来的。此时的他身上背着一个重重的包袱。

当天夜里,罗将军在阔别了近三十年的房间里与大哥罗文峰道出了一个的大秘密。

在一年之前,罗将军千里迢迢地在边疆被领袖召回。领袖交给了他一个任务,率领一支科研队伍进入罗布泊,在勘探当地的水源情况。罗布泊本来就处于他的辖区之内,罗将军意识到,如果是一件很单纯的科研考察,那根本用不到他这样级别的军官亲自出马。果然,随后领袖拿出了一部厚厚的古籍,交给了他。并让他打开最后一页。告诉他,要找到那个地方,并且要带出一件东西。

罗将军出身在书香门第,虽然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但是并没有抹去他那厚重的世家文人的功底。书面上那龙飞凤舞的“罗氏家谱”四个大字,让罗将军浑身一颤。自幼他便得知,自家的族谱很久之前便已经遗失,难道竟然会是眼前出现的这一本?罗将军是个“共产”主义者,但是中国人的厚重的家族宗法观念也在罗将军身上结结实实地沉淀着,却也是很难改变这种原始的宗法情结。

在领袖面前,罗将军尽量不让自己失态,并依言翻到了古籍末页,那里画了一张古地图。罗将军是行军打战的行手,这古地图在他眼里,一下子就辨清了位置。那正是一张罗布泊的古地图。而罗将军更是知道,这地图的地貌,已经不能适用于现在,罗布泊是一个会移动的海子,经常会改变它的位置。而领袖的目的地,在古地图上已经处于一个危险的边缘,而到了现在,或许已经是沙漠的深处,如果想在茫茫沙漠里寻找什么,那无异于大海捞针。

罗将军想都没想就接下了这个任务。在当时的红“色”年代,人们认为一切皆有可能,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们越是干劲十足。罗将军当晚就研究了这一本古籍,然后证实了,眼前这一部罗氏家谱,就是自己家族里遗失的那一本。

罗将军看完之后,不由感慨:如果不是这本家谱,恐怕再也无人知道,自己的家族竟然有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98 家谱(2)

98 家谱(2)

罗将军从家谱里了解到:罗家本姓甘,是甘罗一氏的后代,取了罗字为姓。

史书上记载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罗自幼聪敏,在十二岁那年被秦王嬴政封为上卿。《史记》记载甘罗的史实到此也就戛然而止。后世传闻甘罗当了上卿之后,不久便得了重病而死。而在家谱上,却不是这样说的。

年少的甘罗被尚未统一六国的秦王嬴政派往了蜀郡,在那里,甘罗为秦王执行一项绝密的秘密。直到十多年后,已经是秦始皇二年的时候,甘罗才回到了咸阳。此时的甘罗已经不叫甘罗,而是叫罗云海。罗云海还带回了一个绝世美女,名字叫巴清。巴清的身世,家谱里写得并不详细,只知道,巴清是的家族在巴蜀一带极其富有,巴清这次前来咸阳,并不是罗云海带来的贡品,而是代表着一股势力前来与皇帝谈判的。

谁也不知道,巴清手里握着什么样的筹码,但是让称霸海内,目空一切的秦始皇帝在愤怒过后,还要做出让步的。

罗家的家谱总纲里这样记着:帝召清于华清宫。清示其约,帝震怒。旋而准其所欲。巴蜀丹“穴”及属地三百里,尽归清。清拜谢曰,事十载之期,可成也。帝曰:但无违。失期,当族。次日,巴清献金十万,请修北防长城也。

翻译回白话文就是这样子了:皇帝在华清宫里召见了巴清。巴清在这里呈现了她的条约,皇帝看完后,非常震怒,但是过了一会就批准了巴清的所有要求。巴蜀地区内的所有朱砂矿“穴”和三百里领地,划给了巴清。然后巴清就做出了保证,十年之内,你要的东西(或者事情)便可以完成了。皇帝就说,希望是这样了。要是完成不了。就要诛杀你。到了第二天,巴清捐献看十万金给朝廷作为修理长城的资金。

而后十年余里,罗云海就代表着秦始皇监督巴清的工作。家谱里却没有说明,这一项工作是什么“性”质。但是却突兀地提到,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到了这里,再也没有关于秦王朝和甘罗的记载了。到了第二页,便是说罗家在一家姓秦的家人里当管家,这已经是汉武帝时期了。而后一直到了随朝以后,罗氏的家谱里才没有记录与秦姓人有关联的东西。罗氏一直人丁单薄,所以家谱倒是简洁得可以,没有任何的旁支。罗将军看起来也能够有条有理。罗将军还看了一段非常不解的话:祖龙不死,世代役役。有子白衣,可解玲珑。昆玉切切,恒人之血,轮回有常,明月堂皇。这一段话,记载在地图一旁。这是什么意思呢?

看完家谱后,罗将军心里又生起一个谜团,这家谱早就遗失了,怎么又会出现在领袖的手里呢?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领袖的任务很艰巨,他带队进入了死亡的沙海,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搜寻,但是也是毫无结果。

打道回府后,领袖又召见了他,并且让他重新组建一支更庞大的队伍,准备进入沙漠的更深处。因为地图久远,当时的地理位置已经完全不一样。罗将军意识到,这一次的风险更加大,他和随行人员恐怕存活的机会都不大,于是在计划即将进行之前,他回了一趟家乡,见一眼自己的亲人。最重要的是,把家族的族谱临摹了一份交给兄长。

罗将军说到这里不由地心一酸,阔别数十载后才与亲人一聚,却是如此匆匆,这回离开之后,恐怕就是诀别了。铁打的男子汉也不禁流出了两行浊泪。

两兄弟正在昏暗的油灯下感慨良多时候,将军的副官却在外面焦急地敲门。副官给将军带来了一份电报,罗将军一看电报,简直是喜从天降,满脸的愁容顿时都舒展了。

原来是新的计划取消了。电令罗将军尽快返京,另有要务指派。罗将军当下就要求兄长一家随他上京,好好安顿,一起过点好日子。罗文峰当下就拒绝罗将军的意愿,再三表示自己舍不得这个居住了半辈子和好几代人经营的故宅。不过罗文峰却让十六岁的儿子罗四海跟随了叔父离开了家乡,罗文峰想让儿子在京城有个好环境接受高等教育,能够续起祖传书香门第这一悠久传统。

而罗将军年轻时候只顾着闹革命,错过了婚娶年龄,年纪一大后,又清心寡欲,仍是孤家寡人一个,于是罗四海实际上就成了罗家唯一命根了,罗将军自然对这个侄子十分疼爱。罗四海也是聪明伶俐,年纪虽轻,但眉宇间也有一股成熟稳重的英气(这也是罗四海为什么后来会参与到1967年那一次探险活动中来的主要缘故)。

到了北京后,罗将军才知道,自己的工作已经从边疆调回了京城,在一家机密“性”的研究所里当所长。虽说是研究所的所长,但是除了行政和纪律方面他还能有所作为之外,他那一身能耐就没有一点用武之地了。那些戴着厚厚眼镜,从外国留学回来的的学究才是这个研究所的主角。研究所里的工作,实际是由一个名叫秦川的人在主持。秦川长得虎背熊腰,双眸里闪着精光,工作起来就像一头壮实的黄牛,从不知道疲倦,就算一连工作了几日夜的工作,他也丝毫不显倦意。连打了几十年战的罗将军都佩服他那身耐力,自忖年轻的时候经常行军作战,习惯长途奔袭,也没有秦川这么精猛。

年轻的罗四海到了北京,被叔父安排到了一家高中里读书。罗四海自幼聪明,这些年在家乡,父亲亲自督教,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