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即掘地,愈大而无所见。令迁怒,杀姥。蛇乃感人以灵言,嗔令“何杀我母?当为母报仇。”此后,每夜辄闻,若风,四十许日。百姓相见咸惊语:“汝头那忽戴鱼!”是夜,方四十里与城一时陷为湖,土人谓之“陷河”。
“那句话是出之这里。在这个故事里,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那就是整个邛都县要沉没了,所以百姓见面时,就发现对方的脑袋变成了鱼头形状。但是这与成都有什么关系?”
“这个故事里的邛都县,自汉代就不见了,全部沉到了水底下,而在它上面形成的湖泊却现在还存在,就是现在西昌附近的邛海。我们现在看这个故事觉得很神奇,但历史事实却一点不神奇。邛都县的消失,邛海的出现,都是因为一场地震,致使整个城市陷落了。”
“你的意思是,那个老人说这句话,指的是成都将面临一场这样的地震?”
“应该是这个意思。他说成都要崩塌,一个人也躲不过,正指的是成都将面临一场强烈的地震,整个城市将陷落成湖。”
“小三子,吴教授,这不过是一个疯子的话,你们不会当真吧?”
“我信他说的话。丫头,你以为我几十岁的人了,没来由会去信一个普通疯老头的话吗?我信他,首先是因为他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疯子;其次是因为各种预兆显示,成都即将大祸临头了。”
“什么预兆?”罗三与沈沅异口同声问道。
“绿毛巨龟。”
“绿毛巨龟?这算什么预兆?”
“成都出现绿毛巨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据史书记载,成都凡有绿毛巨龟现世,必定发生大灾祸。康熙末年李馥荣在《滟滪囊》书中就记载了类似的事情。王士祯在《陇蜀余闻》一书中也说到这只神奇的大龟。”
“地震怎么会使一个城市陷入水底呢?”门口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罗三回头一看,原来是颜庆波正推门而入,“吴教授,我不太赞同你那个成都将有大灾难发生的说法。你最好给我一个信服的理由,不然我就以散布谣言罪,抓你去派出所。呃……每天罚你帮我查资料。哈哈哈……”
“《后汉书》只记载邛都县是‘地陷而为汙泽’,至于如何因地震没入水下的,这个史书的确没有记载了。”
罗三见吴教授越说越严重,不由得担心地问:“吴教授,你认为成都发生这起大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
“百分之五十吧。”
“那就是还有一半的机会,不会发生大地震。”
“大地震是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不发生,但是却有可能发生其他的灾难,比如说水灾,滔天的洪水,使整个成都成为泽国。那样也符合那个老人所说的那句‘汝头那忽戴鱼’的意思。”
“那我们是不是只有等死?”
“当然不是啦。”颜庆波插嘴道,“我们可以逃到其他地方去。”
“如果是一场可以使整个成都陷落的大地震,那么你们逃到哪里都没有用,地球都将毁灭,这就是那位老人所说的,一个都逃不了。”
“吴教授你这是什么意思?1999世界末日的传说吗?现在才1998年好吗?要宣扬世界末日应该还要再等一年吧。”颜庆波依然是不太相信的态度。
“你不说,我还真的忘记了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了,成都的这场灾难也许是末日灾难的一个开始,也许是其中一部分,又或许根本就是灾难的全部。”吴教授见大家都垂头丧气的,急忙又改变口风,“当然,并不是没有办法避免这场灾难,关键看我们如何行动。”
“吴教授,你的意思这灾难是可以避免的?”罗三焦急地催促着,“那你就快点告诉我们该怎么办,看我们能否帮上点忙?”
“我现在也不知道,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颜哥,你怎么会突然来找吴教授的。”一直没有开口的沈沅,突然插了一句话。
“为了几块石头的事。”
第十章 天涯支机
“石头?是四教女厕所里的那块石头吗?”
“沈沅,你别只记着四教女厕里的那块石头。我这几块石头都是成都有名的石头。”
原来昨天白天开始,成都市南郊公园出现了一桩怪事:大量的野狗涌入公园,在公园内部游荡,还不时地冲游人撒野。公园管理处派出大量的人手,想要把这些狗群驱逐出去,但却收效甚微。
公园管理方无可奈何便报了案。此时警方也接到石笋街一间院落发生大量野狗涌入的报案,那间院落正是日前水井发生怪事的院落。两起案件一联系,上峰觉得问题较严重,便要求立即查明原因。于是颜庆波和同事便到南郊去了解情况。
在南郊公园内,他们听一名环卫工人说,几天前他正在公园内打扫卫生,听到有人打听五块石在哪里。
据环卫工人说,那伙人是十多名男子,逢人就会问五块石在哪里。被问的人都会告诉他们,五块石在成都的北边,是个地名。
后来那伙人终于找到了五块石,据说以前是五块叠在一起,但现在只剩下一块石头有少部分露出地面,所以不容易被发现。
环卫工人还说,当他们离开后一名一直在池塘边坐着的男子站起身来打了个电话,电话内容好像是告诉一个叫“阿么”的人,五块石已经暴露了,要小心文化公园的支机石。
不久之后,公园内就出现了大量的野狗,聚集的地点,正是五块石附近。
“这事骨子里透着古怪,所以我打算让吴教授帮忙查一下这支机石、五块石有什么背景。”
“实际上,这里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支机石、五块石,还有石笋。”吴教授严肃地对三人道,“你们知道成都是个平原,这里是不产石头的,这几块石头都是从外地来到成都的,考古学家称之为古蜀大石文化遗址。但是从史书上记载来看,这几块石头远远不是大石文化遗址这么简单……”
吴教授话还没说完,颜庆波手机就响了,他接完电话,对罗三道:“有发现,我们出去一趟。”
四人来到了城东的天涯石南街,街上的路灯不知何时坏了,整条小巷不时被惊雷闪得亮如白昼。街上三三两两地聚集着各种各样的野狗,地上满是狗粪。
四人躲在黑暗之中,只见一辆黑色的轿车疾驰而至,停在一间破烂不堪的木质平房前。
车子的前门打开,一名男子快步下,打起伞拉开了车子的后门,小心翼翼地道:“齐王殿下,我们到了。”
齐王下了车,抬起头来,看了看门牌,轻哼一声:“康大都督倒是会找地方呀,本王倒想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齐王快步走进那间破烂不堪的木质平房,罗三等人悄悄走到了平房的另一侧,从这里,可以看到屋子里的一切。只见齐王脸上带着一张银色面具,长袍加身,也分辨不出这是什么人。屋内所有的人全都跪在地上,领头的中年男子毕恭毕敬道:“臣,益州都督,剑南道行军大总管康长生率阖府官员参见齐王殿下。”
“免了吧。”齐王看也没看康长生等人,径直来到屋内一处用帆布罩着的地方。
“那是什么?”
“殿下,这正是微臣今日让殿下夤夜至此的原因。殿下请看……”康长生说着命人揭去了帆布。一块石头出现在罗三等人的眼前。石头看上去与普通的石头无异,有两米多高,根部深植地下。在石头的底部,还有人用砖砌成的槽……
康长生站起身来,走到石头前,一边抚摸着石头,一边说:“殿下,这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这是成都有名的巨石天涯石……”
康长生见齐王并不答话,便介绍说:“天涯石为成都奇石,高2。13米,上宽0。48米,下宽1。05米,厚0。27米。明陆琛《蜀都杂钞》:‘天涯石在城东门宝光寺侧,有亭覆之。’臣等可以确定,《蜀都杂钞》所记之天涯石即是此石。关于此石的来历,古老相传为天宫的石栏杆之一,或者说是女娲补天之物,但是臣等以为,此皆市井野人之说不足为信。真正的关键是此石深植地下,不见根本。宋代朱秉器在《漫记》中说天涯石在‘蜀城东隅,高二丈,厚仅半尺,瘗根土中,曳之皆摇摇可引,撼之则根不可穷。’除了古书的记载是这么说之外,现实中这块石头也是难见根本。有人曾想将它连根拔掉,但挖了几天之后,依然难见其根,无奈放弃了这一打算。”
“还有吗?”齐王问道。
“除此之外,此石似乎还具有放射性。《蓍久传》对天涯石曾如此描述:‘人坐其上,则脚肿不能行,至今不敢践履及坐’。刚才让人一试,果然如此。而这块石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旦有人挖它,就将风雷异动。”
“哼!”齐王盯着康长生冷冷道,“父皇让孤到成都,不是帮他搜集奇石的,你今晚倘若不能给本王一个满意的说话,会有什么下场,你应该知道。”
“这是微臣的幕僚费鸡师,他数年来研究古越渎经,如今颇有所得,就让他与殿下详细谈谈。”
齐王冷冷地看着康长生身旁的费鸡师,缓缓地开口道:“东方家误我帝国百年之久,本王已代天行罚,诛之于城西宅中,填于海眼之内。望你不要成为东方第二。”
“微臣明白。”费鸡师趴在地上答道,“此石实为护卫九州之源的神石之一……”
康长生突然打断他说:“殿下移步,此处多有不便,还请至行宫,容臣详细再禀。”
当罗三等人潜回大路的时候,齐王的汽车已离去多时,而石头附近,守卫森严,无法一探究竟,于是众人商议便回到了吴教授的宿舍。
“大唐帝国的齐王、还有益州大都督都出动了,而那群驱使野狗的人也在这几外石头附近现身,看来成都的这几块石头不简单呀。”刚一落座,罗三就急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那几块石头本来就不简单。它们的背后都有很神秘的传说,甚至像支机石、天涯石等石头上面过去是有庙宇的,平常人有个小伤小病,都会到这些庙里求个平安。”
吴教授翻出了几本书扔到大家面前,“这几块石头有相同也有不同处,我们就先从石笋开始说起。说到石笋就离不开杜甫的《石笋行》。小三子,你把《石笋行》读一遍。”
“哦,好的。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恐是昔时卿相冢,立石为表今仍存。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这首诗有两个关键的地方要注意。第一是古来相传是海眼一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石笋的底下是海眼,至于什么是海眼,我等一下解释;第二是‘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这句我要好好解释一下。这里面难以理解的是这个‘瑟瑟’二字,‘瑟瑟’是古代波斯的宝石名称,是示格南语或阿拉伯语的汉语音译。中国古代典籍多以‘瑟瑟’指宝石或‘真珠’,明以后主要指人工制造的有色玻璃珠或烧料珠之类。弄明白‘瑟瑟’的意思,我们就很清楚这句诗的意思是:石笋附近在雨后往往会出现一些小珠子,这件事杜甫也没搞明白,所以说此事恍惚难明论……”
“吴教授,石笋在夏天雨后会出现小珠子是真的吗?不会是杜甫弄错了吧?”听了吴教授的话,罗三自然想到了沈沅在四教外捡到的小珠子,不由得急切地想要知道更多的内容。
“石笋周边在雨后会出现小珠子是很多古书记载的,如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贬误》篇就提到:蜀石笋街,夏中大雨,往往得杂色小珠,俗谓地当海眼,莫知其故。《成都记》中也提到:石笋之地,雨过必有小珠,或青黄如粟,亦有细孔,可以贯丝。像这种记载很多,应该有不少人是亲眼所见,甚至我认为杜甫在成都居住多年,石笋又位于他进出城的必要通道上,所以他应该在夏天雨后,亲眼见过这种小珠子。可惜了,那石笋现在不在了,不然的话,我们也可以去找找这样的小珠子。”
“你不用去找了,我这就有。”沈沅说着从身上摸出了用纸包着的、那几颗在四教外拾得的小珠子。
“这是真的?你们在哪捡的?”颜庆波拿着一颗珠子,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S大四教外的树林里。”罗三代沈沅回答,“史教授让我们调查的三件事情中,第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关于巨石的水坑案,我们发现这块石头就位于四教女厕之中,每到夏天大雨石头的旁边不仅会有这种小珠子,而且还形成深不见底的水坑。”
“看来你们收获不少。《成都记》中有云:石笋二三尺,每夏六月大雨,往往陷作土穴,泓水湛然。以竹测之,深不可及。以绳系石而投其下,愈投而愈无穷。凡三五日,忽然不见。嘉祐春,牛车碾地,忽陷,亦测而不能达。对于这种神异的情况,《成都记》的解释是,父老甚异,故有海眼之说。也就是说,当地人觉得这种水坑很奇怪,所以才有了石笋之下有海眼的说法。而《风俗记》则说,蜀人曰:‘我州之西,有石笋焉,天地之堆,以镇海眼,动则洪涛大滥。’也就是说,成都城西的石笋,是天地之堆砌而成,用来镇海眼的,一旦动这些石笋,则必将有大洪水发生。”
“那石笋的这个水坑不是和史教授让我们调查的第一件案子一模一样?”
“没错。所以史无畏才会说石笋与四教的巨石本出同源。好了,我们来说说其他的石头。现在我们就先说支机石吧。我想我们还是从一首诗开始吧。小三子……”
“滚,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别他妈的又从诗开始。”
“龟儿子还中文系的,真粗俗。”吴教授抱怨着,“算了,那直截了当地说了吧。这支机石呀……”
“B……B……”吴教授又被颜庆波的手机声打断,“什么?支机石那边有事情,好的,我马上过来。”
“停一下,车子停一下。”当出租车路过合江亭的时候,吴教授突然让司机把车子停了下来。
“干吗。那边等着我呢?”
“你们不是对石笋感兴趣吗?我现在带你们去看石笋。”吴教授说着下了车,向合江亭旁的一个小游园走了过去,“这是思蜀园,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中修的。”
“石笋不会在这里吧?”罗三诧异地问着,目光迅速扫过整个游园,游园很小,四周是绿化,中间耸立着几根两人高的巨石,巨石的中间不停地喷出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