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天圣心满意足地结束招商引资回了国。
正文 第三十九章 童话世界
第三十九章童话世界
经过省长孙天圣不辞辛劳的招商引资,全省的经济工作大有起色,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山里面建起了商业城,村里面办起了航天展,人民群众都过上了好日子。
孙天圣特意又跑到山区去看了那一对母子和夫妻。那对母子住进了小洋楼,老太太治好了瘸腿,中年汉治好了瞎眼,老太太安享晚年,中年汉还结婚生了个胖娃娃;那对夫妻也搬下了山,他们靠着勤奋住进了别墅,男的早就治好了病成了商业城的总经理,女的开了一家大型的连锁超市,两人都忙里忙外不亦乐乎,两人的日子幸福又美满。
这四人对这位年轻的省长万分感激和尊敬,他们代表全省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代表全省千千万万的穷苦人向省长孙天圣致敬。
孙天圣十分欣慰,觉得自己的努力总算没白费,发展经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但经济发展后孙天圣也看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环境问题。各地都大搞建设、大搞生产,但环境却是越搞越差。原本的青山变成了黄土高坡,原本的绿水变成了龙须沟,原本的草地变成了垃圾堆。省长孙天圣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走遍全省考察环境问题。
他先是来到了母亲河边,母亲河源源流淌了几千年,滋润了这一片土地,养育了这一方人。但现在河里竟然停满了无证的采沙船,采沙船密密麻麻还以为是在水泊梁山,他们为了暴利日夜不停地挖,他们为了暴利敢于跟执法人员对抗。过度的采挖造成了堤岸坍塌,造成了河床下降。孙天圣看得忧心忡忡。
孙天圣沿着河往上游走,在这里他看到了许多造纸厂,造纸厂的污水不停地往河里排放。他们的污水处理装置都是摆摆样,检查的来了他们装模作样,检查的走了他们照样排放。河水里面黄的、黑的、白的五颜六色可以开个印染厂,河岸上面土地焦黄、飞鸟绝迹、鸭子也往来彷徨。孙天圣看得触目惊心。
孙天圣继续走,一走就走到了源头上。河的源头在山区,山区已经开发成旅游胜地,成百上千的游客在河里面欢畅,他们把这当成了洗脚盆、当成了天然澡堂,河岸上的塑料袋堆成了山,河里面的水果皮排成了排,还有许多人在旁边吃喝拉撒,吃完喝完拉完就抓河里的小娃娃鱼来取乐。孙天圣看得心神不宁。
这水再不治理就会让子孙后代绝望。
孙天圣接着又来到了一座大山上,绵绵的青山百里长,山的那边是故乡。孙天圣看到了山脚下的采石场,机器的声音隆隆响,爆炸的威力震四方,运石料的汽车排成行,四周的人们都遭了殃;孙天圣看到了山坡上的别墅和山庄,成片的树林被砍光,成群的动物没处藏,参天的古木变成树桩,别墅里的人们却以为很风光;孙天圣还到了山顶上,山顶上一片荒凉,他的心里满是沧桑,他看到山下的田野成了工厂,远方的故乡变了模样。那里是他曾经的天堂,那里是他永远的梦乡,但现在却弥漫着浓烟和尘土飞扬,那里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金黄的油菜花,那里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美丽的阳光。
这山再不治理就愧对祖宗愧对养育我们的故乡。
孙天圣看完水看完山,他知道了问题的所在,搞建设怎么能破坏环境?搞生产又怎么能糟蹋我们的土地?山青水美才是老百姓梦想的家园。
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来保护环境。他们集中炸毁了几百条无证采沙船,把那些贪婪的采沙船老板吓得睡不着觉;他们关闭了大量污染企业,发现企业违规排放就处以重罚;他们严格控制旅游景点的开发,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律关停。
他们还重新规划了采石场与别墅建设用地,不能胡乱炸山、不能违规毁林,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他们还严格控制耕地,所有企业、部门都不能够侵占农田。
经过一番不懈地努力,环境治理终于取得了成效。人们发现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天变得更蓝了,田野里种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城市里也到处是芬芳扑鼻的绿色植物,我们的家园似乎又回到了五十年前的模样。
治理好了环境孙天圣并没有歇,因为他看到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大家的道德水准却下降了,社会风气越来越差了,孙天圣又开始关注起这方面的问题来。
孙天圣走在街头,他看到一个老伯在锻炼身体,锻炼身体是好事,但他却拿着小树当靶子,又是踢腿又是打拳,把小树踢得遍体鳞伤,把小树打得东倒西歪。
孙天圣上前劝阻,他说:“老伯,手下留情,手下留情,你的功夫我十分佩服,但请你放过这才一岁半的小树苗。”
“哎呦呦,你是哪座庙里来的和尚,哪块地上冒出来的葱,长得还挺像省长!你是不是吃饱了饭撑的,是不是拉了完屎闲的,要你来管我的闲事!”老伯愤愤不平,老伯骂起人来比他的拳脚功夫更厉害。
“这……锻炼身体的方式很多嘛,干嘛偏要找小树?”孙天圣还想再劝。
“你懂不懂?懂不懂?我这哪是在锻炼身体,我这是在排解压力!不找小树找谁去?”
“排解压力?”孙天圣觉得好奇,这老伯已经五十多岁,竟然说要排解压力。
“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就许你逛马路,不许我打小树啊?我偏要打,我偏要打,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老头不可理喻!孙天圣无奈转身,他一转身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女子的胳膊。
“干嘛?干嘛?走路不长眼啊!是不是想吃我豆腐?长得跟丑八怪一样!”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风情万种,就是嘴巴脏得像粪桶。
“喂,小姐,我也不是存心要碰到你,你干嘛要出口伤人啊?”孙天圣觉得自己很委屈。
“小姐?小姐?你才是小姐呢!你妈你姐全部都是小姐!”女的张大嘴、瞪着眼,像是西游记里的白骨精。
孙天圣拔腿就逃,孙天圣边逃边想:“这女的可真他娘的厉害!这女的估计来了大姨妈!但就算来十个大姨妈也不能这么疯狂!”这种女人他可不敢惹。
省长孙天圣被骂得狗血喷头,被骂得抱头鼠窜。
他这一窜又窜到了一个小伙子的脚跟上,小伙子西装笔挺、相貌英俊,个子足有一米八,所以小伙子拎起孙天圣一点也不费劲。
“你找死是不是?赶着去火葬场是不是?急着去投胎是不是?要不要我送你一程?”小伙子拎着孙天圣一连串的问号,把孙天圣问蒙了。
“你哑了是不是?你没长嘴是不是?你鼻子下面的那个窟窿是用来拉屎的是不是?”小伙子骂人还骂得相当有水平。
“好了好了,别骂了,别骂了,我知道你有水平,我知道你文化高。”孙天圣抱着掌求饶。
“知道我爸是谁不?知道我是谁不?我爸是市里面的干部!我是市干部的公子!你好撞不撞偏要撞到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市干部的公子噼噼啪啪揍着孙天圣,把省长孙天圣揍得眼冒金星、鼻血长流,把省长孙天圣揍得来不及还手。
市干部的公子揍得过了瘾,揍得出了气,市干部的公子一走了之,孙天圣呆呆坐在地上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但噩梦还在继续,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走了过来,小孩子嘴巴里叫着:“要饭的,要饭的,给你吃泥巴。”
小孩子抓起地上的泥巴往孙天圣嘴巴里塞,孙天圣傻了眼,孙天圣慌了神,孙天圣嘴巴里塞满了泥巴说不出话。
“妈妈说,脏兮兮坐在地上的人就是要饭的,要饭的都是坏人,坏人就要吃泥巴。”小孩子在那自言自语。
“唉……呸……呸……”孙天圣挖出了嘴里的泥巴说,“叔叔不是要饭的,叔叔不是坏人,要饭的也不是坏人。叔叔是让坏人给打了。小朋友你帮叔叔去买瓶水,叔叔要洗洗嘴里的泥巴。”
“我为什么要帮你啊?除非你给我钱。妈妈说了,现在是金钱社会,帮人做事情就得收钱。”小孩子理直气壮地说。
孙天圣张口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
孙天圣回到省里,他找到了那个大伯、女子、小伙子,还有小孩子他妈。他罚那个大伯在公园里种一百棵小树苗,罚那个女的抄写一百遍五讲四美三热爱,罚小孩子他妈去扫一个月的马路,他从小伙子身上揍回了那几个巴掌,还撤掉了小伙子他爸市干部的职。但孙天圣知道这并不解决问题,这问题的根源不在他们。
这问题的根源在于整个社会环境与人们的道德观念。
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省并不一定就是一个美丽的省,只有一个人们心灵美好、充满温情的省才能称得上真正美丽的省。
孙天圣要为建设真正美丽的省而努力。他首先从宣传教育入手,加强文明道德宣传;再者积极引导,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他还为所有人创造了良好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使所有人安居乐业。
孙天圣的这一系列措施确实也起到了很大的效果,社会上不文明的现象减少了,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生活的美满,就像走进了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
正文 第四十章 赴京上任
第四十章赴京上任
省长孙天圣把他领导的省建成了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童话世界,孙天圣的成就有目共睹。孙天圣受到了国家的表彰,孙天圣还成功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他离开了工作一年多的省长岗位,他带着家人到北京去上任,省里大大小小的官员、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和他老家的乡亲都赶来送行。
在离别的码头,孙天圣跟他们挥泪告别。人民群众沿着码头排成了数十里的长队,他们都不舍得他们心目中最敬爱的孙省长离去,他们抬着两块大红匾额送给孙省长。一块上写着:清正廉明;另一块上写着:爱民如子。字迹如龙飞凤舞,代表了百姓的一片心声。孙天圣一时间泪如泉涌。看到孙省长哭,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也跟着哭,他们把这离别的码头变成了泪水的海洋。
但再怎么依依不舍也还是要走,孙天圣挥了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回去吧,都回去吧,好好保重身体,我一定会回来看望大家的。”孙天圣说。
“恩,您一定要说话算数,一定要常回家看看……”人民群众都带着哭腔。
“一定算数,一定算数……都回去吧。”孙天圣不忍再多呆一秒钟,他怕自己会因为眷恋这片美丽的土地、这些美丽的人们而舍不得离去,他听到了伟大的祖国在招唤。
孙天圣很快到了北京,北京的生活一切都那么新鲜,孙天圣摸摸天空门的城楼、摸摸故宫的大门、逛逛城里的小胡同,孙天圣差点儿忘了他是来干什么的,他可是来当国家副主席啊!
幸好国家还没忘,国家让他立刻走马上任,国家给他分了房、买了床,国家对他可真好!孙天圣决定回报国家。
孙天圣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会见西哈努克国王,西哈努克国王带来了随从一大帮,西哈努克国王虽然已经退位,但西哈努克国王还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欢迎,欢迎,欢迎到中国来做客。”孙天圣向西哈努克伸出了手,孙天圣穿起西装打起领带也有模有样。
“谢谢,谢谢,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西哈努克对中国人民情深意长。
宾主促膝长谈,谈到了伊拉克局势、世界杯赛事、全球经济走势还有家庭琐事,谈到了雄鸡报晓、旭日初升还是不愿分开。他们相见恨晚,结成了忘年交。西哈努克八十八,孙天圣二十八。
二十八岁的孙天圣带着八十八岁的西哈努克爬长城,前面的警卫排成行,后面的保镖结成帮,但西哈努克不要他们扶,西哈努克非要自己爬。
到底是年纪不饶人,西哈努克爬着爬着就爬不动了,他坐在台阶上直捶腿:“唉,年纪大了,腰酸背痛腿抽筋,老毛病又犯了。”
“那就用盖中盖啊。”孙天圣为民族工业做起了广告。
“盖中盖?”西哈努克不知道盖中盖是啥玩意儿。
“盖中盖专治老年人骨质疏松、腰酸背痛,高钙片,水果味,一片顶过去五片……”
“哦,那我去买两盒试试,用得好了给老伴也买两盒。”
“买盖中盖请认准哈药六厂。”
孙天圣搀起了西哈努克一起往上爬,他们的身后洒下了一片阳光。
孙天圣上任的第二件事就是走进艾滋村。中国目前有艾滋病人八十多万,并且每年以百分之三十的速度递增。艾滋病是一个可怕的魔鬼,如果不重视就有可能搞得国破家亡,所以国家向来十分重视对艾滋病的宣传和预防。孙天圣走进艾滋村一是为了对预防艾滋病的宣传,二是为了体现国家对艾滋病人的关爱。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艾滋病人并不可怕,艾滋病人往往被社会误解和抛弃,他们生活在孤独与黑暗当中,他们比任何人都需要关爱和帮助。
孙天圣在艾滋村见到了形形式式的艾滋病人,他们个个骨瘦如柴、全身无力,他们每天都要忍受病魔的摧残与无边无际的孤独,但他们的眼睛却还深藏着渴望,他们渴望社会的理解,他们渴望亲人的关爱。
孙天圣问一个老人:“你是怎么染上这病的?”
老人转动着浑浊的眼球说:“我是因为输血。”
孙天圣问一个男人:“你是怎么染上这病的?”
男人低下头说:“我……我在外面找女人。”
孙天圣又问一个女人:“你是怎么染上这病的?”
女人不好意思地回答:“我……我注射过毒品。”
孙天圣最后问一个小女孩:“你怎么也染上了这病?”
小女孩指了指那个女人说:“是妈妈传染给我的。”
孙天圣跟老人、男人和女人都握了握手,孙天圣抱起了小女孩,他对着电视镜头说:“艾滋病最常见的就这几种传播方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引起重视,洁身自爱、远离毒品,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还有一点,就是已经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必须采取母婴阻断措施,以免传染给后代。”
“但是,”孙天圣话锋一转,“艾滋病人其实并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