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若锦年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若锦年华-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miss-sue;are-you-not-feeling-well?”d瞪着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毛扭曲着,神情忧虑,又回头望向苏妈妈,询问的表情。若锦抬头,看到与d-the-dead-terrorist如出一辙的表情,忍笑忍得神情更是怪异了。

到了国外,她也放开些,忍着笑说:“i‘m-ok。just-that-you-remind-me-of…”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此时那个口技节目还没出现呢。于是截断滑头。“don‘t-worry…where-are-we-heading-now?”抬起头,才发现两人都看着自己,一瞬间颇为沉默。

d是惊讶这么小的女孩子讲英语这么自然熟捻,口音也地道,而苏妈妈则纯粹是因为她毫不害羞的态度和自如的表达了。

前世这个年纪,若锦只能说是读得标准,没有现在那自然而不夸张的美式卷舌因,语调也没有外国人那种自然和不经意的潇洒,这还是照着课本读的时候,如果让她跟人交流,那就是磕磕巴巴了,因为思维方式跟不上,练得也少,一说英语就潜意识地想着这是外语,很是别扭。

苏妈妈暑假上课已经对女儿的口音有了新的了解,但也仅限于让她读课文时有听到,而没有想到她现在跟人交流也不害羞了。她可是很了解女儿内向的性子。

但其实若锦刚才因是对着d,忘记了那种对国人讲外语的别扭。因为从前世她就一直信奉着一个准则:对着哪里人就说哪里话。当然要是她会的语言,对外国人她只能从她会的英语,法语和日语中挑最合适的了。因此她忘记了母亲在场,倒是以为自己是那20岁的自己,以平等淡然的态度与国际友人交流了。

若锦在语言上的确有着不错的天赋,这也是她唯一可以引以为豪的能力。她非常善于模仿。不仅仅是语言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而是包括了其中非语言的部分,即语音,语调,其中的情感,甚至其中的张力。这是在她上大学后才慢慢认识到的:与其说她是对语言敏感,不如说她是对语音敏感。

这个特质在某一类人身上非常明显,即声优。若锦在高中时代开始接触某岛国的动漫,当时看的第一部是《浪客剑心》。她一开始看就被深深吸引了——故事内容只是一方面,最为震撼她的,却是声优们的倾情表演。语言竟然能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是她不曾知道的。

她不自觉地开始模仿。这是她小时候不自知的习惯,模仿电视里人物说话,包括语气,表情等等。其实在她还是幼儿的时候,苏爸苏妈就发现女儿有自言自语的习惯。他们躲在门口偷听,发现女儿在模仿电视里人物的对白。有时也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故事。

苏爸苏妈忍不住现了身,逗她表演给他们看,但她却忽然害羞了,拒绝表演。然而等到没人的时候,小若锦又开始乐淘淘地自编自演。

若锦意识到这些时已是十几岁了,但一直都没有办法戒除这个习惯。她已习惯了把自己脑海里幻想的东西说出来了。而到了高中时期,她的自言自语渐渐变成了英语。她也忘了是怎么回事,也许是模仿ds(六人行老友记)里的对白上了瘾,于是自言自语时开始有意识地说英语。到了后来,就完全是习惯了。

就这样模仿动漫人物的对白,不断的重复,分析每个词组的意思,记忆使用它们的场合,声优的情感等等,她竟然就这么自己掌握了日语。重复是记忆的最佳手段。当她看完十部动漫,其中的每句话都仔细分析,联想记忆后,记得它们并不是难事。而她一直都觉得,对她而言,看自己喜欢的剧集并模仿是最有效的学语言方式。

此时d和妈妈这么看着她,她倒是放开了,“what?”然后淡淡地笑。

d惊奇地称赞她,然后告诉她们行程,之后就一直跟若锦聊天(他发现这小姑娘英语比她妈妈还流利),并且不断说着“amazing!-amazing!”因为他越聊,越是发现misssue的见闻绝对超出她的同龄人许多。尽管她安安静静的,说的也不多,但每说一些就透露了她平时都看些什么。比如她有问起与他们合作的德国老品牌公司的经理等等。

其实若锦倒是没考虑许多,她只是想要知道这个行业如今的状况,以帮助父母找到突破口。而她问的也是曾经听父母谈起过的人。但d被她的淡定和流利的英语震撼了,叫着要跟她取取经,更有效地学习外语。他如今只是个小小的业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可能合作的公司上门推销。

若锦此时有些迷惑,怎么这个情景这么熟悉?是了,前世苏妈妈遇到的那个土耳其公司老板的儿子就是这样,热情活泼好学,每次见到妈妈都要问些英语语法的问题。但是她也见过那个人,并不是d啊?不管了,她对他观感不错,愿意交他这个朋友。

她们在伊斯坦布尔待了三天。苏妈妈学生时代就以博闻强记出名,学习能力强,早就在之前把苏爸爸公司的产品要点掌握了,又经过若锦的提点,此时随身带着的笔记比原先经过几年时间优化而得的只好不差,与土耳其的两家主要公司代表相谈甚欢。

而若锦则跟着d逛遍了伊斯坦布尔主要景点。奥斯曼建筑的典范蓝色清真寺,拜占庭建筑代表作圣索菲亚大教堂,清晨时蓝色寂静的海岸,黄昏时躺着惬意小猫的狭窄街道,一切都让若锦欣然。

她最向往的生活就是可以世界各地到处旅行,在旅途中结识各种各样有趣的人,看各种各样不同的风物。如果某一个时刻天时地利,她忽然觉得想要停留,那么就在当地居住一段时间。等到她血液里流浪的基因再次呼唤她,她将再次踏上旅途。

她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为了爱情,她愿意倾尽一切;但若没有爱情,她宁愿独自流浪。她的性格中传统的部分很多,然而成长的过程中她叛逆的部分急于挣脱。因此她也是可塑性极强的人,只看在宿命的对决时她遇到的是什么人。

在d不舍的目光中,她们登上了去往慕尼黑的飞机。

慕尼黑这座城市最为吸引若锦的地方在于,它是原巴伐利亚王国的旧都,是德意志南部最瑰丽的宫廷文化中心,同时它又是德国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等各种文化的中心。当然它也有着不愉快的记忆。它是希特勒的发迹之地。

若锦的好奇心并不重,但却常常是针对别人难以理解的部分。例如希特勒此人,若锦倒是不太难理解,仅仅当做是极富催眠大众的才能,以及浅尝成功后即一发而不可收的典型的自大狂。然而对于他的忠实追随者阿道夫。艾希曼却是怀着难以言说的感慨。

此人直到站在甲级战犯审判的被告席上时仍然坚定的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只是忠实地执行着自己的职责。而他的职责是计算出如何最为有效的处理掉被关押的犹太人。需要多少节火车皮运送,运送途中会自然死亡多少人,到达集中营后使用何种方案处死最为干净省事……对他而言,这只是一项技术工作。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因此受到职责。

一个人的思想该是有多僵化才会达到他的程度呢?若锦一直都很喜欢村上春树这个写作者。因为他说,“对我来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缺乏想象力。”缺乏想象力,思想僵化,没有同情心,同感力。这些对于若锦来说,同样可怕。

阿尔卑斯山沉默宽厚的俯视。

伊萨尔河上的岛屿静谧的私语。

老彼得教堂附近的集市上鲜艳的花朵。

古绘画陈列馆里幽静肃穆的展览。

若锦喜静,在这些景物的附近,她只是静静地旁观。她情感丰富而不热烈,总是若有所思。欧洲这个令人向往之地,当她真正来到这里,却感到若有所失。她似乎已经永远失去了那种孩童般雀跃的能力。

苏妈妈则收获颇丰。业内最具历史的公司总经理都在一天之后亲自接见了她,并很乐意将z国代生产权交给苏爸爸的公司。其实这些公司别看名头响亮,其实门槛却不高。当然也有傲慢不理人的,但只看你的胆色,运气和沟通技巧了。

苏妈妈的胆色不错,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也可以说是因为无知所以无谓,担当她的运气还不错时,这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了。接下来就看沟通技巧了。这点上,若锦也提点过她德国人严谨的风格,但风趣幽默还是会加分的。因此苏妈妈是不卑不亢,诚恳详实地解说自家产品,分享z国业内信息,面带微笑而不乏果断。而此时有此远见和知识的国内同行还未出现,因而被她们占得了先机。

最后一站是巴塞罗那。此时来到这里其实只是打探行情,为今后作准备的。因为若锦重生前苏妈妈才刚刚准备进军这里。因而若锦只找到了几家颇有潜力的小公司,想要前去交流。

于是若锦花了一番功夫说服妈妈让她独自在酒店附近逛,妈妈则去办正事。

对于西班牙,若锦最有印象的就是热情洋溢的弗拉明戈舞蹈和瑰丽的艺术文化了。还有让她极为钦佩的海盗女皇卡特琳娜。

站在高迪未完成之作圣家族大教堂外仰望,若锦只觉得惊叹而迷惘。前世她有一个高中女同学的志愿就是考上清华建筑系,因为高迪是她最为敬仰之人。后来她去复旦数学系了,不知她是否遗憾。

只有这样一个浪漫而唯美的男人,才能创作出这样一座宛如童话的城堡。若锦可以理解那位女同学对他的痴迷了。

而沿路排列的棕榈树,蔚蓝清澈的夜空,或浪漫不羁或西装笔挺的男人,或妖娆美丽或小巧可人的女人,让这不大的城市,精致的街道,深深印刻在若锦的记忆里。

黄昏时分,走在米拉之家附近的小街道上,找到一家咖啡馆坐下。若锦穿着简洁的白色无袖连身裙,软软的鬓发有一缕汗湿,贴着左侧脸颊,神情因一天的观光而稍显安静与浅浅的疲劳,眼睑微合,纤细的手指随意地握着杯口。

姬洛凌靠在墙边,出神望着这个同在异国的少女。夕阳照射在她身上,带着余热。纤瘦的身材可以看出微微的婴儿肥,显得稚嫩可爱。光裸的手臂也是微微的暖色调,只是修长纤细的小手却被挡在阴影里,现出浅蓝色调的白皙。神情却是迷惘的,似乎思绪已飘到了另一个世界中。

她在想什么?眼尾微微上挑,眼睫微颤如羽,漂亮的唇微微抿起,只是唇角却是天生微微上翘。她却不像他那些女同学,神情总是或雀跃,或娇气地因一些小事而愤愤,或对外地的同学显露不经意的傲慢。

她是平和的,脆弱的,却又似乎有着潜藏的勃勃生机。她正如他今天看到的那幅油画中的不知名少女,带着十三四岁女孩仍未退去的羸弱,却又因天性中的善良敏感和潜藏的强大生命力而含着无限未知的可能。

她是在等待着他的出现。

脑海里蓦地闪过这句话。姬洛凌忽然一惊。此时他也才刚14岁,无法准确理解这句话的涵义。而母亲此时叫他,他该走了。

若锦不知道,在她未曾注意的时刻,命运的转轮已经启动。无论她怀抱着如何忐忑的心情,在遇见他的时刻如何小心翼翼,他们却是必要遇见彼此,发现彼此的。她在轮回中曾经错失过他,然而前世的他,何尝不是孑然一身?

第四章钢琴王子

回国时已是8月末了,再过几天就要开学。

若锦决定去街上走走,找一家琴行询问行情。

对于h市,若锦其实只对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稍微熟悉。没办法,她只在初中时代在这里住过三年,而这期间还是典型的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学生生活。

二十一世纪初的h市正在蓬勃发展中,市中心刚刚开了一家kfc。不过这一次,若锦要逛的是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街道。

骑着自行车经过念一桥的时候,若锦微微一顿。这里附近是凌峰的家。

若锦曾经在初中时代对凌峰有过微微的喜欢。单纯的少年少女之间的相互吸引。然而在她离开这里之后,两人就失去了联系。那时候若锦对于企鹅之类的软件是一无所知的。

离开念一桥,经过河道边的时候,若锦听到了钢琴的声音。是卡农。

停在这家隐蔽的琴行门口,若锦好奇地推开古朴的大门。

利落的短发,白色的衬衫袖口卷起,十指修长有力,侧脸线条流畅优美。一时间,若锦有些疑惑。这个大男孩好眼熟。

男生弹奏完毕,转过脸看向门口。

若锦一时间更是迷惘。

男生只是微微瞥过若锦,便起身向里间走去,神色间颇有些傲气的疏离。

电光之间,若锦“啊”了一声,叫了一句,“夏星!”

夏星正要进里间,听到此处微微一顿,神色疑惑地看向她。

若锦窘迫,只好微微点头,“学长!”

若锦此时已经想起了他是谁。

前世初二时,h市一中要举办九十周年校庆,其中有一场文艺晚会。若锦和左小然,邹雪等初中部女生也被挑去,与高中部的几位学长学姐同台演出一个集体舞蹈。

夏星与另一个学长章成和学姐连华是领舞。

当时的她们对于夏星和章成两位学长都怀着仰慕的心情。因为他们长相俊秀,身材高挑,是高中部的明星人物。

只是若锦没有想到,夏星还是个钢琴王子。

她其实不怎么会关注八卦新闻,因而对于这两位明星学长只是稍有好奇,却不曾了解过。

这时夏星疑惑过后,听到她对他的称呼,却仅是点了下头,就进了里间。

还真是个傲气的人啊!与前世若锦对他的印象相差无几。

不过若锦也不在意,何况她自己有时也会不经意的如此,只是对初次见面的人兴趣不多而已。

于是若锦独自看着店内各种乐器,以及贴在墙上的说明。

店内提供乐器课程,钢琴是120元一节课,45分钟,吉他是50元一节。这两样都是若锦感兴趣的。比较下来,若锦决定先学学吉他,毕竟成本低,也没有钢琴要求高。

若锦毕竟只能抽空学习,还是慢慢来。

正打算找店员询问,忽然又有人进来。

若锦一看,乐了,原来是她们初中部的外教。

是学校今年新招的外教,前世若锦不曾与他交流过,因为他只教初一新生。

他长着尖尖的鹰钩鼻,身材高挑健硕,但着装却很是随意。

若锦自然地跟他打招呼,并自我介绍。他很是高兴。

他们俩人就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