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幸福一点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幸福一点点-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的地方。
  小孩子性子不稳,正是玩闹的年纪,学戏时虽然也很认真,但是神经之间却是很放松,带着孩子特有的童真之气。余晓菲虽然也有些孩子气,但在学戏的时候却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异常的认真,似乎像是背负着什么沉重的压力,一点儿也不对自己放松,就好像是一松懈下来就会被拉下一样。李老师想到这儿,笑了一声,自己也想的太多了,不就是一个略显稳重的小孩,还真当她是大人了,那有这么多想法。
  后来,李老师又发现,余晓菲对程派青衣有一种超乎一般的执着。虽然孩子们都是因为喜欢才来学戏的,但是余晓菲给人的感觉却不仅仅是喜欢,用“迷恋”来形容也许更加贴切一些。每一段戏她都会反复的练习,每一个咬字和音调她都重复的唱很多遍,从中寻找最适合的发声、换气方式。每当自己示范新戏的时候,她都会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连细微处也不错过。而对于自己送给她的示范磁带更是小心翼翼的收起,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订着自己,害得自己一心软又送了两盒带子。
  再后来,开始教表演身段了,李老师再一次为余晓菲的执着震惊,从来没见过一个只用六七岁的小女孩,可以为了学戏坚持到这个程度。虽然说自己幼时学戏也是下了苦功夫,但也是在大师兄的监督下才坚持下来的。而这个孩子,只因为动作太过僵硬,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就强迫着自己把动作做到极限,保持着一个动作不变直到下课。
  当看到小女孩通红的小脸,和那双含着泪却坚定无比的眼睛,李老师动容了。
  京剧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那样引人注目了,虽然还是有人关注,有人学习,但是和以前比还是差的很远。李老师不只一次想,京剧的发展还缺少些什么?还需要些什么?
  当李老师年到余晓菲坚定的眼神时,突然觉得京剧发展所缺少的,所需要的已经找到了。只有这些执着的孩子,那么中国的国粹就会一直辉煌的发展下去……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苦练,慢慢余晓菲整套动作做下来再也没有一丝僵硬,举手投足之间也带着几分温婉的气质,表演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李老师看着小女孩因为自己的肯定而兴奋不已的样子,会心的笑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李老师对余晓菲也了解的不少。知道这个小女孩从小就喜欢京剧,尤其是喜欢青衣和老生;知道小女孩从小跟外婆学习刺绣,自己生日的时候就收到了一幅精美的牡丹绣出品;知道小女孩对中国古文学有很大的兴趣,课余时间里还能跟自己聊聊诗词;知道小女孩跟外公学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忍不住把自己的绝技“双手字”教给了她的;还知道小女孩从小就很有计划,似乎把一生要做的事都已经想了了……
  李老师越来越喜欢这个执着的小女孩,在余晓菲可以独自登台之后,便介绍她去参加全国青少年戏曲比赛,还打电话给自己的大师兄,希望他能照顾一下自己的徒弟。
  李老师是五岁时开始学习程派青衣的,当时她是师傅最小的弟子,上头的师兄师姐基本上已经都出师了。师傅把教导自己的任务交给了大师兄,大师兄已经出师多年,参加了不少演出和比赛,得过很多全国性的大奖,在青年一辈里也是拔尖的人物。
  按年龄来说,大师兄可以算是和自己的父母差不多大,对自己也照顾的很,把自己当小孩一样疼爱(MS老师你当时就是个小孩啊!),所以两个人的感情非常的深厚。自己离开师傅回到家乡后,一直没有和大师兄断了联系,偶尔在电话中还会提到余晓菲。所以对于自己的托付,大师兄的满口答应。
  余晓菲去参加比赛的这段时间,李老师一直心神不安,总是在想小女孩第一次登台会不会紧张?一紧张会不会出错?出错了会不会影响成绩?会不会造成心理负担……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决赛。
  决赛是在中央戏曲频道直播的,当看到余晓菲上场的时候,李老师紧张的不得了,回想起来,自己第一次登台的时候,一直在后台关注着的大师兄也是像自己这样紧张吧?!
  还好余晓菲的动作很流畅,唱腔也发挥出超常水平,没有一丝紧张的感觉,很顺利的完成了表演。李老师当时就想,这孩子难道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在台上的表现居然比平时练功时还好。虽然只得了第二名,不过那也是因为年纪小,还需要磨练。
  当余晓菲回来时,李老师问起她在台上的感觉。当问到“上台紧张不?”时,得到的答案居然是“忘记想了”?!郁闷得李老师半天没想起来要说什么!
  和大师兄通话时说起此事,害得电话那头的大师兄大笑不止,最后好不容易止住笑的大师兄居然说“小丫头不错,跟你小时候很像”
  怎么会跟自己像?!虽然自己第一次登台也忘记紧张了……绝对不承认自己做过这么没神经的事!
  不过大师兄看来真的很喜欢那孩子啊,不光指点了她戏曲表演,还将自己得意的“程氏双剑”教给她,离走时更是把珍藏的“鸳鸯剑”当做离别礼物。
  想到这儿,李老师又有些不高兴了。自己的徒弟居然送了大师兄一幅“双面绣”,自己还没收到过呢!
  早就听徒弟说上次陪外婆回江南的时候学习了很多苏绣的技法,其中就有“双面绣”。不过因为还不纯熟,所以没有送给自己。这次居然让师兄抢先了!想到大师兄在电话里得意的口气,心里是直泛酸。
  不过自己的生日快到了,到时候一定也能收到徒弟的心意吧。
  果然,在生日的时候,自己也收到了一幅双面绣:一面是《碧玉簪》身着凤冠霞帔李秀英,另一面绣的也是“桃李满天下”
  这孩子,待人真的很用心。自己演出的剧目很多,而《碧玉簪》中的那出《送凤冠》却是自己的成名之作,无意见跟徒弟提起过,没想到她一直记得……
  当知道余晓菲要去美国的时候,李老师很是不舍,那么远的地方,以后见面就难了。还过这孩子一直是很有计划的,既然已经决定去,那一定是都安排好了,自己也不必太过担心。其实,很久以前她就知道,这孩子并不适合在舞台上发展。性格太过安静,向往的是一种平淡的生活,舞台上那种绚丽多彩的生活并不适合她。也许以后会像自己一样教孩子唱戏?看来大师兄说的对,的确跟自己很像啊。
  虽然说不但心,李老师还是想着要给余晓菲准备些什么。将自己收藏的京剧资料整理了一些,加上自己准备在过年送的戏服一起送给了余晓菲,希望她在异国他乡也不要把功夫丢下……

  番外:程师傅

  程师傅家有一幅精制的双面绣,一面绣着一位身着戏服,英姿飒爽的女将;另一面则绣着色彩鲜艳的“桃李满天下”。这幅双面绣就放在客厅的柜子上,闲来无事的时候,程师傅总会将它拿下来把玩。
  这是程师傅小师妹的徒弟临走时送给自己的,一想起那个小丫头,他就忍不住想笑。
  小师妹是师傅的关门弟子,比自己小很多,所以一直以来,自己都非常照顾她:每当小师妹学会一段戏,他都高兴的不得了;每次小师妹因为练功受伤,他都担心的跑前跑后面小师妹第一次登台,他跟在身后,叮嘱各种注意事项,比当年自己初次登台还紧张,结果还反过来被小师妹安慰,说不要为她担心;小师妹得的第一个奖状,被他小心的收藏起来……当时连师傅都笑他像是养了个女儿,小师妹更是玩笑的称自己为“师兄爹爹”,而自己也真像是在养女儿(俗话说,女儿要娇养)。
  所以当接到小师妹的电话请自己帮忙照顾下她来参加比赛的徒弟时,他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自己这么多年来也收了不少徒弟,不过都已经艺成出师了。身边的徒孙到是不少,但是总觉得他们过于呆板,在自己身边总也放不开,怎么看都不称心,索性也就不管了。
  小师妹性格便于安静沉稳,登台一段时间后就回到自己的家乡教戏。也收了不少徒弟,但却是第一次对某个徒弟如此上心。而且听她在电话里介绍,这小丫头还是很不错的,能被小师妹夸,定是有不俗之处。要知道,自己这个小师妹虽然学艺比自己晚,但那看人的眼力可不低。
  放下电话,程师傅就联系上了自己的大弟子,这次戏曲比赛的负责人。
  在比赛现场,程师傅见到了那个名叫余晓菲的小女孩。那是一个胖嘟嘟的小丫头,大大的眼睛总是带着笑,说起话来柔柔软软的,有点儿“吴侬软语”的感觉。
  余晓菲参赛时选的是程派比较有名的戏《锁麟囊》中的一段《春秋亭》,小丫头扮演的薛湘灵,身着嫁衣端坐轿中,表演到位,唱腔优美。虽然还略显稚气,但那认真投入的表情怎么看都让人舒服。对于一个初次登台的小女孩来说,表演的可圈可点,一点也没怯场,真是不错。
  比赛后的一段时间,程师傅就把余晓菲接到家中教导。程师傅的台风与李老师略有不同,带着一股子英气,演绎出来的人物,也非常的大气(李老师的表演则是偏于委婉)。因为比赛中那场面让自己看着很舒服的表演,程师傅指点起来也非常的上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程师傅也暗自赞叹小女孩的坚忍之心。自己脾气自己是很清楚的,因为幼时学戏师傅是按传统的授戏方法教导自己(“严”师才能出“高”徒,旧时艺术传承对弟子要求都非常严格,打骂也是常事。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弟子能出师,有出息,和现代某些为人“师”者体罚学生是完全不同的。不客气的说,现代大多数老师是不合格的,心中掺杂的东西太多,真正为人身表者太少。),所以自己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也受到了影响,对弟子很严厉,也总是叫苦。可这小丫头,年纪不大,却心性坚忍。学戏的时候再大的苦也不哼一声,自己有时候气急了骂两句,她也认真听着,不反嘴——这在现在的小孩子中可是少见。有时候自己的弟子都有些看不过去了,看着自己的眼神都有些异样,像是责怪自己太过严厉,一帮臭小子,居然敢给师傅脸色(其实那是因为程师傅的徒弟大多都年近三十,看着余晓菲这么小个女孩,都有种父(母)爱泛滥的感觉,所以对于师傅都就些不满了)。
  刚开始还以为她在装着对自己恭敬,结果后来发现,自己对她越严厉她反而是越发的对自己恭敬(余晓菲上辈子虽然是浑浑沌沌的过了二十九年,但在社会上也混了那么多年,对事情也是看得比较透彻,加上自己的性格使然,所以在她看来像程师傅这种虽然嘴上严厉但都是为自己好的人,比那些面上温柔心里不知道想什么的人好相处,而且既然是为自己好,那么凶一点也没什么嘛)。害得自己有时候想骂两句,可一看到那双无辜的大眼睛就张不开嘴。好在这丫头也努力,资质也不错,渐渐的掌握了要领,也不用自己敲打了。
  后来无意间看到小丫头在练剑,还似模似样的。才知道她从小跟着外公学过毛笔字和太极剑,自己的小师妹还将“双手字”教给她。要知道,那可是小师妹的绝技,还曾因此技得过奖。之前也有学生想跟她学,却都因耐性不够未成。
  看着小丫头练剑,自己也一时手痒,舞了套双剑,看的小丫头两眼闪光,直直着盯着自己手中的双剑。嗯,有咱满足感觉,这种感觉可是很久没有感受过了,一高兴,就把这套剑法教给了她。这小丫头也算不错,练了几天居然也有些架式了,让自己这个当师傅的很有成就感。教徒弟就是这么一回事儿,徒弟有进步,师傅就高兴。
  再后来,小丫头要回去了,自己还真有点儿舍不得,当自己的收藏“鸳鸯剑”送给她当离别礼物,感动得那丫头抱着剑哭了老半天。
  让自己没想到的是小丫头给自己的离别礼物,居然是她自己绣的一幅双面绣。要知道,刺绣本就是一种难学的传统技艺,更何况是此中绝技“双面绣”。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双面绣好像还是在三十年前的一次中国艺术展上,虽然小丫头绣的没那艺术展上的好,却也是精细的很。最重要的是上面的图,那上面的人物绣的可以程派武戏代表作《沈云英》。
  很多人都说程派无开戏,哼,每次听到这种说法程师傅都是嗤之以鼻。程派创始人程砚秋六岁投荣蝶仙门下,练武功,向荣春亮习武生。一年后向名武生教师丁永利学戏,后因扮相秀丽,改从陈桐云习花旦,后发现嗓音极佳,改学青衣,师从陈啸云。十一岁登台演出,以其超凡的文武之功,唱、念、做、打崭露头角,行内外耳目一新。后来他学习绘画、书法、舞拳练剑、观摩电影艺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美学情趣,才有了日后这么艺术创作,可谓是文武双全,他所创造的“程派”艺术又怎么会没有武戏!
  程师傅的武戏也是出了名的,虽然很多人对程派的文戏了解更多一些,但他自己却更倾心武戏,更是跟着师傅学习剑法,一对双剑那也是在业内有名的。所以余晓菲在绣人物的时候便选了一位武戏人物,果然深得其心。而另一面的“桃李满天下”更是寓意深远,程师自是欣然收下。
  后来在与小师妹通话时,程师傅还得意的炫耀了下自己收到的礼物,让小师妹很是嫉妒,想必回去后定会找小丫头也要一幅吧。不过那丫头也真有趣,居然还能有“忘记想了”这一回答,怪不得在比赛时不怯场呢,还真像她能做出来的,
  过了段时间,又听小师妹说她去美国了,自己居然也跟着担心起来,两个人在电话里总是想着:那丫头会不会不适应啊,会不会吃不好啊,会不会睡不好啊……所以在徒弟去美国公演时,自己特意嘱咐他去看看那丫头,看看小丫头过的好不好……

  10苏绣

  余晓菲想利用上学前的这段时间,为自己的手工刺绣品找个代销点。虽然出国家父母给自己准备了一些钱,但是以后的费用,余晓菲不想再向家里要。
  马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