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乐(wan)》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农家乐(wan)-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绞焙蛞浅隽寺易樱哿巳思遥飧鲈趺此悖课铱傻5辈黄稹!�

张氏听她话里话外都是不信任自己的样子,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指着柳氏道:“你行,你行,我让大福回来说话。”

柳氏瞥了她一眼,端起木盆,把里面的水朝着院门边南墙缺口哗啦就泼出去,三婶和二婶正探头往里看呢,结果被泼了个正着。洗衣服的灰水里面掺了草木灰,又咸又涩还有说不出的刺鼻子味道,弄得两人扶着墙干呕不已。

柳氏从树枝的缝隙里看到那两人,笑道:“哎呀,他二娘娘三娘娘,来了怎么不进来,在外面干什么呢?我们这墙一直没垒起来,泼水习惯了,真是的,快进来擦擦。”

那两人哪里还好意思,赶紧敷衍了两句家去换衣裳。

柳氏回头对张氏道:“娘,织手套的事情,虽然是秀瑶想出来的,不过我们做不得主,你得去问桂芳。”

张氏哼道:“好,我就去问她。不过我先给你说好了,别到时候你去捣乱。另外我还有件事,你们家租了耕牛,咱们一起使。回头就让他二达达过来牵牲口。”

柳氏笑道:“怎么不行呀,牲口反正是官家的,谁出钱谁就牵去使唤。我们租了三天的,这是最后一天了。官家有规定,要喂精饲料的,娘你别忘了。我让大业去里正家打声招呼,就不去送了,直接给娘牵去。”说着她就去忙活,不再管张氏。

这如果是从前,柳氏租了牲口都要主动跟公婆家合伙的,可现在张氏一会要把秀芹弄去换亲,一会儿又要秀瑶去周二混家,现在又挑唆二显和自己闹。她要还是把牲口给那边用,她自己得多闹心,她又不缺心眼,自然不肯。

张氏没想到自己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大媳妇就这么不温不火地对付自己,真是气煞她。可她又没有招,不禁有点懊悔当时要分家,又恨柳氏精明,竟然非要找了证人分家。否则,自己现在就要求再在一起,儿子媳妇也不敢说什么。可找了人做证明分了家,要是再那样,就是自己出尔反尔,让人家戳脊梁骨。她气呼呼地出去,往北去周强家找张桂芳问织手套的事。

等秀容和秦大福等人回来,张氏早就被柳氏气走了,秦大福几个问,柳氏装作没事一样让他们吃饭。这几年她已经练出来了,对付婆婆就得舀住她的短处,踩住她的痛处,使出自己的法宝。柳氏的法宝,就是分家的时候净身出户,以后自己家赚了什么都是自己的。你张氏想要也行,那就都分家,分了家然后轮流养老,若想不分家单单来大房要东西耍威风,那是不可能的。

柳氏因为家里干活,给他们加菜,有一小盆炒鸡蛋。这不是在一大家子的时候,大家也都吃得斯斯文文的,没有人抢。秦业和秀芹几个,甚至吃了两筷子就不再去夹鸡蛋,而是吃白菜菠菜和咸菜。秀容秀瑶几个也懂事,都会让着别人,连秦扬都吃两口就不吃,说给爹爹哥哥吃。

所以,一小盆鸡蛋,到最后反而剩下,柳氏就学着张氏那样,给他们分,让他们必须吃掉。同样是分,但是动机不同,一个是怕多吃,一个是怕他们吃得少。

吃完饭,秀瑶还和秦扬捡了一些合适的鹅卵石,舀回来砸破可以当火石放在火镰里。秀容和秀芹洗洗涮涮,秀娴去把挖猪圈的活儿收收尾儿,秀瑶就让秦业帮他们做火石。

柳氏对秦大福道:“咱去爹那里走走,这些天太忙,我一直也没去。今天娘过来说了会儿话,让我们过去走走。”

155羊挨打

155小羊挨打

秀瑶和姥爷去了磨坊;大哥二哥正帮着大舅他们忙活,自从增加了买卖的生意;这些天磨坊里更忙活。柳飞都请了假来帮忙,他和秦显帮忙算账记账。柳飞因为本来读书的目的就为了识字记账的,所以任先生根本不强迫他,家里忙就让他去帮忙,家里空了就让他来读书,非常自由。

磨坊有人打理,老柳头就能空出手来。他和秀瑶去看那片猪圈;秀瑶拿着她的炭笔,还拿了一块木板专门垫着写字画图用。

那片大棚虽然没有盖好,但是猪圈坑已经挖好了,也有了墙基,只等着后加工。

秀瑶看了看,将草图画下来,“姥爷,这猪圈咱们改改,免得以后打扫圈栏不方便。”如果像家里那样是个四方的大坑,等圈肥满了就要用铁锨往外撅粪。墙上有个方孔,平时用土坯垒着,往外扔粪的时候就拿开,然后一锨一锨地往外扔粪。

家里一年就养一茬猪无所谓,空闲的时候打扫圈栏,可这里要专门养猪,不可能把猪都赶出去花半天的时间来仍粪。而且那样打扫圈栏格外吃力,又臭又脏的。

老柳头问她如何改。

秀瑶想了想,“咱们一共是三间圈栏,都可以建得宽敞点,到时候一间可以养十头猪。这么多猪一天能造好多粪肥呢。我们把圈坑底下弄成一边高一边低的,上面搭上石板,到时候猪尿和猪粪就能流下去。”

老柳头一下子就领悟了,他笑道:“咱们把圈坑挖到墙外,在那里也挖个坑,然后直接堆肥沤肥,这样可省事了。”

秀瑶笑眯眯地夸他:“姥爷,你太厉害了,都猜到了。”

老柳头嗨嗨笑着夸回去:“还是咱们瑶瑶聪明,想出这样的好法子。这样一来猪圈里干干净净的,还好打扫,后面的猪粪也好掏,不用那么麻烦。”

想着俩人自己夸自己,秀瑶就哈哈直乐,“猪还不容易生病呢。”

老柳头看了看,这里好几亩地,隔着磨坊也有些距离的,“应该不至于熏到磨坊那里吧。”沤肥的时候不臭,往地里运送的时候可臭呢,不过干粪又好一些。

“姥爷,离着好远呢,中间有一片地瓜地,磨坊那里还有条小河,到时候咱们还得把磨坊外面也挖条小河,把水引到这边来。这样喂猪、沤肥就更方便了。”

老柳头点点头,“是个好办法。这一次秧地瓜,咱们就能直接引水过来,用水车把水车到地里来,浇堆的时候就不用挑水了。”

这样可省了不少力气呢,秀瑶也很是欢喜。

她又设计猪圈的其他部分,按照秀瑶的设计,一座猪圈三分之一覆顶,像屋顶那样,然后三分之二是露天的。在一边盖上带顶棚的圈栏,中间用矮墙隔开,就是两座猪圈。这样,这一片地可以盖四座猪圈,以后如果猪多了就再去对面盖另外四座。

而除了圈坑和家里养猪的方式不同,圈墙也是有区别的。

家里的猪圈为了挡住人的视线——有人家也是在里面上厕所的,圈墙都高高的,或者直接和牲口棚连在一起,可以节省空间,牲口棚的厩肥也能直接扔到圈里去。

而现在的猪圈墙,秀瑶只让垒了一猪高的矮墙,然后每隔半丈垒一根石柱子,此处露天不用覆顶,只在柱子和柱子间搭木梁。

秀瑶是出于多方面配合的考虑,这片架子到时候可以种菜,像葫芦、丝瓜、瓠子、吊方瓜等,需要爬高吊果实的蔬菜,恰好能利用起来。

而除了能和蔬菜搭配合理利用资源,蔬菜也能在夏天给猪猪们遮挡强烈的阳光,吃不掉的菜也可以拿来喂猪。

等到了秋天,蔬菜摘光,藤蔓铺在梁架上,就成了天然的支撑。上面铺上厚厚的稻草苫子,可以给猪猪们保暖,促进猪猪们生长发育,减少疾病。

需要通风的时候就把草苫子打开一片,下雨下雪,十分寒冷的时候就都盖起来,绝对方便。

老柳头听得也是两眼放光,恨不得立刻就把猪棚搭好,然后把猪猪们送到这里来享受享受。

三月初二那天,七姥爷就送来四只小猪,剩下的八只说好等姥爷家的猪圈修好了再送过去。

秦业让柳飞赶着驴车去送他们,老柳头道:“我看就再住两天吧,你姥娘过六十岁大寿,到时候你大姨小姨他们都来,你爹娘也得过来,一起回去也行。”

秦业却觉得家里不能有人,再说还得看树苗呢,自己已经来了将近十天了,不能再待下去。他笑道:“让二显和瑶瑶住下,姥娘,我给你磕头,等你做寿我就不能来了,得家去看树苗,不能没有人。”

李氏知道秦业懂事,她道:“大业是个好孩子,家里是得看着点,姥娘就不留你,叫小飞去送你。”

秦业对秦显道:“二显,你住下,等爹娘来了再一起回去。”

要是以前,秦显巴不得能住下,不过这次他却很懂事,“大哥,到时候爹娘都来,家里没有人也不行,我和你一起家去,让小妹儿多住两天好了。”

秀瑶听见忍不住看了他一眼,二哥真的变了好多,来了这些天一门心思去磨坊帮忙,现在竟然要主动家去,可见二哥是变好了,知道为大家着想的,她心里也很是感动。

李氏看他们兄弟感情好,也高兴得很,就不强留,让柳飞赶着驴车去送他们。等傍晚柳飞回转的时候,同来的还有秀芹和秀容,柳氏说两闺女也挺累的,让她们来姥娘家住两天散散心。

李氏却知道秀气大了,已经十六岁,是说亲的年纪。女儿这是让秀芹来熟悉一下,想就近给她说门亲,而秀芹向来害羞,不大出门,就让秀容陪着她过来。

知道女儿的心思,李氏自然也高兴,外孙女要说亲,她也紧着张罗,夜里她做针线和老柳头掰着指头数算着谁家的小子合适。

老柳头问她:“有没有上门提亲的?”

李氏停了手里的活儿,“你也知道他们家那情况,上门主动提的,家里条件都还不如大业家呢,秀芹那性子不比秀娴,过去了就是遭罪的。当媳妇和当闺女又不一样,她娘可不舍得。指定是都推辞了,只是家境大好的,人家也要找门当户对的,又嫌弃秦家穷,就这么拖着。倒还是咱们上心给孩子留意留意。”

老柳头嗯了一声,吧嗒了两口烟袋,“要是这样的话,白家疃老白家的儿子倒是不错。”

李氏想了想,“那个老头儿家?他儿子不是去年说亲了?”

老柳头笑道:“那是他二儿子,他三儿子今年也十八了,比咱们秀芹大两岁,也该说亲的年纪了。”

李氏点点头,“要是他家倒不错。虽然不是什么大富人家,可家境不错,比咱们还好点。白老头和咱们关系也不错,你说合说合,只怕也能成。”

老柳头又摇头,“这个事儿不能我来说,得另外找人。”

李氏将针线放回笸箩里,挑了灯线,“你为什么不能说?”

老柳头笑道:“你想呀,我主动说,那不是掉了咱们秀芹的架?回头让人跟他一提,他自己动心了,到时候会来看,看中了自然就好说了。”

李氏捶着他,嗔笑他;“你这个老人精儿,就是会算计,那你找谁说?”

老柳头故作神秘:“你捶我,我不说了,困觉。”

李氏急着揪他的耳朵,“你个老头子,快点说,要不我睡不着觉。”

老柳头哎呀哎呀地道:“你轻点,轻点,我说还不行嘛。”

另外一间屋里,秀瑶姐妹三个加上秦扬,正亲亲秘密地说话。秀容让秦扬把学堂里的新鲜事儿说给她们听,秀芹也静静地听着。

秀容问他:“小羊儿,你们学堂有没有那种很有钱的少爷?”

秦扬道:“有呀,任家的就是少爷,还有两个书僮呢。”

秀容又道:“是那种看起来非常干净高贵,让人觉得自己不敢靠近的人吗?”

秦扬疑惑道:“那是什么人?任家少爷挺和气的,不难靠近。”

秀容叹了口气,寻思道:那就不是了,这么说那个顾宁还真是少见的呢,她问秀瑶:“瑶瑶,你后来见过那位宁少爷吗?”

秀瑶则满脑子都是她的自垦田和猪大棚,根本没有留意他们聊什么,听三姐说什么宁少爷,她道:“他说给我弄什么番麦种子,结果也没弄到,再就没联系,听柳青说回济南府了。”

秀容就不说话了。

三月三,过神仙,相传是西王母生日,大人们给小孩子讲故事,说只要去郊外踏青,就能看到神仙们下凡聚会,度化修仙的生灵们,甚至能听见狐狸说话,看到野兔化人形。那时候只要祈福,百分百地灵验。所以,三月三这天,又成了当地人约定成俗的踏青日。

三月三也是秦扬的生日,一大早李氏就给他擀了一碗细细长长的长寿面,里面一只荷包蛋。秀瑶秀容秀芹三个也有份,跟着秦扬沾光。

昨夜跟姐姐们聊天睡得晚了,秦扬早晨就起得有点晚,又因为姥娘做了好吃的面条,吃得吸吸溜溜的有点忘了时间。

秀瑶提醒他,“小羊儿,你要迟到了,赶紧走吧。”

秦扬一边吃面条,含糊道:“我还没吃完呢。”

秀瑶笑他:“来,我给你吃,你快走吧,迟到了先生打手板。”

秦扬不肯,因为姥娘说生日吃长寿面,一辈子长寿可以找八个媳妇,秀瑶一直觉得冷汗哒哒的,不知道长寿和找八个媳妇有什么关系,反正秦扬是媳妇迷了心窍了,认定自己要八个媳妇的。

秦扬吃完了面,背起书箱来就跑,以前还能让柳飞带他,现在柳飞不天天去学堂,他就没了依靠,只能自己督促自己。

李氏看秦扬跑得急,大声叮嘱:“慢点,慢点,别摔了。”

老柳头也去外面折了柳条回来,今年节气晚,还得有十来天才清明,所以柳枝上只有酥嫩的小柳芽。老柳头把柳条在屋里四处抽了抽,然后就插在了堂屋那只插鸡毛掸子的耸肩梅瓶里。

他对秀瑶几个道:“三月三,茅芽尖,你们几个丫头,去玩玩吧,拔茅芽吃。”

茅芽其实就是白茅草抽出来的嫩穗,被嫩绿的叶子包着,略微鼓起里,这时候摘下来可以拔开外皮吃里面的白白的穗。那穗其实就是白茅的花,过些日子长出来,就白飘飘地一片了。

一大早柳红木就跑过来找柳飞玩,气喘吁吁的,额头冒出了晶莹的汗珠。他看到秀瑶几个出来的时候,脸颊立刻红了一下,赶紧笑,“我们去拔茅芽吧。”

李氏就让秀瑶姐妹三个也跟着去玩一会儿,等晌天再回来吃饭。秀容兴致勃勃,东瞧西看,一个劲地让柳红木去给她拔那些大的茅芽。秀芹却很拘谨,出了门玩不开,眼睛也不敢乱看,使劲揪着自己手里的帕子,似乎生怕那帕子飞了一样。尤其是有青年拿眼睛偷偷地看她,秀芹的脸就更红了。她十六岁的年纪,身材窈窕,皮肤细嫩,正含苞待放,鲜葱一样的水灵。虽然穿着朴素的衣裙,可在野外酥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