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好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白山下好种田-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陶庆年带来的,也无非是些点心,茶叶,两块尺头,一小坛酒,这些东西,作为回门礼来说,也就不算少了。
  陈氏赶紧的说道,“你们这刚成家,哪里有什么闲钱,不用给我们买什么。只要你和慧心好好的过日子,我们这当老的心里比啥都高兴。庆年啊,我们慧心在家没太干什么活,到了你们家,你就多教着点。你爹娘哪里,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多指点着慧心。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好好的,你在外面才能安心不是?”陈氏还是放心不下慧心,所以话里话外的就点陶庆年。
  这陶庆年也是个聪明的,知道丈母娘这是让自己多护着点媳妇。“娘,你放心吧,慧心嫁给了我,我定然不会叫她受委屈的。这我们成亲,娘给慧心预备了那么厚的嫁妆,我心里也是感激的很呢。成亲那天,所有去贺喜的宾客,就没有不夸的。都说咱家人心好,拿女儿为重,慧心的嫁妆,可是镇上的头一份呢。”说起这个来,陶庆年是真心感激许家的。当初自己家弄出那么多的乱子来,人家不仅愿意把慧心嫁过去,还送了那样多的嫁妆和压箱银子,这是陶庆年始料不及的。他心中感激许家,自然对慧心更加的怜惜。
  静涵在一边看着,小姑姑的脸上,一直笑容不断,应该是真的很开心。看着小姑姑这个样子,静涵也是为她高兴,能有一个真心疼爱她的人,比什么都重要。回头看了一下静雅,自己的姐姐今年也十一了,再过几年,就该姐姐出嫁了吧?其实静雅长得和慧心真的有几分相像呢,也是个美人胚子,将来恐怕不会比小姑姑差吧?也不知道什么人能够有这福气,娶到姐姐这么贤惠的女子。一时间,静涵就在那瞎寻思了。
  静雅一看静涵在那发呆,就拽了静涵一下,“走,咱们出去看看娘和三婶忙不忙,去帮把手。”
  静涵回神,就赶紧和姐姐去厨房了。
  这回门不用请亲朋好友,只是自己家人,所以也就不用做很多的菜,预备两桌的也就行了。再加上慧心成亲时还剩下一些菜,也就没那么忙。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所有的菜就预备好了。“静涵,问问你奶奶,什么时候开席,这回门也有规矩,要在太阳落山之前回去。咱们就别太晚了。”
  静涵答应一声,然后就跑回了屋里,跟陈氏说菜好了。陈氏就让赶紧的把酒席摆上,姑娘回门,是不能在娘家带时间太长的,要不然婆家就会不愿意。这大正月的,天也不算长,下午申时末就黑天了,赶紧的吃完让他们回去得了。镇上离着也近,什么时候有空再回来也就是了。
  这样,文翰他们就赶紧的放上桌子,然后帮着往上端菜,没多会儿全都摆好了,大家全都坐在桌边。老爷子开口说道,“今天是咱家慧心和庆年回门的好日子,能喝酒的就喝点,咱们好好地热闹一下。”说完了,就夹了一块肉放到了庆年的碗里。“庆年啊,你是许家的女婿,女婿是半子,咱们可是一家人,不用外道,该怎么吃就怎么吃。敞开了喝酒吃菜,听到没有?”
  陶庆年点点头,“哎,爹放心,庆年不会装假的。”说着,倒是先给慧心夹了一些菜过去,慧心看他这样,脸一下子红了,低头捧着碗吃饭。
  许家人一看这样子,都是高兴地很,慧心过得好,大家也能放心了。老爷子让志新三兄弟一起陪着庆年喝酒,又嘱咐了一句,不能使劲灌,呆会儿他们还要回去的。不过话虽这么说,兄弟三个敬妹婿酒,这陶庆年哪里敢不喝,一来二去的,还能喝的少了吗?好在这东北的男人,酒量都还不错,陶庆年还算没喝醉。
  一顿饭从午时开始吃,到了未时中,才算是吃完。当然,这些小孩子是不算的,他们早早的就吃完了饭,然后跑出去玩了。今年的天气还是有些冷的,外面到处都是雪,孩子们拉着爬犁,找地方放爬犁坡去了。
  静涵也很爱玩这个放爬犁坡,所以就穿上厚棉袄,跟着哥哥们一起出去玩了。爬犁,是东北冬天的一种代步工具,一般是用木头做的,有一些爬犁比较大,用来拉东西,可以用马拉着。还有一种是小的,前面拴根绳子,人拉着走。静涵他们放爬犁坡的,就是这种小的。家里有好几个爬犁,他们全都拽了出去,然后找一个有坡度的地方,拉到坡上,大家坐在爬犁上,前面的那个人一使劲,爬犁就开始往下滑了。
  这爬犁往下滑的过程,最是惊险刺激,前面的那个,要控制好方向,要不然就会跑到沟里或是雪堆里去了。文翰和文成比较大,一般都是他们两个在前面控制方向。
  这段斜坡是村子里放爬犁坡最好的地方了,有不少的孩子也都在这里,所以经常是大家的爬犁排成了一排,然后一起呼啸而下。如果有哪一个方向没控制好,结果就是后面的很容易跟着一起进了雪地里。孩子们也不恼,哈哈一笑之后,继续拉着爬犁往上面走。
  

☆、第四十二章

  慧心夫妻在吃过了中午饭之后,就离开回镇上了。临走的时候,陈氏还有薛氏和朱氏都给慧心带了些东西,慧心推拒着不要,最后还是薛氏给硬塞到了车上。陈氏看着女儿女婿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又落泪了。薛氏妯娌两个赶紧的劝着,这才好了。
  正月十一,志明领着妻子和女儿也走了,陈氏免不了把家里剩下的一些肉啊菜的,给他们带了不少去。朱氏也不推辞,全都拿着。他们离家十来天,回去啥都没有,县里的买卖一般也还没开门,拿些菜回去,至少今晚上不用愁了。
  这一个个的都送走了,家里就清净多了。正月里不让动针线,所以静雅也就没机会做这做那的,跟着静涵一起,成天的跑到邻居家里玩。当然去的最多的,就是林家。
  林家的老大就是林子轩了,他这阵子也是成天的跟文翰他们在一起,学堂还没开呢,他们只能在家里看书,或是出去玩一会儿。而静涵和静雅则是去找玉梅,再加上附近刘家的小秀,赵家的晓娟。几个女孩在一起,每天不是玩嘎拉哈,就是翻绳等,时间长了也就腻了。
  正月里,本来就是个走亲串友的时候,可是薛氏从来就不提领他们去姥娘家的话。静涵有些奇怪,抽了个空,就问薛氏,“娘,你怎么不带我们回姥娘家啊?”
  薛氏看了一眼静涵,“今天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玉梅说,这几天她娘要领着他们回姥娘家里去,我们这几天不用去找她玩了。娘,咱们有空,也去姥娘家呗。”静涵倚在母亲的身边,说着。
  薛氏叹了一口气,说道,“静涵,咱们没地方回去。”
  “啥?娘,我不懂。”静涵一愣,什么意思啊?
  “我娘死的早,我爹,也就是你姥爷就另娶了一个,还带着两个孩子来的。他们对我不好,家里的活都让我干,人家说有后娘就有后爹,这话一点也没错。我爹也不管我,整天的喝酒赌钱。后来我的继母要把我卖了,我半夜里偷偷跑出来的。后来才遇到了你爹,他救了我,我就嫁给他了。所以我没有娘家,你们也回不了姥娘家。”薛氏说着,忍不住就掉下了眼泪。
  静涵哪里想到,自己不过是随便问问,竟然问出来这样的事情来。赶紧搂着母亲,“娘,你别哭,都是静涵不好,静涵不该问娘的。娘,你还有我们呢,娘不哭。”
  以前一直觉得,母亲和奶奶人都非常好,对人和气,而且婆媳之间相处的就跟亲母女似的。没想到,两个人竟然都是苦命人。原来这世间,并不是自己看到的这样美好,或许自己家,在这里也算是个特殊的了。
  薛氏哭了一会儿,也就停了,搂着静涵,慢慢地说着。“静涵,你的性子活泼,跟个男孩子似的,我和你奶奶也没太管你。就是觉得,我们当年在家的时候,都是受尽了委屈的,如今孩子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随着性子来就好。而且女孩泼辣些,以后也不吃亏。你以后还是一样,想怎么都好,不过也稍微的学点东西。你要知道,女人这一辈子不容易,上面要伺候公婆,中间是自己的丈夫,下面还有儿女。都说娶妻娶妻,吃饭穿衣。人家娶个媳妇,可不就是为了吃口热饭,穿件新衣么?咱们不能像男人那样出去挣钱,好歹也得把家里顶起来不是?”薛氏一点点的劝着女儿,她知道女儿的性子,是个闲不住的。可是如今静涵也九岁了,自己九岁的时候,可是啥都会的。静雅性子温婉柔顺,也不太用薛氏操心,反倒是这个小女儿,一天的就跟个野小子差不多。所以今天正好借这个机会,薛氏也好好的跟女儿说说。
  静涵听了母亲的话,知道母亲也是担心自己,“娘,你放心吧,女儿明白娘的意思。以后不忙的时候,女儿就跟着娘和姐姐一起学针线,学做饭,定然不叫母亲丢脸就是了。”她刚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想着要文静一点,装装样子。可是后来知道了原主的性子,加上她本来也就不是个闲得住的,所以没几天就原形毕露了。如今母亲这样说,自己也的确是该改改了,要不然,这假小子的名声可真就坐实了呢。
  薛氏听了静涵的话,就笑了。“你啊,还不忙的时候,也没看见你哪天不忙?好了,娘也就是这么一说,你毕竟还小,也不着急,过几年,你渐渐地大了也就能稳当了。慢慢来吧,娘也不强求什么,只要我的女儿能够健健康康的就好。”薛氏搂着静涵,母女俩在那絮叨着。
  静雅刚刚在奶奶那屋里,陪奶奶说话呢,这会儿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就看到了母亲和小妹搂在一起,不禁有些纳闷了,“娘,静涵,你们俩这是干啥呢?娘,你哭过了?”静雅看见薛氏的眼睛有些红,就说道:“静涵,你又干啥惹咱娘了?”
  薛氏笑了,“没有,静涵没惹我,我就是一时伤心,才掉了两滴眼泪,这又让你看见了。来,过来陪娘唠会儿,咱们娘们这阵子也忙得很,连在一起说会话的时间也没有。”薛氏说着,就拉着静雅,让她也上炕来。
  母女三个,坐在炕头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天。“静雅,你今年也十一了。用不了几年,家里就该给你说亲,你这两年跟娘多学着点家里家外的活计。你的针线是不错了,可是这烧火做饭的,就差了些,以后要多学。”
  静雅点点头,“娘,我知道。”母亲这样说,也是为了自己好,静雅哪里会不明白的。
  “你们姐妹两个,性子是完全不一样,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娘也就你们这两个女儿,自然是想着你们能过得好。咱们庄户人家,也不想着你们能嫁个大富大贵的人家去,那样烦心的事情更多。咱们就找个小门小户的,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才是最好的。”薛氏说出了对女儿们婚事的期许。“娘也不求你们会多少东西,炕上一把剪子,锅台上一把铲子,这两样能拿的起来就行。剩下的,你们爱怎么着,娘倒是也不管。”
  静涵和静雅全都倚在母亲的身边,静雅低声的说着,“娘,我们会好好学的,不会辜负了娘的心意。”静涵在另一边也点头。
  “好了,你们姐妹俩在这吧,也该做饭了。你奶这几天也累着了,我去做饭去。”薛氏看看外面,天色不早了,就赶紧的出去烧火做饭,静涵两姐妹赶紧的下地帮忙去了。
  时间过得飞,外面的天气也越来越暖和了,一转眼,二月已经过了一大半。这天,志新正在家里劈柴禾呢,外面进来了一个人。志新一看,是村子里的村长。“周叔,您今天怎么有空了,,屋里坐。”
  志新领着村长进了屋,正好老爷子今天也在家,村长坐下来,跟志新父子俩在那说话。“志新啊,我今天来,是跟你们说一声,最近这阵子,咱们村里的男人,得挨家的上山去看着咱们的参场子。”周村长说道。
  “周老弟,这是咋了?不是有看参的人吗?咋还用村里人轮班呢?”许老爷子有点不解。
  “唉,老哥,这事吧,也就是巧了。咱们看参的那个老刘头,今年过年死在山上了。这大过年的,谁也没到山上去,等有人去的时候,这老家伙早就死透了,连耳朵和鼻子都让耗子给咬没了。我们这不是想着把他的后事处理一下,可这山上也不能没人管啊?眼瞅着就要开春了,这往后,可就怕有人进去祸害棒槌了呢。”周村长叹了口气,谁也没想到,这个老家伙竟然就这么死了。
  “这是咋说的?怎么还能出这么个事呢?老刘头也是,成天的喝酒,他有可能就是喝死的。”老爷子也叹了口气,“成,那就轮着来吧,谁叫这老刘头突然没有了呢?他这一年也有不少的看参钱,可惜都喝酒了。”
  “行,那就这么办吧,也是真的没办法。等过一阵子,看看能不能找到人吧。看参这活儿,一般人根本就不愿意干,虽说一年也有些银子,可是谁愿意一年到头的在山上蹲着啊?”周村长摇摇头,起身往外走了。
  志新赶紧的出去送他。“叔,你慢走,等你排好了人,就告诉我,这是咱们村里的大事,谁也不能推的。”
  村长摆摆手,也没再说什么,直接走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老爷子和志新说了村长来的事情,然后志新就说这几天得把家里的柴禾多劈一些,省得他上了山,家里还得老爷子劈柴。
  静涵一听原来看参人死了,就问道,“爹,咱这看参一年能挣多少钱啊?”
  志新想了一下,“嗯,这看参是每年一丈棒槌要五文钱。咱们村子大概得有一百来户,每户按三年六十丈算的话,就是六千来丈。这样一算,大概就是三十两银子。怎么了,静涵,你想说什么?”
  

☆、第四十三章

  静涵一听,“这三十两银子算起来可不是小数目了,为什么还找不到看参的人呢?”
  志新和老爷子听了全都笑了,“静涵啊,要不说你是个小丫头,啥都不懂呢。虽说这三十两不少,可是要成年的呆在山上,吃的用的也都不少,到最后也剩不下什么的。所以根本就没人愿意上山看参。一般去看参的,都是一些孤老头子,啥挂念也没有的人。”
  静涵听了,点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陈氏看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