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王的玩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邪王的玩宠-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全部注释

    1。柳阴直:《东京梦华录》载:〃东都外城方圆四十余里,城壕曰护龙河,阔十余丈,壕之内外,皆植杨柳。2。隋堤:隋炀帝开凿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后人称为隋堤。通济渠有一段和汴京城外三里的汴河相重,故其在汴河故道者,又称汴堤。3。曾见几番:考周邦彦生平,周邦彦三别京华,第一次是元佑二年(1087)自太学正出为庐州教授,第二次是政和二年(1112)以奉直大夫直龙图阁知隆德军府并管勾学事,第三次便是这次自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真定府。故云曾见几番。4。行色:送行场面的种种情景。5。故国:这里指故乡。京华倦客:作者自指。6。长亭:古代设在大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舍,也常用作饯别的处所。7。〃应折〃句: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8。榆火:《论语》〃钻燧改火〃句注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改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节期禁火,节后另取新火。唐宋时朝廷于清明日取榆柳之火赐朝中百官。9。别浦:徐坚《初学记》:〃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此指行人离别的河岸。10。津堠:津,渡口。堠:守望兼记里数的土堡,五里一堠,十里二堠,亦称单堠、双堠。11。闻笛:化用李白《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词题为“柳”,实借柳发端,写客中送客之离愁。上片由柳阴、柳丝、柳絮,引出折柳送别之人。“谁识京华倦客”,一句道出“斯人独憔悴”之慨,折柳之多,见出送客之频、宦游之倦,离愁之浓。为下文铺垫、渲染。中片进入此番送别铺叙。踪迹、哀弦、离席,着“旧”、“又”字,表明旅食京华、别愁殊多。接一“愁”字,水到渠成,所愁当为船快、路遥、人远。“回头”犹转眼,“望人在天北”,写居者伫立码头凝神痴望,形神在目。下片写渐远之后凄恻情怀。开头五字两顿,可知心情凄切至极。“渐别浦”二句实写船行孤寂,时间又渐近黄昏,于是又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往昔与她相聚的欢乐,是乐景写哀,最后以“泪暗滴”收束愁绪。全词分往昔、她我、送留、想象与现实反复套叠,叙事抒情萦回曲折,而京华倦客之行为心绪一贯到底。离愁分量笔笔刻写入骨。宋人载西楼南瓦盛传此曲,“谓之渭城三叠”,不为无因。《兰陵王·柳》是一首送别词,名为咏柳,实写别情,其中还寄托了作者官场失意与身世飘零的喟叹。这首词共130个字,分成三片,层次很多,如果没有驾驭长调的才能,如果没有把零丝碎线织成锦绣的深功,对这样的长调是无法展开铺叙的,也无法融铸成统一的艺术整体。周邦彦正是在这些方面显示出他的艺术才能和纯熟的技巧。第一片是咏柳。“拂柳飘绵送行色”,是全词的关键句。它从咏柳转向别情,既交待了咏柳的原因,又交待了这首词的主旨是“送行”。第二片写饯行。这一片可分两层:前四句是“送”,写的是饯别的场面;后四句是“行”,写的是特别的情景。第三片写别恨。先总提一笔:“凄恻,恨堆积”。它对上是总结,对下是提示。下面接着从景、情两方面分别加以补充。“渐别浦萦回”三句是写景,“念月榭携手”五句是抒情。周邦彦发扬了柳永以来创制长调的艺术手法,不仅能层层铺叙,始终不懈,一笔到底,而且还致力于结构的严整与富有变化,呈现出一种回环曲折、前后呼应、疏密相间和不即不离的特点

    编辑本段相关影片

    基本信息

    电影:兰陵王兰陵王

    兰陵王导演:胡雪桦SherwoodHu编剧:胡雪桦SherwoodHu、王培公PeigongWang演员:洛伦佐·卡伦德LorenzoCallenderLanling宁静JingNing杨丽萍LipingYang王学圻XueqiWang制片:郑凯南KainanZheng摄影:顾长卫ChangweiGu

    剧情

    远古,一个以凤凰为图腾的部落生活在中国西南部山林。兰陵是美丽女首领的独生儿子,年轻英俊,是姑娘们喜欢的偶像,美丽的英英深爱着他。附近黑鹰部落的人凶残彪悍。凤凰族人向神祈祷,能有一个男首领,带领他们抵御强敌保卫家园。兰陵终于长大成人率部落杀向战场。两军阵前,黑鹰族首领羞辱兰陵,说他象女人那么漂亮,不是男人,拒绝与他交手。不久,凤凰族的男人们被黑鹰族全俘了去,并要全部处死。兰陵的母亲以凤凰族女首领身份提出牺牲本部落全体女人的贞操,换取男人们的生命。兰陵羞愧中沉入湖底。他却没死,受神的启发,戴上了极凶恶的面具。自此兰陵变得极为骁勇善战,内心也同时残忍暴戾如野兽一般,成了部落里的灾星。兰陵的母亲牺牲了自己,将自己的血喷在了兰陵面具上,儿子恢复了善良的灵性,兰陵成了真正的勇士。
3。…宇文邕与阿史那公主【相关介绍】
    周、齐之际,北方草原崛起了一支新的民族—突厥。突厥本为柔然锻奴,地位低下、受尽欺凌。此时却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柔然帝国,成为了北方草原的新霸主。突厥的王族是阿史那氏。

    对于都在跃跃欲试一统中原的周、齐而言,强大的突厥是不可或缺的帮手。双方都极力拉拢突厥,和亲则是与突厥结盟的最好方式。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北齐在几位暴君的折腾下日渐衰落。北周虽积极搞统一,但政局不稳,权臣宇文护短短几年内换了三个皇帝。新继位的宇文邕刚十八岁,一面小心提防宇文护,一面实施统一大业,实在是力不从心,与突厥和亲无疑可以减轻统一的压力。

    于是,宇文邕即位不久,再一次向突厥求婚。之前宇文邕的老爸宇文泰曾向突厥木扞可汗俟斤求婚,俟斤一开始答应嫁女于宇文泰,不久又反悔,宇文泰也很快病故,首次求婚不了了之。这位突厥公主真幸运,要真的嫁给了老头子宇文泰,还不得早早守寡?这第二次求婚,年轻的宇文邕志在必得,表现得很有诚意,不断派使节呈上大量贡品向可汗求婚,陈说突厥宇北周联姻的好处。一而再再而三,心猿意马的木扞可汗也架不住那么多人的游说,便答应将自己另一个十岁的女儿嫁给宇文邕。本来是做好持久战准备的,没想到木扞可汗答应得这么痛快,宇文邕只需要虚位以待将给自己带来一笔不菲政治财富的小女孩阿史那氏了。

    宇文邕没高兴多久就被一盆冷水泼了个透心凉,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盼星星盼月亮等了八年才娶到阿史那氏。木扞可汗向来在周、齐之间摇摆不定,这个野蛮人太贪心,总是妄想从周、齐两国都获利,被齐人暗中挑拨就断然悔婚。宇文邕很有耐心,仍然继续派使团求婚,在利益的驱使下,木扞可汗再一次答应下来婚事。

    保定五年,23岁的宇文邕派出了一个盛大的迎亲使团迎接准皇后—15岁的阿史那氏。齐人慌了神,又跑到木扞可汗面前大行挑拨之事,木扞可汗真是不要脸,第三次拉下脸皮悔婚,准备把女儿嫁给北齐后主高纬。北周使臣非常着急,屡次恳求木扞可汗遵守原来的约定,可汗执迷不悟,就是不听。北周使团一行人马尴尬地留在突厥,整日唉声叹气,不知所措。

    偏偏这使草原上又是打雷有是大风,突厥人的穹庐损毁大半。天灾降临,可汗又惊又怕,以为自己三番五次的无耻悔婚遭到了天谴,于是不再犹豫,备好仪仗立刻送走了女儿。这是木扞可汗在整个和亲过程中唯一痛快的一次。

    这一场迎亲耗费了四年光阴,阿史那氏到达北周都城时已经19岁了,在那个年代算是老姑娘了。八年的求婚历程,无数次的出尔反尔,阿史那氏的婚姻堪与跨度长达二十年的叶赫老女相媲美。

    直到阿史那氏车骑驶入北周国境,宇文邕才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娶到手了!27岁的宇文邕亲自出城迎接阿史那氏,以表示对皇后的尊敬。

    史书载阿史那氏“有姿貌,善容止,帝深敬礼焉”。她的容貌和举止我是持保留意见的,想象不出一个突厥女子能有多美丽。不过宇文邕对其“深敬礼焉”我可是百分百相信:礼数自不必说,这“敬”除敬重外,恐怕更多地是敬而远之。

    宇文邕与阿史那氏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宇文邕一点也不喜欢阿史那氏,我想这不完全是阿史那氏的问题,问题主要出在宇文邕身上,估计他一见皇后就想起她那贪得无厌的无耻老爸,心里实在不爽。他对阿史那氏的冷落实在太过明显,连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都看了出来。这个早慧的小丫头窦氏是宇文邕最疼爱的外甥女,自幼养育宫中,她偷偷对舅舅说:“国家还没有安定太平,正需联合突厥平定中原,您可得对皇后好一点阿。”宇文邕不禁感叹外甥女的聪慧,从此改变了对皇后的态度,渐渐增加了对皇后的宠幸,虽然心里勉强得很。这个心思伶俐的小女孩窦氏后来嫁给了唐高祖李渊,生下李世民兄弟,被尊为太穆皇后。

    阿史那氏和宇文邕一起生活了九年,始终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九年的滋味很不好受,她一直在默默忍受着丈夫的冷暴力,度日如年。阿史那氏28岁那年,36岁的宇文邕去世,她的丈夫成为一统中原、赫赫有名的周武帝,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她只是个慢慢等死的深宫怨妇而已。新即位的宇文赟—她名义上的儿子已经20岁了,他尊阿史那氏为皇太后。之后精力旺盛、创意无穷的宇文赟变着法儿给这位寡妇改尊号,又是天元皇太后又是天元上皇太后,很没有意义。两年后宇文赟把自己折腾死了,三十岁的阿史那氏成为了太皇太后,名义上的孙子宇文阐八岁。

    不到一年,宇文阐被名义上的外公杨坚废掉,皇宫中住进了新得势的女人们,阿史那氏和北周后宫凄凉地离开了皇宫。因为周武帝皇后的身份,阿史那氏得到了一定地礼遇。其余人等,除了杨坚的女儿皇太后杨丽华外,悉数出家为尼。九岁的宇文阐两个月后被毒死,又过了一年,阿史那氏去世,时年三十二。杨坚将她葬入武帝孝陵,上谥号为“武德皇后”。阿史那氏的一生是孤独的,她从十岁起就开始等待她的男人,可终其一生也没有等到男人的心。

    1993年阿史那氏的墓志出土,上面只是简单地记载着她去世和下葬的日期。

    【本章是提高给各位读者的历史参考,与小说有一定关联。这部书其中贯穿的历史都是真实考证过的,只是其中的女主人翁是小说虚构人物,不要把她和历史相重合哈】
4。…佗钵可汗【相关资料】
    佗钵可汗(?——公元581),名阿史那库头,突厥可汗。公元572——581年在位。

    佗钵可汗是木杆可汗的弟弟,木杆时代为东面可汗(东面可汗是突厥汗国地位仅次于大可汗的方面小可汗,相当于储君,管领突厥东部各属部)。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9年),木杆可汗死,舍其子而立其弟。

    佗钵可汗以阿史那土门之孙摄图为尔伏可汗,统东面,以侄子为步离可汗,统西面。

    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死,死前告诫儿子庵罗让木杆可汗之子大逻便为可汗。

    作为

    佗钵可汗主要有三项建树。

    其一,对中原的外交策略由突厥建国初期的联周抗齐转变为亲齐排周。

    其二,促进了佛教在突厥乃至东北亚的传播。

    其三,吸纳统治区域内的粟特人进入汗国上层,使粟特语、粟特文成为通行全突厥的官方语言文字。

    史籍记载

    隋书列传第四十九

    木杆在位二十年,卒,复舍其子大逻便而立其弟,是为佗钵可汗。佗钵以摄图为尔伏可汗,统其东面,又以其弟褥但可汗子为步离可汗,居西方。时佗钵控弦数十万,中国惮之,周、齐争结姻好,倾府藏以事之。佗钵益骄,每谓其下曰:「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齐有沙门惠琳,被掠入突厥,因谓佗钵曰:「齐国富强者,为有佛法耳。」遂说以因缘果报之事。佗钵闻而信之,建一伽蓝,遣使聘于齐氏,求《净名》、《涅盘》、《华严》等经,并《十诵律》。佗钵亦躬自斋戒,绕塔行道,恨不生内地。在位十年,病且卒,谓其子菴罗曰:「吾闻亲莫过于父子。吾兄不亲其子,委地于我。我死,汝当避大逻便也。」及佗钵卒,国中将立大逻便,以其母贱,众不服。菴罗母贵,突厥素重之。摄图最后至,谓国中曰:「若立菴罗者,我当率兄弟以事之;如立大逻便,我必守境,利刃长矛以相待矣。」摄图长而且雄,国人皆惮,莫敢拒者,竟以菴罗为嗣。大逻便不得立,心不服菴罗,每遣人骂辱之。菴罗不能制,因以国让摄图。国中相与议曰:「四可汗之子,摄图最贤。」因迎立之,号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一号沙钵略。治都斤山。菴罗降居独洛水,称第二可汗。大逻便乃请沙钵略曰:「我与尔俱可汗子,各承父后。尔今极尊,我独无位,何也?」沙钵略患之,以为阿波可汗,还领所部

    北齐后主(556年~577年)高纬,字仁纲,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565年~577年在位)。父亲是北齐武成帝高湛,母为胡皇后。

    高纬即位时,腐朽的北齐政权已经摇摇欲坠。

    北齐皇室骨肉相残的事时有发生,他自己仍然荒淫无道,政治越来越腐败。这位齐后主,是个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昏庸皇帝。他每天都和后妃、宫女在一起厮混,只顾吃喝玩乐,十天半个月不上一次朝。在他的心里,从来就没有“国家”和“百姓”。哪个大臣劝他勤于政事,轻则被罢官、重则被杀头。那些阿谀奉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