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洪荒之我是老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洪荒之我是老子-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云华仙子便在巫山之上隐居自称云华夫人,后有大禹治水之时闻听云华夫人有开山斧可开辟万山,便前往相求,云华夫人念大禹一片赤诚,为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辞辛劳一意治水,便将开山斧赐予大禹。
  昊天上帝在灵霄宝殿用昊天镜已然将一切经过都看到了,不一会隆恩真君便上殿欲向昊天上帝禀告,却听昊天上帝说道:“隆恩真君将玉鼎真人带上殿来吧,朕都知道了。”
  隆恩真君一愣应道:“喏!臣遵旨。”不一会便将玉鼎真人带上灵霄宝殿。玉鼎真人上殿却未曾大礼参拜只是稽首一礼,说道:“贫道阐教门下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见过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顿时不悦,心中怒火腾起,想到:“你虽为圣人弟子,但我诞生与鸿蒙之中,也曾在紫霄宫听讲,还是道祖鸿钧所亲立的天帝,你玉鼎真人竟然以道友之礼相见。实在是太过分了。纵然不以君臣之礼参拜,也该以长辈之礼拜见。如今不但无礼,还以阐教之名压朕。”但却也知自己这个天帝在圣人眼中无多大分量。便强压怒火说道:“玉鼎真人来我天庭所为何事啊?”
  玉鼎真人闻言也是一怒,想到:“你有昊天镜在手怎会不知贫道来此所为何事?如此明显是为难贫道。”但又想到徒弟杨妙君之事还需昊天上帝发话,不然自己虽是不惧于他,却是于弟子不利。便也强忍怒气说道:“贫道乃是为门下弟子杨妙君而来。”“哦,原来这杨妙君乃是阐教弟子,不过三界之内众生平等,他虽为圣人门下,可是触犯天条却是不可轻脱。”玉鼎真人说道:“妙君虽触犯天条但毕竟救母心切,又已然自杀赎罪,还请上帝恕其罪。”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30 上紫霄昊天求道祖 求姻缘赵承结道侣
更新时间2010…9…9 21:31:30  字数:6534

 昊天上帝待玉鼎真人说完便说道:“杨妙君虽身死却还不足以抵消所犯之罪,还需轮回十世才能赎清其所犯之罪。”玉鼎真人虽气愤却也不愿过分开罪昊天上帝,只得答应让杨妙君轮回十世再将其渡入山门。
  玉鼎真人将杨妙君之事处理完之后,便驾云到黄泉送杨妙君去转世轮回,然后便回玉泉山金霞洞等待杨妙君转世十世之后再去渡其入山门。玉鼎真人却是不知,今日他的一番举动却是令昊天上帝极为不满,为封神之战种下了因。
  不说玉鼎真人在杨妙君轮回十世成为杨戬之后将其渡入山门,重新修炼。
  却说那昊天上帝在玉鼎真人走后便思忖道:“我奉道祖符命为天帝,却是无法约束阐截二教弟子,如今日这般自己掉了面皮,却依然拿那玉鼎真人无法,且自己手中没有大神通者,却也是极不方便。不如去紫霄宫求道祖,让道祖命阐截二教弟子听命于我。”
  想到此处,昊天上帝便脱下龙袍,换上道袍向紫霄宫行去。不多时便已到达混沌边缘,昊天上帝展开护体神光便向紫霄宫飞去。他人若是未曾达到圣人之境却是无法找到紫霄宫之所在,而昊天上帝为鸿钧道祖之童子,曾在紫霄宫居住无数年,却是不难找到紫霄宫之所在。昊天上帝小心躲开哪些自盘古开天以来便翻腾不息的地水火风,来到紫霄宫前。
  昊天上帝整整衣冠跪在宫门前叩首道:“弟子昊天请见道祖。”良久,就听宫内传来一个飘渺的声音“昊天,你来此所为何事?”
  昊天上帝抬头回道:“弟子奉道祖之命组建天庭,可是手中人手不足,不足以体现出天庭威严,无法约束洪荒一众修士。特来此告知道祖。望道祖能让人、阐、截三教弟子听命于我。”
  只听鸿钧道祖说道:“此事我已知,你先去吧。我自会处理。”说完便不在说话。
  昊天上帝见道祖已不再说话,便驾云回天庭去了。
  鸿钧道祖待昊天上帝走后,便发出三道玉符向三清所在地飞去。
  不多时,三清便都收到道祖的传信,遂都停下讲道,驾云来到紫霄宫,听候道祖法旨。
  道祖鸿钧待三清来齐之后便说道:“此次招你师兄弟三人前来只为三事。一则,昊天适才来此见我,言道天庭无人,不好管理三界众生,让我命人、阐、截三教弟子听命于他。二则阐教弟子身犯杀戒。三则天庭无人要立封神榜,封分诸神,以供昊天驱使。
  三清闻言均是一愣,均恨昊天多事。赵承暗想“昊天你个小王八蛋,老子圈圈叉叉你全家!你真是多事啊!”
  鸿钧却是不停,接着说道:“封神共分为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说完便从怀中取出一张卷轴,张挂在紫霄宫前说道:“你师兄弟三人商议之后便将弟子姓名填于其上。“
  太上老君开口问道:“老师,不知共需多少人上封神榜?“
  鸿钧答道:“所封众神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共三百六十五位。“
  太上老君又问道:“人、阐、截三教各有多少弟子上榜?又如何填写?“
  鸿钧言道:“各教上榜弟子又你三人商议而定。你们三人分掌三教,当由老子填阐教弟子姓名,原始填截教弟子姓名,通天填人教弟子姓名。商议决定之后便运用法力将弟子姓名写于封神榜上便可。“说完便隐去身形。
  三位圣人见老师已然离开便欲商议上榜之人,却是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最终还是元始天尊开口说道:“我门下南极,云中子,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均是道德高隆之士却是不该上榜,大师兄门下玄都大法师亦为道德之士,不该上榜。而那孔宣更是人教名义上的教主,更不会上榜!”
  顿了一顿说道:“师弟门下却是只练法力,不修德行,合该上榜。”
  “大师兄也是这般认为吗?”通天知道说不过原始,就把此事推给了赵承。
  三位圣人又是一阵无言。
  赵承见无人说话便又说道:“封神乃是三教大事,不可仓促而定,我等当三商,才可定下人选。”
  元始天尊闻言说道:“正当如此。”说完三清便各自驾云离去。
  三清中除赵承的大弟子孔宣这位注定不会上榜的弟子无须担心之外,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均有许多弟子,通天教主更是号称万仙来朝,门下弟子无数。
  封神一事关系到本教气运,两位圣人均是极为伤脑筋,想如何才能避免本教弟子上榜,而把对方门下弟子送上封神榜,从而保存本教元气。
  在这百年中三清三位圣人又再一次商议封神榜之事,却还是无有结果。三位圣人只得第三次来到紫霄宫商议。就在三位圣人来到紫霄宫落座之时,鸿钧道人突然现身,端坐在摆于紫霄宫中的蒲团之上。
  三位圣人忙起身稽首拜道:“弟子赵承(原始、通天)拜见老师。”鸿钧挥手说道:“免礼,今日已然是第三次了,凡人尚知事不过三,你三人需得将上封神榜之人定下来。”说完便闭目端坐于蒲团之上不再说话。
  三清三位圣人见老师已然发话,便知今日必须将上封神榜的弟子定下来。可是圣人虽为圣,却也有一个人字,还是无法断绝喜、怒、哀、乐四情。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想保存本教元气,让对方门下上榜。一时争执不休,还是无法定下上榜之人。
  赵承见两位师弟争执不休,无法定下上榜之人,怕误了封神时间便说道:“既然两位师弟无法定下人选,不如我等一个不填。”
  太清圣人赵承话音一落,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两位圣人都是一愣,通天教主不由说道:“好!就一个不填,三教弟子谁上榜、谁不上榜全看个人的实力与机缘。”元始天尊也点头应是。
  赵承见两位师弟也都同意了,便转身对道祖鸿钧说道:“老师,不知如此可否?”
  鸿钧睁眼说道:“只要有三百六十五人上榜,不要误了封神就可以,至于何人上榜,均由你师兄弟三人来定。百年后,封神之人便会出生,到时其拜在那教门下,就由那教主持封神,封神榜为师也会送到那教教主手中。”说完便隐去身形。
  三位圣人见道祖已然隐去身形,便互相稽首后离开紫霄宫,向各自道场行去。
  却说赵承回到大赤天八景宫后,便召来玄都大法师说道:“玄都,百年后将又封神之劫,我道门三教未斩三尸之人均是劫数中人,你轻易不要去下界,免得沾上煞气,堕入劫中。”
  玄都大法师大惊,问道:“老师,我等已然是仙道中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的还有劫数?”
  赵承答道:“此次封神之劫只因三事。一则,昊天上帝让人阐截三教弟子垂首听命于他;二则,阐教弟子遇上杀劫,须完过杀劫才可继续修行;三则,天庭人手不足,不足以震慑一众修士,管理三界一切事物。”
  赵承微微一顿又接着说道:“故道祖赐下封神榜,以便分封八部众神,辅助昊天上帝管理三界。”
  “不斩三尸均是劫数众人,那即是说,我人阐截三教弟子中除了孔宣,其他人均有可能成为封神榜中之人。”
  “截教多有心性不高,品行不端之人,且上不上封神榜全看个人运气,若是截教有多名弟子上榜,以通天护短的个性,定会出山报仇,如此一来,却是会沾上煞气,堕入劫中了。”
  玄都大法师一阵无言。
  老君见玄都大法师不再说话便对其说道:“你还是先提升修为,达到准圣的境界,以免到时坠入劫中。”说完便闭目不再言语。玄都大法师见老师不在说话便转身出去闭关修炼去了。
  通天教主在回到碧游宫之后便召集弟子门人说道:“今有阐教弟子身犯杀劫,封神之劫将起,我截教弟子自逍遥自在,你等可紧闭洞门,静待大劫结束,若是出山染上煞气,便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为师也救不得。从今日后为师便不在开讲,待封神结束之后你等再来听讲。”
  通天教主说完便回上清天了。截教一众弟子却是闻言大惊,见老师走了忙互相打听此事。多宝道人见状喊道:“各位师弟、师妹,此次乃是阐教弟子身犯杀劫,我截教自逍遥度日,何必管他,只要按老师说的“紧闭洞口,静诵‘黄庭’三两卷。”静待此次大劫结束就可以了。
  一众弟子闻言想想也是没变也不在多说,各自回道场去了。
  就在赵承指点玄都的时候,这时就见孔宣和袁洪从外而来,进入殿中。
  二人进殿之后见老师已然出关,忙上前拜道:“弟子孔宣(袁洪)拜见老师。”
  赵承抬手虚扶道:“起来吧,你二人去哪了?”
  孔宣回到:“今日乃是通天师叔讲道之日,弟子二人前去听道了。”
  赵承很诧异的问道:“既然是师弟讲道之日,你二人怎的回来的如此之早。”
  袁洪说道:“老师,师叔今日却是不曾讲道,只是告诉我们封神之劫将起,让我们不要出山,只在洞府内修行,不要出山,以免沾上煞气。还在碧游宫外贴了一副对联‘紧闭洞口,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
  赵承想到:“封神之劫马上就要开始了,不知师弟那截教弟子又有多少能渡过此劫。若是我将师弟所有弟子的洞府给封印起来这封神之劫又会怎么样?”
  转念又想到“这封神之事乃是道祖定下来的,不凑够三百六十五人恐怕是不行的,原始为了避免阐教弟子上榜恐怕还是会指使他人来破开封印吧。而且就算原始不派人来,西方教为了大兴,恐怕也会这样做吧。天道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不成圣皆为蝼蚁,就算成圣了在天道下恐怕也是蝼蚁吧”
  想到此处不由一阵心焦。
  孔宣与袁洪见老师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
  赵承想了片刻却是始终想不到怎样让截教弟子脱劫,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一直以来,我还是在受后世记忆的影响啊,都是在想怎样让截教弟子避免遭劫,却从来没想过这封神榜只要有三百六十五人上榜就可以,只要凑够三百六十五人上榜,其他人自然就不用再上榜遭劫了。”
  想到此处赵承不由得一阵兴奋,站起身来绕着大殿转了好几圈,心中不由得想到:“阐教弟子不能乱杀,以免惹怒原始,虽然我不怕他,不过哪些散修就没有这种顾虑了。”想到此处赵承对两位弟子说道:“孔宣、袁洪。”
  孔宣二人互视一眼说道:“弟子在!”
  赵承想到只要凑够三百六十五个上榜之人,那封神之劫自然就结束了,遂转身对两位弟子说道:“你二人自随我修行以来已有些时日,可这修行之事不但要修炼法力,还要有与法力相配的道行方可。”
  袁洪不由问道:“修炼不就是修炼法力,法力高了,修为自然就高,道行也随之就上去了,又何必专修道行?”
  赵承闻言笑道:“这话就错了,法力与道行乃是相辅相成的。道行高了修炼法力之时就容易许多,而法力高到一定程度也能强行提高道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如水缸和水的关系。”
  孔宣立时接口说道:“道行就好比水缸,而法力就如水缸中所装之水,水缸越大所能装下的水酒越多。相反水多到一定程度,却流不出去的时候便会将水缸撑破,可这水缸之外还有更大的水缸。”
  袁洪这才恍然大悟,便说道:“道行提高再修炼,便如在大缸之外直接灌水,却是省去了强行撑破小水缸的时间,修炼反而会更快。”
  孔宣又接着说道:“而且这水缸是被强行撑破的,上天为了不让水缸破的太容易。水缸会越来越好,到最后不论水再多都无法再将水缸撑破。”
  赵承见两位弟子的悟性如此之好也不禁有点得意,捋着颌下的胡须轻轻点头说道:“这就是这世间大罗金仙不少,可准圣却寥寥无几的原因。”
  孔宣又问道:“老师,那圣人是不是也只是处在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