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番外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月明+番外2-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及反映时,就那么陷落了。
  朱棣也没有再说话,他只是看着湖面的方向,微微勾起唇角,露出极度宠溺,极度温和的笑意。
  多年前的朱高炽,就在那波光粼粼的湖光山色之间,从远处缓缓朝自己走来……

  第一百零七章、永乐大帝(下)

  “这是哪里?”
  “你的手很冰。”
  “床很大,要不要上来一起睡?”
  “我突然活过来,你是高兴还是失望?”
  “你以为给自己找一个留我下来的理由,就可以安枕无忧吗?你心里很清楚,我不是你的儿子。我要是你,就立刻杀了我。”
  “与其养一个你永远都下不了手杀掉的敌人在身边,还不如留一个能够跟你同舟共济,荣辱共享的儿子在身边。”
  “父王,我要你。”
  “父王就那么讨厌跟孩儿同榻么?”
  “父王,你不是不讨厌跟孩儿同榻,你是不敢跟孩儿同榻。”
  “孩儿没有胡说,如果父王真的对孩儿没有别样感情,又何必处处躲避孩儿?”
  “为什么不可以?!”
  “父王?可是我一点都不想做你的儿子,朱棣。”
  “父王明知道这是个陷阱,为什么要来?”
  “只因为我是你的儿子么?”
  “如果你只当我是你的儿子,那你还不如不来。”
  “如果我死了,下辈子,再不会做你的儿子。”
  “父王为何不跟皇爷爷说孩儿不想成亲?”
  “孩儿心中只有父王,谁的旨意也没用。”
  “你一定会成功的,你一定会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
  “看到了么?这就是现在的我,你的儿子,现在已经是个瘸子了。我不仅不能跟你一起上阵杀敌,不能跟你一起并肩作战,而且燕王府有个这样的世子继承爵位,还会让你丢脸……”
  “父王怎么就知道一定会成功?”
  “你不会是想丢下我守北平,你自己带兵去永平吧?”
  “让我跟你一起去,我们说过要并肩作战。”
  “我不会让李景隆攻破北平的。”
  “父王,你知道我心中的大明是什么样子的么?政权稳定,国力强盛;幅员辽阔,远迈汉唐;吏治清明,百姓安乐;四海扬帆,万国来朝。”
  “父王,这样一个旷古迄今的盛世,你难道不想看到吗?”
  “我们那里,是一个跟大明完全不一样的时代,那个时代有你想象不到的发达与繁荣。”
  “我不想回去,那里什么都有,可是,没有你。”
  “除非我死,否则绝对不会离开你。”
  “如果你走了,我不会独自活着,就算追下地狱,我也要和你在一起。”
  “天下于我,没有丝毫的意义,你是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理由。”
  “如果父皇要选择陵址,也请为儿臣选一个。”
  “你忘了我是个瘸腿的?你可别走得太快,我怕追不上你。”
  ……
  从最初他的到来,到现在,三十多年来两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在朱棣脑海里清晰的呈现出来,从来流血不流泪的铮铮铁骨竟也忍不住哽咽起来。
  朱棣收回已经有些涣散的目光,转过头来,努力的想要看清楚眼前朱高炽的脸:“炽儿,你知道父皇这一生,最遗憾的是什么吗?”
  朱高炽握住他的手,习惯性的与他十指相扣,在他耳边轻声问道:“是北蒙尚未得靖么?”
  朱棣握住他的手缓缓放在自己心脏的位置,轻轻摇摇头:“不是。父皇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是不能诏告天下,我最爱的人,是你。”
  “父皇……”
  “炽儿……清除北蒙的事,就交给你和瞻基了,父皇累了,想休……息了……”朱棣的声音越来越轻,说到最后,朱高炽几乎已经听不真切。
  “好,你什么都不要想了,你好好休息,儿臣带你回宫,我们一起回去……”
  朱高炽话音还未完全落下,怀里的朱棣已经缓缓合上了那双盈满不舍与爱恋的眸子。至始至终,他们十指相扣的手,都没有分开过。
  “父皇,父皇……”朱高炽抱紧朱棣,一遍遍叫着,却再也听不到朱棣的一声回应。
  巨大的悲伤和绝望化作锋利的匕首,狠狠插入他的胸膛。一口殷红鲜血喷薄而出,溅落到朱棣明黄的龙袍之上,如同彼岸花开,极致的妖娆。
  父皇,记得你的诺言,请一定,一定在合衾谷等着我……
  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朱棣驾崩于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
  帝星陨落,天地齐哀。
  据说,那一年的暴雨下了整整三个月。每一天都是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僧录司的高僧说,那是九天的神明在为朱棣的驾崩而悲恸。
  朱棣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父礼仪,一遵太祖遗训。
  同年八月,朱高炽登基继位,史称明仁宗。封张云舒为皇后,朱瞻基为皇太子,定于次年改元“洪熙”,并亲自主持朱棣的葬礼。
  胡太医在登基大典之后送来一只镶金檀盒,说是周王派人送来的药。
  朱高炽头也不回,只说了声“放下吧”,便打发了胡太医离开。
  然后他脱下龙袍,换上丧服,拿着那药盒出了寝宫,在经过御花园时,毫不犹豫的将那盒子扔进了荷花池,转身朝灵堂而去。
  十二月十九,朱棣的灵柩被葬于早已修建完工的长陵。送葬的队伍绵延十里,上万百姓披麻戴孝,跟随百官之后为朱棣送行。
  那一天,北平下了永乐二十二年的第一场雪,北风夹杂着漫天飞舞的纸钱金箔将整座北平城覆盖了个严严实实。
  朱高炽站在雪地之中,回过头,看着骡子岭的方向,露出一抹没有人看得懂的笑容。
  风雪肆虐,迷了他的眼。恍惚间,他竟然看到朱棣的身影出现在雪地之中,对着自己微笑。
  他的身形模样还是三十多年前的样子,一如那一年,他初到明朝,见到他的第一眼。从此情深似海,万劫不复。
  公元1425年五月,朱高炽在继位十个月后,突然于乾清宫吐血晕倒。病重昏迷期间,嘴里念念不忘的依旧只有“父皇”二字。
  在外巡视的朱瞻基匆忙赶回皇宫,得见父亲最后一面。
  胡太医答应朱高炽将他余毒未清的秘密保守下去,只道皇上因为国事劳累过度,且对先皇思念成疾,不肯进药,诸位太医已是回天乏术。
  朱瞻基悲痛欲绝,跪倒在龙床边上。
  朱高炽看着儿子,只来得及对他说了一句话,便迫不及待的跟上了朱棣的步伐。驾崩之时,年仅四十七岁。
  他对朱瞻基说的那句话,是要他遵守对自己的承诺。
  而朱瞻基的那个承诺,是朱棣驾崩之时,朱高炽告诉他的。他说,如果有一天,父皇跟随你皇爷爷去了,你一定要将父皇葬在骡子岭合衾谷的地下陵宫之中。
  朱瞻基当时很惊讶,问他为什么。
  他只说了句让朱瞻基更加不解的话。他说,你皇爷爷在那里等我。
  而朱棣,这位在中国历史上最为了不起的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先后六次派郑和下西洋,组建了最伟大的船队,一直航行到非洲东海岸,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航海壮举;他五征漠北,修建北京长陵,以自己的生命和灵魂镇守着北方边防,向后世子孙昭示对于北方边境的关注;他将国都从应天迁至北平,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北京紫禁城,疏通了大运河,开展漕运,以保证京畿的供应,使运河成为当时中国最为重要的南北运输大动脉;他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保证了对东北的管理;在西南开设了贵州布政使司,在南部开设了交阯布政使司,保证领土幅员的辽阔;他下令修纂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他确立内阁制度,不仅成为明朝政治体制的重要特点,而且对后来全世界的政治体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利用对宗教的尊崇,修建武当山,铸造永乐大钟,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控制,还派陈诚出使西域,达到真正的万国来朝……
  这其中的任何一件事,放在历史上的其他一位皇帝身上,都足以名传千古,可朱棣全都做到了。他将自己在位的年号定为“永乐”,不是想自己永远快乐,而是希望百姓永远安居乐业。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甚至于清朝时期所谓的康乾盛世,与当时的明朝比起来,都远远不及。
  可因为朱棣得位不正,为了巩固皇权杀了不少建文旧臣,加上后来清朝时期对明朝的历史有了很大的改动,所以后来流传下来的历史对朱棣的评价不够客观,也不够公平。其实,他才是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帝王。
  万方玉帛风云会,一同山河日月明。
  不管怎么样,历史,总会在我们眼前翻过去那一页……
  ——全书完——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完结……撒花!!希望亲们不会感觉太仓促,离离已经尽力了。此书写了这么久,感谢一路追文一路支持的亲们,离离鞠躬了,希望离离发新文的时候还能在文下看到你们的身影。本书应该会定制,到时候希望亲们支持哦。再次鞠躬……谢谢亲们了!


    番外一、阎王爷有点烦 。。。

  地府阎王殿
  “最近有点烦,有点烦,有点烦……最近有点烦,有点烦,有点烦……最近有点烦,有点烦,有点烦……”
  “夜倾寰,你唱一天了,够了没!”
  随着一声怒吼,森罗宫的大门传来一阵巨大的“哐咚”声,一个黑色的人影呈一道异常完美的弧度冲破门板,直接摔到了宫殿外面的院子里。
  守门的侍卫眼睛都不斜一下,尽职尽责的站在门外,仿佛刚才的一切都不曾发生,丝毫不去理会那个摔到地上正在嗷嗷叫的家伙。
  
  “啊啊啊!痛啊!手腕脱臼,大腿骨折,肋骨断了两根……来人,来人呐!”摔到地上的夜倾寰趴在地板上捶胸顿足,可嚎叫了半天,守门的侍卫依然不为所动,安静得仿佛雕塑一般。
  不动?
  夜倾寰扭头看了看站在门口的侍卫,压在心头的火一下子就窜了上来。
  老子拿里面那小子没办法,难道还拿你们这帮吃里爬外、胳膊肘往外拐的家伙没办法?
  “来人!”这一次的叫喊地动山摇,震得院子里的枝桠都在瑟瑟发抖,“你们这帮兔崽子,是不是都想去守十八层地狱——”
  话音还没完全落下,刚才还笔挺的站在门口装雕塑的侍卫们一窝蜂的全冲了上来。
  
  “王爷,你没事吧?”
  “王爷,你还好吧?”
  “哎呀,手腕儿真的脱臼啦!”
  “哎呀,大腿真的骨折啦!”
  “哎呀,肋骨也真的断啦!”
  “王后真是太狠了,下手怎么这么重?”
  “快快快,快扶王爷去太医院!”
  一群人手忙脚乱,七嘴八舌,不由分说就把刚才还趴在地上不愿起身的夜倾寰整个儿给抬了起来,急急忙忙往太医院跑去。
  
  “*&……%%¥#@¥%&!”夜倾寰忍不住爆了一连串的粗口,最后才想起来要制止他们的行动,“放本王下来!”
  话音落下的同时,那群侍卫真的乖乖的停下了脚步。让夜倾寰差点儿没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出来。
  苍天啊,大地啊,他这个阎王说话总算有人听了!
  “你们这是要去哪?”
  可怜的夜倾寰还没从自我感动中回过神来,突然听到这个不怎么和谐的声音,刚刚才消下去的怒火又一下子给提了起来。
  感情这些家伙不是听他的话才停下来的,而是在门口遇到了这个人?
  有没有搞错,这地府到底谁才是老大!
  不等侍卫们回话,夜倾寰已经从他们身上跳了下来,站到那人面前没好气的吼道:“你又来干什么?”
  来人也不答话,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他,把他从头到脚扫视了一遍之后,才用那种不大不小,却又足以让在场所有人听到的声音问了句很欠扁的话:“又被炽儿踹出来啦?这次又伤到哪啦?”
  某个不长脑子的侍卫直接就回答了:“伤到手腕大腿和肋骨……”
  “闭嘴!”夜倾寰回头对那个多嘴的侍卫扬了扬拳头,可最终结果也只是引得侍卫们忍俊不禁而已。
  
  “哟,那伤得不轻啊,炽儿真下得去手。”来人朝前走了两步,伸出大掌在夜倾寰胸膛上啪啪拍了两下,“啧啧,不愧是朕的儿子,够狠。”
  “咳咳!”夜倾寰差点儿内伤,捂着胸口欲哭无泪,“你你你,你怎么还不去投胎!”
  某人一脸无辜:“我是很想去投胎,可你问问炽儿愿不愿意啊。”说完笑得比人界的阳光还灿烂,边说边绕过他们往里走。
  走了两步又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于是停下来,回过头,看着气急败坏的夜倾寰,加了一句:“小子,我怎么说都是你的岳父,对我客气点儿,不然炽儿会生气的。”
  “朱棣!”夜倾寰彻底怒了,“你不要太嚣张!”
  朱棣很不耐烦的掏了掏耳朵:“夜倾寰,请称呼我为‘尊敬的岳父大人’。”
  说完转过身,头也不回的走进了森罗宫中。
  “你你你!”夜倾寰指着他的背影,“你”了半天却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众侍卫见自家阎王真的气得不轻,赶紧上前又是拍背,又是顺气儿的:“王爷消消气,消消气,为了王后,咱好汉不吃眼前亏啊!”
  “本王,本王……本王这火消不下去!”夜倾寰做了N个深呼吸,忍住跟进宫中将朱棣扫地出门的冲动,转身朝另一个方向快步走去。
  
  两刻钟后,从判官院里,传出夜倾寰几近抓狂的吼声:“陆衍之,你今天要是不想办法把朱棣给本王弄走,本王就拆了你的判官院!”
  一身白衣白袍,长发翩然,拿着一把玉白折扇装斯文的陆判官懒懒的抬起眼皮睨了他一眼:“拆呗,正好我对这判官院的装修和格局不满意,打算换个风格,你拆了我立刻找人去你那领经费,你先准备好……喂,我的扇子!”
  夜倾寰不等他说完,一把抢过他的扇子,三两下撕碎了扔到一边:“我们到底是不是兄弟?”
  陆衍之心疼的捡起那扇子凑到夜倾寰面前:“是兄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