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遥得知自己的药方有效,精神大振,她想到了一个好方法。
“莲大人,既然我这个药方有效,可以把它推广给患有触恶的病人。每个病人病情轻重不同,可让大夫先诊断后,酌情增加药量,或许可以救得他们。”
莲柘目光转到小脸发光的萧遥身上,清冷的眼睛流露出丝丝困惑。
她的药方里的药确实是对应症状而下,并不是胡诌出来,那病人明明脉象几乎全无,居然还能救回来,可知那药方确实有效。
他自认读遍天下医书,却从未见过此方,她又是从哪里的医书上看到,她身上的谜团真是越来越多。
他点点头:“好,就按你的方法去做。”
萧遥见他肯采纳自己的意见很高兴,她又提出另外一些现代防止疫病扩散的有效措施。
因为疫病大多通过水源传播,她提出投放白矾、雄精入水井保持水源清洁、疏浚河道、焚烧垃圾、通畅病房空气等方法。
莲柘也觉有理,便一一采纳。
第260章:变故(1)
“萧神医,送一篮鸡蛋给你。”
“呵呵,大娘你太客气了。”
萧遥现在走在安顺县城内,随便个百姓都认识她,不少百姓还送些食物给她表达谢意。
萧遥有些惭愧,神医这个头号来得太不靠谱,她连半路出家的大夫也不算,却白生生得了个神医名号,囧死了。
那些以为自己死定了的触恶病人,吃了她的药方后大好,对她大为感激,把她当再世菩萨看待,一个个使劲吹捧她如何医术了得、妙手回春,听得萧遥满脸流汗。
无论她怎么解释不是自己的功劳,他们都充耳不闻,谣言就是在以讹传讹中神化扭曲而成,最终她摇身一变成了神医。
不过那药方能治好那么多百姓,也算功德圆满,不枉她当年把这药方记下。
这天她坐在医署外为一个病人包扎。
有卫兵热络把一封信递给她:“萧姑娘,有你的信。”
萧遥心下喜悦,一定是颜迟的信,这大半个月里颜迟给她捎来两封信,嘱咐她注意休息和保重自己。
在这辛苦劳累交加的日子里,颜迟的信就像一支营养剂,让她的精神振作不少。
打开信。
“萧尚书被关押,速来灵州。迟上”
……………………………………………………………………………………………………………………
萧遥马不停蹄奔赴灵州,在城门下马后立即有侍卫领她到了颜家在灵州的一处别宅。
萧遥急奔进门,穿过花园抄手游廊,往书房去。
“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伯父会被突然关押?”萧遥冲到颜迟面前,脸容焦急,额上布满汗珠。
颜迟帮她擦拭去额上的汗,拉她坐下,柔声安慰:“别慌,我给你说清楚。”
颜迟握紧她的手,她心中的惶惶然才稍微减退。
第261章:变故(2)
“这个月皇上暗中调查灵州大批的官员,还真是查出不少问题,治水这一块查出贪污渎职的官员一大批,灵州的地方官若没京官庇护,也不至于猖狂如斯,由此又牵涉出朝中一批充当保护伞的官员。你伯父身为工部尚书,负责监管全国大小工程,这次灵州河道的工程皇上下旨命他前来督查,自然牵涉到他,现在工部侍郎已经被摘了乌纱帽。”
萧遥心凉了半截,颤声问:“我伯父真的与灵州官员勾结?”
颜迟幽幽叹气,眼里、脸上尽是世故通透。
“遥儿,身在官场,完全做到洁身自好是不可能,京官一向与地方官盘根错节。出了这样的大事,若说你伯父完全不知道灵州治水的腐败状况,说出来谁都不会相信。不过据我掌握的情报,你伯父并无收受巨大的贿赂,最多算是知情不报,皇上现在也只是关押他,并未作出处理。”
萧遥稍微松口气,但心里仍有种不安。
“那一般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置?”
“一般情况官位降一级,扣一年俸禄。但是皇上这次是铁了心借此机会铲除一批官员,在这个微妙的关头,只要有一个官员出来指证你伯父与那些贪赃贿赂的官员有交情,事情就可大可小。”
颜迟眼睛一瞬不瞬凝望她:“其实皇上的态度是关键,若皇上决定要整治你伯父,会有很多‘不利证据’证明他有罪。当然想让他无罪释放,也只需要皇上一句话。”皇帝是最有实力滥用职权的人,有时候不论对错,生死全凭他一句话。
萧遥浑身冰冷,胸口升腾的不安越来越巨大。
“这是什么意思?”
她突然想起风洛暄那句不会纵容她,心底寒意顿生。
“以你伯父中规中矩的政治立场,皇上要除之而后快的目标应该不包括他,皇上关押他目标不在于这件事。”
两人目光交错,萧遥瞬间领悟他话中透露的信息。
第262章:变故(3)
那么皇帝关押萧尚书的目的何在?
她心底越发冰凉如水。以前她总怕自己惹事会连累到萧家,所以故意和萧家人疏远,其实萧家何尝不是她的软肋,她的弱点早就暴露在风洛暄眼皮下。
颜迟俯下身捧着她的脸,她看到他眼中飘浮着点点无奈痛惜,他轻声问:“遥儿,若皇上借此要挟你,你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萧遥茫然回望着他,看到他眼瞳里倒影着的自己惊惶的脸孔,看到他唇边难掩的,顿时心痛不息。
她恍然醒悟过来,自己这种不确定的态度,不只让自己头脑更混乱,也会伤害到颜迟。既然决定在一起,两人就应该坦承相对,携手共度风风雨雨。
她覆上他冰凉的手,侧头闭上眼眸,脸蛋在他手中蹭蹭,动作像小猫咪般可爱。
“怎么办?我现在也不知道,但是有些事我绝不愿意屈服。”
她睁开眼眸,蝉翼般可爱的睫毛轻轻颤动,她认真对上他的视线,郑重承诺:“我有底线,我的底线是绝对不会背叛你。”
绝美的笑容在颜迟唇边绽放,一时春花漫烂阳光遍野,萧遥的心渐渐温柔起来。
颜迟抱起她,开心道:“我也会竭尽全力保护你和你的家人不受伤害。”
……………………………………………………………………………………………
下午颜迟带上她,到关押官员的灵州牢狱探望萧尚书。
狱吏见是北祁王出示查案的令牌,也不敢拦阻,连忙殷勤领了他们进去。
一路上两边的狱房关押着许多官员,有来治河的京官,更多是当地的官员,一个个垂头丧气坐在地上。
有些萧遥在朝拜时见过,那时他们衣冠整洁、意气风发,怎么也没想到此时会沦为阶下囚,他们脸上早失去掌权时的气焰,现在徒余对未来的惶然。
“你有很多话想和你伯父说吧,我在外面等你。”颜迟宽慰对她笑笑。
第263章:变故(4)
萧遥点点头,挽着手中的竹篮走到关押萧尚书的牢房中,萧尚书虽被押解,待遇比起其他官员还算不错。
一则他是正二品大员,二则皇帝态度暧昧,狱吏察颜观色,深感他翻身的可能性极高,所以特殊礼遇,给他单独一间牢房,膳食上也不错。
狱吏开了牢门,萧遥弯身走进去。
“伯父。”萧遥看到他萧瑟的身影,鼻子一酸,眼泪流下来。
萧尚书身穿灰色囚服,胸前印着巨大的囚字,冠发饰物尽除,胡须落拓,神色萎靡。
看到萧遥,他浑浊的眼睛染上喜悦。
“遥儿,你也来了灵州。”
不过一个多月不见,伯父居然苍老了不少,鬓边的发丝又添了不少斑白,脸色郁郁不欢。
朝中数一数二的二品大员,翰林院中的风雅儒士,现在却穿着囚衣,困在这个阴暗的牢房。萧遥胸口堆积着万般的难受,突然觉得皇帝的做法很残忍。
她收敛起伤感的神色,扯出一抹笑容:“伯父,我带你最爱的水晶蟹饺来,先趁热吃了吧。”
她从竹篮里拿出几碟小菜和饺子,还拎了一壶竹叶青出来。
“遥儿,真是深得我心,困了十几天,我的酒虫发作得厉害。”萧尚书痛痛快快吃了可口的小菜,倒了杯酒慢慢品尝。
“伯父在这里过得难受吧,遥儿一定会尽快救您出去。”看到伯父落魄的样子,萧遥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萧尚书叹道:“这里的狱吏对我还算不错,总算没沦落到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境地。”
“伯父,这灵州的事,你参与了多少?”萧遥觉得多点掌握线索,更有利于帮他脱罪。
“今次灵州的案件积弊深远,两年前我调任工部尚书,发现灵州郡的官员互相勾结、贪赃枉法、欺瞒朝廷。那时我思考良久还是决定隐瞒不报,因为灵州的利益锁链牵涉到太多的人,包括不少的朝廷官员,他们收取不少的好处,竭力为灵州官员遮风挡雨。”
第264章:变故(5)
“新皇刚登基,为稳定朝政,也不会大动干戈,我揭发这事,皇上多数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我反而会被那些官员视为眼中钉,除之而后快,所以我隐而不报。”
“一旦隐瞒,灵州的事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身在官场,要遵守权术规则,伯父也有太多身不由己。我知道纸包不住火,这件事迟早会败露,我并无收受贿赂,为的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萧遥百感交集,她的伯父算不上清官,也算不上贪官。
伯父的做法无可非议,无论哪个时代官场的潜规则都存在,单凭一己之力岂能抗拒,大势所趋下,多数人不过随波逐流。
萧尚书若清廉如水,萧家上上下下一百口人的衣食又从何而来。
“伯父,你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我就放心。”
“遥儿,你别担心,时下工部侍郎被撤职,工部许多官员也被牵连,整个工部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堆积的各项工程不能进行,皇上即使想调任其他官员取代我,也不能立即接手庞大的工作。这个紧要关头把我打落马,工部会陷入瘫痪状态”
萧遥点点头,伯父说得也有道理,皇上不是傻子,总不能眼看着工部职能崩溃,工部这么庞大的机构,统领着全国大小工程事务,一旦停顿,损失惨重。
可是既然皇上不想查办伯父,为何又多此一举关押他入狱,这事似乎不像表面简单,但她一时也想不通。
………………………………………………………………………………………………
当日萧遥就去觐见皇帝。
皇帝的临时办公府邸,人来人往,官员忙作一团处理各方事务,俨然一个小朝廷。
皇帝冷冷淡淡勉励几句她在安顺治理瘟疫的功劳,又埋头公务。
萧遥见皇帝没有提及伯父之事,自己也不敢轻易求情,只能回到临时行宫等待消息。
第265章:变故(6)
天色阴霾,细雨纷飞。
室内干净清冷,炉子里点起木炭驱逐寒意。
萧遥穿着窄袖修身襦裙,坐在窗前,眺望青墙边的芭蕉树被雨水打得碧色流翠。
心中的烦躁一波盖过一波,伯父仍在关押,皇帝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就这样不管不顾把伯父丢在牢狱里。
正当她烦躁不堪时,有下人来报北祁王到。
萧遥急忙迎出去,走到楼阁下的门廊,见到颜迟步履如风向她走来。
他发丝被细雨润湿了,额头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他放下湿沥沥的雨伞,朝萧遥看了一眼,脸色凝重,唇抿成一条线。
萧遥拿出手绢帮他擦干脸色的水汽,倒了杯热茶给他。
颜迟啜了口茶:“遥儿,你还沉得住气。”
萧遥苦笑:“这叫强作镇定,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等,更不能自乱阵脚。你这几天的调查有什么消息吗?”
颜迟斟酌了一阵,才道:“这次萧尚书惹了大麻烦。”
“什么麻烦?”
萧遥听出他话中的不寻常,隐隐知道接下来所说的,可能才是伯父被关押的主要原因。
“上年灵州修筑防洪工程所采用的木材出了问题,每年工部工程的木材、石料各项工程材料都通过竞标采购,上年木材这一项中标的正是萧夫人的堂兄杨瑀,而杨瑀的木材恰恰由北朝一位木商提供,若是没出问题也不会被人揭底。关键上年的防洪工程很快被洪水冲垮,造成方圆百里农田被淹没,数万百姓受灾。”
萧遥听得浑身冒冷汗,瞪大的黑眸流露出惊恐之色。
“那北朝木商早就逃回齐国,留下这个烂摊子得由你伯父收拾。朝廷早有规定工部的各项招标必须从风国商人中选择,萧夫人堂兄走的这条曲线出了大篓子,防洪工程居然由北朝的商人供应木材,而且出了事,杨瑀就成了勾结齐国人,犯下叛国罪。”
第266章:变故(7)
“可是伯父一向和杨家不合,杨家多次想靠伯父竞标也没成功,这次伯父怎会突然向他们放水,这次中标应该是意外。”
“我和你伯父谈过,这事是萧夫人偷取了竞标的材料,向杨家通风报信,杨家才在竞标中夺标。这种裙带关系导致你伯父也牵连进去,皇家最忌朝臣与北朝人有关联,即使捕风捉影的事,都会被严厉调查,何况是洪水工程失败,所以你伯父时下的处境很微妙。”
萧遥唇色煞白。
与北朝人勾结,皇家最忌讳的事,稍微有点牵连都会落得死罪。皇家对这种事一向秉承另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原则。
伯父的处境岂不是岌岌可危。
可是皇上并未交由吏部通过正规途径取证,调查定罪。
由此可见,皇帝还留有余地,并非要赶尽杀绝。
皇帝说过不会再纵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