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夜花香月满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夜花香月满楼-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会常在外面找两本志怪小说给我看。
  
  此刻,看到这几本书,我心里不由赞了他一声:好小孩,你终于跨出了成为成功领导的第一步了!
  
  月上中天之时,我们搬了桌子到院中,还在上面摆了各种各样的吃食。今夜难得的是春兰和夏荷也加入了我们。
  
  热热闹闹地吃完这顿团圆饭,我照例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这次却讲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为什么选上这个故事呢?今天晚上的月亮够圆,气氛够浪漫,而我不知为何亦有一点点的伤感。要是不弄得煽情一点我还真是心有不甘呢!
  
  于是,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我略带伤感的声音中娓娓道出。众人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脸上都带上了一份萧索和遗憾。春兰看我的眼神是一如既往的复杂;夏荷则带上了一副淡淡的惊奇;善感的小莲装了满眼眶的泪;就连最调皮好问的伺砚,这回也没了以往的嬉皮笑脸,他一脸悲伤的看着我,好象在说:南丫头,这么个大团圆夜,你怎么弄了个这么哀伤的故事、、、
  
  良久,坐在我对面的小莲突然抬起头,她的眼泪还没干,眉毛却高高地挑起。指着我的身后,她有点失态:“公、、、公子爷!”
  
  她的声音里还带了一份惊喜!
  
  我回过头,也愣了:柳大少正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我们。而他的身后,则跟着风尘仆仆的东方。
  
  大家连忙站起了身,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桌椅。即将散去之时,柳大少唤了我的名字,我连忙规规矩矩地站到他面前。良久,他没有说一句话,我也没有抬头看他,气氛似乎有点凝重。
  
  内心天人交战无数遍之后,我终于冲他福了福身子:“公子爷,多谢您给我带的书。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您先休息吧!”
  
  他叹了一口气,声音里有浓浓的悲伤:“你说的故事是真的么,仇人家的儿女真不能在一起么?”
  
  咦,怎么这句话这么熟悉?哦,我想起了,那个月夜,心事重重的小莲曾问过我同样的问题。难道他们两个——富家公子看上小丫鬟的故事莫非就要在我身边上演了!心里升起了一股异样的感情,我辨不清是为我自己,还是为小莲在悲哀。一颗心七上八下的,神色也变得有点惶惶。一时间,我竟忘了柳大少的提问。
  
  我们两个人就这样呆呆地站在院子里,良久,良久、、、
  
  是夜,即将入梦的时候,我似乎听到了熟悉的萧声。那声音里有期待,有彷徨。是你么,知音,你在唤我与你应和么,可我的心太乱了、、、
  
                  解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定业十年冬,远离中京的裕门关众将士们,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大雪封了官道,不知为何,朝廷的粮草迟迟未发送到裕门关。边疆快马急报送了一批又一批,朝中却迟迟没有回应。
  
  顾家军镇守边关多年,众将士背井离乡,誓死方可保得一方百姓太平。此次朝廷迟迟不发粮草,边关百姓皆有微词。顾家军虽节衣缩食,但军纪严明,数万士兵竟无一人扰民。
  
  就在顾家军捉襟见肘之时,边关又传来急报,大齐境内似乎集结了一批军队,正往裕门关开来。
  
  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偏遇顶头风”,顾将军为此一筹莫展。这时,有一个神秘的江湖组织,突然送了大批的粮草到了顾将军的帐外,然后又悄然离开。众人议论纷纷,好奇地猜测这个神秘的江湖组织到底是何人所指挥。
  
  而此时,大齐军队离裕门关只有四十里之遥,这批粮草,真可算得上是顾家军的救命粮草啊。
  
  柳老爷和柳大少又外出了,这次伺书留在了顾府。自从我扮了一回高人之后,伺书看我的眼神就多了一份崇拜。其实在柳大少那次解困后不久,伺书就告诉我,他知道那办法是我想的。因为没道理高人有意帮忙不去告诉公子爷却为何独独托梦于我。他还再三保证,他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的。只是以后有什么事情,他都会告诉我。我一方面感慨于他的心思细密,另一方面则叫苦不已——我可不是什么万能的先知呀,伺书同学,你的难题我可不能回回都解呀!
  
  伺书把裕门关之困告诉我的时候,我刚收到了春生的来信。近来孟秋颇得岳相器重,事情也挺多,来信倒没有以往频繁了。
  
  过去的这一年里,得知春生与二牛决意从戎,我便有意把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了他们。此外,我还把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也一一写信告知他们,也是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而根据伺书他们说,他们二人目前已在顾家军渐露锋芒,似乎顾将军亦有意提拔他们呢!
  
  拿着信,我走出了望月楼门口。刚踏上台阶,哧溜一下就溜出了好远。而身子不受控制,也重重地跌坐在地上。伺书见我摔倒,忙跑过来扶我,哪知一个不防,他也摔倒在我的身旁。看着两人俱是一脸的狼狈,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伺书尴尬的咧了咧嘴,似在说:你倒挺会苦中作乐!
  
  忽然,我脑子一激灵,问道:“伺书,为何门口会这么滑?”
  
  伺书摸了摸头,思索了片刻才道:“今儿早上起得忙,这洗脸水就给直接泼在了台阶上。估计早上太冷,这水便结成了冰罢!”
  
  原来如此,我心思陡转,一个注意已慢慢在我心中成型。
  
  两天后,大齐军队开始攻打裕门关。他们采取了密集型的攻城方式,密密麻麻的大齐士兵如潮水一般涌了过来。裕门关只是个关口,只有城墙,没有护城河,所以顾家军守关就多了几分困难。
  
  那天,顾家军在城墙上每隔半米就放置一口大锅,每口锅里都烧了滚烫的开水。大齐士兵拿梯爬墙时,守城的顾家军便把那滚烫的开水淋下墙去。为了保证能随时有开水,城墙底下也摆了许多烧好水的大锅,由士兵们接力赛般地把那水倒入城墙上的大锅内。
  
  一时间,城外哭爹喊娘的叫声不断,试问还有谁敢迎着那滚烫的开水上城墙呢?
  
  此役中,大齐折损了将士两千余名。大齐的将领一时找不到应对的良策,停止了攻击。
  
  第二天一早,淋在城墙上的开水全结成了冰,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就在大齐军队以为顾家军会死守裕门关时,身后却传来了粮草被抢的消息。大齐军队长途跋涉,本想趁顾家军无粮草供应军心涣散之时一举拿下裕门关,却反倒被顾家军反戈一击,抢了自家的粮草。对大齐军队来说,粮草已失,如不能速速攻下裕门关,则处境堪忧。然而,裕门关上的那道天然冰墙,岂是那么容易攻下的?
  
  正在大齐军队进退两难之时,裕门关城门大开,顾家军杀将了出来。而队伍中,也传来了被一队莫名的江湖人物攻击的消息。那队江湖人物似乎训练有素,他们个个武艺高强,行动迅速。他们杀退了大齐军队居中的士兵,使大齐士兵不能首尾接应之后,又如鬼魅一般地离开了。据幸存下来并且目击了那队江湖人物的大齐士兵说,那队江湖人物的首领竟然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
  
  顾家军得了相助,士气大振,不但击退了大齐军队,还折损了大齐将近一万的兵马。大齐本以为稳拿裕门关,却伤了这么大元气,便远远地逃离了裕门关。一时间,裕门关之困被除。
  
  好消息传到顾府的时候。我却又收到了孟秋的来信。信中,他告诉我,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在查那辆神秘的马车,而且他也查到了那位肖似我娘亲的夫人的住址。她一人独居在一个大别院里,而别院外防卫森严,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他怀疑那夫人并不是我娘亲,因为这世上相象的人本就很多。
  
  心头燃起的些微希望就这么灭了,我实是有点不甘:一年多时间已过,爹爹娘亲,你们真打算丢下南南了么?
  
  伺书兴高采烈地把裕门关的战事告诉了我,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垦荒
  定业十一年春。
  
  当东方晨曦微露时,麻石镇通往乡间的小路上,已经三三两两地行走着忙于春耕的农人。乡间的早晨,是宜人的,空气中散发着清新的泥土和青草味。吸入鼻间,便涤净了一夜的浑浊,仿佛人也跟着精神起来。
  
  当各村各寨的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小道上又来了一群嘻嘻哈哈的半大孩子。他们个个兴致勃勃,不象是去干农活,倒象是去赶市集。在这群孩子的身后,另有两人却并未加入他们的打闹。一看见这两人,农人们皆停了手中的活儿,情不自禁地跟着他们的身形移动目光。那个走在前面的少年,白衣飘飘,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意态睥睨,贵气天成;走在后面的是个身形瘦长的青衣秀士,他面目虽不俊美,也自有一份儒雅潇洒。待得他们在一畦空地旁停了下来,拿出手中的农活工具时,农人们俱露出了惊异的表情:他们竟然真的是来干活的!
  
  那一次裕门关大捷之后,我突然想到:这一次战役,决非偶然。顾将军在边界多年,顾家军全都听命于他。况且他军纪严明,从不危害百姓,故而在民间也有很高的声誉。朝廷倚重他,却也忌惮于他。这次迟迟不发粮草或许就是朝廷在试探与他。虽然事实证明顾将军仍是忠心于朝廷,但是长此以往嘛,难免朝廷不会故技重施,而那时如无人暗中相助,那顾家军可就危在旦夕了。
  
  原本军国大事我是不关心的,但我敬重顾将军的为人,且他军中尚有我的两位好友。于公于私,我都要想个办法来帮帮他。既然朝廷拿粮草来为难他,而他若能实现军中的自给自足,便不用忌讳朝廷的挟制了。
  
  前世上历史课的时候,我曾了解过古代许多行之有效的养兵策略。秦始皇凭借以户养兵的耕战解决了军费、后勤和兵源的问题,亦因此他拥有了进行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的能力,为他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后东汉末年的大枭雄曹操采取了以农养兵的屯田制,他强迫农民或士兵耕种官有土地或开垦新土地,以便为军队提供保障。当然最为有效的也最不触及百姓利益的便是以兵养兵的府兵制,即士兵平时耕作和训练,战时作战,以此实现军队的自给自足。
  
  我把这三个方法向伺书一提,也是希望他能找机会转告柳大少。我心里明白,柳大少与那顾将军定是交情非浅,不然顾将军不会在他危困之时给他提供了这么大的一个府邸。而顾将军战前收到的那一批粮草,若我没有猜错的话,亦该是柳大少所为。若柳大少得了这方法,他必定会转告顾将军。
  
  果然,没过多久,裕门关方圆几十里的荒地上,出现了顾家军开荒的身影。从古到今,西北地区一向人口单薄,亦有许多的荒地无人耕种,所以顾家军可开垦之地倒是不乏,而这也避免了军队同农民发生冲突。
  
  百姓起初对这个现象颇为不理解,后见顾家军干得热火朝天,他们也纷纷前来帮忙。于是,在裕门关重新掀起了南泥湾垦荒□。
  
  而顾府的那群孩子在我的撺掇以及挑唆之下,也纷纷向公子爷要求加入垦荒行列。柳大少这次竟也答应了。嘿,领导就是有素质,知道要与时俱进!
  
  于是,我在顾府的第二次放风就在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气氛中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到了地里,我们才发现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这群人中,柳大少完全是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东方是教书先生,其余的都是服侍主子的奴才,平时也不能说没干过活儿,可对农活实是一窍不通。况且我们基本上都是未成年,这挖土刨地均是力气活儿,没有几番蛮劲和巧劲是做不来的。
  
  刚开工没多久,我们的旁边就聚了一群看热闹的农人。见我们笨手笨脚的模样,他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不过这笑声中多半是善意,朴实如他们,是学不会机关和狡诈的。我有点担心那位大少爷的态度,不知他会不会气愤地拂袖而去,但是偷眼瞟了他一眼,发现他神色正常。我惊讶地看着他好一会儿,却没料到他突然冲我一笑。那一笑,真是风华绝代,害得我心跳都有点不正常了。哎,这位大少爷,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哪!
  
  农人们笑完之后,其中一个年长的老者对东方说:“先生,这些都是你手下的弟子吧!”
  
  东方看了看我们,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你们都是读书人,干不来这粗活儿也不足为奇。”老者黝黑的脸上透着沧桑。他举起手中的锄头,轻轻一锄下去,便挖出了一大块土,然后用锄把在那土上一敲,土便碎了。他手脚麻利。一会儿的工夫就锄出了一小片地。看着他那因常年劳累而微微弓起的背,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老者爽朗地一笑:“我在地里干了几十年,所谓熟能生巧,自是比你们要强些。可我老汉大字不识一个,你们比我不知强上多少。这各行有各行的妙处,你们也休要不好意思。”
  
  大伙儿面面相觑,不想这老者能讲出这么富有深意的话来,心头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接下来,我们便细细向他讨教这锄地的方法。老者见我们这么热情,倒有些腼腆,但还是手把手地教起我们来。
  
  待得围观的农人纷纷散去之后,我们也开始干得有模有样了。这其中最让我大跌眼镜的居然是柳大少,他把衣摆扎在腰带上,那一举手一投足竟是有板有眼。都说干活的男人最好看,看着这天人少年认真的样子,我不禁有些呆了。
  
  中午时分,我们欣赏着自己的战果,虽然累,却是无比愉悦。
  
  小莲这次没有参加我们的劳动改造,她全权负责我们的后勤。她先是把她的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