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宠夫之路(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宠夫之路(全本)-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看儿子,又看看女儿,他还不知道,肥料从何而来。
    “呵呵,爹,你稍微等我一下。我去把这一挑丢了窝,就带你一起去掏肥料!”就知道,自家老爹就会是这副吃惊样子的。杨子木开心大笑。
    一窝小麦,一把灰,丢在小麦苗的脚下,相信,够它们过冬了。
    等知道肥料来源于后山的大树下,杨大年哑然失笑。
    自己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啊。
    这山,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存在的,可是,在李家寨子,至少他来这么几年,家家户户都在为肥料而发愁。何曾有人会知道,这儿,就是一个肥料宝库呢?
    老天,其实对他杨大年不薄了,一个贤惠能干的妻子;三个健康的儿子;一个聪明绝顶的女儿;不,是两个女儿,五丫头,长大了,肯定也不差。圆圆满满的一家子,只要慢慢的过起来,就是万福了。不挨饿不受冻,平安的将子女拉扯长大,他,就知足了!
    干劲十足的上后山挑了灰泥,往田里,土里,每一窝的小麦,一个都没落下,一窝一大把。
    “这几天,杨家老二天天上后山折腾,去后山挖泥,填田填土啊?”同样是泥土,都不知道,他家的人脑袋怎么就不够用,这么挑来挑去的,是嫌撑得慌吗?好像,他们家,穷粮来着,也没撑着吧。
    “不知道嘛,看杨二哥家田里的小麦长得倒不错”王三亲眼看着他们一家人垒坎种小麦,当时,心里想的是可能不成。小麦出窝了,他心里已经有几分后悔了。
    到了追肥的时节,杨大年迟迟不见动静,想必是没肥来追,他又庆幸没有跟风。没肥追上,小麦苗就谈不上是小麦。
    哪知,这家人,又在后山树下去挑泥土丢进麦窝里,难不成,那能当肥料?
    看看吧,如果行,明年,自己一定得跟着做做。
    想一想,几块冬水田,不上交租子,种出的小麦,可是能解决大问题的啊!
    不过,栽秧子缺水,问题更大。
    究竟要不要跟着做,矛盾万分!一切,待收割时再定吧,看一年,权当学经验了。
    冷眼旁观的,都是佃户人家。怀着各种心情都有,嫉妒羡慕恨。
    杨大年将麦子追肥后,也是几分不安。能不能有效,得待来年春上才看得出来。
    现在,有空,一家人,又重操旧业,修房。
    天天时时刻刻带回来的石块,已经够修一间屋了。
    依旧是白泥和沙,寒冬腊月里,活动着手脚,日子混得快不说,还不怕冷。
    是啊,哪有功夫考虑冷不冷的问题,全家总动员来着。各种活计都得人来做。月娘忙着一日三餐,还要盯着开始翻床满地爬的杨子禾;杨大年带着大儿子砌房子;杨子森就负责递石头;杨子千最繁忙,哪儿哪儿都有招呼声,询问声。
    “四丫头,你看看,砌得如何?没歪没斜吧?”虽然是熟手了,但,还是不放心,又或者,是想让女儿看着自己的进步。
    “没有,爹,你砌得最好了!”鼓劲加油,是经常做的事。
    “妹妹,这块石头砌这儿行不?”杨子木拿着一块四五个棱角的石头有点拿不定主意。
    “行的,大哥,缝隙实在要太大了,让三哥给你递一块小石头垫一垫,再用灰浆灌满那些空隙都很牢固了。”这种纯天然原生态的装饰物,现在人还得花钱买呢。
    “四丫头,我的泡菜都能吃了,你说的那个泡菜鱼怎么做?”修房的总指挥,这会儿,得转移战场,去灶房训练厨师去了。
    “娘,我想应该很简单。就是把泡菜切得细细的,然后,把鱼反反复复的煎黄了,再把泡菜放下去,浇上水,煮熬一会儿,应该就成了!”只是说说而已,不想,嘴里,就馋出了口水。
    啧啧啧,真丢脸。杨子千不好意思的逃出了灶房。
    “嗯,好香噢!”开饭时间到了,杨子森手都没洗,就冲进了灶房“娘,你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揭开锅盖,小半锅的泡菜鱼,让他垂涎三尺。
    “去去去,把手洗了,帮忙摆碗筷!”一巴掌拍在小儿头上,笑骂道。
    “娘,你给我舀两条在碗里,我给夫子端去。他应该没吃过这味道的!”边洗手,边提要求。
    “好,好,好,就知道你不是一个白眼狼。不过,什么时候有吃好东西,要能时时的记得住我和你爹就好了!”都说女生外相,现在倒好,一个儿子吃点什么,都惦记着夫子,这样说来,儿女都养不家!
    等不及三哥送鱼回来,杨子千就动手剥鱼了。
    “太好吃了!”一口下肚,久违的味道啊,杨子千吃得是热泪盈眶。这种熟悉的东西,一旦回味,就容易泛滥,比如,现在,她就想回现代了。超想超想回,先不说其他的,就吃这一点上,她在西宋,受的委屈就太多太多。
    “丫头,你怎么啦?”月娘吃着味道好,笑看馋嘴女儿,想夸奖她一番。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丫头,好好的,居然在流泪。
    “噢,没什么,没什么”赶紧抬手,擦了眼泪,“就是这鱼太好吃了!”心虚掩饰道。
    “好吃就多吃一点”一条大鱼,又给挟进了碗里“你们要爱吃,我以后,就经常做来吃!”小三子前一段时间,捉了好多鱼养水缸里,现在,她吃的水都是现挑的。水缸里的水,鱼腥味太浓了。
    “爹,娘,夫子说,今天的鱼特别好吃,晚上,要来我们家呢?”因着各种农忙,修房,白天,已经很少去偷听课了。晚上,名正言顺的,夫子时不时的,就抽空过来。
    “好!你呀,也是个有造化的,遇上了夫子这样的好人!”杨大年看着三儿子,愧疚和自豪,什么样的复杂心情都有“快吃吧,你也多吃点!”

  ☆、第二十七章

忙碌的时光过得最快。等一间像样的房间修好时,已是年关了。
    年关,年关,是对穷人来说的。
    幸好,杨家穷是穷了点,却没有欠外债。当然,要别人愿意借才能借得到。比如上次杨子千摔倒昏迷两天两夜,如果有人肯伸出借几个钱,杨大年肯定早就请了郎中了。没有根基,不沾亲带故的,谁家都不愿意拿钱来打水漂,哪怕是亲亲的大嫂王花儿,避这家人,如避瘟神。
    没有外债,过年,也就只是一个词语而已。
    该吃羹羹,肯定不会吃稀饭;所谓的过年腊肉、新衣服统统被杨家人选择性的遗忘了。
    听别家的鞭炮响,一样把自家的年过了,这也算得上是除旧迎新。
    最奢侈的是,年三十,月娘又做了一顿白米干饭。
    白米饭,泡菜鱼,已经是这个家近几年最好的团年饭了。
    “翻了年,又长了一岁了。孩子们大了,我们也该老了!”端起碗,月娘感慨!
    “可不是,只希望,我们一年比一年好!”杨大年笑笑。看着桌上,都能有饭有菜了,这不就是一年比一年好的征兆吗?
    “爹,娘,我们肯定会一年比一年好的!”杨子千坚定的点头,向家人保证。开什么玩笑,现代人类灵魂的杨子千,穿越过来,年复一年都挨饿受冻,她都不用混了!
    “就是,肯定会好!”杨子林,在家是老二,在几个孩子中,个子却长得最高。经常跟着张木匠出门,伙食开得好,个儿窜得也快。才几个月功夫,都比大哥冒出一点了。“爹,娘,这是师傅给的二十个钱!”小布口袋,轻轻的放在桌上,脸上,带着微笑,那是一种自信,那是一种骄傲!
    “钱?”杨子千动作最快,她一把抓过去,原谅她吧,穿过来这么久了,还没见过孔方兄是什么样子。
    掏出来一看,和传说中的小钱一个样。真正就是孔方兄的亲族。
    “爹,二哥这些钱,能买点什么?”钱不在多少,要在于管用。也不知道,这世道,物价为几何。
    “这二十个钱,却也能买些东西了!”一年四季,起早贪黑的,不卖谷子的话,他连一个钱都挣不了,这二儿子,才几个月,张木匠就给了二十个钱,确实是他看顾着这家人呢。
    “可以买油不?或者,割点肉?”杨子千,嘴馋永远摆在第一位。问的,都是跟吃食有关的。
    “嗯,可以割五斤肉了呢!”这丫头,想吃肉了吧。罢了,明天就正月初一了,既然有点钱,就买点回来,给他们解解馋吧!
    多年来,杨大年第一次买了肥肥的两斤多肉,花掉十个钱。月娘把肉切成片,熬了一小碗猪油,也不能熬狠了,孩子们想吃肉,再熬就成了油渣了。
    只是随口问一下,居然会在正月初一的桌面上看到肉。杨子千在心里感叹,这老爹,要把她宠上天了。
    “吃吧,难为你们了,这些年,可都没买过一次来吃!”一个孩子碗里挟了一块。
    “爹,您吃;娘,您也吃!”四双筷子,四块肉,同时送进了爹娘的碗里。
    “好,我们吃,大家都吃!”夫妻二人,相视而笑,眼里,泪光闪烁!
    怀里的五丫头,又在用手抓了。“少不了你的”赶紧将碗移开,轻轻的撕一点点,丢进了她的嘴里,看小嘴嚼动,月娘心里,是满满的幸福!
    花了十个钱买的肉,一家人,一顿就解决了。
    新年第一天,一家人,终于见上了油荤,吃上了肉。这,算不算是一个好的开头呢。杨子千在心里暗暗鼓劲,今年,一定要脱贫。
    正月立春。
    一场场大雪后,立春了,雪融化了,麦苗长得绿油油时,杨大年的脸上,才真正有了一点笑容。
    自从追肥的难题,真的有效的解决了。杨子千乐呵呵的,杨子木更是把妹妹的话当金口玉言了。言必行,行必果,相当的雷雳风行。
    不知不觉中,杨子千小朋友才感叹,好像自己是长了一岁了。听娘说,自己和老三,是二月十六生的。九岁了,这会的自己,是九岁了!
    九岁,在现代,还是撒娇的年龄,在西宋,可容不得自己娇纵。月娘偶尔还会念叨着缠脚,但不敢再付诸行动,她也是怕了这个闺女多昏几次就醒不来。再有,就是不停的教着家里的一些人情事故。
    立了春,也该做秧田了。
    一提起这事,杨大年心下后悔了,自己做事,怎么越来越急功近利呢。几块冬水田,将水全放干了种小麦了,现在,又上哪家去借点田撒点秧呢。
    唉,人啊,有时候,就是顾头不顾尾,做事欠考虑!
    “要不,还是找大伯家?”杨子木试探着问。
    大哥倒无话可说,但大嫂?想着因拌桶迟借了几天给她,在李家寨子里,风言风语都有好多话从他和月娘的耳边过了,而且,孩子们折腾的搬石块换拌桶用的事,王花儿已经放出了“门牌高挂万事不求人”这话了,自己再巴巴的上赶着去求她,好像,就是自讨没趣吧。
    “找王三叔吧,他应该会同意的!”杨子千想着,不伤筋动骨,不影响栽种,更不影响收入,这些人,为什么就看得这么重呢。
    “也只有试试了!”杨大年,每一次,都说试,但他试的每次结果都比较成功。
    这不,一听说这家人的请求,王三爽快答应了。
    “杨二哥,我看你那田里的麦子长势很喜人,这样看来,你们那主意正,今年种小春时,我也跟着你们种!”事实摆在眼前,没有看到收获,现下,已经有几分后悔了!
    “呵呵,可以啊,只是,千万别学我,连秧田都忘记了留!”自嘲的笑笑,对王三伸出手拉了一把很是感激。
    “哈哈,那是肯定的,要不,我就把沱田留来做秧田,你明年也不用留,那么大一块田,够我们两家做了!”王三的脑子转得快,这讨好做人情的事,做起来毫不做作。
    “呵呵,那敢情好!”
    杨大年感叹,王三,看起来,比亲大嫂还亲。
    那肯定的呀,人脑子转得快,跟着你杨二哥操,不会挨飞刀。
    杨子千对饭桌上自家老爹的感叹不以为然,这人啊,一旦跟利益挂上钩,坏的也会变好。当然,前提是对方知道感恩,将别人的付出和给予当成理所当然的就是例外了。
    用王三的沱田做了秧田,秧子发芽,分叉,一天天长起来了。
    小麦越长越喜人,看着抽穗,泛黄,接下来,就是收获。
    这一次,拌桶也派不上用场了。
    老规矩,连麦杆一起割了打成捆,一挑挑的挑回坝子里。后山土里的,连着田里的,在房前的空地上,堆成了小山。
    这,才叫丰收!
    每挑一挑回来,杨大年心里就乐滋滋的。
    搬到李家寨子以来,何曾有过如此盛况啊!
    “啧啧啧,杨老二折腾一回,倒真让人眼红了!”毫不掩饰自己的心理,路上,遇着邻里,大家都在谈论着。
    “就是,没想到,当真丰收了!今年点小春,我也要这样干!”整一季,当两季;这田,收了谷子收麦子,东家看了都会后悔少收了租子!
    “整倒是好整,就怕他栽不下秧子,你看看,这秧水可不是一点半点能解决得了的。”
    “管他的,看一看吧,至少,不能因小失大!”眼红归眼红,却还保留了几分理智,多看,就能学到经验。如果说,这秧水能解决,学的人中,肯定也有自己一份。
    “你看看你养的都是些什么赔钱货?一样是丫头,杨家的就能下地帮忙,你的就当千金小姐。这是享谁的福呢?享我老太婆的福?享她爹的福?一个个的,吃了饭都是白瞎!”冯老太婆,指着门外,对冯大嫂母女骂了又骂。
    这是眼红隔壁的收得多,找不到地方发泄了吧。有本事,有本事让你儿子也去整,抬一个狐狸精回来,坐等抱儿子,连麦收都不积极,没人做地里的活,就骂自己母女三人。
    冯大嫂心下愤怒,脸上却不敢有半分的不满,木头一样,立在她面前,任骂任罚。左耳进,右耳出,全当没听见。
    她的心,早飞到了屋外。月娘将孩子搭在背上,一块长长的布条捆帮背着,正翻晒着麦子。
    月娘家虽然穷是穷了点,上无公婆;更无小妾;累却快乐着,有儿有女,不等不靠不要,一家大小修了三间房起来了,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反观自己,却越来越难,如果那女人当真给生个儿子,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