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的青春不迷茫-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他吸毒被抓,我也在心里希望他赶紧好起来,每次新闻里对他的报道,哪怕只有几十秒,我也会停留。无论他在哪里,是否戴着鸭舌帽,是否因身材瘦小而蜷缩一角,奇妙的是,在我看来,他一直都闪着光。

做嘉宾时,他说的话总是出人意料,表演时,总是大放异彩。他的表演,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播,还有人说我和大炳长得很像,我会很得意地点头,然后继续练习我的吞拳头。

每个少年都有几个偶像,大炳便是我心里那个。从来不怕被人嘲笑,从来不掩饰自己的缺点,极力表达自己的内心,同时,敢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倾其所有的劲头。也许,正是因为他常被人讥讽,也许,也是因为他从不在乎这些。

这些,是除了吞拳头外,我在他身上能看到的所有。

那天看到一句话,一个人的完美,恰恰在于他敢于呈现他的不完美。

他的完美便是如此。哪怕之后他吸食大麻,沾染毒品,他每一次的道歉都让我对他的复出充满了期待。

只是没有想到,等了很久之后,今天便得知了这样的消息。

他也是有一群要好的朋友的,同一个班级,同一个群体,同一个行业,不同的命运。当他们一个又一个成为了当红歌手,当红主持人,当红演员之后,他仍以其貌不扬的长相争取每一次3000元的出场费,卖力演出。

吸毒之后,他说他可以先做幕后,拿8000元的工资,等到合适的机会再复出。我相信他所有的话,他不仅是家里的长子,也是家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后来我的工作忙了起来,他参加的节目也少了许多。算了算,其实我也有五六年没见过他新的节目了。但他仍像朝阳一样的在我脑海中存在。

新闻上说他肺部感染导致离世,说法很多。其实怎么走的,我不在意。我只在意,他36岁离开,以他的性格是否会觉得不甘心。

我并非他的死忠,也不是他的朋友。作为在角落里一直喜欢他的人,我不知道他离开后,有多少的粉丝会因此而流泪,也不知道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综艺嘉宾能享受多高的离世礼遇,但他生前最想得到的应该是掌声,此刻,他最想得到的应该是哭声吧。

我翻出了我2005年5月21日写的文章,里面写的满满都是他,7年前我印象中的他。

2005年5月21日

每个节目都是为了一个人而生的。

“百分百”三个人看的其实是小猪,“我猜”三个人看的其实是阿雅,“天才”很多人看的其实是吴宗宪,“电力公司”看的是蔡康永,“康熙”看的是小S,种种种种,尽管在这些节目中他们互相会搭档,有人会参与,但永远不如一个人在其中的位置。

有一个人叫大炳,就是那个可以把拳头放在嘴巴里,全身骨头软得近似全部断裂,喜欢模仿,喜欢创新但不太好看超级有自信的男主持人。

我一直是喜欢他的。我也一直认为他最终会出来─就是像小S那样,找到自己的节目把完整的自己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然而在华岗毕业的众人都逐一有陶子的风范,逐一取代陶子成功的时候,众人里却没有大炳的身影。

重新看了3期他上“康熙来了”的录影,和以往一样,我还是笑得死去活来,看完突然就明白自己想不通的原因了。

虽然人人的脸上都挂有笑容,小S是放肆的笑,蔡康永是恍然的笑,只有大炳的脸上像是隔了一层阴郁的滤纸,连强装都不愿意。他太明白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了,于是在任何时间和自己不停地计较,不允许任何的小纰漏在自己的思维里遗漏,任何的故事都有头尾,任何的笑话都有始终,活得太明白,被赋予了人精的称号后却又固执于此,不愿放弃。

他是很努力的,从他的表演和他对自己工作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对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花上一星期又一星期的工夫,无论是模仿秀还是针线活,他把自己催眠成人中人,挑战一切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虽然最后获得了掌声和成功,却再也无法做出更大的超越了,也无法像他的同学阿雅、小S那样,他也许也明白只有超越了自己才有可能让自己更快乐地活着,然而我相信他是做不到。虽然他从刚出道便以此成为了颇有潜质的主持人,而后的时间,他完全沉浸于其中,不对事物有任何的妥协,只以自己的喜爱为一切的判定准则。

因为太过于逼仄自己,所以他有了今天,也因为太逼仄自己,所以他有很难预料的明天。

想明白之后和要好的朋友讨论,得出的结论大致如此。正如他一直都是伶牙利齿的楷模,让周围的人有欢乐的动力,而他自己却在不停地强迫自己,将自己套在角色里无法自拔。可是这样人又能如何自救呢?我们说大炳说话快是因为他嘴巴大,他的舌头可以在无限的空间里自由游走。我们说谁和他接吻一定可以捆绑上天堂,因为他的舌头灵活。我们还说和他做朋友一定很开心,因为他是一个喜欢践踏自己,拿自己来取悦他人的人,因为他懂得让别人快乐的真正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说的,他对此只是付诸一笑,转身罢了。

人都有自己的悲哀,何况是艺人。

而我的悲哀是:经常有好朋友对我说,来,学大炳吞个拳头给我看。(因为我真的可以……)

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突然想起来,除了吞拳头,我在公司年会上跳了《舞娘》,勇气也是来源于他。

有信仰的人,总是积极的

缺氧。沉入越来越深的海底。

不是因为心情,而是越来越多的工作。

连转身的时间也没有。

做着一些貌似不适合自己的事情,比如脱口秀的主持。但现在早已经不是几年前,做任何新鲜的事总是会担心。现在也明白了,很多事情。只要相信你的人觉得可以,你自己觉得可以,那件事情就真的可以了。

所以,一旦放弃,就浪费了信任和信心。

撑一年,总得会有一些进步吧。起码,我的普通话比上个月进步了一些。

试一试,每天写5000字的感觉。吐血了都。

31岁了啊,我对同事说,我都31岁了,居然又回到了10年前刚进电视台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那时写稿子给主持人,现在写稿子给自己,这算是进步了不是么?

新卫视节目,新电影宣传,新书写作,我妈说你干脆缓缓吧。

但别人都看得起你的时候,你不珍惜,以前你不是每天烧香求菩萨让人看得起自己么?我妈想了想说对哟对哟。

小怪兽又送了我一张李宇春的CD,这一次我收了下来。上一次,她还没有发工资,这一次,她可不缺钱。

有信仰的人,总是积极的。

加油!鸡血哥!

给这十年的你,旁观下一个十年的我

从1999年离开家到现在已11年了,11年的时间其实足够改变一个人了─我曾经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是现在看来,我一点儿都没有变,高兴了就狂浪,难过了就猥琐,投入了就哭得昏天暗地,从来不会有另外一个声音提醒自己:你应该怎样怎样。搞得自己跟演鬼片似的。凡事,我都是预先想好,然后启动程序,中途才不可能又出现一个声音碎碎念提醒自己,我觉得但凡有那样念头的人都是事先不做功课的人,容易分心,不投入。

投入,这个词,很重要。

投入去爱,投入去工作,投入去憎恨,投入去苟且,投入呼吸每一口空气,能分辨出氧气的成分和阳光的温度,投入把一生切成一个一个你说得出来的形状,然后炒一盘热菜,吃下很多碗饭。

明天就要回家了。订的是机票。

几年之前,我乘飞机的次数还很少。

然而这两年开始,每个月都要来回飞。常常在想,如果是要自己花钱的话,打死都不会坐飞机吧。可是,从今年开始,我也终于狠得下心花好几千块去订往返的机票,只是为了节约一点路上的时间,那种期待回家的煎熬,比爱情的拥抱更令人焦心呢。

时间不是杀猪刀,不会刀刀割肉。时间不过是围墙上斑驳的阴影,因为日照而改变形状,最终,你依然是你。

越来越强烈的感受是,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大。有时候,努力伸手便触到边界,才明白,很多事情并非是不能被改变的狼狈境界。

这些年,有人辞职,有人创业,有人旅行,有人放逐,有人寻梦,他们坚定地换了方向继续奔跑,那算是另一条人生的旅游线路吧。我一直觉得自己走的这条路游客太多,制度太严,消费太高,其实走着走着,当你比别人走得更远时,你所看到的便是你未曾想过的。

若你足够了解自己,你不必远行,在心里便已环游这个世界了。

Ann是我大学的学姐,我们相识超过10年。她对我最高的评价是:当周围的一切都会改变的时候,我唯一能相信永远不变的就是你。

为了这本十年成长纪念的书,她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我。就像当年的我窝在一层的出租房内给她写信一样,字字句句刻画出的是心。

如今在办公室里,我以全拼的方式贪婪地读着她写给我的每一个字,就像─认真地吸了一口空气,氧气的含量和阳光丈量的尺寸,都静默于胸,尔后有泪。

也许,这并不是真正的我,也许这里面有一些落魄情节连我都忘记了,但我相信这一定是她眼里最完整的我。

十年的青春轨迹,总得盛开个一两朵沉甸甸的花吧。

不完全鉴定报告

十年的你

一直在阳光下的剪影

大学中文系的学姐刘昂

搜狐上海站内容部主编

柏杨说,年轻气盛时,命运即便是老虎,屁股也是敢摸。年岁渐长,命运飘忽不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大抵也没了与之挣扎的底气。此话不假,却不属于刘同。

努力如他,付出如此沉甸甸的筹码与志气,所谓运气和命数,并未多青睐亦不敢随便责罚。他踩一对风火轮,遇山开山遇水涉水,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世人眼中是风光,我却只看到缝隙里琐碎的疲倦、痛苦,及屡败屡战的坚持。刘同无关完美,只是,他能努力至极致,将不完美变成完美,化缺点为优点,像功夫小子,无天资有野心,每打输一架,回家舔着伤口日日勤练,然后返来再战一回。

大学四年,他已然锋芒灼灼。一手烂字一副超薄身板,挡不住内心勃勃生机,雀跃着写稿、出书、参加唱歌大赛、辩论比赛,哪忙碌往哪扎堆。布袋裤斜背包,球鞋或慢跑鞋,永远挂耳机,听古巨基徐怀钰,将无印良品的《掌心》一路唱到决赛。没头没脑借五十块钱,吃十块盒饭买四十块靓衫。白衣蓝牛仔,骑自行车穿越校园,绯闻漫天如樱花。想来,那年月不能没有他。我们站在彼此回忆里,没有天大地大的抱负,仅是些微闪亮无法躲闪的温暖命运。口味虾、打口碟、游戏机、见网友、堕落街、豆腐炒鱼、文学院217教室,就是这些,还有这些。

出国前夕,他执意道别。长沙闷夏,五一大道星光通透,沿路走半里二里,到底年轻,只知跃跃欲试,并无伤感。末班立珊线扑哧扑哧进站,他开始追跑,小鹿样跳跃,晃荡右手,身后背包上下颠簸。─“再见!再见了!”他的声音迅速淹没于滚滚城市烟火,那般没心没肺。明日天地,异国他乡,何日再见呢?我不知,不能面对面说出的离别,到底有多难过。少年背影,怅怅记得,逆光奔跑,仿若磅礴江风里呼啦出羽翼翅膀,孤独也倔强。

那段时日,八小时时差。刻意亦或有心,我们常有通信,不间断地联系。用文字描摹,自动屏蔽不愉和不悦,我们邮递给对方祥和及锦绣花团。怎么会呢?他写来:辞职宅于出租屋,钱包瘪瘪。书稿不断否定,被伤害至心惊肉跳。没日没夜啃书准备考研,眉毛忽然开始掉,或许是鬼剃头。午睡小院沉寂,偶有小朋友嬉笑和鸡打鸣。我端着电脑,千山万水外,心酸眼潮。生活展开筚路蓝缕,谁不是赤足前行伤痕累累。在那本千辛万苦的书里,他一直问,青春是什么?想来,当时回答多么仓促和矫情。成功是一出太过诱惑的大戏,他踮起脚尖奋力触摸,掩耳盗铃般却全心全意。

再见于冬天的北京。那么骄傲,披“北漂”外套,亦能取暖。做电视、写文案、剪片子。多晚回,也督促自己磨笔写字。陋室比邻雍和宫,鼻端杳渺香火气,白日浑厚钟声里,蛰伏待发的等待,略有苦涩,仿佛没完没了。某晚陪他去与上司谈加薪,他遍遍重复说辞,字字如针扎得舌尖跳。零下冬日,踌躇门外,路灯昏黄,碎雪乱撞。出来后,他颠颠永远笨重的包,若无其事拍拍我肩─没谈好。仰望北国夜空,深邃莫名,我想,会过去的。确实如此,今时今日自彼时启程,他到底没辜负自己。

流年若干,北京上海,我们各自为营各自生活。邮件电话,少之甚少。所幸,难过彷徨混沌时,随时随地拨给他,始终如一。朋友人来人往,流言来来去去,听了就忘却吧。把彼此安置于安全位置,小心保护,无论外在撞击几何,时光凝成最坚硬的核,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活继续,结尾无法成为结尾,留一段当年的信,且当结尾:

残留昨天能清晰想起你,单薄留有高中记忆的头发,张扬着新进大学的新鲜和雄心那样跳跃着。不小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刻意,居然一直安静走了过来。你看着我失落、失败,看我轻轻地离开,这么多朋友里只有你一直看着我怎么走过这几年,青春最盛开的季节,现在也只有你,陪我慢慢体会这水样流过的日子,一直自称是你的安姐,其实哪有。

2011年1月4日

Ann@上海

五年的你

不过是人间的一粒沙

教我如何保持小清新的师父阿Sam

1626潮流杂志执行主编、摄影师、

畅销旅行书《去,你的旅行》作者

我不算是一个记忆力非常好的人,五年不长不短,如果谈了一场五年的恋爱还没有结婚算长跑,如果分一次手五年还没有再开始新感情叫孤单,如果24岁刚大学毕业人生起步,29岁应该是小有成绩而立,五年真的不长不短,刚刚好,认识一个人也应该是这样。

对于天秤座的我而言,很多人觉得我有无数的朋友,而这么多的朋友里刘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