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的青春不迷茫-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我更能体会到朋友的意义:帮你弥补缺失生命缺失记忆的亲人。

如果不是你的日记,我真的就忘记了我2003年的生活。如果不是你,2003年在我的记忆里变得毫无意义,连一块存储地都不会有。

你陪我走了7年。昨天晚上潘哥感叹说,看我们这样浮浮沉沉,身边的朋友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只有我们几个永远在一起,没有酒精单靠感情就可以聊上一整夜的人,似乎聚在一起就像是小说,就像是青春连续剧。

我想说,这出剧永远不会结束,会随着我们的成长而越来越精彩,25岁,我自己添上浓重的一笔。

康康和你同时给我发了短信。这个性格内敛,和陌生人话少得可怜的俊美少年,给我发来了长长的短信,说我们要永远在一起,互相加油,互相保护。字句里都是诚恳,看得我心生温暖,迅速就可以成为遮天蔽雨的茂盛大树,我说会的是的好的,我们永远会在一起的。

巍刚安顿好百事的导演就给我电话希望我快乐,彬和腾讯的人喝酒醉了想起来给我电话,瑾送了我一块金牌,她说她戴了效果很好,希望我和她一样好。一样好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什么都一样,快乐,痛苦,生活,成长,都一样才好。

25岁前。我们放肆着,娟娟、钱钱和洋洋,夏季就像樱花花瓣后面的笑容,透着阳光灿烂辉煌,但又时刻担心转瞬不见,新朋友的加入总会有这样的担心。没有过多时间的根基,但有瞬间交汇的光彩。

穷哥在办公室放了一双我喜欢的PUMA。好哥祝我生日快乐。最后我祝自己生日快乐,祝所有人都生日同乐。无论是朋友还是事业,在25岁后,都有一个相当稳健的发展。

本来想删除这篇文字,因为上面提到的一些人也早已没有了联系。写到的话,许下的愿望,发过的誓言,其实谁也没有遵守。你看一个年过30岁的我,还在讨论这样的事情,究竟是我太幼稚,还是其他人觉得再提友情羞于启齿?那天回一个博友的私信,我说,其实你为他写文字,为他哭,为他恨,都是因为你觉得他值得你这样去做。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愿意。既然你觉得值得,就不要问公平不公平。既然发生,就得接受存在。因为他们的存在,过去才显得有意义。

穷哥好哥,那么多年了,一直在。

潘哥说的话,当时觉得他太悲观。现在看来,他说得一点错都没有。

娟娟和钱钱,她俩是出版社很厉害的编辑搭档。当初认识她们时,她们也不过刚毕业,便做了很多经典的畅销书。几年前在瑞士公寓的星巴克见了一面,都早就升职,都拥有了自己的车。说到了一些当时的困惑,她们说:不用太在意无关紧要的人对你的评价,但你要在乎给你发工资的人对你的评价。这两个女孩一直都这么厉害,后来就没有再见过。

我在想象,这本书里提及到了那么多的人,当他们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他们会想说什么呢?

2012年3月23日

25岁的自问自答

1 25岁时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两次做梦的时候梦到新书《美丽最少年》全国卖到发疯,人们奔走相告,被教育部门收回去点名做成教材,然后惊醒……而白天一直想的,就是自己节目的收视率继续涨,让节目的创意风格和收视率都成为同类型节目中的品牌,要一直领先并且远一点才好。

2 25岁时你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今天永远对明天充满幻想,才有坚定的信念活到后天。

3 你觉得25岁时一个人必须要尝试的一件事,是什么?

做一件从来就没有想过的事情,挑战一个极限,让自己也佩服自己。比如试着去编一个较为复杂的电脑程序;去劝说一个找不到目标的朋友,帮着他一起改变他的现状;也可以去玩一款PS2全日文的RPG游戏,不借助任何秘籍打通关,并且将其中的意思猜个八九不离十……只有自己佩服自己,才能让别人信服你。

4 你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满意吗?

还好。因为年轻,工作上不免遭受到一些不信任,会着急。但在对抗中,自己也渐渐地成长,心态开始平和。有时会想工作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做了,并且有成绩,你就会充满自豪。

5 你是否觉得生活越来越充满压力,你如何面对压力?

是的。大压力要用大幻想去消解。每次被上司狂批之后,就幻想节目会被中宣部点名表扬,像《康熙来了》一样成为内地娱乐节目的模版……朋友说我太爱幻想,如果认识新朋友,觉得对方人好,就开始想下个周末一起去哪玩,要不要大家在一起买房,是不是要请假一起去国外旅游之类的。我基本认同这种说法,不过正因自己喜欢无聊的想象,遇到一些难搞的事情,也能够化解。在幻想里得到满足后,朝着目标加倍努力。

6 爱情、事业、友情、娱乐,你如何排序?

友情、事业、爱情、娱乐。(怎么没有亲情??如果有,亲情排第一。)如果让你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自己,你觉得什么比较合适,为什么?狗。很贱很贱的狗,怎么弄都死不了,整天乐呵呵的。保持良好的贱狗心态有助于正视自己。

8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还会给自己规划另外一种人生吗?什么样的人生?

有朋友给我算过,说时光倒流到前世,我是青楼女子。之前将信将疑,后来发现这个朋友只要给人算命,都把对方算成青楼女子。放到现在,可以选的话,我想从事艺术创作类的工作,比如动画设计,音乐创作。实际上我对现在的选择并不后悔,依然喜爱。

9 在你成长过程中感觉走的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

第一本书是大四写完的,没有任何门路出版,于是四处求人、上网投稿、上门咨询、不停地打电话不停地被拒绝……感觉自己一辈子的脸都在那时丢光了,但依然坚持去做。当版权被5000元买断时,长舒了一口气。虽说版税太低,被人说成得不偿失,但对我而言,那本书被人认可的一瞬间,也是我20年来头一次被自己认可,从此变得自信。

好吧,这是我25岁的答卷。其实,如果要重新作答的话,也许爱情的排名会更靠前一些。那时觉得友情第一,也许是因为从来就没有真正为一个人付出过,当所有的得到都觉得是理所当然时,就觉得得到的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而现在,当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后,才知道原来爱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除此之外,也许现在作答的措辞会更为工整一些,但是那时的我却如自己希望中那般清脆。

2012年10月7日

能鼓励你的人只有自己

嘿。嘿。嘿。

穿着铁灰色T恤的你隔着阳光对我说。明明就有一道栅栏,呈铁灰色。

你说我的优点就是视而不见。

那也是我的缺点呢。

如何才能独自撑起一整片天空呢?曾经更为弱小的我问自己。

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呢?我曾经坐在铁灰色T恤少年的单车后座上越过了大片田野,独立思考问题。可是我现在居然忘记了他的名字,让我思考人生大半个夏天的同学。现在的我越来越不善于表达,就像大学里受的委屈都记录在了文字里,毕业两年的感受都放在了工作里。

今天有人问我,和好朋友爱上同一个人算不算是一种默契?

多年前的问题居然还没有人忘记。好朋友都已经不是好朋友了,默契也早就成了枯骨,埋葬百年回忆。就好像我居然忘记了你叫什么名字。只有时间地点人物刻在过去某一段时空里。

那之后的两天,我和术在湘江大道边拍照,经过同样的大片田野时,我想起单车后座的颠簸,到底是我和你,还是我和自己?

大学时,我把时间过成两段。有一段,没一段。有一段是拿来回忆的,没一段是拿来忘记的。那个在新民路的自己,穿着帆布鞋,顶着大太阳,住到阴暗的最底层,自己给自己做香肠饭,午夜3点的那个男孩期盼一顿饭的单纯早已断在天涯。

现在大学同学早已经各奔东西,以前的好兄弟各自努力。偶尔听到谁的消息,也会放在嘴皮上恶毒咒骂一番。他也会饥渴,她也会绝情,他开始会喝酒,她开始会调情。每人一杯3两的白酒,一干而尽,两杯下肚忘了是谁出的主意。站在积水的五一大道上,巴士来来去去,飞机早已在午间划过发际,稍稍带些夜间的凉意。

就像如今,我无比怀念河西的师大,似乎只要站进去,生命才得以充盈。我和术和瑾,找着机会回去,哪怕只是坐着202路公交擦边而过,也像是靠着心脏安然入睡。我们走在木兰路上说的那些笑话,我还记得。咒骂的那些人,我也清楚。听过的那些歌,还保存在iPod里。只是空气里夹杂了太多人的回忆,渐渐地难以从中提取。

现在我们越走越远,越孤单越害怕,偶尔对称的笑容也会幸福很久。

我们都说要做有追求的人,最后往往发现周围只剩下了自己。Only human。

播放器里的《Only human》是《一公升的眼泪》中的插曲,听不懂日语的自己只能体会到这样的感受。Jassie给了歌词,才发现和自己写的并不相同。这之前,我犯了一个错误,可弥补不可弥补,现在来看都不太重要了,想起的时候总有自责。不过也好,看着你总算微笑起来,自信满满起来,渐渐成功起来,我总算明白的是,花了二十几年总算明白的是,没有什么事情是非得别人和你一起做不可,总有绝境的时刻,能鼓励你的人也只有自己。

听说在那悲伤的彼岸,有着微笑的存在。

究竟好不容易到达的前方,有什么在等着我。

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追寻梦想。

旅行已然开始,在那遥远夏天的那一日。

如果连明天都能看见,那么也便不会再叹息。

我总算明白的是,花了二十几年总算明白的是,没有什么事情是非得别人和你一起做不可,总有绝境的时刻,能鼓励你的人也只有自己。这句话至今仍是正确的判断。任何事情,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无论是情感还是工作,否则唯一的结果便是措手不及,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

2012年10月7日

电视理想,亘古不变

做电视是我从小的梦想,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成长,都有进步。

而到另一个地方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我从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

做了3年的娱乐新闻节目,从湖南到北京,回首却又像是在昨天,自己还是一个拿着话筒为一个开场白录30遍的小破孩。

因为报考湖南电视台,考进了湖南娱乐频道,认识了极好的朋友唐巍,和瑾也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成长,陆续认识了和我年纪一般大小的叶子、张智翔、洪笑、彭莹等等等等,他们一样对电视抱有理想,大家一起讨论节目的制作,只是那时没有想到,又过了几年,再和自己讨论想法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幸好,我们都没有浪费那样的机会。

如果说大学时期在卫视总编室只是接触电视,接触优秀电视人的机会,大学毕业后进“娱乐急先锋”算得上是我真正开始电视人生涯。第一个给我深刻影响的是制片人贺晓曦,跟着当时广电最年轻的制片人也足以让我感到骄傲。虽然当时每天累得半死,但直播后被他一骂又活过来了,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做电视的理念,也正因为如此,我到现在对电视都没有畏惧,觉得一切都可以靠自己改变。

后来加入了“FUN4娱乐”,认识了肉丸子、亚飞、彭彭这些年纪相仿的电视人。郭晓华是制片人,第一次见她,心里惴惴不安,见到了之后,才发现支撑起湖南最优秀电视节目的制片人居然是一个文弱的小女生。组里很多同事,都干劲十足。在FUN4,我开始扎实地做起了电视,每天想方设法去做更好看的新闻,做得不好,彻夜写案子,做好了,也会打电话要以前的大哥熙帮我审核。

当初我离开“急先锋”的时候,让他很难过。现在想起来,在加入FUN4之后的两个星期接到大哥熙的电话,还很冲动地想立刻回去。只要他说一句,你回来吧。但是他一直都没有说,其实我知道他的想法,他只是对我说,好好做,晓华是一个很厉害的电视人,多学习哦。

为了这样一句话,为了做好每天的新闻,我也会打电话向熙哥请教,虽然最终总逃不过他的“侮辱”,但在两大优秀电视才俊的教导下,我也慢慢专业起来。

晓华姐每次看过直播之后,都会给我发短信,告诉我哪里好哪里不好,让我深受鼓舞。很多短信我都一直留着,每次看到都信心十足,只可惜手机弄丢了,只好把一切刻在脑子里。

离开“FUN4”的那天,我从广电走到了河西,满脸都是泪。手里握着手机,晓华姐给我发的短信我背得一字不差:正因为是你,我才会这样要求你。

其实反过头来想,正是因为晓华姐,我才会变得做事情有始有终,才会努力学会克服那么多的障碍,才会像现在这样,即使在这个过程中,遇见了很多很多阻碍自己梦想的事情,阻碍自己梦想的人,我都会一笑了之,继续努力。

然后来了北京。

先到了光线的《娱乐中心》,然后又跟着焦老师去了《娱乐任我行》。也是由于焦老师的无比信任,我才能够以24岁的年纪去管理团队,开始率领大家一起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港台节目,我和周围的朋友一直看得仔细,既然做不了像《我猜》那样大成本的综艺,那总可以做阿雅的《明星记者会》。于是这样一个理想一直埋在心里,终于有一天,《任我行》改版,我把样片拿出来,找记者们一一谈过,终于做成了内地第一个《明星记者会》的雏形。虽然是抄袭台湾节目,但是大家都把梦想埋在了里面,虽然第一期节目录得很不成熟,但是起码我们终于明白了怎样去学习。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明星记者会》成为《娱乐任我行》的招牌节目,主持人沈凌的超级表现征服了所有的同事和观众,也让康康称赞他为内地最优秀的主持人。由于大家共同的努力,节目一天一天在变好,我们往记者会里加入更多的元素,更多的信息。台本的提纲每一期我都要仔细地改,就是希望记者会虽然在硬件上有缺陷,但是在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