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明朝完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活在明朝完本-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极其不情愿地当了首辅。

    还没坐上这个位置之前,他就已经对首辅畏之如虎,现在坐上这个位置了,他只觉得自己屁股下面坐的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而是个庞大的火药桶,并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当上首辅的每一天,赵志高晚上都睡不着觉,做梦都梦见一群言官们慷慨激昂地上书皇上,声称此人有罪四百八十条,不仅不能继续干下去,还得把他削职为民,廷杖一百!做官做到如此地步,赵志高可谓大明第一人。

    终于平静了下来,万历觉得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耳根子总算是清净了。但是好事不常来,坏事不消停,播州锦衣卫的一封八百里加急密信,又把整个大明拖入了麻烦之中。

    杨应龙反了。

第146章

    朝廷总算是消停了下来,万历的耳根子清净了,朱一刀的悠闲生活也开始了。他又回到了那熟悉的京师右所,又见到了熟悉的江飞等人,很开心,刚回去的一个星期,老朱同志没事到处转悠,漫山遍野的闲逛,虽然山下的官道上依然尸骨累累。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心情,他可以地选择了无人的小道上山,看着美妙的风景,耳边是树林哗哗的响声,惬意啊!

    晚上在军营无事,便给小屁孩朱常询继续讲故事,不过都是一些由现代改编的故事——皇三子的太子地位现在暂时地稳定了,毕竟没有谁会跟老天过不去,虽然跟天子过不去还是很有可能的,朱一刀那天的一嗓子怒吼,让所有人都产生了这么一种错觉,就是此事既然注定,那反对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所以对皇三子的教育就成了大问题。

    老朱自认是根本不会讲课的,可在形势如此大好的情况下,皇帝却仍然没有慌着安排皇三子出阁读书,于是他就成了小屁孩名义上的老师。该讲些什么呢?他不知道,江飞也不知道,只有王石那个小太监天天以对太子的礼仪小心伺候着小屁孩。这件事情让朱一刀头大如斗,他想起了现代一些教授小学生的方法,却全然忘了,小屁孩已经十一岁的事实。一些比较经典的童话故事已经不再适合他,每当朱一刀再次讲起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屁孩都会紧皱着眉头,表示他已经厌烦了。

    于是老朱只能挑一些比较有难度的故事,比如说由福尔摩斯破案集改编的中国古代版,侦探柯南的中国古代版,甚至包括一些简单的数学天文地理知识,一股脑地讲给小屁孩听,也不管他能不能听懂,并且直接无视王石那哀怨的眼神:你怎么能给以后的太子殿下,未来的皇帝陛下讲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过朱常询却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对天文地理极为爱好,央求着朱一刀跟他讲讲。

    可怜老朱琢磨了半天,也只有前几十年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能跟他说,只是一些具体的过程都记不太清除了,但就是这些光辉事迹,已经足够让朱常询瞪大了眼睛:这个名字叫三宝,后来叫郑和的太监,真的有这么伟大吗?

    有。朱一刀很严肃地道,他不仅彻底地把大明的威严散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还促进了大明与其他各国的交往联系,更重要的是他传播了我们中华文明到大明周边的国家,不战而屈人之兵,仅凭着这些,就让不少的国家万国来朝。仅凭这一点,他当为史册永远记载。

    屁孩惊讶地长大了嘴,问道,这些父皇都没有跟我说过,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朱一刀有些尴尬,他于是打算拿自己那胡编乱造的身世做文章,说自己还在海外的时候,不管什么种族,不管什么国家,无不视郑和为大明的太监将军,所到之处那是望风而降!曾经有一个小国家,因为自大贸然地扣押了我大明使者,郑和知道后很愤怒,军士们也很愤怒,他就带了区区一千多军士,打败了这个国家数万大军,把对方的皇帝皇后等一大票人给俘虏了,还带回大明来坐牢!这是何等地壮举!

    一旁偷听的王石也忍不住陷进了深深地崇拜之中。郑和郑三宝,在太监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就连曾经的佞臣刘瑾,提起他也是一脸的崇敬,谁要是敢说他一个不字,恐怕会被众人群起而攻之。这么多年过去了,司礼监的东厂大堂正面供的是岳飞岳爷爷,内堂里供的赫然就是郑和!不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的名声谁都钦佩,但他具体做过哪些事情,却鲜为人知,也许是因为自愧不如人的原因,大太监们对这个名字都比较避讳。所以下面的小太监们不知道他的壮举,实在是太正常了。

    因此王石听着这些相对比较夸大的事情,陷入了对他的崇拜和深深地狂热之中!什么时候咱家也能像他一样,名垂青史就好了!

    屁孩听着听着脸就红了,到激动人心的地方还不禁喊出声:“就该打这些狗日的!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朱一刀大惊,他是怎么知道这句名言的?王石却低下头嘿嘿笑着说,前两天三皇子央求他讲故事,他没办法,只能说了一点汉朝将军李广的轶事,让三皇子彻底地记住了这句话。朱一刀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还好,若是让老子知道你给小屁孩讲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我怎么收拾你!

    其实王石和他是一样的心思。

    无聊之余,朱一刀凭借着墙上挂着的大明地图,又仔细地添加了一些内容,然后让人给做了一个简易的沙盘,每天带着江飞等人仔细琢磨,山川,河流,森林,湖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沙盘越来越不简易,上面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多。老朱指着沙盘对众人讲讲自己熟悉的地形,和一些地方发生的著名的战史。。电脑看小说访问WWW.xs.

    他讲战史的时候很有趣,比如指出战国时,秦国和赵国的地盘,然后让大家分别扮演两国进行攻防战。到激烈的时候其他人会在旁边热烈地起哄支招,老朱无奈,告诉大家观战不语才是真君子!在演练完了后,才把那场著名战役一点点地叙述出来,在这个时候,江飞等大老粗才对秦国大将白起王翦等人赞叹不已,这才是古之大将也!对于秦王离间赵国的智慧钦佩不已,若是让廉颇负责统领所有赵军死战到底,这事还真是难说!

    当累的时候,老朱就会让军士们把自己老家的一些地形特点,民俗等给大家讲一遍。右所军士来自五湖四海,能在众多高级军官的面前,详细地把自己老家特点给说道说道,那不是一般地有成就感!

    于是京师右所很快就兴起了一股热潮,每当早操过后,大家就齐聚军营,指手划脚地向包括小屁孩在内的所有人,讲述自己的老家。这一讲可不得了,小小的沙盘上面大大的大明地图,居然有一小半都清清楚楚!江飞私下里告诉朱一刀,这可比锦衣卫指挥使衙门里的沙盘更加地详尽,更加地贴近真实!

    没过多久秦霄小丫头就给老朱来了信,除了表示自己对他的思念和担心,更委婉地透露出她老子秦密现在的生活很紧张。每天一大早就去衙门报到,然后一直忙乎到大半夜的才回来,饭也顾不得吃,倒头就睡;整个吏部衙门现在都忙得四脚朝天。

    朱一刀很奇怪,为何一个主事也会如此地繁忙?江飞却叹了一口气,半晌才言道,这大半年或贬或流放或去职的官员太多了,可朝廷却又不及时地补充进来,以至于干活的人是越来越少。

    如果有书生考上了进士,也不用太高兴,因为考上了也未必有官做。按说应该贪官污吏比较多才是,可自从皇上把河南布政使赵一全满门抄斩后,贪官仿佛一下子绝迹了一般。大明吏治顿时为之一清。

    其实不是因为贪官少,而是因为本身当官的就很少!更何况当上官的还被弄下来这么多!按照以往制度,六部给事中应该有五十多人的编制,都察院应该是一百多人的编制。可是今年争国本的事件一起,六部给事中只剩下了四个人!其中的五个部居然连都给事中,堂堂管事的都没有!都察院的十三道御史,竟然只剩下了五个人,干的却是十几个人的活,又怎么可能不累?

    江飞举了个例子,都察院是监察机构,经常要到全国各地去巡察,五个人要巡遍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一年巡到头,连家都回不去。曾经有一位仁兄,足足在外面巡查了六年!六年后才想尽办法找了个替死鬼,回了家一趟。可怜回去后他女儿已经不认识他了,拉着妈妈问这男人是谁?

    基层御史只剩下了五个,高级御史一个没有。左都御史,右都御使经常空缺。都察院的考勤都没有人管,你是不是来上班了,还是回家休息了,根本就没人知道,全靠自己自觉。其实这还得托万历的福,每当有人上书告状,那是铁定拿这些当御史的言官们开刀,动不动就贬职,动不动就发配边疆,可怜都察院该有多少言官够贬够发配的?你把人给弄走了,总得继续补充吧?不然这么多活谁来干?

    到这,江飞叹了口气。其实第二惨的是中央六部。现在的六部,管事的加上不咋管事的,一共只有四个人。礼部缺尚书,一直都没补上;户部也只有一个左侍郎;工部尚书,左侍郎右侍郎全部都没有,一直空着呢,只有几个郎中跟主事在顶着呢。秦密秦大人所在的吏部,尚书前一阵因为上书被开了,左侍郎因为支持言官被发配到了广西,右侍郎因为愤怒一病不起也不上班了。

第147章

    现在的吏部,只剩下了主事秦密,和几个郎中在硬顶着。这吏部主抓着朝廷的人事,他们几个人干着十几个人干的活,又岂能不累?今年的候补进士还是有不少的,人家中了进士,皇上总得把各级官署补充一些人员吧?秦密他们为此上书了无数次,进士们也都想当官想疯了,可皇上就是不批。你能有什么办法?这些候补进士一急,没事就来吏部上访;一上访秦密他们要么是好言相劝,要么就是威逼利诱,天天净干些这事了。总要照顾他们的情绪吧?万一哪天皇上批了,却没人来上班,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为什么说这还是第二惨的?江飞笑了笑,因为最惨的还是内阁。内阁按照大明律应该有六个大学士才算是满编,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用。可现在呢?王锡爵走了,还剩下赵志高等俩人,赵志高也想走,但皇上不肯批,于是赵大人现在的工作情绪严重不对头,上班不干事。其实跟没干也没什么区别。另外那位仁兄基本上就是凑数的,碰到事情躲还躲不及,哪里愿意主动去做事?

    现在的内阁就仿佛是洪武年间的六部,大家上任之前都得备好了棺材,说不定哪天要么被言官们给弄死了,要么就被皇上给弄死了。搞得进内阁跟进阎王殿一样!一说起内阁,所有人都直缩脖子,内阁首辅那个位置更像是个催命的符咒,谁碰谁倒霉。

    最扯淡的是,即便皇上批了,发了委任状,你也别想当官。

    八月中旬的时候,赵志高觉得实在是顶不住了,找了皇上无数次,终于从他手里批了几百个候补进士的委任状,可一个星期过去,竟然无人上任!赵首辅觉得这事不对啊,怎么给你们发了委任状,还不赶紧来朝廷各部去报到?一查才知道,这委任状,压根就没发,到现在还放在吏部的柜子里睡大觉呢!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根据规定,各级官员的委任状,都在吏部都给事中那里统一发放。可吏部如今根本就没有都给事中,谁来给你发?主事秦密?他级别权力都不够,若是越级给这些人发了,那他就得走人,而且发下去的委任状也不算数,吏部从此就又少一个做事的人!

    朱一刀长叹不已,这么下去如何了得?大明的国家机器都没人了,上千万的老百姓,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怎么维持?怎么运转?

    江飞笑的很惨然,说赵志高现在言官们骂他,他也不敢跟皇上说了。因为皇上一生气就要把这些吵吵嚷嚷的家伙撵出朝廷,现在官员已经少的可怜了,哪里还能再少人?想骂就随便骂,只要不走人还在位置上呆着就行了!

    难怪现在大明的百姓生活丰富异常,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冒了出来,包括什么《金瓶梅》,管事的衙门都不运转了,随便你怎么写,只要不是公开宣传反对大明朝廷,基本上没人管你,又怎么会不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苛捐杂税不是没有,只是没有官员去收了,所以大家的压力也减轻了蛮多,虽然皇上跟内阁要求各地提前收税赋以减缓地震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可很多地方政府都没人了,谁来给你收税赋?

    一个百户听的有趣,也插嘴道,他老家的百姓,去别的府县根本连黄册告身都不用要,想去哪随便你,到了别的地儿就算是当地的人了!所以大家都拼命地往县城跑,那地方能赚银子的机会多。你说咋没人管?嗨!县衙的老爷都不知道去哪了,谁管你啊?

    朱一刀是哑口无言。

    这要是万一碰上怎么突发的战事,该如何是好啊?(电脑阅 读xom)

    不怕!还是哪个百户说道,要咱们锦衣卫是干嘛用的?就是在当出现意外情况发生时,比如外敌犯边,或者民变的时候,直接绕过所有的衙门,向皇上汇报;由皇上再通知群臣决定该如何应对。所以每次有什么意外发生,倒也算是有惊无险。其实内廷的东厂也是这个功用,但是它更多的却是对内,负责监控群臣百官和百姓;但是现在锦衣卫的范围也扩大到这一块了,这样一来任务量就大了很多!

    老朱完全可以猜测到万历这么干的目的。群臣不可靠,内阁不可靠,就连内廷也不可靠。唯独自己亲自负责指挥锦衣卫中最具实力的一块,然后让它与东厂双重负责,这样可以保证双方的忠诚度。但是这样一来对民政的处理也降低到了一个最低点,政府对民间对百姓的掌控力就相当低弱了。不过对于老百姓而言,这却是个好消息,管事的人少了,麻烦事也就少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精神上的追求就多了些。

    刚刚说到锦衣卫,就有个探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进来,连水都顾不上喝,向大家报告了一个令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