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本纪》里还郑重地记上一笔:“诏中外勿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既然皇帝自己出面劝解了,臣民们也就不好再说下去。
在对刘娥七嘴八舌的议论平息下去以后,就有利于我们对她做出公允的评论。刘娥的出身、经历与向上攀升的形式,确实很像武则天。但是在登上高位以后,她和武则天的不同之处就逐渐显露出来了。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可以扼杀自己的亲生骨肉,刘娥就绝不会这么做。对于李宸妃的安置,如果换了武则天,早就杀了,以绝后患。哪会等到后来出现什么厚葬、薄葬的问题。刘娥本性还是比较善良,在不得已的时候,她也会使用一些手段,但是任意作威作福,损人不利己的整人害人的事,她是不会干的。特别能够说明问题的,是刘娥培养赵祯这个假儿子,确实尽心竭力,终于把她培养成一个知识分子型的博学、理性、宽厚、善良的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好皇帝是极少的)。一些残酷的斗争,她自己承担起来,不让赵祯知道。这对赵祯也是一种保护。赵祯从小生活在那么一个好环境里,由于刘娥的严格要求,没有养成皇家子弟那种作威作福的娇骄二气,却养成了好学深思,通情达理,公正无私,依法办事的好习性。正因为赵祯有了这种好习性,在他当权的30年间(1033—1063),才出现了在中国整个专制王朝期间最可贵的文风最盛的太平盛世。
从历史上的名气来说,刘娥比不上武则天;但是从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来说,武则天远远比不上刘娥。武则天是个精神变态的混世魔王,一生都在闯祸。就凭她那种以制造冤案为乐事的癖好,也足以让后人千秋万代骂下去,永远引以为戒。刘娥的一生虽然也有过错,究竟功大于过。她的功劳是:
一、执政20多年,尽心竭力维持宋王朝的稳定。史称,她公正无私,所以“恩威皆浩荡”;虽然“政出宫闱”,但是“号令严明”,为大家所信服。
二、培养了赵祯这样的一个好接班人,既是假儿子,又是好儿子。从此开创了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惟一令人觉得遗憾的是,赵祯生活在这个女强人的阴影之下时间太久,精神受到压抑,性格稍显软弱,成为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
但是历史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
为清官树立样板
历代帝王,野心家多,书呆子少。野心家坐上了高位是为了自己享受荣华富贵;书呆子坐上高位,是为了做成几件大事,让老百姓过上平安的日子——天下太平。赵祯就是个书呆子。他从刘太后那里接受的教育就是公正无私,依法办事。所以在亲政以后,就在考核全国官员的时候,有心物色品德高尚,秉公执法的大清官,从地方提到京师来,加以扶持。赵祯在位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清官包公出现了。包公这个人物,无疑是中国民间最出名的一个人物。一般的老百姓,可能弄不清三皇五帝,可能不知道秦皇汉武,可只要是个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包公的。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专制王朝时代,所有的司法部门,都是“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那里的官老爷无不官官相护,互相勾结,狼狈为奸。老百姓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那种敢于主持正义敢于为民伸冤敢摸老虎屁股敢碰皇亲国戚的青天大老爷实在是太少了,包公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几千年悠悠岁月,老百姓碰到的好事是不多的,但是遭冤枉受委屈的事随时都有。大家一旦含冤负屈,求告无门,首先想到的就是包公。就会仰天高呼“包青天你在哪里?”
包拯像
包公敢于主持正义,为民伸冤,就得严格执法。他不许别人犯法,自己就得公正严明,做一位典型的清官。有些朝代贪污腐败一塌糊涂,很难找到清官,因为清官没有立足之地。包公这样一位典型的大清官不出在别的朝代,而出在北宋,决非偶然。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宋代是惟一的重文轻武的朝代。开国之君赵匡胤虽然是职业军人出身,但他看够了军阀专政内战绵延给老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所以在上台以后,实行重文(重视国内经济文化的发展)、轻武(不再穷兵黩武,与民休生养息)的国策,并且准许知识分子说话,立下誓碑,告诫子孙不许擅杀知识分子与“上书言事人”(提出不同政见的人)。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冤案就会少得多。要是在唐朝的武则天时代,她所豢养的一批酷吏如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人专以制造冤案为职业。他们制造冤案不是一个一个的制造,而是一批一批的制造。出现冤案,不是某个官员的无心错误,而是女皇帝有意为之。女皇帝制造大批冤案,是为了加强恐怖气氛,压服政治对手,也就是震慑反对她的人。这样,谁会给你伸冤,谁敢给你伸冤,遭到冤案的人只好自认倒霉,根本就没有“平反”、“伸冤”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时代里,绝对出不了包公。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4)
有许多朝代在考察文官政绩的时候,常常以数字来衡量。那就是,地方上的财政收入越多,地方官的成绩也就越大。至于民间有没有冤枉,他们是不管的。宋代考核地方官居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治世之最”。也就是说:地方官要能为民伸冤,最好不出冤案;就是出了,也能及时解决。增收赋税要不扰民,钱当然是要的,不过要钱也该要得文明一点,不能恶打恶要,伤了老百姓的心。
家天下的专制王朝在一般情况下还是要严惩贪污。例如汉武帝规定,对贪赃枉法的官吏处死后,一律陈尸示众。他的小舅子也因为贪赃被处死。唐太宗于公元634年下大赦令,连已判死刑的重犯都可赦免,但是特别声明,贪赃枉法者一律不赦。宋太祖在位16年,两次颁布大赦令,都规定贪赃枉法者不赦。为什么连判死刑的重犯都可以赦免,惟独不赦贪官,他们也自有一番道理。因为老百姓每每迫于饥寒而为盗贼,但是贪官都享有俸禄,绝对没有一个是迫于饥寒才当贪官的,为什么要赦你!每一个皇帝都懂得,贪官一方面盗窃了国家的财产,另一方面又“官逼民反”,把老百姓逼到造反那条路上去,造成天下大乱。严惩贪官,既保护了皇家的利益,得到一大笔收入,又赢得了民心,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既然给你十分优厚的待遇,当然就更有理由要求你奉公守法,不得贪污。宋代对大贪官绝对严惩,在《宋史》一些传记中间,隔三岔五地会出现“坐赃弃市”、“坐赃杖死”、“杖毙之”等等记载,使人触目惊心。即使是小贪,受了处分之后还要记录在案,每次调动,都要把罪行交代一次。退休后的待遇也要低人一等,该给子弟的荫庇也就没有了,让贪官在晚辈面前丢脸。一个人一次犯贪污,终身受歧视,因此,大家相戒不敢随便伸手。影响所及,有些家族也定出家规,凡是有过贪污行为的人,死后不许葬入本族坟山,永作孤魂野鬼!宋代这些反贪良法,值得万世效法。
不过,光有反贪良法还是不行,因为“徒法不能以自行”,还得找有魄力的大清官去执行。但是要找真正的清官,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清官难当,要能管得住贪污腐败现象的大清官就更难当。他必须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讲情面,不怕报复,敢于得罪皇亲国戚。一般的皇帝接受臣下拍马屁的时间都不够,哪有工夫去物色和访求真正的大清官。反过来说,一个人要想当大清官,也必须找到一个书呆子皇帝来支持你。如果在办大案要案的时候,你在前面冲锋陷阵,皇帝不坚决给你撑腰,你这个案子是办不下去的。包公出来办案的时候,正遇上赵祯在位。这个书呆子皇帝宅心仁厚,治国宽松,在《宋史》中被称为仁主,所以日后谥为仁宗。包公从考中进士,出来做官,一直到受重用,全在仁宗时代(包拯死于1062年,仁宗死于1063年)。有一个肯负责任的皇帝,能够铁了心支持你一辈子,一些良法才有执行的可能。只有这种千载一时,才能出现包公这样的大清官。从包公的一生经历来看,他从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从一个小知县做到枢密副使,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成为名震中外的大清官,30多年来他只在一个皇帝手下做事,而这个皇帝又是个通情达理的皇帝,所以环境单纯,麻烦绝少,容易做出成绩。不像有些官员,一生经历几个皇帝,会遇到几上几下的折腾,最后一事无成。
话既说到这儿,我们就会发现,从表面上看来互无联系的三位历史人物之间竟然产生了因果关系:
女强人刘太后刘娥为了争一口气,花费多年心血教子成才教出了书呆子皇帝赵祯。
书呆子皇帝赵祯一心要把国家治好,努力访求并且终身支持大清官包公。
可见,要出个大清官也不容易,两千多年才出这么一个。
真包公与假包公
正因为包公的名声太大了,历史上就出现了两个包公,一个是真的,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真人,他姓包,名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生存年代是公元999到1062年,是北宋出名的清官,是当时及后世老百姓十分爱戴的人物,一生经历斑斑可考,对于这个真包公,我在下面就直称之为包拯。另一个是假的。那就是真包公在一千年来的流传中,被逐渐夸大,逐渐神化,最后成为一位半人半神的非凡人物,正义之神。从一般事物来说,真的都比假的好,假的有作伪、冒充的含义。但是我们所说的“真假包公”并不是这样,假的不比真的差,真的假的,各有千秋,真包公是历史人物,了解真包公的事迹可以鉴古知今,古为今用。假包公是艺术形象,他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艺术的加工,在流传中,老百姓把自己许多美好的愿望都加到他的身上,他的色彩比真包公更明亮,他的形象比真包公更高大。对于这个假包公,我们不说他的大名,而是使用民间对他的尊称——包公。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真包公的历史吧!
包拯28岁进士及第,取得了当国家命官的资格,不算很早,也不算很迟,如果是急于做官的人,一定希望早日分配,立刻走马上任。他却因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决心在家照顾父母。直到父母去世,守丧期满,才肯外出做官,这一耽搁,将近10年。这就说明他很重亲情。不过,现代人不可能学他,如果你有官不当,要陪父母,人家不说你神经病才怪!你的父母也不答应。赵祯在物色清官之时,一定会注意到他的这段经历。别人大都热衷于求官,他为侍奉父母,居然有官不做,拖延如此之久。这样的人绝不会是贪官。。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5)
他的大儿子包繶很年轻就病死了,大儿媳崔氏19岁嫁到包家,21岁就当了寡妇。包拯很可怜她,劝她改嫁,崔氏要抚养幼子,不愿改嫁。可是非常不幸,过了4年,幼子又病亡。包拯夫妇不仅自己劝崔氏改嫁,而且动员亲家母吕氏(崔氏之母)也来相劝。吕氏劝崔氏说:“丈夫死了,你守着孩子,现在孩子又不在了,你还守什么呢?”崔氏却坚决地说:“谢谢妈妈的好意,现在公婆已老,家里只有一个幼弟,我怎么能舍他们而去!”包拯只有两个儿子,包繶早死,正因为崔氏尽心竭力把幼弟包绶抚养成人,以后包家子孙兴旺,现在已经传了30代了。
对于崔氏不嫁这件事,我们应该做出公平的评论。如果包家为了维护家族的面子,不许她改嫁,阻挠她改嫁,那当然不对,当时包拯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同情、可怜自己的儿媳妇,一再劝她改嫁,足以说明他为人处事很富人情味。从崔氏这一方面来说,她有改嫁的自由。如果她崇拜公公,怀念丈夫,自觉自愿地为了这个充满亲情的家庭付出牺牲,做出贡献,这不仅没有任何不对,而且是应当受到尊敬的高尚行为。
包拯的墓志与家谱都在,我们不难从中查明他家的世系。这样一查,就能说明包拯劝媳妇改嫁与媳妇崔氏抚育幼弟成才都确有其事,并非传说。金兵入侵,宋廷南迁,包家的后裔迁到浙江。宁波天一阁现在藏有一本《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世界船王”包玉刚是包拯的第29代孙,就是从这部宗谱里查出来的。
包拯在家侍奉父母。直到父母都已去世,他才到扬州天长县去当了一任知县。任满后升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在端州任上大约三年,做了不少实事。例如治理西江水患、凿井、办学等等。特别是在整顿司法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经他整顿之后,衙门里没有积压的案子,监狱里没有呼冤的犯人,可以说是弊绝风清。他这个包青天的名声,在端州任上就传开了。包拯不是诗人,在他的文集《包拯集》里只有一首诗,就是在端州写的,叫做《书端州郡斋壁》诗,内容是反对贪污腐化提倡廉洁的,诗曰: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修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燕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历史上的一些大诗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篇,有些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有些是歌颂志士仁人英雄事业的,但是像包拯这样以戒贪倡廉为主题,可以作为走马上任的官员们的座右铭的,从古到今,还真找不出第二首来。
端砚(端州的砚台)是当地的特产,在文房四宝中,与宣纸(安徽宣城的纸)、湖笔(浙江湖州的笔)、徽墨(安徽徽州的墨)齐名。在宋代是重要的贡品之一。过去的地方官常以向朝廷进贡的名义到处征收,遇到有佳品就据为私有,以备日后行贿或作为礼品送人。包拯在端州任上,命令工匠按进贡的定额制造,一个也不多收,所以他在离任的时候,敢说“不持端州一砚归”,一时传为佳话。包拯做官公正廉明,远近知名,他被赵祯召进京城做官的时候,已经40出头,为人稳重、做事老练,不管承担什么工作,都能做出成绩,引人注目。他初做京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