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娘子:夫君,别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药香娘子:夫君,别动-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荣平侯爷也过来道:“是啊!赶紧的办完了婚事再说吧!”
  林钰焯就算是在生气,可就像朱铿寒说的,打也打了,气也出了,等皇上那边的评理再说吧,今天一定要把亲事办完!因此又站起来,自己整理自己的新郎袍子。池湘薇看到了,赶紧的过来帮他整理,眼圈都是红的。
  林钰焯扶着她的肩膀,看着她道:“没事了,别伤心,你以后是我林钰焯的女人,谁欺负你我揍谁!”
  朱铿寒在旁边摇头,荣平侯爷怕耽误了吉时,一叠声的叫:“行了行了,一会儿有你们说话的时候!现在赶紧的……儿媳妇的盖头呢?赶紧给盖上!”
  盖头还在荣平侯夫人的手里呢!哦哦哦的答应着,赶紧的过来给儿媳妇把盖头盖上了。唱堂倌进来了,重新叫拜天地,这会儿也不啰里啰嗦了,四句话:“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快快快的就差在后面催着了。
  经过刚刚的那一番打架,反倒是大家全都谨言慎行了起来,原本嚷嚷着闹洞房的人也不见了,倒省了朱铿寒和杨浩文他们这些准备挡酒的人的事了。
  晚上回家,夫妻们少不得是要议论到半夜。
  第二天朱铿寒就被叫进了宫,皇上自然是知道了这件事,叫几个目击证人去询问,皇上也是气得要死,把四皇子骂了个狗血淋头的。还说荣平侯世子打的没错!就是欠打!
  这事皇上真没办法站在四皇子这边,人家荣平侯世子好好的成亲,你找着去非叫人新娘子掀了盖头,又和新郎官打了一架,这到底谁的错啊?皇上也不能不讲理不是?!
  当着众人的面,把四皇子骂了一顿,呵斥他回家去静心!
  这边又安抚了林钰焯几句,关心了一下林钰焯新娶的娘子,知道是永定候的女儿,甚至还关心了一下永定候,同时也赏赐了一些东西给林钰焯的新媳妇,算是给她压惊。
  林钰焯心里头也清楚,对于护犊子的皇上来说,这已经是很不错了。他也不傻,当然也就表现的自己也有错,不该动手,罪该万死什么什么的,朱铿寒在旁边看着,林钰焯也狡黠的很,哪还有昨天那打皇子那愣头青的样子!心里点头。
  这件事总算就这样过去了。
  杨浩文和林钰焯相继成了亲,于是各自准备,大家作伴一起回咸阳。
  这一次上路就从容了很多,从开始准备到真的上路,杨若嫣足足准备了一个月,中间还夹杂着杨浩文和林钰焯成亲。而朱铿寒因为担心杨若嫣的身体,因此还磨蹭了一段时间,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上旬了。
  而这个时候,杨若嫣的孕期也过了四个月了,胎已经稳了,上路只要小心些,不要劳累,就没有大问题。

  ☆、321。第321章 :上船

  从京城往咸阳走,这回去的路上和来的时候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多了两房家眷,因此也多了不少的下人。
  这年头还算是国泰民安,路上倒是也不担心安全的问题,只不过人太多了,确实也走不快。
  英哥儿显然还没有忘了来的时候骑马的事,叫着:“马马!”在车里根本就不呆,杨若嫣拿他一点都没办法。
  朱铿寒只能每天带着英哥儿骑马,好在这会儿小家伙也大了一点,坐在爹的怀里很稳当,不用捆着,美滋滋的一天乐。
  不过英哥儿也没有乐两天,到了天津卫就上船了,坐船要一路南下。因为杨若嫣怀了身孕,虽然做马车行进的快一点,也不用马车倒船,船在倒马车的折腾,但是朱铿寒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坐船走一段。
  上船的时候,还是十月上旬,一片深秋。不过河面上的河水已经扩大了不少,江面宽阔,利于行船。而这个时候,也是运河上面比较忙碌的时候。
  水中湖光秀美,周围是一片的蓝天白云。
  运河两边的山上却已经是显出丝丝凄凉,浓浓的秋意,周围的船舶很多,大船也不少,这个时候,很多的北方人家,尤其是一些大户人家,在南方有别院宅子的,就去南方过冬,就和后年一样。
  坐船的还可以看到渔民在运河上面的捕捞,依山傍水而建的农户,行行的翠柳,片片的农田,还有那些沿河而建的民宅,风景倒是真别有一番滋味。
  上了船的前几天,英哥儿也挺高兴的,坐船也很好玩,被爹抱着在船边,有时候还能叫他的小手伸进水里去划水玩。
  而妇人们这几天也是聚在一起说话聊天,做那些胭脂水粉的,也挺忙的。林樱还知道一种敷脸的叫蔷薇面子的做法,和杨若嫣的那个蔷薇硝做法差不多,但是加了些芦荟在里面。
  杨若嫣突然的就被提醒了,芦荟是天然的敷脸佳品!而且对祛除斑点很有效果。杨若嫣于是叫朱铿寒在路途中找来了几盆芦荟,直接将芦荟汁合了蜂蜜用于敷脸。
  其实池湘薇脸上的黑斑这段时间真的是好了很多了,她自己最有感觉,起先盯着脸颊边上的一块很小的斑,这段时间慢慢的变淡,上了船之后已经没有了,于是又找了另一块斑盯着这一块也在慢慢的变淡。
  跟杨若嫣也说了,杨若嫣其实自己也想不到居然效果这么的明显。一听这么有效果,于是自己也每天敷面。
  当然没有池湘薇那么勤,池湘薇现在就是治病呢,每天洗脸敷脸,就和吃药一样,一天三顿,顿顿都还不一样。
  几个妇人成天的研究这个,倒也不烦闷。
  “芦荟这个还真的是挺管用的,我这几天就觉着下巴这个地方的斑点全都没了。”池湘薇叫杨若嫣看,在船上几天,天天用芦荟洗脸,看样子是好了很多。
  杨若嫣看了看,池湘薇的脸整个已经是比以前明亮了很多,肌肤白了,自然就明亮了,而且以前能看得出来,脸上几块大的黑斑周围,全都是小的斑点,但是现在,那些小斑点已经几乎没有了,而大的黑斑,也显著的小了一些,黑斑周围已经在一圈圈的减淡。
  杨若嫣看着笑着道:“似乎也不全是芦荟的功劳,其他的那些还是要坚持,看样子倒是真的挺管用的。”
  林樱就笑着道:“其实芦荟的最简单,不像做蔷薇硝、茯苓霜那么麻烦。”
  “茯苓霜还好,我以前做过一种粉,才是很麻烦的。”池湘薇笑着道:“把紫******种全都研碎了,然后将白坯土、白芷、碎珠子、麝香、轻粉、鹰条、蜜陀僧、金箔、银箔、朱砂、片脑这些东西找齐了,然后全都研为细末,作成定粉备用。”
  说到了这里,林樱已经拍着手道:“这个我还像是也做过!确实很麻烦的……”
  “是啊,再把定粉装到玉簪花花苞中,放在火上蒸,蒸到玉簪花瓣转成青黑色,下火,把粉泻出。然后将碎珍珠、金箔、银箔、麝香、龙脑香等多种原料研成细末,与紫******粉和在玉簪花里蒸过的粉兑掺到一起。最后把成品粉装在含苞的玉簪花蕾棒里,放在宣窑瓷盒里,用时拿出。”
  池湘薇笑着道:“以前小的时候没事干,经常在府里就做这些东西,因着这个粉做出来的很细滑,我最喜欢,所以记得最清楚。”
  杨若嫣听得却心中微微一动,做个粉要这么多的东西,这些……都是从哪里知道的?忙问道:“这些是口口相传的,还是有什么书专门的记这些的?”
  林樱听她这样问好奇的道:“姐姐,这个你也看吗?”
  池湘薇也点头:“这些是有书的,我就曾经见过,明显是闺阁里流出来的书,上面记载的就是这些东西的做法……怎么?跟医术有关吗?”
  杨若嫣笑着点头:“当然有关系了,比方说你的病情……”
  这样一说,池湘薇就笑了。
  她们几个在船舱里面说笑,而朱铿寒他们在甲板上说话。
  林钰焯昨天的时候从自己的行李里面翻了一通,翻出来了这次哪的老君眉,这会儿叫丫鬟泡了喝。
  杨浩文看那君山银针全都是没有开叶的肥嫩芽尖,上面遍布毫毛,色泽鲜亮,丫鬟拿去泡,他倒是喜欢,专门的等着。
  “皇上也是太过护犊子了,这样实在是不好。”林钰焯正在和朱铿寒说着四皇子的事情,说起来还是又气。
  朱铿寒笑了笑,道:“皇上护犊子,也好也不好,就看是对谁了……他是皇上,眼界和心胸都还算是宽广的皇上,四皇子是他的犊子,往大里说我们这些皇族也是他的犊子,再往大里说,整个朝廷都是他的犊子,再往大里说,整个大明朝的百姓都是他的犊子……所以,皇上对于犯境的外藩人特别不留情,对于那些吃里扒外的官员也是下得了狠手……这全都是因为皇上护犊子。”
  林钰焯只是抱怨一句,倒没想到他能说出来这样一番话,呆了呆,失笑摇头:“你说的倒也有点道理,皇上这一点……倒也真的算是个明君。”
  杨浩文笑着道:“你们这样背地里议论皇上,皇上知道么?”
  朱铿寒笑,仰面的躺在了躺椅上晒太阳,英哥儿就坐在他的肚子上,这几乎都成了英哥儿的专用宝座了。
  君山银针泡好了,丫鬟端了上来。杨浩文看了看,茶汤香气高爽,汤色橙黄,品了一口,滋味甘醇。真的是不错的茶。
  “这个茶真不错啊,敬哥,你是哪儿来的?”杨浩文问道。
  林钰焯就得意,笑着道:“老丈人带来的,君山银针这是黄茶中的珍品,十大名茶之一,湖南洞庭湖的……我老丈人爱去那边踅摸这个老君眉茶,这一次带来了不少,我尝着真不错,就想着路上咱们喝。”
  笑着又问朱铿寒:“怎么样,不错吧?”
  朱铿寒端起来品了一口,笑着点点头:“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
  林钰焯哈哈哈的笑,点头道:“没错!说的就是这个老君眉。这茶还有种说法,冲泡茶的时候,尖尖项水面悬空竖立,继而才徐徐下沉,头三次都是这样。”
  杨浩文听得好笑:“这么神奇?”
  “而且你喝这种茶,会发现茶汤上面飘着一层淡淡的白毛,这就是茶叶上面的白毫,很多人不懂,把这些用茶杯盖给捋走了,其实大错特错!这些白毫喝了才好,清肠胃的。”
  朱铿寒点了点头,杨浩文也受教。
  在船上又过了几天,英哥儿有点烦了,朱铿寒就琢磨各种好玩的,钓鱼,划船,什么都来了,一直逗着英哥儿。
  杨若嫣倒也轻松的很,没有英哥儿纠缠着玩着玩那,成天的也是闲的转来转去,身体一直都很好。
  因为有她这个大夫在,大家的身体倒也全都掌握着,谁要是看着稍微的有些劳累了,感觉要病了,就赶紧的靠岸休息。
  行船走了大约二十来天,到了一个叫步阳镇的地方。
  如今运河上的水已经没有了初开始上船的秋意浓浓,如今冬天的气息已经是逼近了。远处甚至能看到沿河的一些小池塘,或者小水沟上点点亮光,那是晚上下霜留下的冰碴子。
  步阳镇是个不大的小镇,不过这边属于是两河交汇,交汇的地方正好有个很大的漩涡,构成了一个很独特的河中湖,而这个湖里,很多种鱼都游不出去,就在这里转悠,自然便成了这周围渔民的盘中餐。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地方,北面靠山,其余靠水,倒也是个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来到了这边,少不得要吃一些当地的特产,这河里的鱼是少不了的。
  这天晚上他们的大船靠在岸边,下人下了船去,很快的,就带来了两个当地的厨娘,还买了一大堆当地的特产吃的。

  ☆、322。第322章 :陌生夫人

  下人们买了很多当地特产,其中最多的是银鱼和一种很大的黑头鱼。还有些莲藕等等水里出的吃的。
  这个镇子虽然不大,但是因为是两河交汇的地方,因此码头倒是挺大的,这会儿天色稍微暗了一点,码头处便已经是停满了船,行路的人都是安全为上。除非是那种特别着急有事的,才会再这个时候继续的赶路行船。
  他们的大船停下了之后,林钰焯和杨浩文还上岸去溜达了一圈,主要是在船上坐的久了,想下去看看集镇什么的。
  过了一会儿便回来了,只说这里的镇子很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看头。
  一阵凉风吹过来,英哥儿打了个响亮的喷嚏,杨若嫣还没有怎么着急,朱铿寒已经急的马上站起来,从奶娘手里将英哥儿接过来,抱着进了舱里。
  一会儿出来了,英哥儿已经是穿了一件雪狐镶边雾紫色短袄,白色的狐毛映衬的小英哥儿更是唇红齿白,黑漆漆乌溜溜的眼睛极像朱铿寒,看着很是逗人。
  杨若嫣看到穿的厚厚的英哥儿都失笑了。
  英哥儿下了地,脚步蹒跚的来到了杨若嫣身边,仰头看着一直对自己笑的母亲也笑个不住,叫着:“娘,娘。”
  杨若嫣刚要把他抱起来,朱铿寒又过来把英哥儿抱了起来,坐在她的旁边。
  英哥儿不肯善罢甘休,一直朝杨若嫣伸着手,锲而不舍的叫着:“娘,娘!”
  杨若嫣看着朱铿寒笑,朱铿寒只能把他小心的放在了杨若嫣的腿上,避免压到肚子,又点着英哥儿的鼻子道:“不准闹你娘!”
  英哥儿还以为爹在和他玩闹,马上就笑的咯咯咯的。
  杨若嫣也笑着,搂住了英哥儿。林樱和池湘薇全都在旁边羡慕的看着,都是女人,对小孩子天然的就没有抵抗力,何况还是英哥儿这样可爱的小孩子。
  她们正在这边逗着英哥儿,等着晚饭,旁边的船上突然的传来了一句:“好可爱的孩子啊……夫人,这是您的儿子吗?”
  杨若嫣闻言看过去,见旁边停泊的一条船上,站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妇人,披了件蜜蜡黄折枝牡丹披风浅紫折枝梅花对襟披风,里面穿着一件暗金色软云罗福瑞成祥对襟袄褂子,膝盖下面露出来一条浅蓝色绣银白玉兰花素色白底绣海蓝云纹棉罗裙,正一脸羡慕的看着自己怀里的英哥儿。
  杨若嫣笑着点点头道:“是啊,是我儿子。”
  那妇人看着看着竟突然有些呆了,过了一会儿才仿佛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又笑着道:“夫人,我过去看看行吗?和您儿子说说话?”
  这要求有些突兀,这边船上的人全都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