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一二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户一二事-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惜宋添财没找到孜然粉,不然,烤羊肉串烤羊腿羊排什么的,想想就要流了一地口水。陈桂枝烧红烧羊肉是加了羊油烧的,烧出来的羊肉特别的美味,颜色鲜亮不说,羊肉也更水润和有口感。晚上,陈桂枝烧好羊肉后,宋添财和宋小宝两父子一人端着一只碗挖了一碗羊肉吃。

他们自己吃还不算,还喜欢给赵言修时不时的递上一个。宋添财还好,都是用筷子夹个给赵言修尝尝,宋小宝自己抱着个羊骨头啃,手里油腻腻的,嘴上挂着汤汁,还硬是要把啃了一半的羊骨头给赵言修也啃一啃才罢休。

宋添财觉得自己身为亲爹都要嫌弃宋小宝那啃的太惨不忍睹的羊骨头的时候,赵言修竟然面不改色的在宋小宝的期盼的小眼神下啃了两口。看着宋小宝欢快的模样,宋添财心里默默的检讨了一下,自己这个做爹的还没人家疼小宝太不应该了。不过,果然是宋小宝的最佳好伙伴,这么的不卑不亢不嫌弃,让他这么爹自卑了这么办?

第二天一大早,宋添财就听见自己家老娘在厨房里忙开了,宋大山被指挥的团团转。因为今天来客人,宋添财也不好赖床,穿好衣裳就去没良心的去骚扰宋小宝了,很明显的是自己睡不到懒觉也就不让宋小宝睡了。

宋小宝昨天吃得羊肉有些咸,晚上喝了不少水,半夜就在床上画了地图。大晚上的,陈桂枝不好掀开被子冻着宋小宝,只好给他垫了厚垫子,包着他睡了起来。不过,一大早却是把宋小宝习惯性的抱到赵言修床上去了。

显然,赵言修的稳重耐心在陈桂枝这个奶奶眼里更能放心把宋小宝交给他看着。至于后备人选宋添财,因为时常和宋小宝一起捣蛋不靠谱,在有了赵言修后就很明显的没了出头之日。

一起进自己爹娘屋子没瞧见宋小宝,倒是在火盆的筐子上晾着洗过的床单,宋添财就明白是宋小宝干坏事了。想想也是,宋小宝才三岁,这个岁数在现代还有不少孩子都兜着纸尿裤呢。他却是很少尿床,要不是昨天跟着自己吃了羊肉喝多了水也不会半夜画地图的。

这么一想,无良老爹很难得的有些心虚,想想还是没去骚扰宋小宝睡懒觉了。他决定去厨房去看看给宋小宝做个美味又营养的早餐,来弥补他这儿子受到伤害的心灵。难道宋添财会告诉别人,他是怕他爹他娘他小弟翻旧账,说他不会带小孩才这么殷勤的吗?当然不会,他怎么可能是那样的人,是吧,是吧!

宋桃子和刘坤武过了辰时就到了宋家,刘坤武手里拎着四礼还带着一坛子酒和一小篮子橘子,陈桂枝看着笑容就深了几分。这酒当然是带给宋大山的了,可这橘子怕是知道宋家有小孩专门给宋小宝带的。在孙控的陈桂枝面前是没什么能比待她孙子好,更能讨她欢心的了。

所以,陈桂枝欢欢喜喜,亲亲热热的把宋桃子一家四口迎进门来。桌子上早就摆好了各色点心瓜果,宋桃子夫妻寒暄落座后,她的两个儿子,八岁的大锁和五岁的小锁都迅速获得了陈桂枝和宋大山的喜爱。

陈桂枝犹嫌自己拿出的点心瓜子不够招待这两个侄外孙的,去屋子里捣鼓了一会,拿出了早先专门给宋小宝做的肉松和肉脯以及宋添财的珍藏牛肉干端出一盘子给两个孩子吃。

宋小宝瞧见自己的吃食要被抢了,立马站到陈桂枝的屋子门口,很霸气的挡在门不让他奶奶出去。嘴里还道:“奶奶坏,这是小宝的。不给人,小宝吃,爹爹吃。”

古代牛肉比较难买,因为耕牛在官府那儿要登记,杀牛也不是你想杀就能杀的,宋添财想吃牛肉还得遇个好机会。一年如宋家村也见不得能杀一头牛。这牛肉还是宋添财让宋添金在镇上打听着点才买了两次,一次都买了上百斤。

除了自己现做了吃,还熬了牛油,做了牛肉酱和牛肉干,就是为了平时解解馋。因为牛肉不易买,宋添财平时也不怎么舍得吃,要是去干体力活的时候带些在身上备着。宋小宝瞧着他爹喜欢吃,护得紧,平时也就赵言修和宋家老夫妻能从他眼皮子底下被恩准吃几个,其他人是别想动了。

陈桂枝对于孙子的护食有些头疼,赵言修在旁边陪着宋小宝玩,赶紧对着宋小宝道:“小宝啊,大锁哥哥和小锁哥哥给小宝带了许多好吃的,小宝是不是也要给他们吃你家的好吃的。不然,小宝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别人伤心了,就没人愿意和小宝玩了。小宝放心,奶奶只是拿了一点,还有很多,不会让你爹没得吃的。叔叔保证,好不好。”

宋小宝想了一会,点了点头,对着他奶奶说道:“一点,爹爹要吃。肉条条多,给肉条条。”意思让陈桂枝拿他的肉松和肉脯可以多拿些,不过,只能拿一点他爹的牛肉干。

陈桂枝笑着摸摸宋小宝的小脑袋瓜子道:“现在就知道护着你爹,你爹还在真没白疼你。来,跟奶奶去和大锁,小锁玩去。奶奶做了驴肉烧饼,马上就端出来给你们吃。”

赵言修也被陈桂枝催着来屋子里见客,把他介绍给宋桃子夫妻。

陈桂枝的驴肉烧饼很受几个孩子的喜欢,大锁和小锁吃的满嘴流油,开心不已,宋大山每个人还给了一个半两银子的红包。大锁和小锁一开始却并没有拿,而是在他们娘点头后才收下了。

刘坤武也给了宋小宝一个,宋家老夫妻也都收下了。刘坤武其实并不怎么看得上宋大山一家,他从小因为家里的事情性子有些独,除了一直护着他待他好的大哥杨坤文和舅舅田大富,他其实并不把其他人放在心上。

而宋大山脾气好做事软和,刘坤武倒是不会讨厌他,只觉得宋大山太为名声所累。宋家近况他们也能从万氏这儿得知,养子宋进宝一步步的得寸进尺也是和宋大山的不作为和步步忍让密不可分。

刘坤武就觉得宋大山不可思议,怎么会对个豪无干系的孩子费心费力。他自己家里,就是连亲人之间也是相互算计的。如他大哥还是那小杨氏的亲侄子,可还不是遭了小杨氏的算计挑拨陷害为难。就是他那过世的母亲,待他大哥也不见得多尽心。只不过有小杨氏挡在前面,才让兄弟两一致对外,感情才越发的好了。

若是他如宋大山这样,早就在刘家不知吃了多少苦了。他很早就知道待那些没良心的好是浪费感情和心血,所以,他才能在刘家没了母亲也还能保住自己的家产和名声。而他大哥一开始没看清楚,一时心软才吃了那么多年的亏。

不过,令刘坤武意外的却是这个他本以为读书读傻了的宋添财。没想到,这个小时候只会读书有些迂腐的宋家小子竟然也能撑起了宋家,得了秀才不说,还能用水磨的功夫把宋家两老的性子给磨过来。就凭这份心性,刘坤武就觉得要和他多走动没坏处。因此,丈母娘出面说宋家老夫妻请他们席面,刘坤武就带着老婆孩子来了。

宋添财也在观察着刘坤武这个堂姐夫,以前因为刘采莲的关系,刘家村里的情况宋添财是知道一些的。当然,对于这个堂姐夫,宋添财自然关注的多了一些。先前的宋添财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刘坤武觉得他性子不宽厚,气量不大,不是君子所为。

刘坤武没了亲娘,在刘大梁家又是二房小杨氏当家,自然就有受委屈的时候。他平时受了罪立马在刘大梁面前闹,刘大梁自然是偏心小杨氏多些,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顶多说说小杨氏罢了。小杨氏至此,对着刘坤武自然是更不好了。

刘坤武瞧见了也不多说什么,只等过年家里客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当着众位客人的面又哭又闹,把自己的委屈说个清楚道个明白。还哭自己的娘,把自己娘舅喊的眼睛都红了。立马把刘大梁打了一顿,他姥姥上门能骂上半天,把小杨氏未婚先孕,不守妇道翻来覆去的说,扒了小杨氏所有的脸面。

让本来准备扶正小杨氏的刘大梁对着第二任岳家开不了这个口,他这个时候还干了件特别蠢的事情,在小杨氏的眼泪下狠揍了刘坤武一顿。刘坤武拖着伤跑到自己娘坟地上哭了一个时辰,引得村里人纷纷同情不已。都道刘大梁心狠,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逼死了这孩子的亲娘不说,先还对自己亲儿子下这么狠的手,这是要逼死二儿子给小儿子挣家产,让刘大梁再不敢动刘坤武一下。

而田大富立马请了自己的族老们去和刘家村的里正交涉,直接接了刘坤武去自己家住,每个月刘大梁要送多少粮食多少银子,立下文书。要是哪个月刘大梁没按时送过去,田大富就豁出脸面来闹,等闹的不管用,秋收到了,他直接叫上一帮子人到刘大梁地里收粮食。因为田大富是个浑人,家里的妻舅又多,刘大梁就没一次能摆平过他的。

☆、第43章 早知

刘坤武每年也就是在过年过节的去刘家一趟;要是小杨氏敢给个脸色;刘大梁骂上几句,刘坤武能立马把桌子掀了;红着眼睛跑回他舅家去。刘家村势必又掀起一场关于刘大梁家的流言蜚语,再把小杨氏怎么进刘家的往事巴拉出来;总之,小杨氏的名声算是臭大街了,而刘大梁被人提起总是被冠以糊涂的字眼。

刘大梁可不傻;眼瞧着自己一家的名声都要败光了;田家却因为接济外甥名声大好,简直是踩着自己家的名声为田家添光添彩。因此,他愣是请了族里的人,再三保证会对着刘坤武好;把刘坤武从田家带了回来。立马送他去了镇子上的私塾,寄宿在私塾,每年按时交够学费就行了。

而刘坤武在私塾每个月必要回家一次,米面粮油菜都要带上许多,还要带上两百个大钱。而因为刘坤武的难搞,刘大梁和小杨氏大面上是不敢待他太过分的。同样,在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年代,刘坤武还是很遭非议的。

宋添财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早先就是认为宋大山有些行为不妥,可也谨守着父子本分,不去越界半步。自然对着刘坤武这样闹出家丑而不遮掩的人亲近不起来了,不过说讨厌却也是说不上的。毕竟,刘坤武虽然做事没了规矩些,可遭遇也确实可怜了些。

这也是当初刘坤武有钱有房还是娶了条件不是太好的宋桃子的原因之一,有许多人家是不太看好刘坤武的。毕竟,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以仁义孝顺为美德,即使刘坤武有苦衷,可终究是没了规矩过界了。

不过,现在的宋添财却觉得这样的刘坤武值得结交。刘坤武虽然待他爹不咋地,可对他舅舅那是孝顺有加,每月都要去一趟,东西没少带,活计抢着干,亲生儿子也不过如此了。这样的人,爱恨分明,会为自己打算可也会对他好的人有回报,很对宋添财的胃口。

一个有心结交,一个有心拉近关系,两人很快就熟悉起来,等两杯酒下肚,两人称兄道弟起来。这个时候,宋添财才知道刘坤武今年准备和他大哥一起在镇上开个杂货铺子。只不过没什么特色玩意,担心会站不住脚。

宋添财正想去泉州跑商,而买卖自然有买有卖。既然刘坤武也开始做买卖,那以后自然有机会合作。想到这,宋添财立马又热情了好几度,给刘坤武出出主意,如开业搞酬宾啊,搞个会员卡,只要来他们铺子买东西达到多少文就能便宜几文钱啊。宋添财脑子里经商的点子多的是,和刘坤武说的头头是道。刘坤武眼睛越听越亮,最后,恨不得拉宋添财入伙才好。

宋添财谢绝了,只说以后要是他能有好的进货渠道,再和刘坤武合作。一顿饭,多了个生财路子,宋添财很满意。而陈桂枝和宋桃子带着孩子在屋子里吃着,谈的也十分的起劲。

宋桃子嫁人快十年了,从小她就比较有主见,属于外柔内刚型的。算起来,她和刘坤武成亲,还是陈桂枝牵桥搭线的,她每年给宋大山和陈桂枝的礼绝对周到。不过,因为宋进宝的事情两家关系一度很僵硬,宋桃子也和叔叔婶婶疏远了。

宋进宝曾经在宋桃子家待过一段时日,因为宋大海指望他养老,那时待他甚至好过宋桃子这个亲生女儿。被分走了父母关爱,宋桃子能喜欢宋进宝才怪。宋进宝小时候看着沉默寡言的,可在宋桃子家可没少要宋桃子的强。家里好吃的好喝的,宋大海给他的,他从没有拿出来分一点给宋桃子的。

宋桃子是万氏肚子里掉下来的肉,她可不愿自己的女儿被亏待,对着宋大海捧着宋进宝十分的有意见,两人闹过不少次。最后,等万氏肚子里又揣上了娃,立马闹着把宋进宝送走了。

后来,宋进宝被宋大山收养,宋桃子却是不怎么和他相处,总觉得他太小气和抠门。对于陈桂枝迁怒她们家,宋桃子心里是明白的。也觉得自己爹多事了,可总是自己的爹,她不可能去为了堂婶来为难自己亲爹娘的。所以,两家自然走了远些。

而去年宋桃子回娘家的时候,万氏却对她说起了宋添财这个堂弟的好,说了陈桂枝和宋大山待宋添金还是不错的,给宋添金花了五两银子送进了酒楼做伙计。宋添金每月都能有一份稳定的工钱,比在家种地强的多,也好谈亲事了。

宋桃子对自己的亲弟弟自然是关心重视的;可她一个妇道人家;没什么本事。丈夫虽能干,可也没有太多能力来帮这小舅子。她本来打算等自己家和大伯子开铺子之后,再帮自己弟弟一把。

现在看来却用不着了,自己的叔叔婶婶关照,把宋添金弄进了酒楼里,现在还定了城里姑娘做媳妇。让她这个姐姐在婆家说话都要有底气的多,且宋添财是秀才,这买田又开茶水铺的,眼瞧着是个有本事的。和这样的亲戚多亲近亲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以后,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搭把手。

所以,在宋桃子的娘告诉她宋大山家请她们一家吃席面,她就高高兴兴的来了。虽然刘坤武挺有本事的,待她和孩子都好,可却有个糟心的爹和小娘,时不时的膈应她们。好在大伯子明理,舅舅家亲厚,她们才过的舒服些。

可娘家兄弟少,让宋桃子还是有点心虚的。这要是打架都比人家吃亏几分,不过,好在宋添财中了秀才,现在又和她家亲近,堂兄弟也是兄弟。这样一来,娘家强了,她在那些糟心亲戚面前也能硬上几分。

两家人这顿饭吃的十分高兴,临走时候,陈桂枝看出大锁和小锁喜欢吃肴肉,给他们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