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上(共2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上(共2集)-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妈妈笑道:“大姑奶奶赏了点心,还不饿,大太太可是有什么事?”
    大太太就让大奶奶吩咐厨房给送点吃食给许妈妈,又道:“正准备和兴哥媳妇算算帐,你回来的正好。 

    她话音没落,有小丫鬟来禀,“大奶奶,大爷让您治办一桌酒席,钱公子来了!”
    大奶奶闻言微微蹙了蹙眉,但还是吩咐那小丫鬟:“你去跟杭妈妈说一声,照着以前置办就是了。”
    小丫鬟应声而去。
    大太太若有所思,问大奶奶:“这个时候要治办酒席……可是有什么人常常来打秋风?”
    大奶奶笑道:“打秋风也不至于,只是来的勤。每次来了,就把家里的东西都仔细地瞧上一遍,什么李 
记打的太师椅啊、宋瘦梅的笔洗啊、多宝阁的狼毫笔,样样都认得。言谈之间又常常议论哪家的酒楼气派, 
哪家的茶楼好喝,近日燕京都上了什么样的新戏,谁谁主演,他又去哪位大人家拜访过,见了些什么稀罕物 
……不像是埋头苦读的人。”
    大太太表情凝重起来——她最怕儿子到燕京花了眼,没了读书精进的心思。
   “这人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哪里人?是监生还是荫生?”问得十分仔细。
    大奶奶估计对这个也很注意,答得挺顺溜的:“此人叫钱明,字子纯,四川宜春人。比相公大两岁,是 
个禀生。据说家里还有几亩田地,我看那行事作派,也不像个穷苦的。可就是那打量东西的眼神直勾勾的, 
让人看了不舒服。”
   “是禀生?”大太太颇有些意外,“能到国子监来读书,应该还是有几分本事的。你可不能以貌取人, 
怠慢了人家。看小不看老,说不定哪天这个人就会封相拜阁!”
    大奶奶忙应道:“娘放心,每次他来我都好酒好肉地招待。上次他说春熙楼的水晶烩好吃,我还特意差 
人去春熙楼买来招待他。”
    大太太满意地“嗯”了一声,想了想,道:“既然兴哥那边有客,你就去忙你的吧!我这边有许妈呢! 

    大奶奶笑着应声而去,有丫鬟端了一碗煎银鱼,一碗椿芽炒鸡蛋,一碗白米饭进屋。 ### 十一娘见了, 
就端了两杯茶进去。“大嫂已经走了吗?”
    许妈妈正坐在小枕子上吃饭,看见十一娘进来,忙站起来。
    大太太这才想起十一娘来,笑道:“你也回去歇着吧!”
    十一娘求之不得,笑着应声而去。
    许妈妈吃完饭,大太太和她商量着办嫁妆的事。
   “淮河那边发了几次水,地也荒。不过,那是您的陪嫁。。。。”
    大太太倒爽快:“也不拘这些了。把那些包袱都甩了。”
    许妈妈应“是”,认真地和大太太算起帐来:“这样说来,我们在虞县还有块山林,只能种些杂木,去 
年刚砍了一片,卖了六十几两银子。。。”
   “这个也算在里面。”
    许妈妈点头,提笔在帐册上又记了一笔。
    正算着,元娘身边的陶妈妈来了!
    大太太和许妈妈微怔,大太太更是担心地道:“难道有了什么变故不成?”



第一卷 第五十五章 婚事(中)
    “许是我们早上送了人参去,大姑奶奶还礼来了。”许妈妈安抚着大太太亲自去迎了陶妈妈进来。
    陶妈妈果然带了几匣子点心来,笑着给大太太问安,“说谢谢大太太的人参。”
    许妈妈接了匣子,有意回避,去了东次间放点心。
    陶妈妈趁机对大太太低声道:“夫人说,姜桂的夫人今一早已经回了燕京,让你明天带了小姐们去护国 
寺上柱香。”
    是要相看吧?
    大太太对自己几个庶女的相貌很有信心,她点头:“知道了!”
    陶妈妈目的达到了,闲聊了两句就起身告辞,“……这两天夫人身边的事多。”
    大太太自然能理解,没有留她,赏了二十两银子,让许妈妈送她出了门。待许妈妈回来,又吩咐她:“ 
明天我带了三位小姐去护国寺上香,你去跟大奶奶说一声。”
    许妈妈应声而去。
    来回话的时候直笑:“……大爷那个同窗可真有意思。听说我们明要去护国寺上香,很热心的说要跟着 
一起去。还说,在我们家蹭了这些日子的饭,别的忙帮不上,可带了路,认个方向却是绰绰有余。”
    大太太听着笑起来:“这倒是个殷勤的。莫不是吃人的嘴短?”
    “那位钱公子长的倒是仪表堂堂的。”许妈妈就笑道,“就是一双眼睛太灵活了些,没我们兴哥稳重。 

    两人闲聊了几句,依旧坐下来算账。
    那边徐府太夫人刚落座,手里端着的茶还没来得及啜上一口,徐令宜就来了。
    太夫人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茶,又看了看坐在自己对面的儿子,忍不住笑道:“好多年没看到你这样急了 
。”
    徐令宜微微一笑。
    太夫人就吩咐身边的人:“我有话跟侯爷说!”
    丫鬟们曲膝应“是”,鱼贯着退了下去。
    太夫人就打趣儿子:“你不是说姜家要是今天一早没有准信来,就别提结亲之事了吗?怎么?怎么?怕 
我把事情办砸了?”
    “看您说的。”徐令宜笑道,“黄夫人是您自小玩到大的姊妹,您有什么话也爱跟她说,家里的情况她 
也熟,所以才请了她出面为谆哥的事走走过场。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是看您这个时候回来了,特意过来看 
看。”
    “算你还有点孝心。”太夫人听着微微点头,“黄夫人是留我下午在哪里抹牌来着,可我心里有事,就 
回来了。”
    徐令宜微怔,仔细打量母亲的神色:“出了什么事?”
    “你猜,我在永昌侯府遇到谁了?”太夫人微笑着望着儿子。
    徐令宜略略思忖片刻,迟疑道:“难道是遇到了姜家的人?”
    太夫人表情失望:“你这孩子,真是……也太耿直了些!就不能让我高兴高兴?”
    徐令宜却是眼睛一亮:“这样说来,您在永昌侯府真的见到了姜家的人?姜家派谁去见的您?是姜夫人 
还是管事的妈妈?”
    “都不是。”太夫人摇头,“是姜家一位姓陆的清客。”
    徐令宜眼中就露出了欣赏之色:“没想到,这个姜柏竟然有这样的手段。”
    不直接托人给自己递音,反而让门下谋士借太夫人去永昌侯府之际拜访太夫人。一来表达了他对这桩婚 
事的重视;而来借此机会告诉自己,我们姜家是有实力和徐家一较高低的。
    不过,既然摆出了势均力敌的阵势,那就是想谈条件了!
    他笑容愉悦。
    有这样一个盟友,怎能不让人高兴!
    “姜家来人怎么说?”
    太夫人见儿子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忍不住泼他的冷水,“那位陆先生说了,虽然姜柏很希望和我们家 
结下这门亲事,但他毕竟是做伯父的,还需要和姜松商量。”
    “那是自然。”徐令宜不以为意,“姜家这几年远离中枢,能窥视朝中局势的怕只有姜柏一人。他提出 
与我们家联姻,肯定会在姜家内部掀起轩然大波,自然得给时间他周旋一番。还有姜松,当年挂印而去,肯 
定是对朝廷不满,现在让他把女儿嫁到我们家来,只怕也不会是件简单的事。不过,总得说来,姜柏的反应 
我很满意。至少向我们表了一个态。至于成不成,那就看他的本事了。他能说服姜家的人,我自然乐见其成 
;他要是不能说服姜家的人,我也给了他机会。”
    他侃侃而谈,语气温和,神色平静,眉宇间透着那种胸有成竹的镇定从容,让太夫人不由叹了口气:“ 
姜家怎么会想到与你谋皮?”
    徐令宜微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娘,您把姜家看得太阿正。您可别忘了,姜家是靠什么起的家?所 
谓的帝师,说白了,就是权臣。要不是姜柏在掌院学士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四年挪不了地方,要不是皇上的 
七位皇子中有三位是皇后娘娘诞育,姜柏又怎会下决心奋起一搏?”
    “我知道。”太夫人正色地道,“我是在想,姜家在朝中一直保持中立,这次与我们家联姻,以后不免 
会被贴上后党的条子。姜家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到时候只怕所求甚巨,只怕我们负担不起!”
    “有什么负担不起的!”徐令宜笑,“想再做帝师?如今皇上有七子,谁知道花落谁家?就算我想,他 
也不敢。想入内阁?就凭他对待谆哥婚事上所表现的果敢,足以匹配。我就是推荐他,也不负朝廷社稷!”
    一席话说的太夫人忍俊不住:“照这样看来,姜柏倒是做了桩赔本的买卖。”
    “那也不见得。”徐令宜笑道,“先帝晚年喜欢臣子们谄媚逢迎,他是姜家子弟,怎能做出这种事来。 
所以每次先帝召见,他就反其道而行之,板了脸给先帝讲先贤之事。时间一长,人人都知道姜柏乃直言敢谏 
的正人君子。所以皇上登基后,他虽想奉承圣意,奈何贤名在外……和我们家结亲,等于是得到了一个既不 
伤颜面,又可以改变的机会。以他的能力,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相比之下,倒是我们赔了。”
    太夫人听着摇头:“你们这些男人,样样都算到了!就是没有算到身边人的伤心!”
    徐令宜一怔。
    “我去永昌侯府之前,去看了元娘。”太夫人语气怅然,“她总归是谆哥的母亲,我想,这件事还是要 
跟她说说……”
    “娘,”徐令宜很无礼地打断了太夫人的话,“您怎么能和她说这些。她的性格您难道还不知道。从来 
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话音刚落,又觉得自己失言,眉宇间闪过懊恼之色,质问母亲,“您告诉她我的意 
思了?”
    “没有!”太夫人看着儿子发脾气,有些不高兴,“我就是试了试她,看能不能让她改变主意。”
    徐令宜见母亲脸色不虞,知道自己行事不妥,忙笑道转移了话题:“娘,黄夫人虽然与您交好,可我们 
这样麻烦人家,该讲的礼节还是要讲到。您看这样行不行?哪天问问黄夫人,说山东那边的都转运盐使司有 
个盐仓大使的缺,虽没有入流,可盐仓出入都由大使检验,是个肥缺。看他们家有没有合适的人,我跟吏部 
说一声。”
    “你这是典型的打个巴掌给个枣。”太夫人听着笑了起来,“你放心好了,黄夫人不会出去乱说的。不 
过,你有这番心,我还是把你的话带到。”说着,又正色道,“你既然有这能力,为什么不给您岳父谋个差 
事。说起来,罗家当年对我们也是有恩的。何况大家都是亲戚,让人说起来总是不好听。”
    徐令宜不由皱了眉头:“娘,这件事您别管。我心里有数。”
    “你是怕元娘又有什么主意,你好拿这件事和她谈条件吧?”太夫人直言不讳地道,“你们两人玩什么 
花枪我不管,可是亲家老爷的事你不能乱来。要是你不出面,我出面!”一副徐令宜不答应就不罢休的口气 

    “有些事您不知道。”徐令宜颇有些无奈,“皇上采纳陈阁老的建议,准备实行新的茶税。岳父又是一 
直反对陈阁老的茶税法……这也是皇上的意思。等过段时间,我会再跟皇上提的。你可别再掺和进去了。”
    “那这话你跟亲家老爷说了没有?”这样的结果太夫人很是意外,再看儿子一副不想多谈的样子,她不 
由道,“你还是给亲家老爷透个底吧。他心里有数,以后也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了。”
    “我怎么没说。”徐令宜到道,“岳父反而给我举了一大堆的例子,说陈阁老之法如何不可行,如何劳 
民伤财……我又不能往深里说,只好暂时先这样了。”
    “那你把这话跟元娘说说。”太夫人思忖道,“让元娘劝劝亲家老爷——他们是父女,总比你好说话。 

    “这有什么好说的。”徐令宜不以为然,“说不定她还以为这是我不想帮她父亲的推托之词呢!政见不 
同的多得是了,难道政见不同就不能做官了。分明是我要面子没有尽心尽力求人。要不然堂堂一个国舅爷, 
怎么连这点事都办不到!”话说到最后,已语带嘲讽。
    太夫人听着眼神一沉,欲言又止,最后摇了摇头,化作一声叹息。

第一卷 第五十六章 婚事(下)
    护国寺位于燕京城西,每月初七、初八有庙市。今天虽然不是庙市,但依旧游人如蚁,香客众多,很多 
人坐马车或骑毛驴到寺里上香。
    十一娘随着十娘下车来,就看见山门前一溜小摊,支着蓝白布棚子,或卖吃食、或卖玉器、或卖绢扇茶 
盅等日常之物,琳琅满目,什么都有。和她以前到过的风景区很像。
    罗振兴和他的同窗钱公子走在前面,身边围着丫鬟,粗使的婆子和人高马大的护院,一看就知道非富即 
贵,普通百姓自然不敢靠近。
    她们很快到正殿上了香,然后被主持请到了寺后的山房歇息。
    五娘和十娘很兴奋,戴着帷帽东张西望的。
    进了山房,还跑到窗棂出朝外看。大太太看着神色自若的十一娘,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罗振兴就陪着钱公子进来给大太太问安。
    五娘几个忙回避到了内室。
    那位钱公子是个十分擅谈的人物,几句简单的问候过后,就和大太太聊上了:“……有卖木梳的,各种 
质地的都有,我又一次还买了把正宗的牛角梳子,只花了十文钱。西边有个卖鞋面的,花色可齐全了,虽然 
与江南的式样不能比,也颇有特色。您等会可以派了妈妈去看看。南边有个叫“年糕李”的茶汤摊儿,专卖 
扒糕、凉粉、炸灌肠、卤煮丸子,地道的燕京口味,您得尝尝!炸灌肠您听说过没有?里面灌了白面粉、红 
曲水、丁香、豆蔻,十分讲究……”他滔滔不绝,话题如天马行空,硬把大太太和屋里是五娘、十娘逗得呵 
呵直笑。十一娘却觉得这男人话太多,且常常夸大其词,有些轻浮。但大太太却很喜欢,竟然差人去那个年 
糕李那里买了吃食回来。
    十一娘看着像糍粑却叫灌肠的东西,一口也没敢吃,倒是十娘,吃得津津有味。
    因为有了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