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绝脉,我曾在一本古书上看到。据说此乃母体怀孕期间被先天寒毒入侵所致的先天绝症,非普通药石所能医治。女子属,因此见于女子。人体一般只有七经八脉,即七阳经、八脉,何来九?这第九脉,也就是天生异秉突变而来。它虽然与其他经脉相隔绝,却连五脏四腑。患有九绝脉之人,体内寒之气过重,导致七经八脉闭塞,气逐渐聚于九脉中。也因为经脉长期阻塞,患者往往身体瘦弱,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常感浑身冷,时有晕厥,不能做剧烈运动,甚至不能有剧烈的感波动,否则,引发九脉中积聚的气爆发,就会迅速全身寒冷僵硬,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患此症的女子一般活不过十八岁。此症在症状上很似西医诊断上的先天心脏病,但各种西医仪器检查却不能发现异常。
“赵叔叔,那我之前不是一直好好的么?为何感觉不到此症所说的寒冷?”
“傻丫头,那是因为你命好,自小到大,不知有多少人为你输注大量内力,为你抵御体内寒气,才不至于发作。你那日坠湖,不就是被冷水一击,引发体内寒气,差点丢了小命么。”
不是差点,而是已经!我暗暗想道,不过嘴上却问道:“那日醒来,我并没觉得寒冷,只觉得体内似乎有一股我无法控制的气流在缓慢流动,后来又感觉不到了,直到一个多月前,又感觉到体内气流乱窜,还晕厥了好几次,又这是为何?”
第一卷 丫鬟篇 第八十八章 阴阳之理
第八十八章阴阳之理
“那*醒来所觉,乃我等为你输注的护命真气,再辅以金针与汤药,以压制你体内的气不至于发作,七经八脉不至于闭塞。待阳之气达到平衡,你则难以察觉。此后你所觉之气流,却是渐盛之气,护命真气不足以抵抗,进而引发晕厥。护命真气原本可保你三月无虞,加之已是夏日,四月不发作也应不成问题。缘何提前发作?梅丫头一向从不沾酒,按说……丫头,你是不是醉酒了?”
我细细回想,果真如此,那日与沈宸酒逢知己千杯少,一醉到天明。从那日之后,总感体力下降,体内气流窜动,并开始晕厥的。因此咬着嘴唇点点头。接着又感疑惑地问道:“酒温阳,不是可以祛湿散寒、温经通络的么?”
“世之于酒,不曰热而驱寒,即曰速能行气。曲面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烧酒纯阳,与火同,其味辛甘,升阳发散,其气燥热,胜湿祛寒,北人四时饮之,南人止暑月饮之,少饮可开怫郁而消沉积,通膈噎而散痰饮,治泄疟而止冷痛,过饮则燥金涸血,败胃伤胆。然则,世人皆知其一,不知其二。酒种类甚多,然总由水谷之精,熟谷之液,酝酿而成,酒借水成,其虽皆主热,其质则寒,少饮未至有损,多饮自必见害。阳虚酷好,其脏本寒,加以酒寒内入,其害益甚。梅丫头你本体寒已极,醉酒后自会助长体内的寒之气运行,以致护命真气不足以抵抗。慎之慎之!”
“可酒不也能助护命真气运行么?”
“护命真气乃外输之气,并非自体所生,且只会消耗不会生发。而寒之气乃你先天所带,积攒多年,日盛一日,加之已滞留你体内多年,早就老马识途,轻车熟路,自是流窜得更快了。如此长阳消,自然……”
“我明白了。可是文公子刚刚提及,有人已将我体内的真气吸走,那寒气不就跟着散了,我的病不就好了么?”
“傻丫头,要是这么容易就好了。人乃气血之躯,气血相须为用,气助血行,气之不存,血将若何?阳之气皆无,血行自会停滞,即所谓的血脉凝滞,不日便亡了。”
“要只吸走我体内的寒之气就好了。”我自语道。
“那也不行,须知这寒之气聚于体内多年,早已如冰山凝结,只有以温阳之气温之熙之和之融之,将其化为津血,为你所用,才是根本。否则,气猛然出泻,津大亏,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顿时失却濡养,恰如木之枯、花之萎了。更何况孤不生,孤阳不长,阳相生相克,无则也无阳啊。”
一番阳理论听得我俩连连点头,我望向飘渺公子,道:“你所说的沈大哥差点害死我,就是指这个么?”
“不错。”他声音低沉,点点头。
“这不能怪他,都是我自己无知才如此的。不过,是何人将我体内的真气吸走呢?”
“这个正是在下所要查证的。”飘渺公子以虎口托住下巴,思肘道。
“梅丫头,你自发病后,可有人替你诊治?”赵神医问道。
“有,当然有啦,墨柳庄主替我尽心诊治过,我十分感激呢。”
赵神医道:“原来是他,他医术了得,应该识得此症,断不会采取如此蠢笨莽撞之法。”
“韩姑娘,你还是将这些时日的经过细细道来,看看能否从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飘渺公子略一沉吟,道。
第一卷 丫鬟篇 第八十九章 人比花娇
第八十九章人比花娇
因为害怕自己遗漏些什么,我于是将出府以后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复述出来。
刚说起出府路上所遇到的暗杀与中毒,赵神医就插话道:“想不到武林刚刚平静了二三十年,近日却被一块玉佩搅得风起云动,天蝎寒鸡散这等武林*毒竟重现江湖,唉……”
“还有宫里的人牵入其中呢。”飘渺公子道。
难怪那日的蒙面人声音听起来苍老带着娘娘腔,原来是宫里的老太监。
“对了,文公子,出府当日所遇到的老头,果真是你?”见识过他那千面人的本事,我有些不确定起来。
“不错,”他郑重地向我一揖道:“韩姑娘,那日多有戏弄,还请恕罪。”
“哼,戏弄的岂止那一次!”我瞪了他一眼,接着作势笑道:“恕罪可以——不过,本姑娘现在口渴得很——”
“是,姑娘有所吩咐,定当照办,我这就去取水为你们煮茶,你们等着啊——”他挤眉弄眼,一窜而逝。
在去他取水的时候,我和赵神医随意聊天,我问他道:“赵叔叔,我不过是苏府里一个下等伙房丫头,为何生病还能劳您大驾?是不是苏府一向对下人都很和善?”
“这个——应该说是吧,不过……”赵神医微微一笑,目光慈祥温和,道:“不过一般下人的病还用不着我去看,你这丫头,果真什么都忘记了。”
“赵叔叔,那您就给我讲一讲嘛。”
“你这丫头从小体弱,但聪明文静,做出来的膳食深得师姊真传,很受苏府主人欢迎。”
“这个我听小菊说过。您说的师姊是谁?是不是张妈?”
他微微点头,算是作答。原来张妈居然和他是同门,怪不得会她会在平时给我们教许多膳食养生的道理,教我们制作药膳。这赵神医定是看在张妈的份上才替我治病的,毕竟我也算是张妈曾经得意的徒弟。
“您刚刚不是说过我命好,自小到大,许多人为我输注过大量内力,我才苟活至今么?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做?武林之人不是将内力看得比金钱还重么?”
“傻丫头,这个还是回去后让你张妈告诉你吧,喏,飘渺公子回来了。”
“为何人人都在打哑谜?”我小声嘀咕,周围除了风声什么都听不到,狐疑道:“这么快就回来了,才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不会吧?”
“为何不会,你看这是什么?”飘渺公子的声音随即飘了进来,接着一人一猿各提着一个葫芦走进屋来,他神态轻松自然,丝毫没有刚刚奔走过的样子,倒是峨嵋微微有些气喘。
赵神医赞道:“飘渺公子好快的脚程,如此面不红气不喘的,不光轻功了得,恐怕这内力也是武林中少有呢。”
“哪里哪里,那泉眼离这里并不算太远,而且在下尚在途中稍作歇息。对了,韩姑娘,这个送给你。”
这是一朵火红的山花,娇艳妩媚却不知名。
“谢谢你。”
“不用谢我,要谢就谢峨嵋吧。”
原来花儿是峨嵋摘来的,它不停比划,示意我戴上。我将花斜插在头上,冲他们调皮一笑,道:“人与花,孰美?”
峨嵋在一旁拍手欢呼,飘渺公子微微一呆道:“人比花娇。”
赵神医看着我俩调笑,微笑不语。
我们生火煮茶,峨嵋在一旁也帮着拿器具,忙得不亦乐乎,样子滑稽可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第一卷 丫鬟篇 第九十章 非常之人
第九十章非常之人
“这泉水清澈甘洌,颇有张力,文公子可是取自北斗洞内的天浆泉或石髓泉?”我问道。
“北斗洞?天浆泉?石髓泉?老朽不曾听说,是在哪里?”
“这洞名泉名乃是两位师父当年所取,神医自是不知。不过,韩姑娘是如何知晓?你此前来过么?”
“不曾,不过是听说过而已。”我摇头道。
飘渺公子定定地看了我一眼,道:“这雁山虽灵秀,但常年云遮雾罩、乱石荆蔓挡道,尤其是这北雁山,更是凶险,因此人迹少至,我师徒三人在山中呆了多年,发现这山中奇峰异石、飞瀑流泉、幽洞灵泉遍布,他日定当名扬天下呢……”
“当年谢灵运被挡在了山门前,仅在中雁山留下了‘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之句。可惜呀可惜!”赵神医微胖的脸上大有惋惜悔恨之意,仿佛是他当日不曾到过一样。
“文公子说得不错,雁山日后定会被世人所识,成为东南第一山,赵叔叔何必惋惜呢。回头请文公子带我们去游玩一番如何?那瀑布才好看呢。”经他们一说,我才想起雁山此时还未开发,山中的景点几乎都没有名字,难怪神医不知而文公子心生怀疑。
“是峰下那个又长又大的瀑布么?”
“正是。昨日大雨过后,那瀑布声如雷鸣震天撼地,如银龙发怒,从半空猛扑而下;平日里瀑流漂洒落入潭中,圈圈点点,如游龙戏潭;雨水稀少之时,这瀑布如珠帘下垂,不到几丈就化为烟云,再遇阳光灿烂,则恰如五色长虹,绚丽多彩……当真是千变万化,不可捉摸……”他故意顿住,看向我道:“韩姑娘,大师父曾给它取了个名字,你猜猜看……”
“嗯……该不会叫大龙湫吧?”我试着回答,心想要是了才邪门呢。
“大师父取名之时,只我在场,就连二师父也是后来才知道的,想不到韩姑娘竟会知晓,难怪大师父说姑娘乃非常之人。”
“哦?公子的师父为何这般说?他老人家见过我么?”我好奇问道。赵神医也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等待下文。
“大师父精于卜易卦术、测字相面。我当初给两位师父飞鸽传书时,并未提及待救者何人,但大师父告诉我,他来雁山之前曾占了一卦,乃是雷泽归妹变兑之卦,言道山中定是一女子,身世不凡……”说着不自觉地看了我一眼,面上一红,接着道,“大师父对二师父道,然则五爻发动,五爻为兄弟爻,乃劫财之神,他二人少不得要破费一番,果然言中了。韩姑娘,师父二人各有薄礼相赠于你,在下稍后转交。见过你后,他又说了一偈,‘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前世今生,今生前世,归来离去,皆缘一玉。’”
“文公子的师父真是这般说的么?哈哈哈……好,好……两位老神仙说的恐怕还不止这些吧。”赵神医看向他又看看我,微胖的脸上挤满了笑纹。
飘渺公子的脸上被他看得更红,我有些糊涂地看向他,不知他为何作这般姿态。猛然想起,归妹卦象乃是指女子出嫁,遂也跟着面上一热,偷偷朝飘渺公子望去,只见他也正向我看来,四目相对,赶紧各自撇去,我面上更觉潮热,赶紧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神医取笑了,只是不知师父留下的偈语是何意,在下问他老人家,他却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
“既是天机,我等凡俗之人如何能解,不过最后一句‘归来离去,皆缘一玉’,不知是否与此次武林中之事有关?”
“神医是指那块玉佩?”
“正是。”
“在下亦有同感,说不得此事正应在韩姑娘身上,我等要多加小心才是。”
语毕,二人皆尽沉默,只听见壶中的水咕噜咕噜地响着,似在替我诉说满腹的心事。那句偈语他们不明白,但我却明白不过,归来离去,不知我这是算归来还是算离去,分不清哪是今生哪是前世。一切,还得找到那块玉佩再说!
第一卷 丫鬟篇 第九十一章 绿竹仙子
第九十一章绿竹仙子
“好了,说了那么多题外话,咱们还是来分析一下疑点吧。”我打破稍稍沉闷的气氛道。
“对,韩姑娘请接着往下说吧。”
“刚才说到哪里了?”
“说到遇袭和中毒之事。”我接道,“我们一行人到了迎宾客栈之后,本打算稍事休整便走,但由于中毒后需要休养,就滞留了许久,我因此结识了沈大哥兄妹,得知了他们的处境……”于是,我又将沈宸之父沈谦与吴真真的那一段恩怨简要说出。
二人皆叹道:“想不到号称武林第一美人的绿竹仙子,竟有如此一段令人唏嘘的过往。”
“哇,原来她是武林第一美人!的确当得。不过,我见她好像不谙武功,独居那听竹小院,也不怕武林人扰!”我道。
飘渺公子解释道:“韩姑娘有所不知,她那一把古琴,正是武器,顷刻间能伤人无数。不知道有多少觊觎美色之徒,死伤在她那魔音之下,否则她如何能在江湖立足。”
“原来如此,那她为人如何?”我问道。
“绿竹仙子虽孤傲冷淡,与武林中人甚少来往,但为人还算正派。”飘渺公子道。
“看来她那孤傲的,与她年轻之时的经历定然有很大关系。不过总算还解决得*,沈大哥已认祖归宗,和她同母子呢。”对此,我颇有成就感,将多次拜访吴真真的经过说出,心中不*想起与沈宸在马车上那似有些暧昧的一段,沈大哥,这会儿你是否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