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在这个家中这些年能屹立不倒,与她的秉性有关系,她出身德州大户,还是嫡女,从小就看习惯了母亲是怎么制衡家中诸人的,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不少。
只是她为人宽厚随和,懂得分寸,虽然不曾对府中的人苛刻,却也能将整个苏府上上下下都能打点妥当。
这一点,就是三老爷也说不出一句不是来,何况,妻子是什么人,三老爷明白的很,又见她今日愿意主动往自己房中再搁人,心中的欢喜可是压抑不住。
三老爷心中欢喜,当晚就在正房歇下不提。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今日他先是给秦氏求情,后来听妻子说起要把丫鬟收房的时候,连一句推辞的都没有,反而是喜上眉梢,这已经让三太太对他失望。
苏幼贞听到父亲又在房中收了人的时候,便觉得有少许的失落。她希望的生活史能够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而不是一个有一个年轻的姨娘进门,母亲成日为此难过。
而且她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居然去找母亲为秦氏求情,这让母亲的面子置于何地?
在苏幼贞的认知里,苏子栎从此就只是一个没有原则,自私自利的人。
不过通过这件事情,苏幼贞也看清楚了母亲的另一面,她绝对不是一个只知道一味软弱的人,她实在了解父亲。知道怎么做能让父亲对她不心生怨怼,还能让秦氏知道好歹。
☆、第十二章 尽孝
除了苏幼贞,别的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过是做老爷收了一个通房丫头罢了,也不算什么大事。
因为对母亲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苏幼贞对母亲的关注就更多了些。
她能看出来,母亲在祖母跟前是很有体面的,算是几个媳妇里面头一份。听说母亲从进门以后,就开始当家,如今十几年的时间,府中从来没有人敢看轻了母亲,想必这与祖母的支持是不无关系的。
到了端午前一天,派去保定的人回来了,来的时带了许多保定那边的土仪,说是三少爷孝敬老太太和各位老爷太太的。
虽然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可是苏老太太看着却脸上堆起了花儿一般,连连夸奖钦哥儿有孝心。
小厮又把一个红漆匣子单独送到了苏幼贞那里,苏幼贞不在,听竹接了。
等晚上苏幼贞回去打开看,原来是一朵银掐丝米珠头花。虽然制作材料并不是很名贵,但却透着些清雅,苏幼贞看了很是喜欢,打算在端午节的时候配着母亲给自己做的水绿色花草纹样褙子戴。
端午节的时候,苏府因为四老爷的关系,比往年热闹了些,除了和往年一样,请了京里的苏氏族人,又多开了六桌酒席,请了家中交好的几家,还有些亲戚过来一同听了长庆班的戏。
几房媳妇娘家有在京城的也都来贺喜,府中热闹的不得了。苏幼贞也认识了好几家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子。
这个年代的女子轻易不会去外面,一般只能是随着母亲和嫂嫂去吃酒、赴宴的时候才能有认识其他同龄人的机会。
因来的人都是京城有名望的人家,且一直都是关注着朝堂局势的,因此都已经知道,苏家四老爷放了外任。如此来的时候少不得要奉上贺礼贺银,三太太让人造册登记等等倒是忙碌了一天。
只是看着几位妯娌都有娘家人来,只有自己家没人来,不免有些怏怏的。
三太太家中兄妹四个,两个哥哥都在外面,只有一个妹妹和她一样在京城,可是偏偏又是在王府做侧妃,要出来一趟都不能,因此也就只能派人送礼来,三太太也有几年时间没有见过自己的亲人了。
过了端午节,任命正式下来,四老爷一家人就开始收拾箱笼打点行装。
只因为五月十八是苏老太太的生辰,所以四老爷一家子启程的日子就定在了五月二十这一日。
期间,苏老太太做主,把苏家四老爷该得的家产都给了四老爷,苏家从来是讲究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们能分的不过是一千亩地的田庄,一间铺子,还有两处院子罢了,倒是也不麻烦。
如此四老爷也就算是正式的分家单过了。
到了五月十六,四老爷一家子的东西差不多都整理好了,一部分要带走的东西都收了起来,其他不常用的让人送去帽儿胡同那处新分的四进院子里。
苏老太太的今年五十四岁,并不是整寿,因此也就只是邀请了几家在京城的亲戚过来吃杯水酒听一天堂会而已。
请的人虽然少,可是自己家的几个儿女却一定是要有所表示。不光是几个儿子给母亲送了寿礼,连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五太太和六太太这些做媳妇的都拿了精挑细选寿礼。
几个孙女儿也拿了自己做的针线给祖母贺寿。贞姐儿绣了一幅百寿图给老太太,老太太格外喜欢,反而额外赏了贞姐儿许多好东西。苏家几位少爷虽然没有回来,却也打发了人送了寿礼给祖母,算是自己的一片孝心。
而苏家的几个姑太太也没有忘记了母亲的寿辰。
苏家大姑太太和二姑太太一个远嫁在了湖北和一个嫁去了浙江,山长水远的,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不曾回来过了,只是早早就打发人送了寿礼,连着端午节的节礼一起送过来。
三姑太太夫家在直隶,距离京城并不远,到了五月十七日,依约带着两个女儿娴姐儿和媛姐儿前来给苏老太太祝寿。
四姑奶奶去年随着丈夫在任上也只是让人在端午节前就连同端午节的节礼一同送了来,人也没有到。
苏家这四位姑奶奶,都是庶出,并不是苏老太太亲生,因此,和苏老太太的感情也就说不上深厚。如今人来了也好,没来也好,对苏老太太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
一家子人依旧是欢欢喜喜的过寿。
过了五月十八苏老太太的寿辰,五月十九又在苏老太太屋里开了几桌酒席,一大家子人一同吃饭,算是给四老爷苏子槐一家人践行。
紧跟着便是五月二十日,四老爷启程的日子。这日一大早,四老爷和四太太带了苏幼康、苏幼赟、苏幼苹三个辞别了苏老太太。
四老爷的长子苏幼阳因为过年就要九岁去保定读书了,因此苏老太太做主让留在了府中,这一次并不随着父母去安阳县。
苏老太太给儿子媳妇说了些嘱托的话,又让苏家其他的老爷太太,小姐少爷去送送。
苏家二太太、三太太、五太太、六太太、三姑奶奶带着府中的几位小姐还有媛姐儿和娴姐儿送了他们到府门口。闵氏放心不下长子,再三的托付几位太太多加照料。
三太太等人都应了,闵氏这才依依不舍的登车而去。
苏家几位老爷带着少爷们送到了城门口这才回去。
送走了苏家四老爷,三姑太太说自己出来也有几日时间了,该要回去了。
三姑太太嫁的是直隶王家,也是有名望的大家族,在直隶和六太太的娘家赵家并称两大家族。三姑太太嫁的是次子,并不主持中馈,可依然要在堂前尽孝,因此成亲到现在十余年的时间,这也才是第二次回娘家。
三太太又少不得准备给亲家老太太和老太爷的礼,又亲自陪着三姑太太在京城里转了一圈,这才安排人送三姑太太回去。
三姑太太来的时候,拉了一车的东西,回去的时候,依然是一车的东西。
送走了三姑太太,马上就是五月二十五了,秦姨娘禁足一个月也满了,安氏便安排身边的管事妈妈安妈妈去放了她出来。
☆、第十三章 脸面
秦氏原本想着,就算是太太禁足,老爷平日里最喜欢自己,怎么能忍受一个月见不到自己。等老爷想念自己的时候,总会想办法放了自己出来,却不想等来等去都没有消息。
焦急之下,秦氏让自己房中的丫鬟出去打听,这一打听才知道,太太又给老爷房中又收了人的消息,当时秦氏差点儿晕过去。
她一直觉得自己对于老爷是不同的,所以才嚣张,可是现在看起来没,老爷不过就是贪恋自己年轻漂亮罢了,房中的哪个人只要是年轻漂亮就好,是不是自己原来也不是这么要紧。
有了这样的认知,秦氏倒是安份了下来,认认真真的抄了一百部《法华经》。
如今被禁足了一个月,秦氏到底长了些记性。她也算是知道了三太太的手段和厉害,心中对三太太也没有了以往的轻视。
只等着安妈妈奉命放了她出房门,秦氏一点都不敢耽误,立刻让小丫鬟用红漆盘子端了一百部的《法华经》到安氏的房中请安磕头。
安氏看着比起之前略微安份些低眉顺眼的秦氏,倒也没有说什么难为人的话,只让她回去休息。
秦氏禁足一个月,十少爷都没见过了,有心求着三太太见见,可是又怕再度惹得三太太生气,最后还是忍住了没说,打算私底下偷偷去看两眼也就算了。
现在她清楚了自己也不过就是个玩物罢了,要和太太争高下,自己还没有这个资本。如今老爷房中又有了比自己更加年轻漂亮的明月伺候着,自己以后的日子只怕是更不好过了,少不得是要多花些功夫笼络老爷才好。
虽然明月现在不过是个通房丫头,可秦氏还是有些忌讳,她知道这个明月和一般的丫鬟不一样。明月以前的时候是在书房伺候的,又是个机灵聪慧的,几年下来,也学了不少的东西。
再听说如今还懂些诗词歌赋的东西迎合老爷,老爷对她可是宠爱的很,比起当初对自己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事情和苏幼贞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听听也就罢了,只当作并不知道,反正不管她们怎么斗,好歹母亲不会吃亏就是。
要说是和她有关系的,那就算是苹姐儿跟着四老爷去了任上,清姐儿因为婚期已经定在了明年二月,如今只在自己房中做嫁妆的缘故,如今都不来学女红了。
这样一来,和她一同学女红的人就只剩下宁姐儿一个了,偏生两个人性格又不和,很难说到一起去。虽然端午节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女孩子,可是又不能见面,不过是闲暇的时候,制个花笺或者扇面什么的送过去。
苏幼贞多少觉得心里有些闷闷的,只觉得这日子沉闷的就像是夏天的黄昏一样,只让人觉得难受压抑。
好在廖师傅对苏幼贞的指点让苏幼贞的女红技艺越来越高,苏幼贞也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和跟着廖师傅学女红上面。每次去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和廖师傅讨论女红怎么做的事。
苏幼贞如此,只看的苏幼宁眼中冒火,却又无可奈何。
府中湖里的荷花从才露尖尖角到满池盛开,再到莲蓬长出……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转眼之间,便到了八月份。三个月多的时间,苏幼贞完全适应了做一个大户人家嫡出的小姐。甚至在有些事情上,苏幼贞的性子越来越接近三太太的宽和。
苏幼贞觉得,以前的生活已经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了,远的让自己几乎要想不起来自己曾经叫做穆青,而是觉得自己好像一直就只是苏幼贞,仅此而已。
至于她想做的事情,现在虽然打听了不少有用的消息,可到底没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人,所以还只是想想而已。
到了八月中,在保定念书的几个哥儿就要回来了,这是府中现在人人都说的大事,苏幼贞也迫切的想见见这几位哥哥。
这日去给苏老太太请安的时候,三太太便说起来,已经接到了保定的信,说是还有几日时间,保定的四个哥儿就要回府过节。
苏老太太喜欢热闹,可是大些的几个孙子都在保定读书,一年到头难得见一面。如今要回来了,自然是要心生欢喜。
“你可要好生给他们兄弟预备,别到时候缺了少了的,委屈了孩子们。”
作为一个慈爱的祖母,苏老太太最先想的还是不能委屈了孩子,而不是孩子们的书读的是不是好。
三太太笑着应了。
六太太道:“三嫂子最是细心的人,有她在自然诸事妥当。母亲只管安心等着就是。”
“你倒是个会说话的,也不说帮衬着你三嫂子些,什么都让她操劳了,你还在说嘴。”苏老太太对六媳妇的活泼大方很是喜爱,这会儿听她说话,也是眉开眼笑。
说完了这个,苏老太太又对着三太太道:“我听说你娘家哥哥调任到了刑部?可知道是什么职务?”
“已经接到哥哥送来的信了,说是刑部侍郎,正三品的官职。”三太太恭恭敬敬的回答了。
说起这个,三太太也真是开心,这些年两个哥哥都在外任职,也有些年不见了,如今好不容易大哥能到京城,以后必然能和自己经常见见,可当真是一件大喜事。
“可知道什么时候到京城?”老太太接着又问。
“过了中秋节大概就到了。”三太太忙又笑着答道:“接到旨意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中了,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赶上中秋节到京城。”
三太太对此颇有些遗憾。
老太太微微颌首,又道:“你们兄妹也有些年没见了吧,这次你哥哥嫂子到了京城,你可别忘记做东,请他们来府中坐坐,可别怠慢了舅老爷一家子。”
三太太笑着应了,又谢了老太太。
“等他们一家子来了京城是住在那里?又没有要我们帮忙的地方?”人老了,对晚辈就多了些关爱,不管是不是自己家的,老太太都觉得作为长辈就应该操心些。
☆、第十四章 嫁妆
“哥哥说已经打发人来在三西胡同购了一处五进的院子,一家子人够住了。”虽然大哥那边的事情都料理好了,可是婆婆这样操心,三太太得了面子,说话的语气越发的恭顺。
“这样的事情,我们府中原该是要帮忙的,怎么就没听到消息。”老太太听了虽然点头,还觉得有些不满意,想着是疏远了亲戚。
“我大嫂原是庆安侯府中的二小姐,当今庆安侯是大嫂的亲哥哥,所以这一次也是托了庆安侯帮着办的。”看出婆婆的不开心,三太太忙就解释。
老太太这才又欢喜起来,笑着说道:“我倒是把这个给忘了,到底是年纪大了,记不得这许多事儿了。你大哥原是安庆侯府的姑爷,让安庆侯府出面也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