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现如今司马氏尚未当政,蔡吉还有足够的时间纠正汉末畸形的内迁政策。所以面对阎柔的推脱,蔡吉只是微微一笑坦言道,“不瞒校尉,孤已下令幽州各郡盐铁专卖,贵部若不同编于户,官府恐难管理部民。然贵部亦可留居塞外,孤会设榷场与贵部互市。”
蔡吉矫正的第一步便是以互市替代简单粗暴的征税。不同于好大喜功的司马昭,汉末大多数诸侯招纳蛮族归附主要还是为了增加税收。在不少诸侯看来哪怕每年从土著身上搜刮个二十八文也聊胜于无。凉州的马腾更是直接出兵掳掠弱小部族的部民卖去中原做奴隶。不过熟悉历史的蔡吉却知有一种法子即不用内迁蛮族,又可从塞外蛮族身上抽税,那便是互市。
“互市”顾名思义是指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周边各族间的贸易往来。早在汉武帝时,汉朝便在边境关口设关市,与乌桓、鲜卑、匈奴等族进行贸易。到了唐宋时期,互市已从单纯的对外贸易,转变成了中原王朝在游牧民族尚不具备征税条件时实行的一种财政措施,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西南边陲的“茶马互市”。
当然相比直接招纳蛮族归附抽人头税,互市初期投入大,显效慢。不过蔡吉既没有“化洽天下”的虚荣心,也不在乎蛮族的那点人头税,更舍得投资。因为她追求的是控制,对草原各部命脉的控制。
果然,耳听蔡吉要在幽州实施盐铁专卖,阎柔的神色顿时为之一变。且不论铁器,光是一项食盐专卖,就已捉住了塞外各部的痛脚。更何况这些年塞外气候一年冷过一年,草场一年旱过一年,不少部族都在盘算着是否要在边关闹一场,好引来官府招安。可这年月虽没有"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顺口溜,但塞外各部都深谙此道。不过阎柔却瞧得出眼前的这位女诸侯和她帐下的家臣都是吃软不吃硬的人物,胆敢兵犯边关的部族非但不会受招安,怕是连明年的麦饭都吃不上。不过若是能借助互市向塞外各部贩卖物资,倒也不失为一条发财之路。
于是阎柔再次放底了姿态向蔡吉躬身询问道,"多谢齐侯恩赐,不知保塞胡盐铁供给可与塞内胡有别?"
"内外当然会有别。盐铁、粮草、布绢供给皆先内后外。"蔡吉故意拉长了音,待见阎柔眼中闪过一丝焦虑。她又话锋一转说道,"阎校尉乃汉家苗裔,非蛮夷可比。校尉若有意戌边塞外,孤亦会鼎力支持贵部。"
有了蔡吉这声许诺。阎柔哪还有所犹豫,当即一个抱拳高声说道,"柔愿为齐侯戌边塞外。"
蔡吉听罢阎柔所言,脸上露出了会心一笑。没错。蔡吉从一开始就不打算让阎柔率部内迁。在她看来幽州的塞内胡人口比例已经够高了,最好还能迁出一批。当然蔡吉这也仅是想想而已,将内迁各部强行驱逐出塞内势必会引发大规模暴动,实在得不偿失。蔡吉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止损。即停止大规模内迁异族,同时在政策上鼓励幽州汉民生育。不过这并不代表蔡吉就不看好阎柔,否则她也不会当众许诺支持阎柔部。事实上。蔡吉是想将阎柔部打造成一支标杆。一支土司制的标杆。
话说土司制脱胎于汉唐的“羁縻制度”,是元、明、清三朝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以便于中原王朝制衡掌控。同时土司制亦将原本尖锐的官民矛盾,由官府转嫁到了土司身上。
然则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土司制"仅是一个过渡。其正真的目标在于"改土归流",即改"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为由中央委派官僚的流官制。每当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王朝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总之,中原王朝一有机会,便会抓紧改土归流。
不过历史上,土司制与改土归流主要是在西南地区以及青藏等地实施。且从土司制进化到改土归流更是需要耗费数代人的心血方能有所成就。其最终效果至少蔡吉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但她并不会因此而放弃尝试,毕竟要在一朝一代之内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期形成的复杂的民族问题是不可能的。
有人或许会问蔡吉这个穿越者能看到的问题,想到的妙招,难道同时空的英杰们就看不到,想不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蔡吉能看到的问题曹操也能看到,蔡吉能想到的解决之道这个时代的才俊也能想到。从已经着手实施的科举制、均田制到正在筹划的互市和土司制,蔡吉提出的每一项未来制度,在这个时代都能找到相应的原始版本。而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经验的积累。
再好的理念如果没有经过实践考验都只是纸上谈兵而已。特别涉及到政治经济的制度革新牵连广泛,从理念萌生到最终成熟往往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摸索实践。就像历来被人毁誉参半的变法,站在当时王朝的立场上来说或许是失败了,但换个角度从华夏历史的全局来看,那些看似失败的变法,往往会在下一个朝代以更为成熟的姿态重新回归。
蔡吉借助穿越者的优势,用已经成熟的制度替代这个时代还在摸索中的理念,就是为了让华夏少走弯路,至少不用再付出五胡乱华那样的代价来达成进化。当然蔡吉从后世借鉴的制度也不是完美的,也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不尝试就无积累,蔡吉今日站在"后人"的肩膀上成就霸业,总有一天后来者也会站在她的肩膀上开启新诗篇。每一个开拓者站在华夏历史长河上都是承前启后的接力手。这便是华夏螺旋攀升的进化史。
所以此刻,蔡吉决心要迈出的矫正第二步,即是依托互市和土司制,在长城以外建立一套近似扇形的羁縻体系。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东汉的羁縻以政治安抚为主,也就是向部族首领许以高官厚禄。而蔡吉的羁縻以经济为主,即以阎柔部等为标杆,鼓励塞外的蛮族主动汉化。待条件成熟之后再改土归流逐步向塞外蚕食。
阎柔并不知晓他已被面前的女子纳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同化计划之中。此时出于投桃报李,同时也是为了向新主上表忠心,就见他一个抱拳向蔡吉请战道,“高干、袁谭、步度根三贼犯境在即,柔愿率部众追随齐侯征讨宵小。”
哪知蔡吉却摆了摆手道,“不急,不急。阎校尉难得来代郡一次,不如先配孤游玩一番塞上风光如何?”
阎柔见蔡吉一会儿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兴师动众地北上,一会儿又邀请他游玩塞上,不禁一头雾水地楞在了当场。与此同时蔡吉却不再理会阎柔,转而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将校,朗声喊道,“赵子龙!”
“末将在。”赵云一个箭步上前抱拳出列。
蔡吉神色一凌,骤然下令道,“孤命汝为先锋,出兵雁门!”
“喏。”赵云躬身领命接下了齐侯抵达幽州后发出的第一块令牌。
仗当然是要打的,不仅要打,还要打出齐军声势,打出齐军气魄。因此蔡吉决意这一次只用自己麾下的齐军来征讨高干、袁谭等人,她要让阎柔以及幽并两州的蛮族好生见识一番齐军的实力。正所谓盛衰成败在此一战。打输了,之前种种设想皆成泡影。打赢了,从此之后她蔡吉的话便是草原上的圣旨!·
第五十二节 虚实之道
孙权掩在人群中看着站在城头上的蔡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谈笑自若间便将阎柔这等地头蛇收拾得服服帖帖,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他不是蔡吉肚子里的蛔虫,更不知晓蔡吉筹划的百年大计。但透过先前蔡吉所提的盐铁专卖和互市两项政令,此时的孙权俨然已在脑中勾画出一个庞大的羁縻体系。
用盐铁专卖羁绊蛮部,以互市怀柔土民,如此恩威并施下,何愁蛮夷不归附——想到东吴盛产盐铁,亦可效仿此法来羁縻山越等蛮族,孙权更是一扫之前在南皮时抑郁,觉得光凭今日所见所闻,便已不虚此番北上之行。因此待蔡吉自长城起驾回齐军大营后,孙权便忙不迭地钻进营帐,将之前蔡吉与阎柔间的对话逐一纪录下来,以备他日回到东吴参考研究。
且就在孙权为自个儿的收获喜不自胜之时,蔡吉在中军大帐内与张辽、赵云等一干齐将宴请了阎柔等人,席间双方推杯换盏,气氛甚是热烈。至于阎柔更是直接被东莱的烧酒灌得七荤八素,不等日头下山便已一头醉倒在了食案上,直至第二天晌午依旧不省人事。
相比不胜酒力的阎柔,蔡吉和帐下众齐将的酒量倒是个个都是"海量"。一干齐营重臣非但没有醉倒,反倒是在翌日一早齐聚蔡吉帅帐,商议接下来对并州的作战细则。而与会的武将文臣之中,甚至还包括了年少的曹丕与顶着两个黑眼圈的孙权。
对于蔡吉允许自己参加齐营军议,孙权是既惊讶又好奇,特别是当他看到坐在蔡吉身旁的谋主是久未露面的贾诩时,心头更是萌生出了些许期待。从当年怂恿李傕、郭汜兵围长安逼退吕布,再到官渡之战助蔡吉驰援曹操瓜分河北,行事低调的贾诩素来都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孙权可以肯定今日的军议绝不会只是走个过场。思虑至此,孙权不由打起精神暗暗观察起贾诩来。
此时的贾诩正在认真倾听。兼任行军长史的庞统介绍高干、袁谭两部情况。但见这位齐营谋主,身着一席松色长袍端坐堂上,灰白的发鬓梳得一丝不苟,眉宇间非但不见丝毫舟车劳顿的疲惫色,反倒是透着一股子精神矍铄之气。
‘据探子回报,高干、袁谭、步度根三贼现正齐聚平城,对外号称坐拥十万大军,实则约有兵马五万余人。其中又以步度根部的两万彪骑最是凶悍。"
随着庞统朗声道出敌方的兵力,在场的文武皆神色凝重了起来。虽说此番对方谎报了一倍的兵力,可五万兵马对幽并两州而言却依旧是个大数目。须知在塞外一个部族若能集结起五千青壮精锐,其头人便敢自称为王。而蔡吉目前在代郡集结的兵力也不过三万余人。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她从青州带来的八千兵马。
因此像步度根这般能一次性拉起两万兵马的胡酋可并不多见,足见其鲜卑单于之衔并非浪得虚名。当然步度根并非塞外唯一的鲜卑单于。盘踞幽州上谷郡的轲比能部,以及游弋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的素利、弥加、阙机三部,也都自封为鲜卑单于。此四部的实力甚至可能还在步度根部之上。
在蔡吉看来步度根是第一只朝她扑过来的草原恶狼,若不将其抽筋扒皮,那接下来整个狼群都会一拥而上。但是怎样以少胜多,却又是一桩技术活。所以在听罢庞统的介绍之后,蔡吉便又向坐在她身旁的贾诩补充道,"孤已依文和先生所言。当众宣布遣子龙将军为先锋出兵雁门。相信不出数日消息便会传遍幽并。"
原来蔡吉昨日在长城上公开指派赵云为先锋,并不是她的一时兴起之举,而是贾诩在背后授意的结果。此刻眼见自家主上忠实地执行了自己安排下的计划,贾诩颇为满意地捻须分析道,"区区平城养不下五万兵马,高干、袁谭为求速胜必会效仿昔年白登之围,先示弱诱使主上出关追击。再伏奇兵以争利。"
"故先生便将计就计,遣子龙为先锋引高干、袁谭出动,从而致人而不致于人?"蔡吉饶有兴致地向贾诩追问道。
其实贾诩当初在建议蔡吉派赵云做先锋之时,并没有向她说明缘由。蔡吉那时只是觉得以赵云实力确实足够担当先锋,这才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贾诩的举荐。不过此刻听罢贾诩的一番分析,蔡吉忽然意识到,眼前的老爷子之所以举荐赵云做先锋,并不单单只是看中他的实力。而是想用赵云做诱饵引蛇出洞。
须知赵云乃是阵斩颜良的齐营第一猛将,高干、袁谭二人若能击败赵云,不仅可以大涨自家士气,趁势劫掠幽并两州,甚至还能激怒她蔡吉,从而将齐军主力引入他们事先准备好的伏击圈。当然以上仅是站在高干、袁谭二人角度上的分析。兵法有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是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决胜之道。所以蔡吉同样也可以用赵云来将高干等人引入齐军选好的决战之地。
眼见蔡吉稍加点拨就能看出自己的战略意图,贾诩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掐指算来蔡吉随贾诩学习兵法已四年有余,该教的兵法贾诩都已经教得差不多了,蔡吉接下来所能做的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征战中不断积累经验。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蔡吉的兵法最终能达到何种程度,还是得取决于她自身的悟性。因此贾诩旋即便向蔡吉点头鼓励道,"正是如此。看来主上已熟读兵法,假以时日定能融会贯通。"
能得贾诩如此肯定让蔡吉颇感高兴,不过一旁的赵云却陷入了迷茫之中。他原以为派他做先锋是为了一鼓做气打出齐军的气势,可此刻听贾诩和蔡吉所言却像是要他去做诱饵。这不,随着贾诩话音落下,赵云连忙脱口问道,"那可须云诈败?"
"子龙将军无须诈败。"这次回答赵云的既非贾诩也非蔡吉,而是坐在他对面的庞统。由于贾诩年事已高,精力与体力皆有限,无法长时间随军进行战术指导。于是具体的战术布置便落到了庞统的肩膀上。对于贾诩制定下战略,庞统并无异议,但他也有自己的战术风格。所以此刻面对赵云的疑问,庞统跟着又沉声指导道,"子龙将军不仅无须诈败,还要力求大胜。将军战绩越卓越,便能引越多贼兵出平城。”
虽说诈败也是一种战术,但终究比不上全力出击来得畅快。赵云耳听自己不用诈败。先前萌生的些许憋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