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9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9》|总人气: 2| 总推荐: 0| 总收藏: 0| 简介:
20、渔阳鼙鼓动地来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唐,自渔阳(今日蓟县附近)以十五万之众南下攻占洛阳,继之于次年取长安,迫得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奔蜀,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段分水岭。有些历史家以为这事去618年唐之代隋为135年,距唐祚之终(公元906年)则为151年。这一盛一衰的阶段,其长度也大致相等。 小时候上学,还没读到安禄山的身世和他的反叛事迹,却先听到杨贵妃的故事。主要的原因是国文课本中选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当老师吟诵“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时,抑扬宛转,纵使是铁石心肠,怕也会之同情落泪。再加上历来文人的渲染,如与白诗并行的《长恨歌传》即称“天宝十载(751年),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夜始半,妃独侍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情节哀艳离奇。又再有五年之后,“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的惨剧,更增加故事的情感分量,怪不得其人其事传诵千古。甚至在抗战期间的重庆,也有1942年国立音乐院排演黄自所作《长恨歌》一事。作者也就是《焦土抗战》的作者--这时完全置敌机轰炸战火蔓延的情形于度外了。在两小时内台上音乐院的师生和台下的听众重新体会一千两百年前一个“英断多艺,尤知音律”的君主和他“姿质丰艳,善歌舞”的妃子当初恩爱与以后生离死别忧恨缠绵的情节。毕竟任何的金科玉律,也要容许一二例外吧!这次演唱,倒也没有被人攻击说是逃避大敌当前国运如丝的现实,放弃各人战时的岗位,而去同情一个只顾本身安乐不计生灵涂炭的独夫和一个颠倒社稷的国家妖孽。...你可能喜欢
- 01-01鹤阳河畔
- 01-01秋水河畔槐花开_
- 01-01明日报记者与本本和和
- 01-01玉带河畔
- 01-01菁菁河畔
- 01-01尼罗河畔的夕阳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0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2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0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3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
网友对《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9》评论
管理员
·你觉得《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9》写的如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赶紧登陆或者注册发布下你的看法吧?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9》章节目录